专题十一 民生 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十一 民生 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11 11:55:0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十一 民生
1. (一材多设问)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调研考察时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
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探究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案,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启发
与思考。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2分)
【追寻先贤的足迹】
材料一 儒家学派创始人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情;战国时期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孟子
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唐太宗也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
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教科书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创始人”是谁?唐太宗对大臣所言彰显了他怎样的治
国思想?(2分)
【回望伟人的身影】
材料二 小刚同学在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论断时,整理了
下表部分知识:
伟人 A 毛泽东 邓小平
设想或政策 平均地权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地位或作用 成为三民主义的重要 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 C
内容 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2)请将上表空白处填充完整 ABC(6分)
【聆听世界的声音】
材料三 1921 年,苏俄国内经济崩溃,供应短缺,这种情况引起了广大居民的不满。《经济
生活报》针对此问题展开了长达数月的讨论,列宁阅读了大量农民给报社的来信后,经过调
查得出结论: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执行,势必加深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动乱。
——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等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材料四 ……新政开始大规模干预国家经济活动。政府先后成立了民政工程署、工程兴办署
等机构,通过这些机构耗资上百亿美元雇佣了至少 600 万无业人口,将他们投入到 3万个以
上的工程中。……在许多地方,那些工作的人们第一次领到工资后争先恐后地跑到商店,用
自己赚到的钱购物。
——侯波等《世界博览》2009 年第一期
(3)阅读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苏俄为摆脱民生困境实施的政策,指出美国政
府成立民政工程署等机构的背景。(2分)
【把握时代的脉搏】
材料五 党的二十大作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大部署。党的二十届二中全
会强调“要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
——《人民日报》2023年 3月 16 日 04版
(4)结合材料五和你的思考,请就改善民生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2分)
(新考法—教学问题设计)1.1材料二是某历史老师制作的教学表格,请你根据这一表格内
容,帮助老师设计两个课堂教学问题。(4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三农”问题是贯穿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始终引领
农村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发挥重大作用。(10分)
【农民·革命主力】
材料一(革命)根据地虽小却有很大的政治上的威力,屹然和庞大的国民党政权相对立,军
事上给国民党的进攻以很大的困难,因为我们有农民的援助。
——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运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对峙时期赢得农民支持的原因。(2分)
【农村·坚实阵地】
材料二 1938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在农村建立了多个
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
1944年部分抗日根据地攻势作战统计
抗日根据地名称 作战次数 歼灭日伪军 攻克、逼退日伪军据点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4 400余次 4.1 万余人 1 785处
山东抗日根据地 3 514次 5.9 万余人 1 265处
——整理自卢毅等《抗日战争与中共崛起》
(2)联系材料二,阐述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贡献。(4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农业·发展基础】
材料三
——整理自《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
(3)分析上述中共中央文件对当时农业发展的指导意义。(4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1.(1)创始人:孔子。(1分)思想:“以民为本”或“民贵君轻”。(1分;实行仁政、关
注民生、心存百姓等意思相近均可得分)
(2)A:孙中山;(2 分)B:土地改革;(2 分)C:农村改革的核心内容;激发了农民的劳
动热情,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2分。任答一点
即可得 2分,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
(3)政策:新经济政策(1分)。背景: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对美国造成了严重破
坏;罗斯福实行“新政”,采取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美国人民失业问题严重,政
府希望通过“以工代赈”解决失业问题,以缓解危机。(1 分。答出其中任意一个层面即可
得分)
(4)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增加和促进就业;降低教育成本,促进教育公平;完善分配制度;
福利水平的提高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2 分。答
出其中一点即可得 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1问题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出的时代背景。(2分)问题二:综合上述土地政策,谈
谈其产生的共同作用。(2分)
2.(1)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获得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2 分)
(2)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广泛开展游击战,歼灭和牵制了日军兵力;战略上配合正
面战场作战,形成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态势。(4分)
(3)解放了思想,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逐步推开;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
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4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十一 民生
1. (一材多设问)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调研考察时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探究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案,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启发与思考。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2分)
【追寻先贤的足迹】
材料一 儒家学派创始人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情;战国时期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孟子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唐太宗也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教科书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创始人”是谁?唐太宗对大臣所言彰显了他怎样的治国思想?(2分)
【回望伟人的身影】
材料二 小刚同学在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论断时,整理了下表部分知识:
伟人 A 毛泽东 邓小平
设想或政策 平均地权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地位或作用 成为三民主义的重要 内容 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 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C
(2)请将上表空白处填充完整ABC(6分)
【聆听世界的声音】
材料三 1921年,苏俄国内经济崩溃,供应短缺,这种情况引起了广大居民的不满。《经济生活报》针对此问题展开了长达数月的讨论,列宁阅读了大量农民给报社的来信后,经过调查得出结论: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执行,势必加深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动乱。
——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等
材料四 ……新政开始大规模干预国家经济活动。政府先后成立了民政工程署、工程兴办署等机构,通过这些机构耗资上百亿美元雇佣了至少600万无业人口,将他们投入到3万个以上的工程中。……在许多地方,那些工作的人们第一次领到工资后争先恐后地跑到商店,用自己赚到的钱购物。
——侯波等《世界博览》2009年第一期
(3)阅读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苏俄为摆脱民生困境实施的政策,指出美国政府成立民政工程署等机构的背景。(2分)
【把握时代的脉搏】
材料五 党的二十大作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大部署。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强调“要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
——《人民日报》2023年3月16日04版
(4)结合材料五和你的思考,请就改善民生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2分)
(新考法—教学问题设计)1.1材料二是某历史老师制作的教学表格,请你根据这一表格内容,帮助老师设计两个课堂教学问题。(4分)
2.“三农”问题是贯穿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始终引领农村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发挥重大作用。(10分)
【农民·革命主力】
材料一(革命)根据地虽小却有很大的政治上的威力,屹然和庞大的国民党政权相对立,军事上给国民党的进攻以很大的困难,因为我们有农民的援助。
——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运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对峙时期赢得农民支持的原因。(2分)
【农村·坚实阵地】
材料二 1938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在农村建立了多个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
1944年部分抗日根据地攻势作战统计
抗日根据地名称 作战次数 歼灭日伪军 攻克、逼退日伪军据点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4 400余次 4.1万余人 1 785处
山东抗日根据地 3 514次 5.9万余人 1 265处
——整理自卢毅等《抗日战争与中共崛起》
(2)联系材料二,阐述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贡献。(4分)
【农业·发展基础】
材料三
——整理自《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
(3)分析上述中共中央文件对当时农业发展的指导意义。(4分)
参考答案
1.(1)创始人:孔子。(1分)思想:“以民为本”或“民贵君轻”。(1分;实行仁政、关注民生、心存百姓等意思相近均可得分)
(2)A:孙中山;(2分)B:土地改革;(2分)C:农村改革的核心内容;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2分。任答一点即可得2分,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
(3)政策:新经济政策(1分)。背景: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对美国造成了严重破坏;罗斯福实行“新政”,采取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美国人民失业问题严重,政府希望通过“以工代赈”解决失业问题,以缓解危机。(1分。答出其中任意一个层面即可得分)
(4)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增加和促进就业;降低教育成本,促进教育公平;完善分配制度;福利水平的提高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得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1问题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出的时代背景。(2分)问题二:综合上述土地政策,谈谈其产生的共同作用。(2分)
2.(1)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获得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2分)
(2)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广泛开展游击战,歼灭和牵制了日军兵力;战略上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形成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态势。(4分)
(3)解放了思想,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逐步推开;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4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