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改革、革命、创新 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五 改革、革命、创新 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11 11:52:1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五 改革、革命、创新
1. 合理借鉴他国的经验教训,是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日本全面学习中华文化与唐制,通过大化改新在全球历史上比西欧法、德、意、英
等国更早地确立了封建制社会。中国传统的对外思想是“协和万邦”,对外部世界的影响主
要是依靠思想和道德自身的力量,依靠华夏一整套的德教礼治,所以对日本一向毫无觊觎之
心。因此接受儒教、“以唐为师”的日本,封建社会得到迅速的发展,中日之间的关系密切,
中日人民长期友好地往来。
——摘编自刘明翰 陈月清《论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对日本及东亚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以唐为师”的影响。(4分)
材料二 “揖美追欧”的辛亥革命试验西方式民主制度失败之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
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在《唯心史观的破产》一文中也指出:“1917 年的俄国革
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
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孙中山也提倡‘以俄为师’,主张‘联俄联共’。总之是从此以后,
中国改换了方向。”
——摘编自王垒《论“以俄为师”》
(2)材料二中的“中国改换了方向”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时代背
景。(4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材料三 正是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参照系。借鉴其成功经
验,资本主义起死回生。1933 年 3 月 4 日,罗斯福就职,实施“新政”,摒弃古典自由主
义的传统原则,在宏观层次上运用国家政权干预经济;在微观层面上较大地调整产权关系、
生产方式和生产运行体制。“新政”是一场拯救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是 20 世纪资本主义
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帮助美国及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渡过了空前大灾难。
——摘编自孔根红《危机与变革、前途与命运——简析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几次反“危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与苏联经济模式的相似之处,并简
要评价“新政”。(5分)
材料四 “我给中国朋友的忠告是:不要搞什么‘民主化’,那样不会有好结果!千万不要
让局势混乱,稳定是第一位的。”可以看出,在戈尔巴乔夫的内心深处事实上不得不承认他
“新思维”所鼓吹的“西方民主”给俄罗斯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这位结束冷战、发动打破“苏联专制政权”的“民主改革”的领导人,事隔 14 年之后,在
国内仍备受指责。大多数俄罗斯人都把他当作苏联解体和随后令数百万人陷入贫困窘境的经
济混乱局面的罪魁祸首,指责他屈服于西方。
——摘编自葛新生《悔悟与反思一苏联解体亲历者对改革历程的新认识》
(4)根据材料四,概括戈尔巴乔夫鼓吹“西方民主”的危害并指出我们应从中吸取哪些教
训。(4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一材多设问)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一代代人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脉搏,绘制了一
幅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李老师以“时代之光”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
参与完成。(15分)
任务一【解读历史文献——倾听时代呼声】
(1)思想引领时代发出革命的呼声。下面两则文献材料反映的思想分别发出了怎样的时代
呼声?(2分)这些时代呼声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在地狱里,教皇尼古拉三世像根木桩,倒插在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
岩石的夹缝中,双脚燃烧着火焰。但丁说:“你留 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
在这里吧,因为你受到的惩罚是公正的。因为你的 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
贪婪使世风日下,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 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摘编自《神曲》 ——《共产党宣言》
任务二【走近历史场景——见证时代变化】
【图二源自教材八上 P60】(2)革命揭开时代变化的恢宏序章。下面图片场景反映的两场革
命分别带来了怎样的时代变化?(4分)
图一 十月革命中革命武装攻占冬宫(绘画) 图二 五四运动(绘画)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任务三【阐述历史史事——谱写时代华章】
(新考法—撰写小论文)(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时代洪流中一路披荆斩棘,不断从
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开创了民族复兴的宏图伟业。请你从下面的史事中任选三例,以“开创
时代伟业·谱写时代华章”为题,写一篇 150字左右的小短文。(7分)
中共一大 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新中国成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新考法—设问新词·艺术价值)2.1请你从革命地位与艺术价值的角度任选一幅绘画进行
解读。(6分)
图一 十月革命中革命武装攻占冬宫(绘画) 图二 五四运动(绘画)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 探寻历史的踪影对开拓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具有重要的借鉴
意义。历史兴趣小组以探究“强国之路”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邀你参与其中。阅读下列材
料,回答相关问题。(14分)
【强国之智】
材料一 邓小平南方谈话旗帜鲜明地指出要靠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抓住时机发展自
己……南方谈话明确了改革开放的前景方向,解放思想、加快步伐成为舆论共声,经济社会
各方面活力得到极大解放。
——2022年《党建》杂志第六期
材料二 启蒙运动使 18 世纪成为了“哲学的时代”“理性的时代……在理性的引导下法国
人民在 1789年奋起进行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王斯德主编,李宏图等著:《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方谈话和启蒙运动起到的共同作用。(2 分)
【强国之变】
【书签 1源自教材七上 P35】材料三
书签 1 书签 2
·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废藩置县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 ·征兵制
人可免除徭役。 ·“殖产兴业”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文明开化”
(2)根据材料三,请回答:书签 1 所述内容涉及到哪些领域的变革?书签 2所述事件促使
日本社会发生了怎样的转型?(4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强国之技】
材料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整理了部分科技成果,制作了如下时间轴:
(3)请在下列备选项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填在时间轴上相应的字母处(只填序号),科技工作
者对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4分)
备选项:
①钱学森;②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③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④为生产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⑤发明了汽车;⑥袁隆平
【强国之梦】
近代以来,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在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道路上千锤百炼,使中华民族
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如今的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正为实现强国梦想而踔厉
奋进!
(新考法—选择史实确定观点论述)(4)请从“制度创新、改革开放、文化自信、科技强军、
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全方位外交”或其它角度任选其一,确定一个观点,并结合新中国史
加以论述。(4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语言通顺;摘抄示例不得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答题示例】
观点:制度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
论述: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成功召开。大会通过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度,这一制度成为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又如,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
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坚持制度创新至关重要。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能
够实现!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2022年版课标·项目化学习】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九年级(1)班
同学们以“创新的力量”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下面是他们在分组承担项目任务时遇
到的问题,请你参与活动一起解决问题。(22分)
任务一 【绘制历史图示——体会科技创新】
(1)一组同学聚焦中外科技的创新发明,绘制了如下思维导图。请你简述他们选取①②处
相关科技发明的理由。(8分,要求:各举一例)
任务二【摘抄历史文献——感受改革创新】
(2)二组同学阅读有关中苏改革创新的历史文献后,摘抄了如下片段。你认为这些摘抄片
段分别体现了两国改革有何创新之处?并简述其共同影响。(6分)
邓小平在 1992 年的南方谈话中进 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
一步强调: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 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
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任务三【查阅历史资料——感悟创新力量】
(3)三组同学查阅了中外历史上有关“创新”的资料后,整理归类形成如下提纲,他们准
备展示学习成果。请你任选一个角度,以“创新·发展”为题,为其撰写 150字左右的发言
稿。(8分)
改革创新——商鞅变法 俄国 1861年改革 美国罗斯福新政
道路创新——井冈山道路 苏联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在中国现代史上,1978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代……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
向经济成长转移。
——摘编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材料二
对外开放格局
时间 开放的城市或地区
1980年 深圳、珠海、厦门等经济特区
1984年 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广州等 14个沿海开放城市
1985年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等经济开放区
1992年 重庆、武汉、满洲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陆市县
——改编自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材料三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
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南方谈话阐
发的一系列全新思想犹如一股强烈的东风,驱散了人们思想上的迷雾……对即将召开的党的
十四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四 他迅速制订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例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来整顿银行
秩序,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注入资金,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
格。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次会议开启了“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
转移”?(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历史意义。(2分)
(4)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典型特征?(1分)
(5)综合上述材料,总结改革取得成功的经验。(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1.(1)日本较早确立了封建社会(或: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密切了中日
关系,促进了中日人民长期友好(或:加深了中日人民的友谊)。(答出其中两点即可,4分)
(2)方向:由“揖美追欧”到“以俄为师”(或:由学习美欧西方民主到学习俄国社会主
义革命)。(2分)背景:民族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十月
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分)
(3)相似:采用国家干预手段。(1 分)评价:新政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复苏;增强了美国政
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挽救了资本主义的制度危机。(2分)新政是在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
的根本矛盾。(2分)
(4)危害:苏共垮台(或苏共领导地位被取消);苏联解体;导致俄罗斯经济混乱、人民困
苦。(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分)教训:不可盲目学习西方民主;不应向西方屈服;稳定压倒
一切;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2.(1)《神曲》呼声:人文主义或抨击教会贪婪腐化,表达市民阶层的情感和理想等。(1分)
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
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
《共产党宣言》呼声:无产者联合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1分)影响:无产阶级斗争
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1分)
(2)图一:打破了帝国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建立了第一个无产
阶级专政的国家;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等。图二:旧民主主义革命
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动员社会各界积
极参与,具有广泛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等。
评分说明:分别答出符合上述意思的任意两点各得 2 分,共 4分。
(3)【示例】
开创时代伟业·谱写时代华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一路披荆斩棘,不断开创宏图伟业。
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此后领导中国革命开辟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
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
人民解放,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
性决策,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实践到理论,开创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在每个时代都以自身的智慧开创新的时代伟业,谱写时代华章,也将在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绘就更加灿烂的时代画卷。
评分说明:围绕主题,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逻辑关系清晰,观点论述与 3个史事及其
影响建立联系,并紧扣文章主题进行解释和扩展可得 7分。之后按等级逐条赋分。
2.1【示例】《五四运动》(绘画)
革命地位: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3分)
艺术价值:油画的主体部分是慷慨激昂的青年学生走在最前列,画面中高举“废除二十一条”
等标语条幅,书写着抗议的文字,散发传单。被同伴托起手拿扩音话筒的青年占据在画面的
中心,他振臂高呼,似乎在召唤民众,指明方向。整幅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历史真
实与艺术真实在作品中得到完美结合。(3分)
方法指导
撰写小短文
步骤一:明确主题,确定方向(审)。即先确定题干所给的主题及写作方向是什么,字数
要求等,明确答题目标(任选三个关键词)。
步骤二:结合题干提供的相关信息,联系所学知识,确定对象内容(辨与联)。即根据题
干短文写作题目及写作方向要求、所给素材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弄清题目及素材所呈现
内容的具体考点有哪些。
步骤三:围绕主题,阐述答案(答)。根据对题干素材的分析,结合具体的内容,三段式
写作(总一分一总),即先点题,再紧扣主题,阐述史实,最后进行总结提升,同时注意
题干字数要求。
3.(1)解放思想,推动社会进步。(2分;若对南方谈话和启蒙运动的作用分别作答且言之
有理,建议给 1分)
(2)领域: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2分;未答完整酌情给分)。转型:促使日本由封建社
会转型为资本主义社会或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分)
(3)D:④(1分);E:②(1分);F:⑥(1分)。品质;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勇于探索;
实干创新;刻苦钻研,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等。(1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4)【示例】
观点:制度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论述: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成功召开。大会通过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度,这一制度成为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又如,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
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坚持制度创新至关重要。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
评分标准:
评分等级 拟定的观点 史料运用与论述
4分 明确,有新意或 紧扣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述,选取典型史实,能够做到
有思想深度 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3分 基本明确 能够围绕观点论述,但选取史实不够典型或史论结合
不够充分
0—1分 观点不明确或没有 答非所问或观点、论述与史实无关,或仅仅重复史实
观点
4.(1)示例:①处: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原料易得,制作工艺流程易于推广,纸日益成
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便利了典籍流传,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宋元时期,火药武
器广泛应用于战争,改变了作战方式,揭开了世界军事史上热兵器时代的序幕等。(4分)
②处:瓦特改进蒸汽机,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推动了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传统的
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人类进入“蒸汽时代”。(4分)
评分说明:分别答出①②两处任意一个史实得 2分,影响得 2分,共 8分。
(2)创新之处: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2分)
共同影响:都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都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经验;都丰富和发展
了马克思主义;都对本国的现有制度进行了调整和完善等。(答出任意一点得 2分)
(3)【示例】 创新·发展
一个国家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需要不断地改革创新,在创新中得到发展。
如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确立县制,改革户籍制度,严明法度,废除井田制等,
确立了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通过颁布法令,废除了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由劳动力,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933
年,美国罗斯福总统宣布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扭转了经济形势,使美国的经济得
到复苏,同时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改革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民族振兴的力量源泉。
评分说明:围绕主题,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逻辑关系清晰,观点论述与 3个关键词及
其影响建立联系,并紧扣文章主题进行解释和扩展可得 8分。之后按等级逐条赋分。
5.(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2 分,若作答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亦可得分,
错别字不得分)
(2)“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
对外开放格局。(2分,其他符合史实的叙述亦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 2分)
(3)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2分)
(4)历史事件:罗斯福新政。(1分,错别字不得分)典型特征: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
对经济干预的新模式。
(1分,作答为“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新模式”,亦可得分)
(5)改革要符合本国国情;改革要实事求是,要适时调整。(任答 1点即可,其他符合史实
的叙述亦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 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五 改革、革命、创新
1. 合理借鉴他国的经验教训,是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日本全面学习中华文化与唐制,通过大化改新在全球历史上比西欧法、德、意、英等国更早地确立了封建制社会。中国传统的对外思想是“协和万邦”,对外部世界的影响主要是依靠思想和道德自身的力量,依靠华夏一整套的德教礼治,所以对日本一向毫无觊觎之心。因此接受儒教、“以唐为师”的日本,封建社会得到迅速的发展,中日之间的关系密切,中日人民长期友好地往来。
——摘编自刘明翰 陈月清《论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对日本及东亚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以唐为师”的影响。(4分)
材料二 “揖美追欧”的辛亥革命试验西方式民主制度失败之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在《唯心史观的破产》一文中也指出:“1917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孙中山也提倡‘以俄为师’,主张‘联俄联共’。总之是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
——摘编自王垒《论“以俄为师”》
(2)材料二中的“中国改换了方向”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时代背景。(4分)
材料三 正是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参照系。借鉴其成功经验,资本主义起死回生。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职,实施“新政”,摒弃古典自由主义的传统原则,在宏观层次上运用国家政权干预经济;在微观层面上较大地调整产权关系、生产方式和生产运行体制。“新政”是一场拯救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是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帮助美国及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渡过了空前大灾难。
——摘编自孔根红《危机与变革、前途与命运——简析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几次反“危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与苏联经济模式的相似之处,并简要评价“新政”。(5分)
材料四 “我给中国朋友的忠告是:不要搞什么‘民主化’,那样不会有好结果!千万不要让局势混乱,稳定是第一位的。”可以看出,在戈尔巴乔夫的内心深处事实上不得不承认他“新思维”所鼓吹的“西方民主”给俄罗斯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这位结束冷战、发动打破“苏联专制政权”的“民主改革”的领导人,事隔14年之后,在国内仍备受指责。大多数俄罗斯人都把他当作苏联解体和随后令数百万人陷入贫困窘境的经济混乱局面的罪魁祸首,指责他屈服于西方。
——摘编自葛新生《悔悟与反思一苏联解体亲历者对改革历程的新认识》
(4)根据材料四,概括戈尔巴乔夫鼓吹“西方民主”的危害并指出我们应从中吸取哪些教训。(4分)
2.(一材多设问)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一代代人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脉搏,绘制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李老师以“时代之光”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15分)
任务一【解读历史文献——倾听时代呼声】
(1)思想引领时代发出革命的呼声。下面两则文献材料反映的思想分别发出了怎样的时代呼声?(2分)这些时代呼声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在地狱里,教皇尼古拉三世像根木桩,倒插在岩石的夹缝中,双脚燃烧着火焰。但丁说:“你留在这里吧,因为你受到的惩罚是公正的。因为你的贪婪使世风日下,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 ——摘编自《神曲》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
任务二【走近历史场景——见证时代变化】
【图二源自教材八上P60】(2)革命揭开时代变化的恢宏序章。下面图片场景反映的两场革命分别带来了怎样的时代变化?(4分)
图一 十月革命中革命武装攻占冬宫(绘画) 图二 五四运动(绘画)
任务三【阐述历史史事——谱写时代华章】
(新考法—撰写小论文)(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时代洪流中一路披荆斩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开创了民族复兴的宏图伟业。请你从下面的史事中任选三例,以“开创时代伟业·谱写时代华章”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7分)
中共一大 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新中国成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新考法—设问新词·艺术价值)2.1请你从革命地位与艺术价值的角度任选一幅绘画进行解读。(6分)
图一 十月革命中革命武装攻占冬宫(绘画) 图二 五四运动(绘画)
3. 探寻历史的踪影对开拓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历史兴趣小组以探究“强国之路”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邀你参与其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4分)
【强国之智】
材料一 邓小平南方谈话旗帜鲜明地指出要靠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南方谈话明确了改革开放的前景方向,解放思想、加快步伐成为舆论共声,经济社会各方面活力得到极大解放。
——2022年《党建》杂志第六期
材料二 启蒙运动使18世纪成为了“哲学的时代”“理性的时代……在理性的引导下法国人民在1789年奋起进行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王斯德主编,李宏图等著:《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方谈话和启蒙运动起到的共同作用。(2分)
【强国之变】
【书签1源自教材七上P35】材料三
书签1 ·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书签2 ·废藩置县 ·征兵制 ·“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
(2)根据材料三,请回答:书签1所述内容涉及到哪些领域的变革?书签2所述事件促使日本社会发生了怎样的转型?(4分)
【强国之技】
材料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整理了部分科技成果,制作了如下时间轴:
(3)请在下列备选项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填在时间轴上相应的字母处(只填序号),科技工作者对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4分)
备选项:
①钱学森;②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③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④为生产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⑤发明了汽车;⑥袁隆平
【强国之梦】
近代以来,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在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道路上千锤百炼,使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如今的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正为实现强国梦想而踔厉奋进!
(新考法—选择史实确定观点论述)(4)请从“制度创新、改革开放、文化自信、科技强军、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全方位外交”或其它角度任选其一,确定一个观点,并结合新中国史加以论述。(4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语言通顺;摘抄示例不得分)
【答题示例】
观点:制度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
论述: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成功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制度成为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又如,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坚持制度创新至关重要。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
4.【2022年版课标·项目化学习】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九年级(1)班同学们以“创新的力量”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下面是他们在分组承担项目任务时遇到的问题,请你参与活动一起解决问题。(22分)
任务一 【绘制历史图示——体会科技创新】
(1)一组同学聚焦中外科技的创新发明,绘制了如下思维导图。请你简述他们选取①②处相关科技发明的理由。(8分,要求:各举一例)
任务二【摘抄历史文献——感受改革创新】
(2)二组同学阅读有关中苏改革创新的历史文献后,摘抄了如下片段。你认为这些摘抄片段分别体现了两国改革有何创新之处?并简述其共同影响。(6分)
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进一步强调: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任务三【查阅历史资料——感悟创新力量】
(3)三组同学查阅了中外历史上有关“创新”的资料后,整理归类形成如下提纲,他们准备展示学习成果。请你任选一个角度,以“创新·发展”为题,为其撰写150字左右的发言稿。(8分)
改革创新——商鞅变法 俄国1861年改革 美国罗斯福新政
道路创新——井冈山道路 苏联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5.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在中国现代史上,1978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代……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
——摘编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材料二
对外开放格局
时间 开放的城市或地区
1980年 深圳、珠海、厦门等经济特区
1984年 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1985年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等经济开放区
1992年 重庆、武汉、满洲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陆市县
——改编自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材料三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南方谈话阐发的一系列全新思想犹如一股强烈的东风,驱散了人们思想上的迷雾……对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四 他迅速制订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例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来整顿银行秩序,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注入资金,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次会议开启了“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历史意义。(2分)
(4)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典型特征?(1分)
(5)综合上述材料,总结改革取得成功的经验。(2分)
参考答案
1.(1)日本较早确立了封建社会(或: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密切了中日关系,促进了中日人民长期友好(或:加深了中日人民的友谊)。(答出其中两点即可,4分)
(2)方向:由“揖美追欧”到“以俄为师”(或:由学习美欧西方民主到学习俄国社会主义革命)。(2分)背景:民族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十月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分)
(3)相似:采用国家干预手段。(1分)评价:新政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复苏;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挽救了资本主义的制度危机。(2分)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2分)
(4)危害:苏共垮台(或苏共领导地位被取消);苏联解体;导致俄罗斯经济混乱、人民困苦。(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分)教训:不可盲目学习西方民主;不应向西方屈服;稳定压倒一切;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2.(1)《神曲》呼声:人文主义或抨击教会贪婪腐化,表达市民阶层的情感和理想等。(1分)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
《共产党宣言》呼声:无产者联合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1分)影响: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1分)
(2)图一:打破了帝国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等。图二: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具有广泛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等。
评分说明:分别答出符合上述意思的任意两点各得2分,共4分。
(3)【示例】
开创时代伟业·谱写时代华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一路披荆斩棘,不断开创宏图伟业。
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此后领导中国革命开辟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实践到理论,开创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在每个时代都以自身的智慧开创新的时代伟业,谱写时代华章,也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绘就更加灿烂的时代画卷。
评分说明:围绕主题,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逻辑关系清晰,观点论述与3个史事及其影响建立联系,并紧扣文章主题进行解释和扩展可得7分。之后按等级逐条赋分。
2.1【示例】《五四运动》(绘画)
革命地位: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3分)
艺术价值:油画的主体部分是慷慨激昂的青年学生走在最前列,画面中高举“废除二十一条”等标语条幅,书写着抗议的文字,散发传单。被同伴托起手拿扩音话筒的青年占据在画面的中心,他振臂高呼,似乎在召唤民众,指明方向。整幅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在作品中得到完美结合。(3分)
方法指导 撰写小短文 步骤一:明确主题,确定方向(审)。即先确定题干所给的主题及写作方向是什么,字数要求等,明确答题目标(任选三个关键词)。 步骤二:结合题干提供的相关信息,联系所学知识,确定对象内容(辨与联)。即根据题干短文写作题目及写作方向要求、所给素材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弄清题目及素材所呈现内容的具体考点有哪些。 步骤三:围绕主题,阐述答案(答)。根据对题干素材的分析,结合具体的内容,三段式写作(总一分一总),即先点题,再紧扣主题,阐述史实,最后进行总结提升,同时注意题干字数要求。
3.(1)解放思想,推动社会进步。(2分;若对南方谈话和启蒙运动的作用分别作答且言之有理,建议给1分)
(2)领域: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2分;未答完整酌情给分)。转型: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转型为资本主义社会或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分)
(3)D:④(1分);E:②(1分);F:⑥(1分)。品质;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勇于探索;实干创新;刻苦钻研,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等。(1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4)【示例】
观点:制度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
论述: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成功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制度成为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又如,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坚持制度创新至关重要。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
评分标准:
评分等级 拟定的观点 史料运用与论述
4分 明确,有新意或 有思想深度 紧扣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述,选取典型史实,能够做到 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3分 基本明确 能够围绕观点论述,但选取史实不够典型或史论结合 不够充分
0—1分 观点不明确或没有观点 答非所问或观点、论述与史实无关,或仅仅重复史实
4.(1)示例:①处: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原料易得,制作工艺流程易于推广,纸日益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便利了典籍流传,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战争,改变了作战方式,揭开了世界军事史上热兵器时代的序幕等。(4分)
②处:瓦特改进蒸汽机,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推动了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人类进入“蒸汽时代”。(4分)
评分说明:分别答出①②两处任意一个史实得2分,影响得2分,共8分。
(2)创新之处: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2分)共同影响:都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都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经验;都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都对本国的现有制度进行了调整和完善等。(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
(3)【示例】 创新·发展
一个国家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需要不断地改革创新,在创新中得到发展。
如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确立县制,改革户籍制度,严明法度,废除井田制等,确立了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通过颁布法令,废除了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933年,美国罗斯福总统宣布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扭转了经济形势,使美国的经济得到复苏,同时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改革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民族振兴的力量源泉。
评分说明:围绕主题,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逻辑关系清晰,观点论述与3个关键词及其影响建立联系,并紧扣文章主题进行解释和扩展可得8分。之后按等级逐条赋分。
5.(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若作答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亦可得分,错别字不得分)
(2)“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分,其他符合史实的叙述亦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2分)
(3)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2分)
(4)历史事件:罗斯福新政。(1分,错别字不得分)典型特征: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的新模式。
(1分,作答为“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亦可得分)
(5)改革要符合本国国情;改革要实事求是,要适时调整。(任答1点即可,其他符合史实的叙述亦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2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