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四 中国梦
1. 近代中国伴随着庚子剧变,跌入无尽深渊,但“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的中华民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屈辱和磨难之后,终于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图片源自教材八上P35】材料一
1901年初,经过反复谈判,列强向清政府提出正式“议和”条件。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辛丑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1)依据材料一呈现的历史场景,推断当时清政府的处境。(2分)
材料二 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德国放弃其全部海外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澳、日等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方式加以瓜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重要权益交给日本。
——义务教育《世界历史地图册》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在世界范围内,欧战(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备受赞赏的西方文明的弱点。而布尔什维克的胜利,连同其废除沙皇的在华特权,则为中国的解放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
——摘编自《剑桥中华民国史》
(2)依据材料二,指出“委任统治”的实质。(2分)材料中的“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重要权益交给日本”引发了我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2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布尔什维克的胜利”所指的历史事件和“新的道路”的指导思想。(2分)
材料四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摘编自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4)回顾中国近现代历史,结合对材料四的理解,概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3分)
【图片源自教材八上P35】材料五
图一 1898年英国租借新界示意图 图二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5)依据材料五,解读图一到图二香港历史的变化并简析其历史意义。(4分)
2. (新考法—观点论述·主题阐述)自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不断入侵我国。随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社会各阶层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抵御外侮,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依据下列材料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题,围绕“探索之路和富强之路”进行简要阐述。(12分)
1 “自强,求富。”
2 救亡图存,创办京师大学堂等。
3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4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5 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6 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伟大转折。
(提示:结合表格中材料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联系所学知识,围绕“探索之路和富强之路”这一核心主题进行阐述。要求:阐述论题必须史论结合,不少于300字。)
3. 大历史观是指长时段、宽视野,通过大概念对课程内容进行较长时空的纵向整合和较广时空的横向整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探究主题一 ——【碰撞的世纪】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被套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枷锁,像是一块大石投入了晚清社会这潭积水,使之①“激荡”起来。中国人民在炮声中逐渐觉醒,开始了早期②“探索”。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时间 重大事件 口号/纲领
19世纪50年代—60年代 太平天国运动 《资政新篇》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洋务运动 ▲______
19世纪末 戊戌变法 ▲______
20世纪初 辛亥革命 ▲______
A.变法图强 B.三民主义 C.自强、求富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完善表格“▲”内容(选填字母),(6分)并从材料的关键词①②中任选一个加以简要解读。(2分)
探究主题二 ——【勃兴的年代】
材料二 依照学术界的通行理解,五四运动有广、狭之分。狭义的五四运动指1919年因山东问题而引发的爱国热潮;广义的五四运动则指1919年前后长达十余年的新文化运动,其内涵与外延都相当广泛,前后期的变化也明显。正如孙中山所言:“其将来收效伟大且久远”。
——摘编自马勇《重寻近代中国》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上前后期的主要“变化”,(4分)并分析说明你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收效伟大且久远”的理解。(4分)
探究主题三 ——【_______的时代】
材料三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中国历史开始迈入了它的现代,中国历史从此展开新的篇章,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摘编自张海鹏《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
(3)据材料三和所学,立足“中国历史开始迈入了它的现代”,请选取两个及以上相关史实,将主题补充完整,并简要说明。(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言之有理,示例除外,120字左右)(6分)
示例:主题: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
史实:“向现代科学进军”、全国科学大会
说明:为满足国家建设需要,1956年党中央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口号,此后钱学森、于敏等广大知识分子投身科技建设,使我国很快在原子弹、导弹等尖端科技上取得重大突破。到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邓小平作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等重要讲话,新中国迎来了科技发展的春天。
4.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中国精神—追根溯源】
材料一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坚持德治与法治统一,自律与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唐志君《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1)春秋战国时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也是中国精神产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法治”“德治”分别源于这一时期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2分)
【爱国主义—民族精神】
材料二
驱荷寇,播一世英名,藩王正气参天地; 辟荆榛,开千秋伟业,国姓遗风耀古今。 ——惠安郑氏宗亲联谊总会秘书郑祖育
(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历史上涌现了无数抵御外侮、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英雄。材料二对联中“驱荷寇,播一世英名”赞扬了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哪一历史功绩?(1分)
材料三 抗美援朝战争,是刚刚站立起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强大的美国互为主要对手进行的一场涉及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各方面的较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一场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是中国人民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空前提高。……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毛健《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影响?(4分)
【改革创新—时代精神】
材料四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创造了无数发展奇迹。
中国和部分西方国家GDP增长率和人均GDP增长率的比较
国家 1978—2002年 2003—2016年 1978—2002年 2003—2016年
GDP增长率(%) 人均GDP增长率(%)
中国 9.70 9.59 8.37 9.01
美国 3.17 1.85 2.08 1.01
英国 2.58 1.63 2.36 0.90
德国 2.14 1.25 1.92 1.24
法国 2.33 1.09 1.83 0.52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WDI数据库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和部分西方国家在GDP增长率和人均GDP增长率方面同期对比的情况,并分析出现这一情况主要跟1978年我国作出的哪一重大决策有关。(4分)
【传承弘扬—迈向未来】
材料五 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共青团员、少先队员代表响亮喊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这是新时代中国青少年应该有的样子,更是党的青年组织必须有的风貌。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2年5月10日)
(5)传承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根据材料五联系所学知识思考我们应如何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2分)
参考答案
1.(1)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2分)
(2)实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殖民地的分赃行为。(2分)事件:五四运动。(2分)
(3)历史事件:十月革命。(1分)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1分)
(4)我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3分)
(5)变化:香港受英国殖民统治到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2分)历史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2分)
2.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2分)
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2分)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2分)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分)
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2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此,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2分)(开放性试题,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
3.(1)C;(2分)A;(2分)B;(2分)
【示例一】关键词:“激荡”
解读:《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给中国人民带来痛苦和灾难,造成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巨额的战争赔款使清政府加剧对人民的盘剥,面对列强和清政府的压迫,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人民的反抗和列强的侵略使清政府陷入严重的内忧外患之中,为维护自身统治,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进行自救。(2分)
【示例二】关键词:“探索”
解读:鸦片战争以来,在列强的武装侵略下,中华民族的危机逐渐加深,为了救亡图存,各阶层逐步开始近代化的探索。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开展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器物和军事技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开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是中国近代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推动了政治制度的近代化;资产阶级革命派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建立中华民国,推动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总之,各阶层救亡图存的探索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2分)
(2)变化:由前期抨击旧道德、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转变为后期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4分)理解: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推动了人民的思想解放;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每点2分,共4分)
(3)【示例一】主题:工业腾飞的时代
史实:“一五”计划开始、攀钢基地一期工程建成投产说明:1953—1957年我国开展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其实施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78年,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第一期工程建成投产,结束了我国西部没有大型钢铁企业的历史,促进了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使我国西部钢铁企业迈进崭新的时代。
【示例二】主题:理论自信的时代
史实: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
说明: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写出主题且符合题意给2分,史论结合,论述清晰给4分)
4.(1)“法治”:法家;(1分)“德治”:儒家。(1分)
(2)收复台湾。(1分)
(3)国内: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任答一点得2分)国际: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任答一点得2分)
(4)对比情况:1978—2016年,我国在GDP增长率和人均GDP增长率方面均远远高于表中西方国家。(2分)决策:改革开放。(2分)
(5)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勤奋学习,刻苦锻炼,增强本领,提升建设祖国的能力和才干;关注党和国家政策方针,与时俱进,争做时代先锋;践行理想信念,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培养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迎难而上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任答两点得2分)
评分建议:可从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紧密结合主题和自身实际,提出看法和认识,言之成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四 中国梦
1. 近代中国伴随着庚子剧变,跌入无尽深渊,但“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的中华民族经历
了一百多年的屈辱和磨难之后,终于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15分)
【图片源自教材八上 P35】材料一
1901年初,经过反复谈判,列强向清政府
提出正式“议和”条件。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
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
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辛丑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1)依据材料一呈现的历史场景,推断当时清政府的处境。(2分)
材料二 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德国放弃其全部海外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
由英、法、澳、日等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方式加以瓜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重要权益交
给日本。
——义务教育《世界历史地图册》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在世界范围内,欧战(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备受赞赏的西方文明的弱点。而
布尔什维克的胜利,连同其废除沙皇的在华特权,则为中国的解放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
——摘编自《剑桥中华民国史》
(2)依据材料二,指出“委任统治”的实质。(2分)材料中的“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重要权
益交给日本”引发了我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2 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布尔什维克的胜利”所指的历史事件和“新的道
路”的指导思想。(2分)
材料四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
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摘编自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4)回顾中国近现代历史,结合对材料四的理解,概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中国国际地位
的变化。(3分)
【图片源自教材八上 P35】材料五
图一 1898年英国租借新界示意图 图二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5)依据材料五,解读图一到图二香港历史的变化并简析其历史意义。(4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 (新考法—观点论述·主题阐述)自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不断入侵我国。随着民族
危机不断加深,社会各阶层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抵御外侮,中国人
民万众一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依据下列材料所反
映的重大历史事件,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题,围绕“探索之路和富强之路”进行简
要阐述。(12分)
1 “自强,求富。”
2 救亡图存,创办京师大学堂等。
3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4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5 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6 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伟大转折。
(提示:结合表格中材料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联系所学知识,围绕“探索之路和富强之路”
这一核心主题进行阐述。要求:阐述论题必须史论结合,不少于 300字。)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 大历史观是指长时段、宽视野,通过大概念对课程内容进行较长时空的纵向整合和较广
时空的横向整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探究主题一 ——【碰撞的世纪】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被套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枷锁,像是一块
大石投入了晚清社会这潭积水,使之①“激荡”起来。中国人民在炮声中逐渐觉醒,开始了
早期②“探索”。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时间 重大事件 口号/纲领
19世纪 50年代—60年代 太平天国运动 《资政新篇》
19世纪 60年代—90年代 洋务运动 ▲______
19世纪末 戊戌变法 ▲______
20世纪初 辛亥革命 ▲______
A.变法图强 B.三民主义 C.自强、求富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完善表格“▲”内容(选填字母),(6分)并从材料的关键词①②
中任选一个加以简要解读。(2分)
探究主题二 ——【勃兴的年代】
材料二 依照学术界的通行理解,五四运动有广、狭之分。狭义的五四运动指 1919 年因山
东问题而引发的爱国热潮;广义的五四运动则指 1919 年前后长达十余年的新文化运动,其
内涵与外延都相当广泛,前后期的变化也明显。正如孙中山所言:“其将来收效伟大且久
远”。
——摘编自马勇《重寻近代中国》等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上前后期的主要“变化”,(4分)并分
析说明你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收效伟大且久远”的理解。(4分)
探究主题三 ——【_______的时代】
材料三 1949年 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中国历史开始迈入了
它的现代,中国历史从此展开新的篇章,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摘编自张海鹏《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
(3)据材料三和所学,立足“中国历史开始迈入了它的现代”,请选取两个及以上相关史
实,将主题补充完整,并简要说明。(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言之有理,
示例除外,120字左右)(6分)
示例:主题: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
史实:“向现代科学进军”、全国科学大会
说明:为满足国家建设需要,1956年党中央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口号,此后钱学森、
于敏等广大知识分子投身科技建设,使我国很快在原子弹、导弹等尖端科技上取得重大突破。
到 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邓小平作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等重要讲话,新中国迎来
了科技发展的春天。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
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中国精神—追根溯源】
材料一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
可厚德,德可固法……坚持德治与法治统一,自律与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唐志君《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1)春秋战国时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也是中国精神
产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法治”“德治”分别源于这一时期
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2分)
【爱国主义—民族精神】
材料二
驱荷寇,播一世英名,藩王正气参天地;
辟荆榛,开千秋伟业,国姓遗风耀古今。
——惠安郑氏宗亲联谊总会秘书郑祖育
(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历史上涌现了无数抵御外侮、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
英雄。材料二对联中“驱荷寇,播一世英名”赞扬了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哪一历史功绩?(1
分)
材料三 抗美援朝战争,是刚刚站立起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强大的美国互为主要对手进行
的一场涉及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各方面的较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一场大规模
的国际性局部战争,是中国人民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打
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中国人的民族自信
心和自豪感空前提高。……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
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毛健《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影响?
(4分)
【改革创新—时代精神】
材料四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迎难而上、开拓创新,
创造了无数发展奇迹。
中国和部分西方国家 GDP增长率和人均 GDP增长率的比较
国家 1978—2002 年 2003—2016年 1978—2002年 2003—2016 年
GDP 增长率(%) 人均 GDP增长率(%)
中国 9.70 9.59 8.37 9.01
美国 3.17 1.85 2.08 1.01
英国 2.58 1.63 2.36 0.90
德国 2.14 1.25 1.92 1.24
法国 2.33 1.09 1.83 0.52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WDI 数据库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和部分西方国家在 GDP 增长率和人均 GDP增长率方面同期对比的
情况,并分析出现这一情况主要跟 1978年我国作出的哪一重大决策有关。(4分)
【传承弘扬—迈向未来】
材料五 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大会上,共青团员、少先队员代表响亮喊出“请党放心、强
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这是新时代中国青少年应该有的样子,更是党的青年组织必须有的风
貌。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 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2年 5月 10日)
(5)传承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根据材料五联系所学知识思考我们应
如何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2 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1.(1)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
渊。(2分)
(2)实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殖民地的分赃行为。(2分)事件:五四运动。(2分)
(3)历史事件:十月革命。(1分)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1分)
(4)我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
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3分)
(5)变化:香港受英国殖民统治到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2分)历史意义:中国人民
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2分)
2.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
的统治,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2分)
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
良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2分)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2分)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分)
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
此站立起来了。(2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此,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2分)(开放性
试题,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
3.(1)C;(2分)A;(2 分)B;(2分)
【示例一】关键词:“激荡”
解读:《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给中
国人民带来痛苦和灾难,造成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巨额的战争赔款使清政府加剧对人民的盘
剥,面对列强和清政府的压迫,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人民的反抗和列强的侵略使清政府陷入
严重的内忧外患之中,为维护自身统治,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进行自救。(2分)
【示例二】关键词:“探索”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解读:鸦片战争以来,在列强的武装侵略下,中华民族的危机逐渐加深,为了救亡图存,各
阶层逐步开始近代化的探索。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开展洋务运动,
主张学习西方器物和军事技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开端;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是中国近代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
推动了政治制度的近代化;资产阶级革命派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
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建立中华民国,推动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总之,各阶层救亡图存的
探索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2分)
(2)变化:由前期抨击旧道德、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转变为后期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
义。(4分)理解: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
礼,推动了人民的思想解放;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
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每点 2分,共 4分)
(3)【示例一】主题:工业腾飞的时代
史实:“一五”计划开始、攀钢基地一期工程建成投产说明:1953—1957 年我国开展第一
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其实施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
义工业化迈进。1978 年,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第一期工程建成投产,结束了我国西部没有
大型钢铁企业的历史,促进了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使我国西部钢铁企业迈进崭新的时代。
【示例二】主题:理论自信的时代
史实: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
说明:1992 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
党。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写出主题且符合题意给 2分,史论结合,论述清晰给 4分)
4.(1)“法治”:法家;(1分)“德治”:儒家。(1分)
(2)收复台湾。(1分)
(3)国内: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
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任答一点得 2分)国际: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
的国际地位。(任答一点得 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对比情况:1978—2016年,我国在 GDP增长率和人均 GDP增长率方面均远远高于表中
西方国家。(2分)决策:改革开放。(2分)
(5)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勤奋学
习,刻苦锻炼,增强本领,提升建设祖国的能力和才干;关注党和国家政策方针,与时俱进,
争做时代先锋;践行理想信念,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培养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迎难而上
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任答两点得 2分)
评分建议:可从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紧密结合主题和自身实际,提出看法和认识,言
之成理即可。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