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二单元培优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二单元培优卷(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1 10:4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培 优 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45分)
1.根据拼音写词语,要写得规范、整洁。 (7分)
xié yáng pū mǎn xiǎo yuàn
jú huā hǎo wén piāo sàn
gōu qǐ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扇子 扇风点火 B.挑促织 挑拨离间 C.播撒 撒欢儿 D.积累 果实累累
3.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 (3分)
A.回赠 残疾 B.颜色 飘摇 C.争先 排例 D.梨花 小曲
4.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填空。 (8分)
①秋高气( ) ②天高云( ) ③一( )知秋 ④金( ) 飘香
⑤层林尽( ) ⑥五谷丰( ) ⑦果( )累累 ⑧春( )秋实
九月的一天, , ,我和几个小伙伴约好一起去爬山,看红叶。我们路过一片 的果园, 看到农民伯伯们正在忙着收果子, 一阵阵欢声笑语,让我们的心情也愉悦起来。来到山里,看到万山红遍, ,我们一边爬山, 一边用相机抓拍一个个美丽的瞬间。
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1分)
(1)秋天的雨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改为“被”字句) (2分)
(2)法国梧桐树的落叶,像一个个金色的小巴掌。 (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2分)
(3)要不是怕上课迟到, 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2分)
(4)秋天的雨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照样子, 补充句子) (5分)
秋天的雨把 给了 ,
, , 。
6.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0分)
(1)深秋时节,山上的枫树林,就像正在燃烧的火焰,许多游客禁不住停下脚步,尽情欣赏这美丽的风景,我不由得想起了唐朝诗人杜牧《山行》中的诗句: “ , 。”(2分)
(2)看到荷叶凋落、残菊傲霜,有些人常常会心生悲伤,但是在诗人苏轼的眼里,他更看重的是秋天的收获,秋天给人的希望与力量, 因此他这样劝告自己的好友: “ , 。”(2分)
(3) 《夜书所见》一诗中, 写诗人由江上秋风引发思乡之情的诗句: “ , 。”(2分)
(4)根据《秋天的雨》填空。 (4分)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 有 。
秋天的雨, 藏着 。
秋天的雨, 吹起了 。
秋天的雨, 是一曲 , 是一首 。
7.下列诗句中与其他三个描写的季节不同的是( )。 (3分)
A.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D.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二、 阅读与理解。 (共30分)
(一)秋雨(16分)
秋天转眼就剩下一个短短的尾巴, 黄叶也好像快要落得不耐烦了, 于是就来了这么一场令人难忘的秋雨!
本应是天高云淡的季节, 可是天就突然被层层卷卷的乌云压得好低, 只一会儿, 细密的雨丝就从天而降了。刚开始秋雨好像犹豫着,踟蹰着, 不知该不该降临人间, 那雨丝在风中飘荡,久久也不愿落下。 于是远远近近的建筑都笼罩上了一层薄薄的纱雾, 视野里原本萧瑟的景物显得朦胧而又空灵。
但是雨滴好像没有那么能耐得住性子, 下了一会儿就变得有些“野味” 了, 再也不是细细
密密的牛毛和细丝,而是大滴大滴地打在行人的脸上、身上,哗啦哗啦地流进路边的花坛、水槽,地面上很快就积满了雨水,从远处看去亮盈盈的一片, 好像天界的银河。
来来往往的行人在雨中撑着伞,踮起脚尖,不想让一滴雨沾湿自己。但是秋天的雨也同样是调皮的, 人们行走时总会溅起朵朵水花, 晶莹的水珠高高蹦起又欢快地落下, 如此一来, 就出现一幅绝妙的秋雨图:在珠帘般的雨幕里,行人们头上是五颜六色的伞花,脚下是晶莹剔透的水花,欢笑声、抱怨声和远处教学楼里传来的铃声遥相呼应。这恐怕是秋天里最灵动的一幅图景了吧!
秋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嬉闹的校园伴着浓重的夜色和安神的雨声逐渐安静下来。路灯下雨丝像一根根银针斜斜地插入树丛、 大地。 深深地吸一口新鲜、 凉爽的空气, 雨水和着泥土的芬芳沁人心脾。
这样静谧、 美好的夜晚难免让人陷入回忆。我们怯生生地踏入这片未知的土地, 经历过奋斗,品尝过收获,遭受过难忘的磨炼,品味过别样的酸甜苦辣,而今我们已经习惯了待在这里,每天有规律地生活。
雨一直下着, 带来秋天里一点点美的回忆, 脚下是整个秋天里飞累了的片片黄叶, 此时它们正静静地沐浴着秋雨,等待着明年春天的涅槃重生。其实我们也一样,沉静并不代表就此放弃,我们一直都在积蓄力量, 一场人生的秋雨过后, 一季生命的隆冬之后, 我们迎来的将是春天里萌动的生机。
1.照样子, 写词语。(4分)
哗啦哗啦:
来来往往:
2.根据短文内容完成填空。 (5分)
短文中写到的秋雨的形态是不断变化的,一开始是 ,像 和细丝,接着是
的雨点, 最后又是 , 像 一样。
3.理解下面的词语,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的。 (4分)
(1)犹豫: 。 方法: 。
(2)萧瑟: 。 方法: 。
4.从文中选出一句你认为有新鲜感的句子,并说说你的理由。 (3分)
(二)秋颂(14分)
秋天的美, 美在一份明澈。
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精神像秋。
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 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 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最动人的是秋林映着落日。 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 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 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 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 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慑住, 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
最耐人寻味的是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的悲欢扰攘,总是那么无动于衷。
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 生死就是生死, 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与, 不必流连。
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 “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份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着。 “傲杀人间万户侯, 不识字烟波钓叟。 ” 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闲云野鹤” 是秋的题目, 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 那一抹白云, 当得起一个 “闲” 字。野鹤的美,淡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份飘潇, 当得起一个“逸”字。 “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
也有某些人,具有这份秋之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它拥有一切, 却并不想拥有任何。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澈与洒脱。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也是淡泊的季节。 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 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淡淡的秋光外, 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 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有删改)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3分)
浑浊———— ( )茂密———— ( ) 付出———— ( )
2.文章是具体抓住“秋”的哪几方面来进行描述的 (5分)
3.作者笔下的秋除了“明澈”外,还有些什么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3分)
4.说说什么样的人才“具有这份秋之美”。 (3分)
三、表达与交流。 (共25分)
题目:我眼中的美景
提示: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多美的发现啊!你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 写一写吧!
要求:抓住事物的特点,用上积累的词句。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