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泸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 2.B 3.A 4.①缺乏创作空间;②城市艺术建设项目的形式语言和表现手法往往趋于单一化;③缺乏文化及公共艺术政策法规(或:壁画艺术机构与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缺乏长效机制与合作关系);④不关注地方现实与文化,缺乏艺术创作的深度和新意(或:缺乏社会文化的影响力和艺术生命力)。 5.首先提出问题,壁画艺术是否需要对社会普遍价值理想给予形象的再现和阐释;然后从青年壁画家角度,叙述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密码对于当代文化创造的价值意义;接着从历史角度举例论述“公共艺术”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道德价值观发展的重要影响;最后回答问题,点出当代中国壁画艺术发展的公共性对人文生态、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意义。
6.B 7.A 8.①丈夫的沉默能渲染紧张气氛,突出家境的窘迫。②丈夫的束手无策衬托出媳妇的能干。③小说旨在表现根据地妇女克服困难、生产自救的精神风貌,略写丈夫能凸显女性形象。 9.①小说反映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的艰苦生活,塑造了媳妇、婆婆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②小说表现了抗日根据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战胜因侵略者造成的饥荒的信心等。③小说弘扬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顽强抗战等时代精神。
10.C 11.B 12.B 13.(1)有人劝说他购置田地经营田产,秉之态度严肃地说:“我是享受朝廷俸禄的人家,怎么可以和农人争夺利益呢!”
(2)他矢志忠诚,坚守节操,从始至终都没有改变,在他去世的时候,妻子儿女受冻挨饿,这种志气节操不同于世俗,实在值得深深哀悼。 14.①古代地方官吏可以按照自己的理念专心治理地方,朝廷很少干涉,易于发挥个人才能,而后代上级安排政事较多,干扰大。②古代民风教化淳厚,做良吏相对容易;后代民风教化浮薄,做良吏太难。
参考译文:
江秉之,字玄叔,是济阳考城人。祖父江逌,晋时担任太常。父亲江纂,担任给事中。秉之年少丧父,弟妹七人,均年幼,抚养照料、婚嫁之事,都倾尽心力。起初担任刘穆之丹阳前军府参军。高祖刘裕督管徐州时,转任主簿,仍做世子中军参军。刘宋接受晋的禅让后,按照旧例任命他做员外散骑侍郎,补任太子詹事丞。少帝即位后,召入担任尚书都官郎,出任永世、乌程令,凭借治政清明在东土一带闻名。授予官职做建康县令,处理政事严厉明察,京邑一带安定平静,秩序良好。殷景仁做领军时,邀请江秉之担任司马。以后又出任山阴令,山阴有三万民户,政事杂乱纷扰,诉讼案件大量积压,衙门里阶前堂下常常聚集数百人。江秉之到任后用简要驾驭繁难,常常得以清闲无事。刘宋时只有顾觊之也凭精简事务而有显著的功绩,其余人虽然也做到刑法修整,处理政务合宜,但是不能让事务简化。因为在山阴县治政有能力,升迁补任新安太守。
元嘉十二年,转任到临海做官,也凭借简约被称颂。自己所得俸禄,全都散发给了亲戚朋友,妻子儿女却常常挨饿受冻。有人劝说他购置田地经营田产,秉之态度严肃地说:“我是享受朝廷俸禄的人家,怎么可以和农人争夺利益呢!”在郡县做官时制作了一张书案,等到离任时,留下来交付官库。
这以后晋寿太守郭启玄也有高洁的节操,在任上逝世。元嘉二十八年,朝廷下诏书说:“已故绥远将军、晋寿太守郭启玄奉命出使虏地(北魏),秉持意向不屈臣节,受任管辖白水,勤于政务丝毫不懈怠,公私财物,丝毫不受,穿布衣吃粗食,修身正己只求节俭。所以越级擢升而显耀于大邦,用来表彰廉洁和政绩。他矢志忠诚,坚守节操,从始至终都没有改变,在他去世的时候,妻子儿女受冻挨饿,这种志气节操不同于世俗,实在值得深深哀悼。可以赏赐他家五百斛粮食。”
史官说:良好的政令对于百姓,就好比技艺精妙的工匠对于黏土,用的功夫少但制成的器物多。汉代户籍人口殷实繁盛,刑法政务简易宽松,郡县治理民政时,没有什么搅扰,奖赏勤勉严刑示威,这类政事大都由地方长官独自做决定。朝廷的诏书,很少到达邦邑干涉政务,因此汉代龚遂、黄霸那样的教化,很容易产生成效。等到了后代,弄虚作假的事情频繁发生,百姓人口比以前少了,政事却比前世增多,想做出政绩,树立风范,都要比以前艰难百倍。如果用上古的教化来治理当世的百姓,如今贤能的官吏,去弘扬前代的风俗,那么像子游在武城那样用弦歌礼乐教化百姓,将会很难做到;像汲黯治理淮阳那样清简而治,或者可以嘉勉。未必是如今的人才能比古代浅陋,大概是因为百姓受到的教化有淳厚和浮薄之分啊。
(节选自《宋书·列传第五十二·良吏》)
15.B 16.(1)运用反问,表达诗人因为战事未息,国家不安宁产生的家国情怀;(2)想象收复失地和停战春耕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国泰民安的期待;(3)借用典故,勉励卢侍御为国效力、建功立业,表达了诗人国家至上的思想。
17.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18.①始料未及 ②梦寐以求 ③竭尽全力 19.王亚平完成此次任务后,成为我国第一位出舱和进驻中国空间站的女航天员。(或“完成此次任务后,王亚平成为我国出舱和进驻中国空间站的首位女航天员。”) 20.“每一次‘感觉良好’”反复重叠,增强了情感表达。运用排比,从多个角度表现航天事业得到大力发展的有利条件;四个“背后都”句式整齐,节奏感强,且有递进效果,加强语势,突出航天研发过程中的合作和努力,表达了对各行各业支持航天事业的感激之情。
21.糖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营养素,但应适量食用。 22.①真的如此令人望而生畏吗 ②人体其实离不开糖 ③又缺乏运动
23.省略泸州市泸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管好。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材料一:
中国在历史上曾是壁画艺术的大国,尤经汉唐宗教艺术之“西风东渐”并经宋辽金至元明的大量石窟、寺庙、陵墓及宗室之壁画的流传,形成了中国辉煌而悠久的壁画艺术历史与视觉艺术文化的长河。后随着现代文化生活的影响,宗教艺术及其传统壁画渐趋式微。那些曾“助人伦,成教化”且在仪式场合和视觉形式上显得五彩缤纷、满壁风动的壁画艺术渐渐退隐到历史景观的背后。
在现代文化语境中的壁画艺术的价值意义,主要在于彰显一个地区或城市(及社区)内在的文化精神、时代语义,促进公民社会的美育和精神风貌,显现地方历史特性和空间文化的公共性内涵。然而,由于自晚清至民国初期的国家文化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中国壁画失去了其历史传统和曾经显赫的地位。
具有时代和艺术标志意义的中国现当代壁画并被后来誉为中国改革开放之文艺春天的“报春花”——“首都机场壁画群”于1979年落成,揭开了中国具有现代开放艺术精神和民族文化特性的壁画艺术创作的序幕。但之后随着城市化、商品化及大众文化的发展,中国城市公共壁画艺术逐渐受到挤压,发展趋于平淡。
壁画的社会性发展现状是,城市大量的公共空间被商业广告营销活动以及各种口号式的应时标语条幅所占有。放眼现代都市,要想找到一块完整而适于用作壁画艺术创作的建筑墙面,已非易事。而从公共壁画介入空间的方式和需求来看,中国近二十年来的城市公共艺术景观的创作与实施中,往往由于艺术设计和创作的总体规划问题和艺术专家之间的跨界协作所存在的问题,艺术建设项目的形式语言和表现手法往往趋于单一化,如在所谓的“雕塑公园”中几乎看不到壁画艺术或其他艺术形式的适度介入与围合。在文化及公共艺术政策和法规方面,中国至今尚没有出台类似于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实施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百分比”法规,或者在中国各地的壁画艺术机构或协会,与城市公共建筑及环境艺术规划机构之间也缺乏更多的机制性协作与长效的合作关系,使得富有传统和辉煌经历的中国壁画艺术失去了在当下城市视觉艺术文化中应有的位置。在壁画的题材及内涵上,中国许多城镇的一些壁画,大多是简单地罗列和编制地方“体面的历史”和一些虚幻的故事情节,主要是陈列在地方的商业街区和旅游消费的热点区域,配合吸引游客的眼球。大多在内容和形式上由于相互因袭模仿而缺乏艺术创作的深度和新意,它们与地方的社会现实及文化生活的交流以及地方精神的诉求没有发生应有的关联和对话,与地方居民及社会群体之间缺乏现实的关联性和认同感,这类壁画必然缺乏社会文化的影响力和艺术生命力。
(摘编自翁剑青《当代中国城市壁画状态浅议》)
材料二:
壁画艺术多以大型建筑空间内的墙壁作为绘画载体,一方面,画家要了解这一建筑空间所在的城市及其历史;另一方面,了解这一建筑空间的性质与功能。有许多大型壁画往往处在建筑空间的大堂与会议厅,人们是在流动与休息的状态下从远处欣赏壁画作品的。至于机场、车站、地铁等公共空间,人员的流动性就更强,空间也更加开阔与复杂,所以不可能有一大批人停下来反复细致地观看壁画作品的写实性细节。在这一视觉观看的条件下,壁画作品就要以其鲜明概括的特色,将壁画要表达的内容突出地表达出来。由此,对艺术形象进行概括表达(变形或抽象)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天津火车站的穹顶壁画,绘制的是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即使人物有写实性的表达,整体的构图与色彩却是鲜明而概括的。与写实性艺术的纵深空间相比,壁画艺术的平面性是非常突出的特点,如何在平面上的有限空间安排人物与事物、风景,需要我们的壁画家认真研究现代艺术的平面性与象征性。
我们还可以从象征的角度思考当代艺术公共性的存在与社会普遍价值理想的关系,壁画艺术是否需要对这一价值理想给予形象的再现和阐释?对青年壁画家来说,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了解中国人的思想来源与思维方式,并且将其转化为当代文化创造的基因与出发点,是十分重要的。青年艺术家要多读书,多参观博物馆,考察中国文化遗迹,深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密码系统中。在历史上,中国的传统艺术如洞窟雕塑、寺庙壁画、民间年画,都是流传甚广的“公共艺术”。它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道德价值观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有关这一方面的研究,如清华大学葛兆光教授的《中国思想史》,已经充分注意到流行的图像文化对中国一般公众思想价值观的形成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当代中国壁画艺术的发展,亟待唤起全社会的公共精神与文化良知,大力提倡公众对人文生态的关注,同时还要注意人与自然的共存关系。
(摘编自殷双喜《别开生面图新壁——当代壁画创作的两个问题再认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壁画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因受西方宗教的影响,而形成了辉煌悠久的历史,不断以视觉呈现的方式传承人类社会文明。
B.“首都机场壁画群”在我国壁画艺术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伴随着改革开放而来,标志着中国城市公共壁画艺术逐渐走向繁荣。
C.壁画艺术不同于写实性艺术,需要根据有限空间安排人物与事物、风景,创作者需要把握现代艺术的平面性与象征性。
D.由于当代壁画多位于城市公共空间如机场、车站、地铁等地方,所以要想让观看壁画的人员停下来反复细致地观看,创作者就需要使用鲜明的色彩与夸张的构图。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壁画曾有助于人伦教化,随着文化环境和社会经济的改变,虽失去了曾经的显赫地位,可仍具有美学价值。
B.画家了解城市及其历史、建筑空间的性质和功能,就能创作出与现实关联、获得地方居民及社会群体认同的精品。
C.城镇商业街区和景区的壁画应关注地方现实与文化交流,增强生命力和影响力,才能起到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
D.天津火车站的穹顶壁画“精卫填海”的艺术创作证明对艺术形象进行概括性表达与写实性表达并不是矛盾的。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现代壁画价值意义的一项是(3分)
A.旅游景区花鸟鱼虫壁画墙 B.西安大雁塔的《丝路风情》
C.北京首都机场《哪吒闹海》 D.“全国绿色小康村”壁画墙
4.请结合材料一,概括当代壁画创作所面临的问题。(4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二最后一段的论证思路。(6分)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家庭
林漫
媳妇打清早出门,到天弥黑才回来。
婆婆走进屋子,就看见地上躺着一架木头机子,一看到拿起露出旧棉花的袖子擦汗的媳妇,就明白了,准定是媳妇把她自己娘家的纺车搬来了。媳妇老爱向人夸赞她做姑娘时候自己用过的纺车,像惦记着什么亲人似的总忘不了,一到妇救会主任在大会上讲了什么纺线织布,媳妇可更乐上了,成天就嚷着纺线纺线。看着障眼的木头机子,想到这将是一场落空的胡闹,婆婆心里就有说不出的嫌恶。媳妇俯下身子整着打村合作社领来的棉花,搓成絮节。
婆婆真爱雪一样白的棉花,要说什么,可是没有说,就上了炕,偎起被子坐着。媳妇也一句话没说,抱起打奶奶身旁一歪一扭走过来的小庆,坐在锅台旁的蒲团上,翻着两眼想说什么。
丈夫回来了,也没有说什么,一屁股坐在炕头上,心事像山一样重。妻把睡着的小庆轻轻地放到炕上睡好,点起灯,就向丈夫说:“你先睡吧!我要待一会儿。”
丈夫闷不作声。妻就把灯放到锅台上,坐下地,凑近纺车,拿起把子试摇了两下,纺车轴就转起来了。“呜隆——呜隆——呜隆——”
这调子一响动,妻就说不出的心里畅快,好像又回到六年前做姑娘的时候了。嫁到这老远的山里来以后,她就和每天做伴的纺车断了缘,这里男人在外种地,娘儿们在家里做饭缝衣裳,从不兴纺线织布什么的。
婆婆躺在被窝里老是咳嗽着,不断地拿眼角瞟着纺车和坐在纺车旁边的媳妇。她心里格外痛惜油灯里剩着的那一点点油。媳妇却正因几次的断线苦恼着,直抱怨油灯的光焰太不顶事。婆婆听到“呜隆——呜隆”的声音,就好像毛刷子刷着心那么难受,咕哝着:
“五毛钱一两,什么紧要的公事,耗油费灯的……”困坐的丈夫也突的站起来,粗声粗气地说:“睡觉!”
还没有绕上三道的细线又断了,从锭子上滑下来。小庆给吵醒了,哇哇地哭。丈夫闷声闷气的声音和婆婆的咕哝还在耳边响着,媳妇心里乱得不像样。
婆婆还在里头炕上咳嗽。婆婆平常嫌媳妇不听话,跑到外面开会干什么的,媳妇又嫌婆婆不热心抗日工作,加上一个性格沉闷的丈夫,一家子有时候闹得谁对谁好几天也不讲话。这会儿大家饿肚子,一顿接不上一顿,谁也发愁。
屋里四个人,除去四岁的小庆,各有各的惆怅。
饿肚子,没饭吃,只恨鬼子太凶残,又烧又抢,弄成这结果,也不能光靠政府救济,也不能光等丈夫弄粮食来,她相信妇救会主任的话,她相信纺织生产可以战胜鬼子造成的灾荒。
第二天一早起来,她就坐在纺车旁边,把断了的线缠到锭子上,右手摇起把子,左手里的絮节就不断地引出一条长长的线来。
媳妇的手还是不很如意,不是左手和右手不对头,就是线忽然断了。婆婆拿眼角斜瞟着这种情形。丈夫又出门去了。小庆时不时跑到这里来,娘就不得不放下两手的活儿,抱起他,亲着脸,一面说:“跟奶奶玩儿,看娘正忙着!”
可是时不时还是打奶奶怀里跑到娘怀里,有时还冷不防把线给打断。婆婆的眼角老是斜瞟着。胳膊也酸起来了,不及姑娘时候呢,还是好几年不纺线的缘故呢 可是媳妇一直忍着,坚持着。
“呜隆——呜隆——呜隆——”
纺车叫着,越叫越紧,居然锭子上的穗子一时比一时粗起来。媳妇脸涨得红红的,对婆婆说:“这就是织布的线,再紧一下,双股合起来,就是咱们缝衣裳的线。”婆婆嫌恶的眼睛吃惊地睁大了,可是还带着不相信。
天黑,媳妇从纺车旁站起来,腰酸腿麻,拿秤一称,就高兴地喊叫:“今儿纺了六两多!”
丈夫回来,她又讲给丈夫。丈夫点了点头。口里“嗯”一声。妻却兴奋得连饭都不吃,不管天黑,把线送到合作社去了。回来的时候,小孩子似的嚷叫:
“娘,你看,合作社当下就发了工钱,换成斤半玉茭子,你看!”
婆婆简直有点不相信自个儿的眼睛了。她手颤抖地摸着小升子里一粒一粒金黄的玉茭子,声音颤抖地说:
“是真的吗……”
沉默的丈夫没有讲什么,眼睛里却闪着光彩,死钉在他脑袋里的四口人的生活,像放开的发条一样松弛了。
婆婆眼睛有点湿了,看着媳妇说:“这,这………一个人就养活两口人……我……我……也想……”
媳妇说:“你不会呢,娘!”
“你教给我!”
婆婆手太不灵便,絮节绕不到锭子上,赶到絮节绕上锭子,手又不做主,右手一摇把子,左手就引不出线来,左手勉强引出一点线,右手又顾不上摇把子。
而且老是断,老是断。
看着媳妇熟练的两只手的动作,说不出来的羡慕。心里奇怪过去为什么老是不满意媳妇,媳妇才是个能干的身手。
小庆还是往媳妇怀里跑,不断地使媳妇放下手里的活儿。
婆婆就把小庆拉到自个儿怀里,用手轻轻地拍着他的脊背,柔声地说:“乖乖的!莫打搅娘!来跟奶奶玩儿!"
媳妇还给选成生产小组长,她自个儿纺线积极,领导小组更积极。
媳妇打合作社领上棉花,走回家来的时候,婆婆从锅里拿出一碗热腾腾的豆腐来,端到媳妇跟前。媳妇惊得张开了口说:“娘!你哪里来的钱买豆腐!”
“你不要管,吃吧!”
“你吃!娘!你真是……”媳妇不好意思了。婆婆把碗推给媳妇,媳妇把碗推给婆婆。
1943年5月
(摘编自《晋察翼文学作品选》)
【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了以自给为目标的大规模生产自救运动。小说《家庭》创作于这一时期。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婆婆对棉花、玉茭子的珍爱,以及对灯油的吝惜,是在物质条件匮乏的环境中产生的真实、自然的情感。
B.丈夫在家总是“闷不作声”,对媳妇说话“粗声粗气”,是媳妇感到心乱、惆怅的原因之一,体现了他对家庭的冷漠。
C.因多年没有纺线,媳妇操作纺车有些生疏,面对断线频繁、胳膊酸疼等困难,她仍能忍耐坚持,终于获得了成功。
D.小庆年幼,无意间打搅了母亲纺线,婆婆见到后主动将小庆拉到自己怀里,可见她对媳妇的态度已发生明显转变。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插叙鬼子凶残抢掠等内容,既交代故事背景,又解释“大家饿肚子”的原因,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
B.本文多次聚焦人物眼睛,如媳妇“翻着两眼想说什么”、婆婆“拿眼角斜瞟”,这些细节有利于表现人物的心理。
C.文中关于婆婆跟媳妇学纺线的描写部分,既表现纺线劳动的困难,又侧面烘托出媳妇能于、肯吃苦的形象。
D.本文语言朴实无华,大量使用口语,生活气息浓郁,原汁原味地展现了抗日根据地农村家庭生活场景。
8.从文学角度看,小说对“丈夫”着墨很少,但这一角色又很重要。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9.“人民性”是指文艺作品中对人民大众的生活、情感、愿望等的反映,这篇小说在多个方面都体现了文学创作的“人民性”,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江秉之,字玄叔,济阳考城人也。祖逌,晋太常。父纂,给事中。秉之少孤,弟妹七人,并皆幼稚,抚育姻娶,罄其心力。初为刘穆之丹阳前军府参军。高祖督徐州,转主薄,仍为世子中军参军。宋受禅,随例为员外散骑侍郎,补太子詹事丞。少帝即位,入为尚书都官郎,出为永世、乌程令,以善政著名东土。征建康令,为治严察,京邑肃然。殷景仁为领军,请为司马。复出为山阴令民户三万政事烦扰讼诉殷积阶庭常数百人秉之御繁以简常得无事宋世唯顾觊之亦以省务著绩,其余虽复刑政修理,而未能简事。以在县有能,迁补新安太守。
元嘉十二年,转在临海,并以简约见称。所得禄秩,悉散之亲故,妻子常饥寒。人有劝其营田,秉之正色曰:“食禄之家,岂可与农人竞利!”在郡作书案一枚,及去官,留以付库。
其后晋寿太守郭启玄亦有清节,卒官。元嘉二十八年,诏曰:“故绥远将军、晋寿太守郭启玄往街命虏庭,秉意不屈,受任白水,尽勤靡懈,公奉私饩,纤毫弗纳,布衣蔬食,饬躬惟俭。故超授显邦,以甄廉绩。而介诚苦节,终始匪贰,身死之日,妻子冻馁,志操殊俗,良可哀悼。可赐其家谷五百斛。”
史臣曰:夫善政之于民,犹良工之于埴①也,用功寡而成器多。汉世户口殷盛,刑务简阔,郡县治民,无所横扰,劝赏威刑,事多专断。尺一诏书②,希经邦邑,龚、黄之化③,易以有成。降及晚代,情伪繁起,民减昔时,务多前世,立绩垂风,艰易百倍。若以上古之化,治此世之民,今吏之良,抚前代之俗,则武城弦歌④,将有未暇;淮阳卧治⑤,如或可勉。未必今才陋古,盖化有淳薄也。
(节选自《宋书·列传第五十二·良吏》)
【注】①埴,黏土。②尺一诏书,亦称尺一牍、尺一板。古时诏板长一尺一寸,所以称天子的诏书为尺一。③龚、黄之化,西汉著名循吏龚遂、黄霸两人都认为治国以德政教化为先,以刑罚制裁为辅。④武城弦歌,孔子的学生子游出任武城宰,以弦歌礼乐教化百姓。⑤淮阳卧治,汲黯治理淮阳郡,善于抓大事而不究小节,因其老病,汉武帝特许他躺在郡阁中治理。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复出为山阴令/民户三万/政事烦扰/讼诉殷积/阶庭常数百人/秉之御繁/以简常得无事/
B.复出为山阴令/民户三万/政事烦扰讼诉/殷积阶庭/常数百人/秉之御繁以简/常得无事/
C.复出为山阴令/民户三万/政事烦扰/讼诉殷积/阶庭常数百人/秉之御繁以简/常得无事/
D.复出为山阴令/民户三万/政事烦扰讼诉/殷积阶庭/常数百人/秉之御繁/以简常得无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姻,指男方的父亲,引申为由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如《鸿门宴》中“约为婚姻”意为结为亲家。
B.受禅,即接受禅让,指在王朝更迭中新皇帝接受旧帝让给的帝位,又称“封禅”,但与“践祚”不同。
C.“犹良工之于埴也”与《老子四章》“埏埴以为器”两句中的“埴”字意思相同。
D.“郡县治民,无所横扰”与《兼爱》“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两句中的“治”字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秉之对年幼的弟妹尽心竭力,抚育其长大成人,有长兄风范;为官清廉,不忘周济亲友;治县有能,被提拔为太守。
B.江秉之在京都所在地担任县令,任职期间,执法严格,明察善辨,以简御繁,把京畿一带治理得井然有序,清平无事。
C.郭启玄奉命出使虏地,秉持意向而不屈从;担任白水太守时,勤于政务丝毫不懈怠;修身正己,志气节操不同于流俗。
D.江秉之、郭启玄都有清廉节俭的品格,但史臣叙述的侧重点并不同,前者重述其为政治理才能,后者重展现其节操品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人有劝其营田,秉之正色曰:“食禄之家,岂可与农人竞利!”
(2)而介诚苦节,终始匪贰,身死之日,妻子冻馁,志操殊俗,良可哀悼。
14.结尾史臣认为古代良吏易得,后代良吏难为,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卢侍御赴河北
刘长卿
谪居为别倍伤情,何事从戎独远行?
千里按图收故地,三军罢战及春耕。
江天渺渺鸿初去,漳水悠悠草欲生。
莫学仲连逃海上【注】,田单空愧取聊城。
【注】鲁仲连,战国时期齐国人,助田单夺取聊城,齐王欲封其爵位,坚辞不受,逃隐海上。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用“谪居”“别”“从戎”等词语,交代双方当时的境况,层层铺叙,加深伤感之情。
B.颈联选用“江天”“鸿雁”“漳水”“春草”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战后祥和、安宁的景象。
C.中间两联叙事和描写相结合,内容上由人及景,景中含情,境界阔大;形式上对仗工整,韵律和谐。
D.尾联写田单在鲁仲连帮助下收复聊城,事成之后鲁仲连逃隐海上,田单因为无法回报鲁仲连而内心充满愧疚遗憾。
16.这首诗除了写离情之外还抒发了家国情怀,作者是如何抒发家国情怀的?(6分)
(三)情景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里仁》中的“ , ”。
(2)《大学之道》中,写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做到心不妄动的句子是:“ , 。”
(3)在《老子》中,与“人贵有自知之明”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 。”
第II卷 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指令长翟志刚是我国出舱次数最多的航天员,对于三次出舱活动,他都“感觉良好”。他说:“每一次‘感觉良好’,背后都饱含着亿万国人对我们航天事业的支持;每一次‘感觉良好’,背后都凝聚着工程全线辛勤的付出;每一次‘感觉良好’,背后都是祖国和人民对我们的托举;每一次‘感觉良好’,背后都是我们乘组之间的密切配合和个人的努力。地上训练也好、天上飞行也好,能够保持这种‘感觉良好’的状态,是因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我们的‘感觉良好’一定会继续下去。”
航天员王亚平完成了此次任务,这次之后,她成为我国第一位出舱的女航天员,也是进驻中国空间站的首位女航天员。王亚平说:“出舱的那一刻,置身浩瀚太空,宇宙的美震撼了我,宇宙的深邃让人 ① 。”
中国空间站即将建造完毕。航天员叶光富表示,中国空间站是我们期盼已久的太空家园,为了能够建成太空家园,一代代航天人砥砺奋进,一步步实现这个梦想。而点亮太空中这颗闪耀的“星星”,是我 ② 的愿望。
叶光富说,未来,神舟十四号乘组和神舟十五号乘组还将在空间站进行在轨交接,“一人行速,众人行远,我们每个乘组的飞行都不是独立的,每一组都会_ ③ 完成好自己的飞行务,争取为下一组传递好接力棒”。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反复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不少人认为糖是甜蜜的“陷阱”。糖, _① ?其实,包括单糖、双糖、多糖在内的碳水化合物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营养素之一。身体每时每刻都需要糖,它既是人体构成的“砖块”,又是为各组织器官供能的“燃料”。
由此可见, ② 。当然这不代表可以敞开吃糖,放任自己沉溺在香甜带来的快乐之中。众所周知。长期高糖饮食会引起种种健康问题。如果既过量饮用甜饮料或食用甜食、精制米面等, ③ ,未能及时消耗的糖就会被人体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久而久之会导致肥胖,还可能促进脂肪肝、代谢综合征、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对于糖尿病患者,高糖饮食更是绝对禁止的。因此,控制饮食中糖的总摄入量比单纯追求“无糖”食品、“0糖”饮料更重要。
21.简述材料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30个字。(4分)
2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鲁迅先生说,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勠力同心的担当精神。一切视探索尝试为畏途、一切把负重前行当吃亏、一切“躲进小楼成一统”逃避责任的思想和行为,都是要不得的,都是成不了事的,也是难以真正获得人生快乐的。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生力、勠力、阻力”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