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历史组 吴其国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高中历史说课)说教材
说教学目标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一、 说教材: 地位、作用和特点: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是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历史》(人民版)必修第一册第七专题第一课。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课内容是本专题三课内容的第一课,因此,在本专题中,有着承上启下的地位,对我们理解西方的政治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二、说教学目标: (一)说三维目标: (1)知识和能力:
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制定、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英国议会改革等基本史实;了解不同历史时期议会和内阁之间的关系及权力的消长情况和其原因;培养搜集史料、处理史料、运用史料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
运用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以今天英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为切入点,寻找其历史的渊源,从而加深学习历史的现实性和对历史认识的深刻性,对英国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以及选举程序等相对抽象的政治概念有一个灵活的把握;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如1688年前国王与议会之间的关系和其后以及今天的英国国王、议会和内阁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中英不同时期政治制度的比较,加深对英国代议制度的整体认识;教学过程中,以老师启发为先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通过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积极性,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并理解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不断调整的过程,从而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辩证地认识资产阶级民主的阶级性和历史局限性。 (二)说重点难点二、说教学目标: 重点:掌握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和完善的过程,了解英国式代议制度的特点。(确立依据: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一种表现形式,掌握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实际上也就掌握了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过程,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历史的思维能力。) 难点:通过再现《权利法案》的内容,引导学生对比革命前后国王与议会权力的变化,从而归纳君主立宪制的特点;结合具体的历史实例引导学生理清责任内阁制下国王、议会、内阁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英国民主政治的认识。(确立依据: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如何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三、说教法学法(一)学情分析: 只有了解了学情方可实现“以学定教”、有的放矢,下面说一下我所教的学生的基本情况。由于中考历史不记入升学总分,高一学生对初中历史课重视不够,尤其是通史知识非常欠缺。初中对“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这一历史事件有一定了解,但主要侧重于史实的叙述而非理性的分析,这给本课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经过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基础,对问题的深入探讨充满了好奇和热情,参与性好,有助于老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本课需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通过对教材的讲述和再现历史情景,引导他们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与完善的过程和特点进行深入分析。而如何通过材料去分析问题及在合作中去探究问题,仍是学生较为薄弱的。(二)说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 三、说教法学法 本课以“参与式的合作学习”为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以促进者、引导得、调控者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过程。教学中将采用图示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来调动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本课课件主要使用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
基于本课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以此让学生从机械的“学会答”向“学会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卡梅伦就任英国首相的视频资料,对学生形成视听影响;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发表看法,增强学生关注时事的兴趣。 (二)新课教学: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20页有关“代议制度”的“知识链接”,让学生了解代议制度的概念,向学生讲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实际上是资本主义代议制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2、在讲述“光荣革命”这一子目时,多媒体展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图示,让学生找出图示中几个时间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并向学生指出资产阶级革命进程的艰难与曲折,培养学生正确面对困难的态度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四、说教学过程(二)新课教学: 3、在“限制王权的法案”这一子目中,在讲述限制王权法案颁布的条件、主要法案及作用后,给学生展示有关《权利法案》内容的相关材料,让学生从材料中去分析《权利法案》对国王的哪些权利做了限制?又肯定和保证了议会拥有哪些“自由”和权力?并进一步引导学生从本目教材和资料中归纳英国君主立宪制度下的一些显著特点,从而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和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4、“小密室的演变” 这一子目,也就是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是教学的重点,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密室的演变”,并用多媒体展示“小密室的演变”图示。使学生了解“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完善过程,能从教材和材料中归纳英国责任内阁的特点。进而理清责任内阁制下国王、议会、内阁之间的关系,总结君主立宪制的另一些突出特点。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文字材料、图片、表格来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四、说教学过程(二)新课教学: 5、在“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这一子中,重点向学生讲清楚1832年议会改革的背景、内容和作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6、在讲述“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这一子目时,要向学生讲明,之所以会出现“第三院”,很大程度上在于内阁全力的膨胀。由学生阅读教材,归纳19世纪70年代前后英国内阁权力变化的具体表现。培养学生归纳、比较的能力。四、说教学过程(二)新课教学:(三)合作探究:这一环节主要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实现对本课基本知识的梳理,和重难点问题的突破,可以说该环节是本课的中心环节。 1、通过探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和构建历史框架、形成历史思维的能力。 2、让学生动手构建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下英国议会、女王、首相、内阁之间的关系结构图,并出示2003年英国出兵伊拉克和2008年金融危机下英国政府的救助计划等相关新闻材料,设问要求学生探讨英国议会、女王、首相、内阁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四、说教学过程3、提供材料和结合身边的时事知识,比较中英两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培养学生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探究历史现象本质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三)合作探究: (四)当堂演练
为了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可针对本课的重难点设计几道选择题,用PPT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竞赛抢答的方式完成。四、说教学过程(五)点拨升华
此环节主要利用PPT展示本课脉络图,同时老师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形成系统认知。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君主立宪制光荣革命(政治前提) 背景: 过程: 限制王权法案的颁布《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完善完善:确立:1832年议会改革强化:内阁权力的膨胀特点: 意义: 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是权力的中心;内阁对议会负责英国开创的君主立宪制,被世界多国采用。谢谢指导!请仔细听看以下视频,结合教材讨论:
2010年5月11日卡梅伦就任英国首相,他能够上台组阁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播放议会下院大选中获胜成为多数党
或与其他党派联盟拥有一半以上席位
选民支持本人必须是多数党领袖得到女王任命2010年5月卡梅伦就任英国首相,他能够上台组阁必须具备哪些条件?代议制: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教材P120)君主立宪制英国代议制: 阅读教材“光荣革命”,找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以下时间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1640 1649 1660 1688 道路漫长而又曲折,地狱一出即光明。 ----弥尔顿专制 民主 革命爆发建共和国
处死国王斯图亚特
王朝复辟光荣革命情景再现:《权利法案》的内容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
停止法律或停止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立法权征税权司法权军事权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利?情景再现:《权利法案》的内容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保证了议会哪些权力?选举权言论自由权集会权情景再现: 《权利法案》的基本精神是什么?意义何在? 它的基本精神是以明确的条款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意义在于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国王国王议会小密室 责任内阁议会责任内阁制形成和完善 枢密院责任内阁制——形成和完善 请思考:
1、国王权力发生了什么变化?
2、内阁对谁负责?为什么?内阁对议会负责特点阅读教材“小密室的演变”,结合图示国王从拥有实权到统而不治(虚君)情景再现:议会《权利法案》《权利法案》国王《权利法案》国王议会国王议会请判断:《权利法案》颁布前后国王权利的变化图示,哪一个是正确的?行政权国王国王学以致用1832年议会改革(1)原因(2)内容①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
②对选区和议席进行重新划分。①工业资产阶级不满旧的选区划分和议席分配;
②高额的财产限制剥夺了中小资产阶级和工人的选举权;
③19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3)评价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而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种种限制。根本原因: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内阁权力的膨胀(1)时间:19世纪70年代以后议会中的第三院日本天皇夫妇荷兰女王西班牙国王夫妇柬埔寨国王泰国国王丹麦女王英国女王意义:英国开创君主立宪制,世界多国采用。动动手,构建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下英国议会、女王、首相、内阁之间的关系结构图责任内阁制——女王、首相、内阁、议会的关系合作探究一:议会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首相对议会负责内阁组织内阁 内阁与首相共进退对议会负责国王形式任命统而不治
掌握行政大权监督控制内阁国家权力中心最高行政首脑选民君主立宪制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为此而撤兵,为什么?◆ 如果议会中大多数都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不会。女王统而不治,内阁掌握行政大权。赞同。内阁与首相共进退。 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其阁员必须总辞职;或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举行议会大选,由新议会决定内阁去留。 2003年,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因而在国内饱受争议,你认为:
◆ 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成还是反对?为什么?案例分析学以致用: 每日经济新闻报道: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英伦三岛早已是深陷泥潭。英国财政大臣达林10月8日上午宣布了一揽子银行救助计划,英国政府将向英国各大商业银行注入高达500亿英镑 (880亿美元)的资金。甚至准备将中小银行国有化。你认为:
◆ 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成还是反对?为什么?◆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朗首相会不会为此改变策略,为什么?◆ 如果议会中大多数都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学以致用: 18世纪英国内阁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有什么区别?当今中英两国的政治制度有何区别?合作探究二: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英国内阁权力不断增大,逐渐成为有“第三院”之称的“专横内阁”。它几乎垄断了立法提案权,使部分立法权转入其手;……篡夺议会的财政权; ……加强对议会下院的控制,使得议会的行政监督的有效性减弱……。
——选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材料二: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联必躬自断制。”乾隆皇帝也说:“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人者。”
——摘自《东华录》(清) 18世纪英国内阁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的区别英国内阁:内阁掌握实权,对议会负责
君主统而不治,虚有其位。
政治民主化的产物;
中国内阁:内阁无实权,只负责日常事务。
君主专制,大权独揽。
皇权专制的产物。合作探究二:人民民主专政君主立宪制人民代表大会制资产阶级专政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
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两党制全国人大及常务委员会议 会国务院(总理)国家主席内阁(首相)国 王 中英两国政治制度比较你能说出当今世界上
还有哪些君主立宪制国家吗?欧洲:英国、挪威、瑞典、丹麦、荷兰、比利时、
卢森堡、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列支敦士登 亚洲:日本、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尼泊尔
美洲:加拿大、巴哈马、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巴多斯、
伯利兹、圣克里斯多福与尼维斯、圣卢西亚、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格林纳达、牙买加 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
图瓦卢、所罗门群岛 非洲:毛里求斯 史海探秘日本天皇夫妇泰国国王夫妇荷兰女王丹麦女王 西班牙国王夫妇摩纳哥国王 柬埔寨国王巩固练习1、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指 ( )
A.“光荣革命”的胜利
B.《权利法案》的颁布
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进行议会改革 2、英国人普遍认为沃波尔是一个大恶棍,但是,他却成了内阁大臣,还常常主持内阁会议,这一历史现象最能说明英国政治发展的哪一特点 ( )
A.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政治十分腐败
B.实际上是国王指定他成为了枢密大臣
C.国王不再参加内阁会议成为惯例
D.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并组建内阁BD巩固练习 3、19世纪70年代后,英国出现了“内阁专横”的政治格局,这种格局表现在 ( )
①内阁掌握了一部分立法权 ②议会的财政权被
内阁篡夺 ③内阁占用了议会会议的全部时间
④内阁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4、从近代世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来看,《权利法案》颁布的主要意义在于 ( )
A、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B、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逐渐取代了王权。
C、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权力被架空。
D、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BA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