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草原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找出描写草原的优美语句,通过联系上下文、比较品读、吟诵、想象画面等方法揣摩优美的语句,领会其表达效果,并体会作者情景交融表达方法。
2.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并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第1自然段。
3.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热爱草原和草原人民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找出描写草原的优美语句,通过联系上下文、比较品读、吟诵、想象画面等方法揣摩优美的语句,领会其表达效果,并体会作者情景交融表达方法。
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热爱草原和草原人民的感情。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观赏了内蒙古大草原的美景,这节课让我们和作者再次走进大草原,去领略那里美丽的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出示课题。
2.揭示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品读感悟:
(一)快速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小组交流、讨论:(1)作者初到草原看到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2)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句中哪些词写了草原上天空、空气的特点?(3)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这句中“一碧千里”写出了草原的怎样特点?(4)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5)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翠”是“绿”的意思。为什么不用“绿”色欲流?
交流回答:
1.作者初到草原看到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作者初到草原看到了天空、草原、小丘、羊群、骏马、大牛。
这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清鲜,天空明朗,草原一碧千里,小丘线条柔美,羊群多而自由,骏马、大牛有时静立不动,像陶醉在这美景中一样。
2.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句中哪些词写了草原上天空、空气的特点?
可爱 清鲜 明朗
3.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这句中“一碧千里”写出了草原的怎样特点?
概括写出了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
4.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原比作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
5.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翠”是“绿”的意思。为什么不用“绿”色欲流?
翠”比一般的绿更鲜亮,更有光泽,绿得更丰富更饱满,绿得好像都快要流淌下来。
同桌讨论交流:(1)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2)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是怎样的景象让作者有了如此的感慨 (3)这一段作者主要写了什么 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呢
交流、回答: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这样美好的自然环境,让人感到无比的舒服,出乎意料的舒服。
2.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这是怎样的景象让作者有了如此的感慨
草原的空气和城市的空气不一样,因为没有污染,所以更干净。
3.这一段作者主要写了什么 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呢
主要写草的美丽景色和作者的感受。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的。
我觉得还有从整体到部分的写法。
因为作者先说“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是总写草原给人的印象,而后面写平地、羊群、小丘这些都是分写。
4.朗读第一自然段,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并背诵。
朗读时通过轻快的语速就能表现出喜爱之情。背诵可以通过抓主干(重点景物)的方法进行,也就是抓住“明朗的天空、一碧千里、白色的羊群、柔美的小丘、静立不动的牛羊”等背诵。
(三)阅读第2自然段,赏析下列句子:
A.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1.“一百五十里”反复使用,表现了什么?
两个“一百五十里”的反复,既表现了草原的辽阔,又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2.“洒脱”一词指什么?
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时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险。
B.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1. 用什么比喻什么?
把河和穿着各色的衣裳的男女老少分别比作带子、彩虹。
3.思考:为什么把迎接的人群比作彩虹呢?
因为写马群,突出一个“快”。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马疾驰,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些都说明迎接着心情的急迫和愉悦,体现出了蒙汉情深。
(三)快速阅读第3自然段,思考: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总是”一词写出了什么?
让人体会到主客双方激动的心情,进而感受到他们之间的热烈、浑厚的感情。
(四)默读第四4、5自然段,前后卓交流:
1.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倒上了、摆上了、不大一会儿”写出什么?
蒙古族同胞早有准备。他们用自己民族特有的风味食品来款待客人,这充分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
2.怎样来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诗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五)概括课文的主旨
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人民热情欢迎、款待的情景,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
拓展阅读
草原八月末
梁衡
朋友们总说,草原上最好的季节是七八月。一望无际的碧草如毡如毯,上面盛开着数不清的五彩缤纷的花朵,如繁星在天,如落英在水,风过时草浪轻翻,花光闪烁,那景色是何等地迷人。但是不巧,我总赶不上这个季节,今年上草原时,又是八月之末了。
在城里办完事,主人说:“怕这时坝上已经转冷,没有多少看头了。”我想总不能枉来一次,还是驱车上了草原。车子从围场县出发,翻过山,穿过茫茫林海,过一界河,便从河北进入内蒙古境内。刚才在山下沟谷中所感受的峰回路转和在林海里感觉到的绿浪滔天,一下都被甩到另一个世界上,天地顿然开阔得好像连自己的五脏六腑也不复存在。两边也有山,但都变成缓缓的土坡,随着地形的起伏,草场一会儿是一个浅碗,一会儿是一个大盘。草色已经转黄了,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由于地形的变换和车子的移动,那金色的光带在草面上掠来飘去,像水面闪闪的亮波,又像一匹大绸缎上的反光。草并不深,刚可没脚脖子,但难得的平整,就如一只无形的大手用推剪剪过一般。这时除了将她比作一块大地毯,我再也找不到准确的说法了。但这地毯实在太大,除了天,就剩下一个它;除了天的蓝,就是它的绿;除了天上的云朵就剩下这地毯上的牛羊。这时我们平常看惯了的房屋街道、车马行人还有山水阡陌,已都成前世的依稀记忆。看着这无垠的草原和无穷的蓝天,你突然会感到自己身体的四壁已豁然散开,所有的烦恼连同所有的雄心、理想都一下逸散得无影无踪。你已经被融化在这透明的天地间。
车子在缓缓地滑行,除了车轮与草的摩擦声,便什么也听不到了。我们像闯入了一个外星世界,这里只有颜色没有声音。草一丝不动,因此你也无法联想到风的运动。停车下地,我又疑是回到了中世纪。这是桃花源吗?该有武陵人的问答声,是蓬莱岛吗?该有浪涛的拍岸声。放眼尽量地望,细细地寻,不见一个人,于是那牛羊群也不像是人世之物了。我努力想用眼睛找出一点声音。牛羊在缓缓地移动,它不时抬起头看我们几眼,或甩一下尾,像是无声电影里的物,玻璃缸里的鱼,或阳光下的影。仿佛连空气也没有了,周围的世界竟是这样空明。
这偌大的草原又难得的干净。干净得连杂色都没有。这草本是一色的翠绿,说黄就一色的黄,像是冥冥中有谁在统一发号施令。除了草便是山坡上的树。树是成片的林子,却整齐得像一块刚切割过的蛋糕,摆成或方或长的几何图形。一色桦木,雪白的树干,上面覆着黛绿的树冠。远望一片林子就如黄呢毯上的一道三色麻将牌,或几块积木,偶有几株单生的树,插在那里,像白袜绿裙的少女,亭亭玉立。蓝天之下干净得就剩下了黄绿、雪白、黛绿这三种层次。我奇怪这树与草场之间竟没有一丝的过渡,不见丛生的灌木,莲蒿,连矮一些的小树也没有,冒出草毯的就是如墙如堵的树,而且整齐得像公园里常修剪的柏树墙。大自然中向来是以驳杂多彩的色和参差不齐的形为其变幻之美的。眼前这种异样的整齐美,装饰美,倒使我怀疑不在自然中。
我们将返回时,主人还在惋惜未能见到草原上千姿百态的花。我说,看花易,看这草原的纯真难。感谢上帝的安排,阴差阳错,我们在花已尽,雪未落,草原这位小姐换装的一刹那见到了她不遮不掩的真美。这时自然美的韵律与你的心律共振,你就可与自然对话交流了。
呜呼!草原八月末。大矣!净矣!静矣!真矣!山水原来也和人一样会一见钟情,如诗一样耐人寻味。我一步三回头地离开那块神秘的草地。将要翻过山口时又停下来伫立良久。明年这时还能再来吗?我的草原。
课堂练习:
一、根据拼写汉字。
xuàn rǎn dī yín jí chí
( ) ( ) ( )
lǐ mào shuāi jiāo yí bìqiānlǐ
( ) ( ) ( )
二、 比一比,组一组。
骏( ) 迂( ) 杯( )
峻( ) 遇( ) 怀( )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
飞驰— 响亮—
羞涩— 愉快—
课堂练习:(答案)
一、渲染 低吟 疾驰 礼貌 摔跤 一碧千里
二、 骏(骏马 ) 迂(迂回 ) 杯( 酒杯 )
峻(险峻 ) 遇( 遇见 ) 怀(关怀 )
三、飞驰—飞奔 响亮—洪亮
羞涩—羞怯 愉快—高兴
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主要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作者以写草原之美衬托蒙族人民的心灵之美,民族团结的精神之美。同时,也写出了草原的独特的风光形成了蒙族人民独特的风俗,独特的民族气质——热情豪爽。作者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远道迎接、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静态美和蒙族人民欢迎客人的热烈欢腾场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业布置:
课下观察夜晚的月亮,请你以小短文的形式展示一下,写出月亮的美的特点。
【板书设计】
空气新鲜 天空明朗
景色美 一碧千里 并不茫茫
翠色欲流 回味无穷
草原景色美蒙汉情谊深
空气新鲜 天空明朗
人情美 一碧千里 并不茫茫
翠色欲流 回味无穷
【课后反思】
本课教学,首先,我采用歌曲与图片导入,既轻松自然,又充满诗情画意,给学生提供了从另一种角度欣赏草原的视角。
其次,在文本的解读时,侧重了语言概括能力的培养,比如通过浏览课文,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景和人的特点;突出了阅读批注能力的训练,比如,让学生画出感觉优美的句子,并想一想为什么觉得美;侧重了文本写作思路和技巧的挖掘,最用心设计的就是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分析,从比喻、拟人、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中体会细描手法的精妙,通过二至五段“握手再握手”这样白描语句的朗读和体会,发现另外一种文字的魅力,体会不同写作目标可以选择不同写作手法的道理。同时,将第一自然段转换成小诗的形式,师生共同朗读演绎,也是从另一个角度,让学生欣赏文字的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