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学科第一次月考答案
选择题(本题包括27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8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D D D C D C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B D B C C D B A
21 22 23 24 25 26 27
D D D C C D D
非选择题(除标注外,其余每空2分)
28. (19分)(1)GABA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上 内流 增大 动作
(2)神经元2 大鼠未成熟神经元中,NKCC1的相对数量多于KCC2,导致细胞内Cl-的浓度大于细胞外,GABA的通道型受体开放后Cl-外流,成熟神经元则恰好相反(3分)
(3)过低 抑制剂 与GABA受体结合,增加Cl-内流,抑制兴奋的产生郑州市第一〇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生物试题卷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7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8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2年4月,中国科考队员完成了第38次南极考察。南极很多地区常年处于零下四五十度的低温,科考队员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他们的体温仍然维持在37℃左右
B.应装备防寒服以减少机体的散热量
C.与常温相比,科考队员在户外做相同的工作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
D.正常饮食和活动的情况下,在低温环境中,人的排汗、排尿都会减少
2.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疱,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段时间后水疱可自行消失。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疱中的水分主要是血浆和淋巴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而形成的
B.水疱中的液体最主要成分还是水
C.水疱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物质是不断更新的
D.水疱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3.酸中毒是指体内血液和组织中酸性物质的堆积,其本质是血液中氢离子浓度上升、PH值下降。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通过调节,可以使血浆pH保持不变
B.为避免酸中毒人们应该尽可能吃pH中性的食物
C.血浆pH的维持,主要靠Na+、Cl-等物质
D.肺部疾病的患者,可能由于体内二氧化碳不能及时排出而导致酸中毒
4. 2023年4月,武汉马拉松比赛吸引了全球约26000名运动员参赛。赛程中运动员出现不同程度的出汗、脱水和呼吸加深、加快。下列关于比赛中运动员生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浆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升高
B. 大量补水后,内环境可恢复稳态
C. 交感神经兴奋增强,胃肠平滑肌蠕动加快
D. 血浆渗透压升高,尿量生成减少
5. 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
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
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
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6. 下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情况下,乙中的蛋白质含量比甲高,丁中O2浓度比甲低
B.淋巴细胞可以生存于甲、乙、丙液中,乙酰胆碱可存在于甲中
C.乙中的O2进入丁内并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4层磷脂双分子层
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和淋巴回流受阻都会引起组织水肿
7.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是( )
①一氧化氮 ②淀粉 ③肝糖原 ④DNA聚合酶
⑤脂肪 ⑥血红蛋白 ⑦载体蛋白 ⑧乙酰胆碱
⑨甲状腺激素 ⑩抗体
A.①②③④⑧⑨⑩ B.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③④⑦⑧⑨⑩ D. ①⑤⑧⑨⑩
8. 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稳态遭到破坏时,细胞内酶促反应不会受影响
B.外界环境稳定时,机体无需调节即可保持内环境稳态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内环境稳态时,人体不会患病
9. 如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填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温度和渗透压
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
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
D.内环境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
10.随着生理学及其他学科的发展,稳态的概念得到巩固和发展,其内涵也不断充实,人们发现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都存在着类似于内环境稳态的特性。以下有关稳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需要内环境的稳态
B.在正常生长和分裂的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存在稳态
C.在细胞水平上存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稳态
D.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血浆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等处于动态平衡中
11.人在受到惊吓时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反应,这一变化是由内脏运动神经控制的,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内脏运动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
B.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C.内脏运动神经都是传出神经
D.对同一个器官,交感神经犹如“油门”,副交感神经犹如“刹车”
12.恐惧反射的建立步骤大致如下图,甲:小鼠听到铃声自由活动。乙:小鼠听到铃声的同时给与电击,小鼠表现出恐惧行为。丙:小鼠仅仅听到铃声就会恐惧。关于这一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A.恐惧反射的中枢在脊髓
B.丙图代表的反射建立在乙图代表的反射基础之上
C.甲、乙、丙中,声音属于条件刺激,电击属于非条件刺激
D.如果丙之后多次听到铃声而不电击,小鼠再听到铃声将不在产生恐惧反射,这意味着铃声和电击这两个刺激间的联系丧失了
13.下图为突触的结构模式图(图中神经递质是兴奋性递质乙酰胆碱),当神经冲动抵达突触前神经元的末梢时,诱导Ca2+内流,促进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融合,从而释放神经递质,使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传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冲动抵达突触前神经元的末梢时,若减少细胞外Ca2+浓度,可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
B.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Na+内流,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C.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后进入突触后神经元,突触后神经元将持续兴奋
D.突触处的兴奋传递需要经过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
14. 中枢神经系统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B. 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和脊髓中含有大量的神经元
C. 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通常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
D. 人体脊髓完整而脑部受到损伤时,不能完成膝跳反射
15. 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可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构成突触。通过微电极测定细胞的膜电位,PSP1和PSP2分别表示突触a和突触b的后膜电位,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突触a、b前膜释放的递质,分别使突触a后膜通透性增大、突触b后膜通透性降低
B. PSP1和PSP2由离子浓度改变形成,共同影响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
C. PSP1由K+外流或Cl-内流形成,PSP2由Na+或Ca2+内流形成
D. 突触a、b前膜释放的递质增多,分别使PSP1幅值增大、PSP2幅值减小
16. 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B.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C.cd段Na +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D.只要有刺激就能产生动作电位
17. 当长时间站立时,股直肌会逐渐疲劳,作用在肌腿的力量减小,降低了高尔基腱器官的兴奋性,反馈性解除对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抑制作用,提高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如图所示),下列叙述制错误的是( )
A.从反射弧的组成分析,高尔基腱器官属于感受器
B.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兴奋引起股直肌的舒张
C.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的胞体所处的位置 均属于中枢神经
D.股直肌的疲劳,最终引起股直肌产生一个较大的收 缩,有利于站姿维持在舒适的状态
18.去除蛙的大脑,暴露脊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a和b,反射弧示意图如下。用0. 5%的硫酸溶液刺激脊蛙左后肢趾皮肤,使脊蛙出现屈腿反射,反射过程电位计a和b均可以检测到电位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脊蛙受刺激后仍能屈腿,说明屈腿反射不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
B.若有效刺激c处,则电位计a和b的指针分别偏转1次和0次
C.若刺激电位计a和皮肤之间的传入神经,则脊蛙出现屈腿反射
D.刺激电位计b和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可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19. 下图为某些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与其它神经元形成的突触均为兴奋性突触。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共有3个突触,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
B.在A处给一个适宜的刺激,兴奋可以通过4条途径传到B处
C.A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
D.A释放的神经递质能与③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并进入③的胞体内
20. 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小脑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还能控制生物节律
B.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其控制的躯体相应部位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
C.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与其控制的躯体相应部位的位置关系通常是倒置的
D.大脑皮层W区受损伤,病人不能写字,当V区受损伤时,病人看不懂文字
21. 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①③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C.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③④
D.若②为肝脏细胞,则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
22. 胰腺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下列关于胰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B.用细绳将胰腺通向小肠的导管结扎,胰岛素将无法释放,最终导致胰岛分泌功能下降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功能相反,注射胰高血糖素,将导致胰岛素含量随即下降
D.直接研磨胰腺,难以从研磨液中获得胰岛素,可能是因为胰岛素被胰蛋白酶水解而失活
23. 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
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
24.为探究饲喂法对激素作用的影响,某同学随机选取若干生理状况相同的正常小鼠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并均分为甲、乙组,甲组注射甲状腺激素并饲喂普通饲料,乙组饲喂添加了甲状腺激素的同种饲料,两组最终都表现正常。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设计思路是可行的,但需用多种激素进行饲喂
B.切除甲状腺的小鼠会出现身体肥胖、反应迟钝等症状
C.从上述结果能推出饲喂法会影响甲状腺激素作用的结论
D.为保证单一变量,实验应给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25.下列关于人体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胰岛素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胰高血糖素在胰岛A细胞中合成
B.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不是唯一升高血糖的激素
C.胰岛素激活胰岛素受体后,葡萄糖通过胰岛素受体进入细胞内
D.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均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26. 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
B.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其耗氧量会增加
C.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
D.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可恢复正常
27.请指出下列患者与激素治疗方案对应不合理的是( )
A.因病切除甲状腺的患者——长期口服甲状腺激素类药物
B.用于抢救心脏骤停的患者——注射肾上腺素
C.胰岛素分泌障碍的1型糖尿病患者——终身注射胰岛素
D.幼年时期垂体异常的侏儒症患者——定期口服生长激素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其余每空2分,共19分)
28. γ-氨基丁酸(GABA)是成年动物体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
(1)GABA在突触间传递单向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突触后膜的 Cl- 通道开放,Cl-顺浓度梯度_______(填“内流”或“外流”),使突触后膜静息电位的电位差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导致__________电位难以产生,从而产生抑制性效应。
(2)对于大鼠的未成熟神经元,GABA的生理效应与成熟神经元相反,会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经研究发现,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神经系统内GABA的通道型受体的特性(既是GABA受体,也是双向Cl- 通道)并未改变,GABA的两种相反的生理效应与细胞膜上两种Cl-跨膜共转运体NKCC1和KCC2有关,其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
据图分析,表示大鼠成熟神经元的是______(填“神经元1”或“神经元2”)。从Cl-跨膜共转运体及GABA受体的角度分析,GABA在两种神经元中的生理效应相反,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研究发现癫痫病人大脑神经元经常突发性异常兴奋,这是由于其突触间隙中GABA的量______(填“过高”或“过低”)。已知GABA可被体内的GABA转氨酶降解而失活,据此可开发药物:将GABA转氨酶的_______(填“抑制剂”或“激活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缓解病情。某些麻醉剂是GABA的类似物,它避免痛觉产生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