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好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6课《好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1 11:4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好的故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并会写“搁、综”等13个生字。 理解掌握“繁响、伽蓝、打桨、底子、泼剌奔迸”等词语 。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梳理文章脉络,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写课文的生字,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难点: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在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中,有很多处写到梦境,而梦里大多写到的是故乡的情景,可见鲁迅的故乡情结也不是一个偶然。今天我们来品味的这篇文章,就好比是一粒茴香豆,它不好嚼,因为太硬,但用劲嚼了,便会发现真是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好的故事》,这到底是个怎样的故事呢?
2.揭示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3.认识作者:鲁迅
4.了解写作背景
字词梳理:
1.认读会写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
马+聚=骤 毛+=毡 扌+郑 =掷 阝+走 =陡 肖+刂 =削
换一换:
搁-阁+丁=打 综-宗+屯=纯 凝-疑+马=冯 萍-泙+洛=落
2.学习生字的结构、部首、组词、造句和书写指导。
(1)指导写字:
①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②学生先观察,如何把字写正确,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
③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严格按笔顺描写。
④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重点指导“搁、综、澄、萍、藻、漾、焰、削、瞬、 凝、骤、掷、陡”的书
搁:左边是“扌”要小,右边是“阁”要紧凑。
综:左窄右宽,“宗”中的“示”要舒展。
澄:“氵”要小,“登”的最后一笔横不易要过长 。
萍:“艹”要舒展,不宜太大,“泙”要紧凑。
藻 :上小下大,“澡”要舒展,稍大一些。
漾:左窄右宽,右部中的“永”要舒展。
焰 :“火”要小,最有一笔变为点。
削 :“肖”要紧凑,“刂”不易过大。
瞬 “目”要小,“舜”要写得饱满,紧凑。
凝:“冫”要小,“疑”要注意笔画的穿插。
骤: “马”要小,“聚”要写得舒展,饱满。
掷:左窄右宽,“郑”的“阝”竖写成悬针竖。
陡:左窄右宽,“走”要舒展。
3.学习生词:繁响、伽蓝、打桨、底子、泼剌奔迸、皱蹙、欠身
4.学习多音字:削、好。
导入语:下面我们根据自读提示阅读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自读提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了解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梳理归纳:(1)作者为我们讲的“好的故事”指的是什么?(2)谈谈你对开头和结尾两次写到“昏沉的夜”的理解。(3)现实是否像鲁迅先生的梦境一样美好?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做这样一个梦?这个梦有什么含义?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
整体感知:
同桌互动、讨论交流:(1)作者为我们讲的“好的故事”指的是什么?(2)请大家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眼前这个好的故事。(3)课文分为哪几部分,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交流、明确:
1. 作者为我们讲的“好的故事”指的是什么?
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
2.请大家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眼前这个好的故事。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3.课文分为哪几部分,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3):在昏沉的夜,看到一个“好的故事”。
第二部分(4~11):“好的故事”在朦胧中逐渐清晰地展开。
第三部分(12):照应开头,写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课堂练习: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dànɡ yànɡ pínɡ zǎo huǒ yàn
( ) ( ) ( )
二、用下面句子中的加点的词语造句。
1.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2.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
课堂练习:(答案)
一、荡漾 萍藻 火焰
二、1.一阵风吹来,树上的黄叶像蝴蝶似的飘落下来。
2.瀑布溅起的水珠如烟,如雾,如尘。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读完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作者所描写的好的故事就是一个梦境,表达了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作业布置:
1.积累生字、生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好的故事
第一部分(1~3):在昏沉的夜,看到一个“好的故事”。
第二部分(4~11):“好的故事”在朦胧中逐渐清晰地展开。
第三部分(12):照应开头,写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课后反思】
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孩子们喜欢挑战有难度的,课前告知课文较难,反而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积极性,为课堂上的轻松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让我对孩子们又有了新的认识,今后多给孩子们创造挑战的机会,让他们从中获取成功的喜悦,自然就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了。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我在课堂中的教学语言过于冗长和啰嗦,总觉得学生还可以理解得更好,回答还可以更完善,于是变成了带着学生“绕圈子”,应该大胆放手,让孩子们多思考,多展示,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我只引导就行,在这方面,我仍需努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