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北京市中考数学备战测评
数 学 试 卷
注意事项: A. a 4 B. a b C. ab 0 D. b a
1.本试卷共两部分,共 28 道题目。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5.学校联欢会设计了一个“配紫色”游戏:如图是两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A盘被分成面积相等的 3 个扇形,B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盘中蓝色扇形区域所占的圆心角是120 .同学们同时转动两个转盘,如果其中一个转盘转出了红色,另一个转盘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 转出了蓝色,那么可以配成紫色,赢得游戏.若小赵同学同时转动 A盘和 B盘,她赢得游戏的概率是( )
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选择题时,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
区域内答题。
5.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 1 1 1
A. 3 B. C. D.3 6 9
第一部分 选择题 6.一元二次方程 kx2 6x 3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 k的取值范围是( )
A. k 3 B. k 3且 k 0 C. k 3 D. k 3且 k 0
7.下列图形均为正多边形,恰有 3 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
一、选择题(共 16 分,每题 2 分)第 1-8 题均有四个选项,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
1.下列图形中,属于柱体的一组是( )
A. B. C. D.
A. B. 8.一辆快车和一辆慢车将一批物资从甲地运往乙地,其中快车送达后立即沿原路返回,且往返速度的大小不变,
两车离甲地的距离 y(单位 km)与慢车行驶时间 t(单位:h)的函数关系如图,则两车第二次相遇时慢车行驶的
时间是( )
C. D.
2.据报道北京市已经累计建成并开通 5G基站 73000 个,将 730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
A.0.73 104 B.7.3 103 C. 7.3 104 D.73 103
3.下列命题中,属于假命题的是( ).
A.对顶角相等 B.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A.2h B.2.5h C.4h D.4.5h
C.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D.等角的余角相等
4.有理数 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第 1页 / 共 12页
17.计算: |1 3 |
1
( ) 1 12 ( 3 )0.
3
二、填空题(共 16 分,每题 2 分) 3x y 7 x 3 7
9 x ___________ 18.(1) 2x y 8;(2).若 x 8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12 5x 2
10.分解因式:9x3 - 36x __________.
19.已知 a为方程 2x2 3x 1 0的一个根,求代数式 a 1 a 1 3a a 2 的值.
5 3
11.分式方程 0的解是______.
2x 2x 4 20.完成下面的证明:已知,如图, AB∥CD∥GH, EG平分 BEF, FG平分 EFD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若点 A(2, y1),B(5, y2) 在反比例函数 y
k
(k 0)的图象上,则 y1 ______ y2(填“>”“=”x 求证: EGF 90
或“<”). 证明: HG∥AB(已知)
13.某校为了解全校 2000 名学生的体重情况,随机抽测了 200 名学生的体重,根据体质指数(BMI)标准,体重 1 3
超标的有 15 名学生,则估计全校体重超标学生的人数为________名. 又 HG∥CD(已知)
14.如图,线段 AD,CE分别是△ABC中边 BC,AB上的高.若 AD=10,CE=9,AB=12,则 BC的长是________ 2 4
AB∥CD(已知)
BEF 180
又 EG平分 BEF(已知)
1
1
2
又 FG平分 EFD(已知)
1
2
15.如图, AB是 O的直径,弦MN∥AB 2,分别过M 、 N作 AB的垂线,垂足为C、D,以下结论
1 2 1 ( )
2
1 2 90
3 4 90 即 EGF 90 .
① AC BD;
② AM B N ;
1
③若四边形MCDN 是正方形,则MN AB ;
2
④若M 为弧 AN的中点,则D为OB中点. 21.如图,在 ABC中,点 D为 AC边上一点,连结 BD并延长到点 E,过点 E作 EF∥BC交 AC于点 F,交 AB于
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 点 G.
16.将一张面值 50 元的人民币,兑换成同时含有 5 元和 2 元的零钱,兑换方案有_______种.
三、(共 68 分,第 17-20 题,每题 5 分,第 21 题 6 分,第 22 题 5分,第 23-24,每题 6分,第 25 题 5分,第 26
题 6 分,第 27-28 题,每题 7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第 2页 / 共 12页
(1)若 BD DE,求证:CD DF;
(2)若 BG GE, ACB 70 , E 25 ,求∠A的度数.
2
22.当 m 取何值时,关于 x 的方程 x 1 6m 5(x m)的解是非负数?
3
23.小彬在今年的篮球联赛中表现优异.下表是他在这场联赛中,分别与甲队和乙队各四场比赛中的技术统计.
对阵甲队 对阵乙队
场次
得分 篮板 失误 得分 篮板 失误
(1)证明: l1∥ l2;
第一场 21 10 2 25 17 2
(2)如图 2,点 P是CD上一点,射线QP交直线 l2于点 F , ACQ 70 .
第二场 29 10 2 31 15 0
①若 QFD 20 ,则直接写出 FQD的度数是______;
第三场 24 14 3 16 12 4 ②点 N在射线DE上,满足 QCN QFD ,连接CN ,请补全图形,探究 CND与 FQD满足的等量关系,并
第四场 26 10 5 22 8 2 证明.
25.某公司推出一种高效环保洗涤用品,年初上市后,公司经历了从亏损到盈利的过程,下面的二次函数图象刻
平均值 a 11 2 23.5 13 2
画了该公司年初以来累积利润S(万元)与销售时间 t(月)之间的关系(即前 t月的利润总和S与 t之间的关系)
(1)小彬在对阵甲队时的平均每场得分 a的值是______分;
(2)小彬在这 8 场比赛的篮板统计数据中,众数是______,中位数是______;
(3)如果规定“综合得分”为:平均每场得分 1 平均每场篮板 1.2 平均每场失误 1 ,且综合得分越高表现越
好.利用这种方式,我们可以计算得出小彬在对阵乙队时的“综合得分”是 37.1 分.请你比较小彬在对阵哪一个队
时表现更好,并说明理由.
24.如图 1,直线 AB与直线 l ,l 分别交于C,D两点,点M 在直线 l 上,射线DE平分∠ADM 交直线 l 于点Q, (1)根据图象,求累积利润S(万元)与时间 t(月)之间的函数关系式:1 2 2 1
(2)求截止到几月末公司累积利润可达到 30 万元.
ACQ 2 CDQ .
26 2.已知二次函数 y ax bx c a 0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点 O,A,B在二次函数图象上.
第 3页 / 共 12页
(1)写出此二次函数的对称轴______,并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参考答案——
(2)关于 x的一元二次方程 ax2 bx c的根为_____;
1.【答案】C
(3)当 1 x 3时,y的取值范围是_____.
【分析】柱体分为圆柱和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
27.如图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 a,0 , B b,0 ,C 1,2 ,且 a 2 b 3 2 0. 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柱,由此可选出答案.
【详解】解:A、左边的图形属于锥体,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上面的图形是圆锥,属于锥体,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三个图形都属于柱体,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上面的图形不属于柱体,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立体图形的定义,注意几何体的分类,一般分为柱体、锥体和球.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柱
(1)求 a,b的值;
1 体的定义和特点,难度一般.
(2)在 y轴的上存在一点 M,使 S△COM S△ABC ,求点 M的坐标;2 2.【答案】C
(3)如图 2,过点 C作CD y轴交 y轴于点 D,点 P为线段CD延长线上一动点,连接OP,OE平分 AOP,
【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表示即可.
OPD
OF OE.当点 P运动时 的值是否会改变?若不变,求其值;若改变,说明理由. 4
DOE 【详解】73000 7.3 10 ,
28.如图,将一三角板放在边长为 1 的正方形 ABCD上,并使它的直角顶点 P在对角线 AC上滑动,直角的一边 故选:C.
始终经过点 B,另一边与射线 DC相交于 Q. n【点睛】本题考查了把绝对值大于 1 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其形式为 a 10 (1 a 10),且 n为正整数,它等于
探究:设 A、P两点间的距离为 x.
原数的整数数位与 1 的差.
(1)当点 Q在边 CD上时,线段 PQ与 PB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试证明你的猜想;
3.【答案】C
(2)当点 Q在边 CD上时,设四边形 PBCQ的面积为 y,求 y与 x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写出函数自变量 x的取值
【分析】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对 A 和 C 进行判断;根据平行公理对 B 进行判断;根据余角的定义对 D进行判断.
范围;
【详解】解:A、两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对顶角相等,所以 A 选项为真命题;
(3)当点 P在线段 AC上滑动时,△PCQ是否可能成为等腰三角形?如果可能,指出所有能使△PCQ成为等腰三
B、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所以选项 B 为真命题;
角形的点 Q的位置.并求出相应的 x值,如果不可能,试说明理由.
C、相等的角不一定为对顶角,所以选项 C 为假命题;
D、等角的余角相等,所以 D 选项为真命题;
故选 C.
第 4页 / 共 12页
【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同时要满足该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不为 0;熟练运用根的判别式是解
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要说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一般需要推理、论证,而判断一个命 题关键.
题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7.【答案】A
4.【答案】B 【分析】直接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确定各图形对称轴的条数即可解答.
【分析】根据有理数 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A、正三角形有 3 条对称轴,故此选项正确;
【详解】解:由数轴可知, 5 a 4,0 b 1, B、正方形有 4 条对称轴,故此选项错误;
∴ a b, ab 0, a b , b a, C、正五边形有 5 条对称轴,故此选项错误;
D、正六边形有 6 条对称轴,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项 ACD 不符合题意,只有选项 B 是符合题意.
故选:A.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正确把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能够根据有理数 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进行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D
5.【答案】B
a a
【分析】根据题意用树状图列出所有情况,即可得到答案. 【分析】根据图像得出,慢车的速度为为 km/h,快车的速度为速度 km/h.从而得出快车和慢车对应的 y与 t6 2
【详解】解:由题意可得, 的函数关系式.联立两个函数关系式,求解出图像对应两个交点的坐标,即可得出间隔时间.
∵360 120 240 120 2, a【详解】解:根据图像可知,慢车的速度为 km/h,对于快车,由于往返速度大小不变,总共行驶时间是 4h,因
6
∴第二个转转盘可以分为蓝,红,红,三个区域,则有, a
此单程所花时间为 2h,故其速度 km/h,
2
a对于慢车,y与 t的函数表达式为 y= t(0≤t≤6)①,
6
a a
对于快车,返回时 y与 t的函数表达式为 y=2a (t 2)= t+3a(4≤t≤6)②,
2 2
a a
联立①②得 t t 3a,解得 t=4.5,
6 2
由上图可得,总共有 9 种情况,红蓝有 3 种, 因此,两车第二次相遇时慢车行驶的时间是 4.5h,
∴ P
3 1
, 故选:D.
9 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根据函数图像求一次函数表达式,以及求两个一次函数的交点坐标,解
故选 B.
题的关键是利用图像信息得出快车和慢车的速度,进而写出 y与 t的关系.
【点睛】本题考查树状图法求概率,解题的关键是将第二个转盘也分成全等的三块.
9.【答案】x≥8
6.【答案】B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 x-8≥0,然后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求解即可;
【详解】解:由题意得:
( 6)2 12k 0
【详解】解:由题意得:
k 0 x-8≥0,
解得:x≥8.
解得: k 3且 k 0
故答案为:x≥8.
故选:B.
第 5页 / 共 12页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练掌握二次根式 a (a 0)是解题的关键. 【分析】根据题意,利用等面积法即可求解.
9x(x 2)(x 2) 【详解】解:
线段 AD,CE分别是△ABC中边 BC,AB上的高.若 AD=10,CE=9,AB=12,
10.【答案】 + -
1 1
【分析】先提取公因式9x,然后再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S ABC AD BC AB CE2 2
2 BC AB CE 12 9 54【详解】解:原式 = 9x(x - 4) = 9x(x + 2)(x - 2) , 10.8
AD 10 5
故答案为:9x(x + 2)(x - 2). 故答案为:10.8
【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方法,熟练掌握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线的定义,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求解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 x 5 15.【答案】①②④
【分析】根据解分式方程的步骤:去分母、解整式方程、验根、下结论逐步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分析】先证明四边形CMND是矩形,再证明 Rt OMC≌Rt OND HL ,可得结论①②正确,证明 AB 5 MN,
5 3【详解】解: 0,
2x 2x 4 可得③错误;证明 OBN是等边三角形,可得④正确,从而可得答案.
等式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 2x x 2 得5 x 2 3x 0, 【详解】解:连接OM 、ON, AM 如图, MC AB、 ND AB,
OCM ODN 90 ,
去括号得5x 10 3x 0,解得 x 5,
MN∥AB,
检验:当 x 5时,最简公分母2x x 2 2 5 5 2 0,
CMN MCD 180 ,
x 5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CMN 90 ,
【点睛】本题考查解分式方程,熟练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方法步骤,尤其注意验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四边形CMND是矩形,
12.【答案】>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k>0,在每个象限内,y随 x的增大而减小,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k>0,
∴在每个象限内,y随 x的增大而减小,
2<5,
∴ y1 > y2.
CM DN,
故答案为:>.
在Rt OMC和Rt OND中,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函数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OM ON
13.【答案】150 CM DN
,
【分析】利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体重超标的学生比例即可求解.
Rt OMC≌Rt OND HL ,
15
【详解】解: 2000 150(人),
200 OC OD, COM DON ,
故答案为:150.
AM B N ,故②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解题关键是理解概念,会列式计算.
OA OB,OC OD, AC BD,故①正确,
14.【答案】10.8
当四边形MCDN是正方形时,CM CD 2OC,
第 6页 / 共 12页
OM OC2 CM 2 , 3 1 ( 3) 2 3 1
OM 5 OC, 3 3
AB 2OM 2 5 OC 5 MN, 【点睛】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零指数幂,负整指数幂,绝对值以及二次根式的求解是解题的关键.
x 3
\ MN 5= AB, 故③错误, 18.【答案】(1) ;(2) x 2.
5 y 2
若M 是 AN的中点,连接 BN,而 AM B N , 【分析】(1)利用加减消元法求解可得;
AOM MON BON 60 , (2)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找不等式组解集的规律找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
ON OB, 3x y 7①
【详解】解:(1) ,
ONB是等边三角形, 2x y 8②
ND OB, 把①+②得:5x 15,
OD DB,故④正确. 解得 x 3,
故答案为:①②④. 将 x 3代入②,得:6 y 8,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判定与 解得: y= 2,
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圆心角、弧、弦的关系;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 x 3
则方程组的解为 ;
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y 2
16.【答案】4 x 3 7①
(2) ,
【分析】设可以兑换 m张 5 元的零钱,n张 2 元的零钱,根据零钱的总和为 50 元,即可得出关于 m,n的二元一 12 5x 2②
次方程,结合 m,n均为正整数,即可得出结论. 解不等式①得: x 10,
【详解】解:设可以兑换 m张 5 元的零钱,n张 2 元的零钱, 解不等式②得: x 2,
依题意,得:5m+2n=50, 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x 2.
2
∴m=10- n.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
5
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及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m,n均为正整数,
19.【答案】1
∴当 n=5 时,m=8;当 n=10 时,m=6;当 n=15 时,m=4;当 n=20 时,m=2.
【分析】将 a代入方程中得 2a2 3a 1,将所求代数式化简整理后,把 2a2 3a 1整体代入即可.
∴共有 4 种兑换方案.
【详解】解:∵ a为方程2x2 3x 1 0的一个根,
故答案为:4.
∴ 2a2 3a 1 0.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 2a2 3a 1.
17.【答案】 3 3
2 2 2 2
∴原式= a 1 3a 6a 4a 6a 1 2 2a 3a 1 2 1 1 1.
【分析】根据零指数幂,负整指数幂,绝对值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对每个式子化简,然后求解即可.
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概念,以及用整体代入法求代数式的值.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整体代入 1
【详解】解: |1 3 | ( ) 12 ( 3 )0
3 法.
第 7页 / 共 12页
20.【答案】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EFD,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BEF,EFD, BEF EFD,等量 DBC E
代换. BD DE
BDC EDF
【分析】此题首先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 1 3, 2 4, BEF EFD 180 ,再由EG平分 BEF , FG平
∴ EDF≌ BDC( ASA)
分 EFD得出 1 2 90 ,然后通过等量代换证出 EGF 90 .
∴CD DF;
【详解】解: HG∥AB(已知)
(2)解:∵ EF∥BC
1 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E DBC 25
又 HG∥CD(已知)
又∵BG GE
2 4
∴ GBE E 25
AB∥CD(已知)
∴ ABC GBE DBC 50
BEF EFD 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在 ABC中,
又 EG平分 BEF, FG平分 EFD
∵ ACB 70
1 1 BEF,
2
∴ A 180 ABC ACB 180 50 70 60
2 1 EFD,
2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掌握
1
1 2 ( BEF EFD), 并熟练运用相关的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
22.【答案】m 1
1 2 90
【分析】根据解的定义直接计算,非负即大于等于 0.
3 4 90 (等量代换),
2
即 EGF 90 . 【详解】 x 1 6m 5(x m),3
故答案分别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EFD,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BEF, EFD, BEF EFD, 2 x 5x 6m 5m 1,
3
等量代换. 13
x m 1,
【点睛】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行的性质,关键是运用好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性质. 3
3
21.【答案】(1)见解析 解得 x (m 1),13
(2)60 3由题意得 (m 1) 0,
13
m 1 0
【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知 DBC E,结合已知 BD DE, BDC EDF
解得m 1.
(对顶角相等),可证得 BDC≌ EDF( ASA),即可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证得CD DF.
【点睛】此题考查含参数的一元一次方程,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关键是先求出解,然后对解进行运算.
(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答即可.
23.【答案】(1)25
【详解】(1)证明:∵ EF∥BC
(2)10,11
∴ E DBC
(3)小彬在对阵乙队时表现更好,理由见解析
在 Rt BDC和Rt EDF中,
第 8页 / 共 12页
【分析】(1)根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求解即可; 1 QDM ADN 35
2
(2)根据众数,中位数的概念求解即可; QDM QFD FQD, QFD 20
(3)根据“综合得分”的计算方法求出小彬在对称甲队时的得分,然后比较求解即可.
FQD QDM QFD 35 20 15
【详解】(1) a 21 29 24 26 4 25
②如图所示:作 QCN1 QCN 2 QFD
∴小彬在对阵甲队时的平均每场得分 a的值是 25 分,
故答案为:25.
(2)在这 8 场比赛的篮板统计数据中,10 出现的次数最多,
∴众数是 10,
从小到大排列为:8,10,10,10,12,14,15,17,
∴在中间的两个数为 10,12
10 12
∴中位数为 11,
2 当点 N在直线 l1上方时,即图中N1点的位置时
故答案为:10,11;
l1∥ l2
(3)小彬在对称甲队时的“综合得分”为: 25 1 11 1.2 2 1 36.2,
1 2
∵36.2 37.1
1 N1CQ CN1Q, 2 QFD FQD
∴小彬在对阵乙队时表现更好.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以上计算方法. N1CQ CN1Q QFD FQD
24.【答案】(1)见解析 QCN1 QFD
(2)①15 ;② CND FQD,证明见解析
CN1Q FQD
【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 ADM 2 CDQ,即可证明 ACQ ADM ,即可解答; CN1D FQD
1
(2)①根据(1)可得 ACQ ADM ,再根据角平分线得 QDM ADN 35 ,再结合外角的性质即可求 当点 N在直线 l 下方时,即图中 N 点的位置时
2 1 2
解;②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外角的性质,再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分点 N在直线 l1下方和上方两种情况证明即可. l1∥ l2
【详解】(1)证明: DE平分∠ADM CQN2 2
ADM 2 CDQ
2 QFD FQD, CQN2 180 CN2Q QCN2
ACQ 2 CDQ
ACQ ADM QFD FQD 180 CN 2Q QCN 2
l1∥l2 QFD QCN 2
(2)解:①由(1)得 ACQ ADM 70 FQD 180 CN2Q
DE平分∠ADM
第 9页 / 共 12页
CN2Q 180 CN D (3) 5 y 42
FQD 180 180 CN2D CN2D
【分析】(1)根据 A、B两点关于对称轴对称进行求解对称轴,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解析式即可;
FQD CN 2D (2)根据对称性求出二次函数与 x轴的另一个交点即可得到答案;
综上所述, FQD CND (3)分别求出当 x= 1时,当 x 2时的函数值即可得到答案.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a b c 3
1+ 3
解题关键是熟练运用这些性质,分情况讨论点 N的位置. 【详解】(1)解:由题意得二次函数对称轴为直线 x = = 2,代入 A、B、C坐标得2
9a 3b c 3,
c 01
25.【答案】(1) S t 2 2t
2
a 1
(2)10 月末 ∴ b 4 ,
c 0
【分析】(1)根据图象,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 ∴二次函数解析式为 y x2 4x;
1
(2)把 S 30 2代入累计利润 S t 2t 的函数关系式里,求得月份.
2 (2)解:∵二次函数与 x 轴的一个交点为 0,0 ,对称轴为直线 x 2,
【详解】(1)解: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S at 2 bt c.
∴二次函数与 x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 4,0 ,
由图可知,图象经过点 0,0 , 1, 1.5 , 2, 2 ,
∴关于 x的一元二次方程 ax2 bx c即 ax2 bx c 0的根为 x1 0,x2 4;
将这三点的坐标分别代入解析式,得
(3)解:当 x= 1时, y 1 2 4 1 5,当 x 2时, y 22 2 4 4,
c 0
1.5 a b c , ∴当 1 x 3时,y的取值范围是 5 y 4,
2 4a 2b c 故答案为: 5 y 4.
c 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性质,熟知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
解得 a
1
,
2 键.
b 2 27.【答案】(1) a 2,b 3
t S 1S t 2∴ 累积利润 与时间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2t .
2 (2) 0,5 或 0, 5 ,
1
(2)解:把 S 30 2代入 S t 2t
1 t 2, 2t 30 OPD OPD
2 2 (3) 的值是定值, 2,理由见解析
DOE DOE
解得 t1 10, t2 6(舍去)
答: 截止到 10 月末公司累积利润可达到 30 万元. 【分析】(1)根据绝对值和平方的非负性,即可进行解答;
【点睛】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由函数值求自变量值,熟练掌握从函数图象获取信息和用待定 (2)先根据 A、B、C的坐标求出求出 S ABC的值,再根据 y轴上点的坐标特征,设M 0,m ,最后根据三角形的
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
面积公式将 S COM 表示出来即可;
26.【答案】(1)直线 x 2, y x2 4x
(3)根据OF OE,得出 AOE FOB 90 , EOP POF 90 ,再根据OE平分 AOP得出 AOE EOP,
(2) x1 0,x2 4 进而得出 DOE FOB,最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 OPD POB 2 FOB即可得出结论.
第 10页 / 共 12页
OPD
【详解】(1)解:∵ a 2 b 3 2 0, ∴ 2.
DOE
∴ a 2 0 2, b 3 0 ,则 a 2 0,b 3 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坐标与图形,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
知识点并灵活运用.
∴ a 2,b 3;
1
A 2 0 B 3 0 28.【答案】(1)PQ=PB,理由见解析;(2)S 四边形PBCQ= x
2 2x 1(0 2 x ) ;(3)△PCQ可能成为等腰三
(2)由(1)可知 ,, , , 2 2
角形,x=1
∴ AB 3 2 5,
【分析】(1)、过点 P作 MN∥BC,分别交 AB、CD于点 M、N,则四边形 AMND和四边形 BCNM都是矩形,△AMP
∵C 1,2 , 和△CNP都是等腰三角形,得出 NP=NC=MB,从而证明△QNP≌△PMB,从而得出答案;
∴点 C到 x轴距离为 2, (2 2 2)、设 AP=x,则 M=MP=NQ=DN= x,BM=PN=CN=1- x,根据题意得出△PBC和△PCQ的面积,
2 2
S 1∴ ABC 5 2 5,2 然后得出 y与 x的函数关系式;
∵当 M在 y轴上时, (3)、本题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即①当点 Q在边 DC上;②当点 Q在边 DC的延长线上;③当点 Q与 C点重
∴设M 0,m , 合.
【详解】解:(1)、过点 P作 MN∥BC,分别交 AB、CD于点 M、N,
∴OM m ,
则四边形 AMND和四边形 BCNM都是矩形,
S 1∵ △COM S2 △ABC
, △AMP和△CNP都是等腰三角形(如图 1),
1 m 1 1∴ 5, ∴NP=NC=MB.
2 2
∵∠BPQ=90°
∴m 5,
∴∠QPN+∠BPM=90°,
∴M 0,5 或 0, 5 ,
而∠BPM+∠PBM=90°
OPD OPD
(3)如图 2 中,结论: 的值是定值, 2
DOE DOE ∴∠QPN=∠PBM.
理由:∵OE OF, 又∵∠QNP=∠PMB=90°
∴ EOF 90 , ∴△QNP≌△PMB(ASA),
∴ EOP POF 90 , AOE FOB 90 , ∴PQ=PB.
∵OE平分 AOP, (2)、由(1)知△QNP≌△PMB,
∴ AOE EOP, 得 NQ=MP.
∴ FOB POF, 设 AP=x,
∵ DOE AOE 90 , AOE FOB 90 , 2∴AM=MP=NQ=DN= x,
2
∴ DOE FOB,
BM 2=PN=CN=1- x
∵CP∥ AG, 2
2
∴ OPD POB 2 FOB, ∴CQ=CD-DQ=1-2× x=1- 2 x2
∴ OPD 2 FOB,
第 11页 / 共 12页
∴S△PBC=BC BM=×1× 1
2 1 2
( - x)= 2 - x,2 4
S△PCQ=CQ PN=×(1- 2 x)(1
2
- x 1 3 2 1)= x x 2,
2 2 4 2
1
∴S 四边形PBCQ=S△PBC+S PCQ x
2
△ = 2x 1,2
1
即 y 2= x 2x 1 2(0≤x< ).
2 2
(3)、△PCQ可能成为等腰三角形.
①当点 Q在边 DC上,由PQ2 CQ2得:
(1 2 x)2 ( 2 x)2 (1 2x)2
2 2
解得 x1=0,x2= 2(舍去);
②当点 Q在边 DC的延长线上(如图 2),
由 PC=CQ得: 2-x= 2 x-1,
解得 x=1.
③当点 Q与 C点重合,△PCQ不存在.
综上所述,x=0 或 1 时,△PCQ为等腰三角形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矩形的判定及性质、等腰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添加辅
助线,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进行求解.
第 12页 / 共 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