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统编语文八下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统编语文八下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1 13:0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
——八年级语文下册
学习目标
1.朗诵、歌唱古诗,品味中国古诗的音韵美。
2.用其他艺术形式对中国古诗进行再创作,创造性地表达自己对中国古诗作品的理解。
3.分类编辑古诗,扩充古诗知识,加深对中国古诗的认识。
活动一 声情并茂诵古诗
诗,非读不能品也。
小组活动要求:
1.选定你喜欢和适合你演绎的一两首古诗。
2.选定诗歌后,认真领会意境,揣摩语言,把握节奏。
3.为你的朗诵或演唱配上你喜爱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
小组内评选出的优胜者,推举为代表,参加全班展示。
1.运用吐字归音方法,读出诗词韵味。
2.按诗词格律要求,正确读准词句字音。
3.根据诗词的结构模式,运用恰当的声音技巧。
4.感受作品风格,读出诗词意境。
5.划分语言节拍,读出诗词节奏。
诵读指导
一、用今人为古诗谱的曲子
《诗经》中的《关雎》
李煜的《虞美人》
苏轼的《水调歌头》
岳飞的《满江红》
关于唱古诗
二、让一些现成曲谱与古诗“联姻”
《划船歌》配《蒹葭》
《嘎达梅林》配《敕勒歌》
《红河谷》配《泊秦淮》
《纺织姑娘》配《卜算子》
活动二 别出心裁品古诗
我国古代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苏轼评价唐代王维的诗和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不仅是与绘画,诗歌与很多艺术形式都有相同之处。只要用心体会,便会发现,许多诗歌都可以借助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表现。
活动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种艺术形式,表现某一首古诗的内容。各组推选作品在全班展示。
欣赏绘画中的古诗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透视
设色
当诗歌遇到绘画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一幅画 一首诗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诗者,表其心,如闻其声;书者,彰其韵,如临其境。当古诗遇上书法,就像流水与高山的邂逅,弦月在原野,慢慢勾勒人生的篝火。
欣赏书法中的古诗
言之不足
歌之
歌之不足
舞之蹈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简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
这首词以月起兴,以与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同时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欣赏舞蹈中的古诗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舞蹈
活动要求:
1. 确定主题,选择古诗。如古诗中的春夏秋冬,古诗中的风花雪月,古诗中的湖光山色,古诗中的名胜古迹,古诗中的离情别绪。将相关古诗辑录起来,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2. 注释评点。给自己辑录的古诗做注释,并撰写简要的赏析、评点文字。
3. 编辑成集。为你的诗集起一个新颖别致的名字;设计版式、插图、封面;还可以写一篇“前言”或“编后记”,简单记录这本诗集的编辑过程。
4. 交流分享。编好之后,小组之间互相传阅、评价,共享“编书”的快乐。
编辑一个微型专题诗集
活动三 分门别类辑古诗
专题诗集欣赏
活动四 牛刀小试写古诗
青玉案 柳絮
溪畔油油绿柳路,纤纤缕,满飞絮。怡情自在枝头舞,聚了又散,绣绒残吐,一年春好处。
花自黏蝶蝶不语,无意为花寻归途。莫怨春风吹如故。蓦然觉醒,岁月飞逝,静心奔前途。
相见欢
最爱图形证明,无中生,边角等腰中点扯平行。
倍中线,全等现,有奇功,总有一番柳暗又花明。
活动一 声情并茂诵古诗
活动二 别出心裁品古诗
活动三 分门别类辑古诗
活动四 牛刀小试写古诗
古典诗歌独特魅力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课堂小结
人生充满诗意,你便永远是少年。
同 学 们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