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统编版语文八下第五单元 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件(共20张PPT)(第二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统编版语文八下第五单元 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件(共20张PPT)(第二课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1 13:3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2)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写法,感受艺术效果。
2.体会作者情感,理解思考感悟。
“各拉丹冬值得你力尽艰辛去走上一遭” ,那作者在各拉丹冬都经历了哪些艰辛呢?请大家勾画出文中能体现作者历经“艰辛”的句子。
③ 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的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空步”。
⑥ 正是在后退的当儿,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这一跤,使我在后来的旅行中备受折磨。回那曲拍了片才知道,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已经折断,连带第八节腰椎也错了位。
⑦ 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
⑨ “我要死了”,我少气无力地说,声音空空荡荡,随即散失在冰原上。
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
从侧面写出了各拉丹冬自然环境的艰险,突出了本文“所至”和“所见”的独特性。
作者的身体状况构成了文章的一条潜在线索,随着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作者对各拉丹冬的感受与理解却越来越细致,想象也越来越富有诗意。
这样的写法,使读者在阅读“所见”的同时也读到“见者”,体会到作者的乐观与坚强,也让文章显得更亲切、真实、可信。
作者在身体的痛苦中坚持行走、体验甚至考察,这使得本文染上了苦难美和悲壮美的色彩,给读者的阅读感受也超越了“观赏自然”的范畴。
1
2
3
4
⑩ 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
这部分不只有对眼前冰河上大风扫荡、雪粒飞扬实实在在的描写,还有作者对大自然漫长历史和永恒运动的想象。有了想象之美,景物也就增添了神韵。
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
把这处处是冰、处处洁白的地方比作“瑶台仙境”,生动地表现了此地的唯美纯洁,表达了作者对这里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刻刀“切割着”“雕凿着”,运用拟人手法,化无形为有形,准确形象地表现了自然永恒的存在、漫长的变化和洪荒伟力。
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作者并不详细描写冰山裂纹和皱褶的形状,而是由此写到关于冰川、冰山形成变化的想象,把冰山的波纹想象成树的年轮。这样的写法能让读者联想到眼前景物“背后的故事”——大自然漫长、反复的变化,并由此认识到:这冰山、冰川其实是大自然历史的一部分。
1.详略结合,有详有略。
略写时一笔带过,如描写自己身处冰窟的感受,冰风的呼啸与川流不息;详写时细致刻画,如描写冰体的千奇百怪、美不胜收。
2.虚实结合,主客相融。
作者在描写冰塔林时非常注意把主观的感受、想象与客观的描写融在一起,往往从眼前的景物出发,做时间维度上的延展。这样的写法既增加了文章的厚度,也赋予文章独特的韵味。同时还能引发读者的遐思迩想,使其能更好地沉浸到文章营造的境界中去。
精读细研
马丽华,女,山东济南人。1976年,23岁的马丽华受到当时许多大学生去西藏插队落户的影响,“被一种很单纯的热情、理想、信念所鼓舞”(《行吟西藏的心路历程》)而入藏工作。她原打算去做小学教师,由于能写诗、善作文,被留在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工作,四年多后调入《西藏文学》编辑部任编辑。
入藏约十年后,她的长篇散文《藏北游历》问世(后与《西行阿里》《灵魂像风》合为《走过西藏》),为她赢得了广泛的声誉。马丽华被誉为“西藏的歌者和行者”,她也为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西藏热”提供了重要动力,“某种程度上因为这部书的刺激,‘西藏’本身也迅速成为重要的时尚元素”(李敬泽《山上宁静的积雪,多么令我神往》)。课文即选自《藏北游历》的第七章《冰雪大江源》。
近些年来,骤然掀起一股长江考察热,一拨又一拨中外勇士在此迈开了认识长江的第一步。短短几年里,先后有十多位探险者壮烈献身于这项人类事业。


写景线索不同
内容侧重点不同
表达感受的方法不同
审美倾向和思维方式不同
语言风格不同
积累拓展五:观看纪录片《话说长江》《再说长江》,从多个角度了解长江壮丽的自然景象和多彩的人文景观。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