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压力 压强
第1节 压强
第2课时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压强的计算
A基础知识
1.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 的方法可以增大压强;在压力一定时,通过 的方法也可以增大压强。
2.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 的方法可以减小压强;在压力一定时,通过 的方法也可以减小压强。
3.压强的计算公式:p= 。
4.均匀柱体产生的压强:p= = = = = =ρgh。
B基础练习
【考点一】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下列生活中的实例(如图),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1 2 3 4
A.图1切蛋器装有很细的钢丝 B.图2铁轨铺在枕木上
C.图3推土机有宽大履带 D.图4脚上穿滑雪板
2.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1 2 3 4
A.图1中刀刃磨得很薄 B.图2中盲道上凸起的圆点
C.图3中安全锤头部做成锥形 D.图4中汽车安全带做得较宽
3.如图所示,美丽乡村的林间小道铺满鹅卵石如果你光着脚走在上面,就会感觉脚底痛,这是脚与鹅卵石的接触面积 ,脚底受到的压强 造成的。(均选填“较大”或“较小")
【考点二】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并排放在水平地面上,则A、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8:1 B.4:1 C.4:3 D.2:1
5.将质量为240g、底面积为480cm2的物理书平放在水平课桌中央,水平桌面的面积为4800cm2,则书对课桌的压力和压强为(g取10N/kg)( )
A.2.4N 50Pa B.24N 50Pa C.2.4N 5Pa D.240N 500Pa
6.如图所示,用100N的水平力将重9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物体A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为100cm2,则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为 N,压强为 Pa。
7.2019年,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又一项成就——“玉兔二号”月球车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图所示为科技馆展厅内“玉兔二号”月球车的模型,质量为36kg。求:
(1)模型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它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少?(g取10N/kg)
(2)若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00cm2,则车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C能力提升
8.馕是新疆兄弟民族喜爱的主要面食之一。其做法是(如图):将发酵好的面团揉一会儿,整形成中间薄,周围厚的饼胚,再烤制。从揉团到压扁成饼胚过程对桌面的( )
A.压力变小 B.压强变小 C.压强不变 D.压强变大
9.如图所示为高度相同的实心铁质圆柱体。已知两圆柱底面积之比为2:1,则它们对桌面压强之比为( )
A.4:1 B.2:1 C.1:1 D.1:2
10.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重力和体积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两个圆柱体A、B,其底面积SA:SB=1:4。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3:1 B.4:3 C.4:1 D.3:4
11.将8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物体分两部分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乙所示,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p甲:p乙比等于( )
A.5:3 B.5:2 C.10:9 D.3:2
12.如图所示,图钉钉尖的面积是1mm2,图钉钉帽的面积是1cm2,墙壁表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4×106Pa。要把图钉的钉尖挤入墙壁,手指对图钉钉帽的最小压力为( )
A.0.4N B.4N C.40N D.400N
13.如图所示,材料相同的A、B两个实心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LA:LB=1:2,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受到的压强之比p甲:p乙是( )
A.1:2 B.2:1 C.1:4 D.4:1
14.目前,汽车已成为老百姓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如何从溺水的汽车中逃生?有经验的司机会在车内放置一把逃生锤,此时可以用逃生锤打破车窗玻璃逃生。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逃生锤(如图)外形应选择图 (选填“左”或“右”)中的 (选填“增大”或“减小”)车窗玻璃受到的压强。
15.某同学质量为50kg,每只鞋底与地面接触面积为125cm2,当他放学背着重50N的书包双脚站立在教室门口时,他对地面的压力为 N,压强为 Pa。(g=10N/kg)
16.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边长分别为3cm、2cm,它们通过细绳连接在一起。已知甲重28N放在地面上;乙重10N被吊在空中,它们均保持静止。若不计细绳的重量,甲对地面的压强为 Pa。
17.如图甲是武术博物馆展示的武术模型“站桩”,模型的质量为m,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都为S,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压强为 ;图乙是三个相同的模型组成的另一种“站桩”姿势,此时下面站立的一个模型对地面的压强为 。
18.质量是60kg的人,若他每只鞋底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为2.5×10-2m2,问:他能否站在能承受最大压强为2×104Pa的冰面上?为什么?(g取10N/kg)
19.某河面结成一定厚度的冰层后,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4.5×104Pa。一个人质量为50kg,他每只脚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为125cm2,g=10N/kg;请根据要求回答:
(1)列式计算分析判断他能否步行通过冰面?
(2)如果质量为60kg的人,每只脚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为160cm2,最多可以负重多少步行通过冰面?
D拓展提高
20.如图甲是西南大学校内的一座塑像,其基本结构类似于图乙和丙的模型。若A、B是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其边长分别是20cm、30cm,密度之比pA:pB=3:1.将A放在水平地面上,B放在A的上面,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5100Pa(如图乙)。求:
(1)图乙中,物块A对地面的压力
(2)物块A的密度。
(3)若将物块B放在水平地面上,A放在B的上面(如图丙),求B对地面的压强。
参考答案
A基础知识
1.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3.。
B基础练习
1.A 2.D 3.较小;较大。
4.B 5.A 6.100:104。
7.(1)360牛;(2)9×103帕 【解析】(1)模型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F=G=mg=36千克×10牛/千克=360牛;(2)车对地面的压强:p===9×103帕
C综合提升
8.B 【解析】从揉团到压扁过程中,饼胚的质量不变,重力不变,则对桌面的压力不变,但受力面积变大,根据p=可知,对桌面的压强变小,故ACD错误,B正确。
9.C 【解析】甲、乙两个铁质圆柱体,其高度h相同,材料(即密度)p相同:根据压强定义式p= = = = = =ρgh,在高度h和密度p相同的条件下,其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即压强之比为1:1。
10.C 【解析】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mg,且两圆柱体的质量相等,则A、B两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FA:FB=GA:GB=mAg:mBg=mA:mB=1:1;受力面积SA:SB=1:4,所以A、B两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4:1
11.C 【解析】设每个正方体的重力为G,底面积为S,甲乙两图中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其总重,甲图中对地面的压力:F甲=5G,受力面积:S甲=3S;乙图中对地面的压力:F乙=3G,受力面积:S乙=2S;根据p=可得,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10:9,故C正确,ABD错误。
12.B 【解析】要图顶尖进入墙壁,则图顶尖对墙壁的压强至少为4×106Pa,由p=得,对钉帽的最小压力应为:F=pS尖=4×106Pa×10-6m2=4N。
13.C 【解析】由S=L2可得,两个实心正方体的底面积之比:因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甲、乙两种方式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地面受到的压力相等(均等于A和B的重力之和),则地面受到的压强之比:==
14.甲;增大 【解析】在压力一定时,减小逃生锤和玻璃的受力面积,可以增大逃生锤对玻璃的压强,以便打破玻璃顺利逃生。
15. 550;2.2×104 【解析】人的重力为G人=mg=50kg×10N/kg=500N;背着重50N的书包双脚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F=G人+G包=500N+50N=550N;双脚站立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
16.2×104 【解析】因为乙物体也处于静止状态,物体乙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乙=10N,竖直向上的细绳的拉力F而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F=G乙=10N,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细绳受到的拉力为10N;物体甲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甲=28N、竖直向上的细绳的拉力F=10N、竖直向上的地面的支持力FN作用而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G甲=F+FN,FN=G-F甲=28N-10N=18N。甲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因此,甲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也是18N。甲的地面积S=3cm×3cm=9cm2=9×10-4m2,甲对地面的压强=2×104Pa。
17.mg;; 【解析】(1)甲图中,1个模型的重力:G=mg,模型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甲=G=mg,受力面积S甲=2S,则甲图中模型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在图乙中三个模型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乙=3G=3mg,下面一个模型的两只脚对地面的压力:F乙'=×3G=mg,受力面积S乙'=2S,则乙图中下面一个模型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乙′=
18.他能站在能承受最大压强为2×105Pa的冰面上,因为他站立时对冰面的压强小于2×104Pa。 【解析】他站立对冰面的压力:F=G=mg=60kgX10N/kg=600N,他站立时与冰面的接触面积:S=2×2.5×10-2m2=5×10-2m2,他站立时对冰面的压强:=1.2×104Pa,因为p<2×104Pa,所以他能站在能承受最大压强为2×104Pa的冰面上。答:他能站在能承受最大压强为2×105Pa的冰面上。因为他站立时对冰面的压强小于2×104Pa。
19.(1)他能步行通过冰面;(2)最多可以负重120N步行通过冰面。 【解析】(1)人对冰面的压力:F1=G1=m1g=50kg×10N/kg=500N,人在冰面上步行时的受力面积:S1=125cm2=
0.0125m2,步行时对冰面的压强:p1=4×104Pa<4.5×104Pa,所以,人可以步行通过冰面;(2)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4.5×104Pa,则人步行通过冰面时对冰面的最大压力:F大=P大S2=4.5×104Pa×160×10-4m2=720N,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该人的最大负重:G负重=G大-G人=F大-m2g=720N-60kg×10N/kg=120N。答:(1)他能步行通过冰面;(2)最多可以负重120N步行通过冰面。
D拓展提高
20.(1)204N;(2)1.2×103kg/m3;(3)2266.7Pa 【解析】(1)物块A的底面积:SA=LA2=(20cm2)=400cm2=0.04m2,由p=可得,物块A对地面的压力:F=pSA=5100Pa×0.04m2=204N:(2)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图乙中物块A、B的总重力G总=F=204N,由G=mg=pVg=pL3g可得:GA+GB=pALA3g+pBLB3g=204N,因为pA:pB=3:1,所以有:pA×(0.2m)3×10N/kg+pA×(0.3m)3×10N/kg=204N,解得:pA=1.2×103kg/m3;(3)将物块B放在水平地面上,A放在B的上面时,B对地面的压力F=204N,物块B的底面积:SB=LB2=(30cm)2=900cm2=0.09m2,B对地面的压强:p′=≈2266.7Pa。答:(1)图乙中,物块A对地面的压力为204N;(2)物块A的密度为1.2×103kg/m3;(3)B对地面的压强为2266.7P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