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 初中科学 八上 4.1.2茎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 初中科学 八上 4.1.2茎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11 10:4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节 绿色开花植物的营养器官
第2课时 茎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A基础知识
结构概述:木本双子叶植物的茎从外向内分为 、 和 三部分;木质部最硬;髓最软;树皮较软,能用手轻易剥下。
1.树皮:可分为 、 和最外面的表皮。
(1)表皮:细胞排列 ,细胞间隙比较 ,起 作用。
(2)韧皮部:其中含有 和 。茎里的筛管与根和叶里的筛管相连通,属于输导组织,筛管的功能是运输有机物;韧皮纤维属于机械组织,最大特点是韧性强。
(3)形成层:在 和 之间,细胞只有2~3层,能分裂产生新细胞,向外形成新的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能逐渐加粗。
2.木质部:由 和 组成。
※注意:单子叶植物的茎一般没有形成层,不会增粗,双子叶植物的茎内具有形成层,茎会逐年加粗。
3.髓:由薄壁细胞组成,有 的功能。
B基础练习
【考点一】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1.木质部、韧皮部、形成层在茎中从外向内的排列顺序依次是( )
A.木质部、韧皮部、形成层 B.木质部、形成层、韧皮部
C.韧皮部、木质部、形成层 D.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
2.在茎中,细胞不断分裂的部位是( )
A.木质部 B.维管形成层 C.韧皮部 D.树皮
3.杜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树皮可入药,但剥树皮时不能切口太深,否则会影响树的生长,其原因是与树茎部哪个结构被破坏有关( )
A.木质部 B.韧皮部 C.外树皮 D.形成层
4.如图为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① B.木质茎能加粗生长的主要原因是有结构②
C.③中较大型的细胞是筛管 D.④是有贮藏营养物质功能的木质部
【考点二】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5.“笋有多大,竹有多粗”,说明它们的茎中没有( )
A.形成层 B.韧皮部 C.木质部 D.筛管
6.单子叶植物的茎和双子叶植物的茎一样,内部都有维管组织,都有运输水分、无机盐的
和运输有机物的 。只是单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是分散在皮层中的,维管束中没有 。
【考点三】茎的运输作用
7.将带叶枝条进行如图处理,过一段时间,把枝条取出横切和纵切,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树皮被染红 B.枝条的所有部位都被染红
C.枝条的最中心被染红 D.木质部被染红
8.桑树等植物的茎被割断后,从茎的断面上会渗出白色的汁液,该汁液来自( )
A.筛管 B.导管 C.髓 D.形成层
【考点四】茎的类型
9.下列植物的茎不具有贮藏功能的是( )
A.水稻 B.马铃薯 C.洋葱 D.莲藕
10.下列植物的茎属于变态茎的是( )
A.小麦 B.狗尾草 C.水稻 D.马铃薯
C能力提升
11.果农用斧的钝头在树干上敲打,使树干韧皮部受轻伤,为什么结的果实反而更大?( )
A.促使激素更多地运送到果实,刺激果实生长
B.刺激树干产生更多的激素,刺激果实的生长
C.阻断部分有机物向下运输,使有机物更多地输送到果实中
D.使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更多地运送到果实中,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
12.园林工人在移栽较大的绿化树木时,会给绿化树“挂吊瓶”来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绿化树木茎的( )结构中才可以达到目的。
A.木质部 B.韧皮部 C.周皮 D.形成层
13.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癌症”,松材线虫通过松褐天牛传播,寄生在木质部,破坏细胞,导致松树枯死。如图为松树茎的横切面,松材线虫寄生的部位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4.在杭州市余杭区仁和街道新桥村有一棵千年树龄的古银杏树(如图),它的“树心”已经朽烂,变成了一棵“空心树”。可是,这棵古树在当地政府和村民的保护下还是枝繁叶茂、生命力旺盛。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是这棵树的( )
A.全部韧皮部 B.全部木质部 C.部分韧皮部 D.部分木质部
15.茎中储藏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 )
A.树皮 B.木质部 C.形成层 D.髓
16.茎的各种形态都是对环境的适应,主要表现在这些茎都可以( )
A.从环境中获得有机物 B.从环境中最大可能地获取其生长所需的阳光
C.更好地进行呼吸作用 D.更好地缠绕他物向上生长
17.彭老师家里后院种了一棵枣树,多年来结果率低,枣也不甜。请教有经验的果农后得知,可以在开花较多枝条上进行环切树皮。彭老师实验后发现环切树皮后该枝条上结得枣确实比较甜。所以她一高兴,把她们家枣树的树干进行环切树皮,结果没两年她们家枣树就死了。请问彭老师家枣树死亡的原因( )
A.树干环切树皮后水分无法向上运输给叶子,导致枣树死亡
B.树干环切树皮后有机物无法向下运输给根,导致枣树死亡
C.树干环切树皮后破坏形成层,导致枣树死亡
D.树干环切树皮后无法进行呼吸作用,导致枣树死亡
18.下面是某同学为探究植物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以及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而设计的实验方案(如图):
a.在同种植物体上选取三根粗细、长短及所带叶片大致相近的、生命活动旺盛的、新鲜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
b.把其中一枝的叶片去掉,然后分别插入盛有相同稀释倍数的红墨水的瓶子里,如图A、B、C;
c.将A、C装置放到阳光下,B装置放到温度较低的环境中;
d.过一段时间,当看到A装置枝条的叶脉微红后,将A、B、C装置三段枝条进行纵切用放大镜观察。
请根据上述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三段枝条中 (部位)被染红,由此,你可得出的结论是:植物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经茎的 运输的。
(2)在显微镜下观察,在染红的部分中,只有 是上下相通的,由此,你得出的结论是: 。
(3)通过观察还可以看到红色水溶液在三根枝条中移动的速度不同,速度最快的是 ,分析实验可知,影响蒸腾作用强弱的因素与 有关,通过A和C你得出的结论是: 。
19.如图是芽发育成枝条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芽在发育时,芽中的 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 ,它在长长的同时也在加粗,这与茎结构中的 有关。
(2)图中[1]将来发育成[ ] ,图中[2]将来发育成[ ] ,图中[3]将来发育成[ ] 。
20.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已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 ,其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 。
(2)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萎蔫,这是因为 是通过茎里的 向上运输的。
(3)枝条上的1~4四处中,会出现明显肿胀的部位是哪里? ,为什么?

21.如图是木本植物茎的结构,请据图回答(示例[4]髓)。
(1)我们常见到的杨树和柳树等,能年年加粗,这是因为[ ] 的作用,它向外能产生新的 ,向内能产生新的[ ] 。
(2)我们使用的木质课桌椅、家中的木质家具都是用[ ] 做成的。
(3)在这个横断面上,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同心环带,这是 ,它的形成是由于[ ] 细胞的分裂活动受 变化的影响而形成的。
(4)若刚栽的一棵小杨树,被山羊啃去了一圈树皮,这棵小树不久死亡了,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 。
D拓展提高
22.蚜虫利用自己的吻刺插入植物茎叶的特定部位获取营养物质(如图甲所示),寄生生活。科学家利用这一特点,将吻刺插入植物茎叶的蚜虫麻醉后,切断吻刺与其身体的连接部位,在切口处即可收集到植物汁液(如图乙所示)。图丙为某植物茎横切局部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蚜虫的生活方式分析,其吻刺应插入图丙的[ ] 部位以获取营养,此部位运输该种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植物运输此种营养物质的方向是 。
(2)若将植物枝条置于稀释的红墨水中,被染为红色的部位是图丙中的[ ] 。
(3)据图丙判断,该植物的茎为 (填“木质茎”或“草质茎”),判断依据是 。
参考答案
A基础知识
结构概述:树皮;木质部;髓。
1.形成层;韧皮部;(1)紧密;小;保护;(2)筛管;韧皮纤维;(3)韧皮部;木质部。
2.导管;木纤维
3.储藏营养
B基础练习
1.D 2.B 3.B 4.B 5.A
6.导管;筛管;形成层
7.D 8.A 9.A 10.D
C综合提升
11.C 【解析】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而不在树皮,植物体就是靠根、茎、叶的导管把水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将叶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自上而向下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形成层是植物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的一层分裂旺盛的细胞,能不断分裂出新的木质部和韧皮部。果农用斧的钝头在树干上敲打,使树干韧皮部受轻伤,阻断部分有机物向下运输,使有机物更多地输送到果实中。
12.A 【解析】A.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因此“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较大绿化树茎(树干)的木质部中,A正确;B.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有输导有机养料的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B错误; C.周皮具有保护作用,C错误;D.形成层细胞可以分裂增生,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使茎不断的加粗,D错误。
13.D 【解析】图中甲是周皮,乙是韧皮部,丙是髓,丁是木质部。松材线虫通过松褐天牛传播,寄生在木质部,破坏细胞,导致松树枯死。可见D正确。
14.D 【解析】植物是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导管和筛管分别位于树表层的木质部和韧皮部,没有树心的树只是失去了髓和部分木质部,而剩余的木质部中的导管仍然可以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同时韧皮部中的筛管完好可以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所以没有树心的树,仍然可以获得养料,还能继续活下去。但是一旦树木没有了树皮(或韧皮部),也就割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时间长了树木的根系无法获取营养而死亡,进而树木会也就死亡。所以又有“树怕伤皮,不怕空心”的说法。因此,朽烂掉的“树心”主要是古树的部分木质部。
15.D 【解析】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表皮起保护作用。韧皮部包括筛管(运输有机物)和韧皮纤维(有韧性)。木质部包括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和木纤维(坚硬)。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髓中储存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
16.B 【解析】茎的主要功能是向上伸长占有空间,使枝叶最大可能地获取阳光,这样就能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这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种体现,故选项B正确。
17.B【解析】剥掉树木主干的一圈树皮,树皮被剥,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由筛管向下运输到根;根得不到有机物,根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获得能量,时间长了就会导致树木死亡。
18.(1)木质部;导管;(2)导管;茎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3)A;叶片面积、温度;叶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蒸腾作用的强度与叶片面积呈正相关
【解析】(1)三根枝条的木质部被染红,说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位于木质部中。(2)被染红的木质部中的导管自下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由此可见:茎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3)图中A、C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叶,结果A液面下降明显,C液面基本无变化,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叶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蒸腾作用的强度与叶片面积呈正相关。图中A、B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结果A液面比B液面低,可见蒸腾作用受温度的影响。
19.(1)分生组织;枝条;形成层;(2)A叶;B茎;C芽 【解析】(1)由图可知:4是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芽结构,它是由分生组织组成;所以芽在发育时,芽中的分生组织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它在长长的同时也在加粗,这与茎结构中的形成层有关;(2)图中[1]幼叶将来发育成[A]叶,图中[2]芽轴将来发育成[B]茎,图中[3]芽原基将来发育成[C]侧芽。
20.(1)B;筛管;(2)水分;导管;(3)1处;植物的输导组织有导管和筛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是导管,运输有机物的是筛管,因为1处其上部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无法向下运输,所以出现肿胀 【解析】我们知道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如果对树皮进行环割就相当于切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由图可以看出A周围有叶子,叶制造的有机物能不断送到A果实,可以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故可以继续发育;B在其上下都进行了环割,是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送到B果实,得不到营养物质B将停止发育而凋落。如果对茎进行环割,这样营养物质就积存在节口上端,使节口上端出的形成层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细胞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分裂而形成瘤状物,我们发现枝条上的1处会出现明显肿胀。因为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枝条上端的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1处时受阻。而2~3之间没有绿叶,基本不会制造有机物,所以3处不会明显肿胀。4处虽然有绿叶但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4处不会有有机物积存,所以4处也不会明显肿胀。我们还可知道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主要输导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而图中的处理并没有伤及木质部,所以植物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还在。枝条上部的叶片会得到水分和无机盐不会因树皮环剥而萎蔫。
21.(1)2:形成层;韧皮部;3;木质部;(2)3;木质部;(3)年轮;2;形成层;气温;(4)树皮破坏了,其中的韧皮部也就破坏了,筛管不能向下部运输叶制造的有机物,树的根部死亡
D拓展提高
22.(1)B韧皮部;筛管;自上而下;(2)C木质部;(3)草质茎;维管束散生,没有形成层 【解析】(1)B韧皮部中有筛管,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可见蚜虫的口器直接刺入茎的B韧皮部吸取营养物质。(2)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将一根枝条插入滴有红墨水的瓶中,放在太阳下(促进蒸腾作用),过一段时间,把茎横向切断,可以看到染成红色的部分是C木质部,正是因为木质部中含有导管是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3)据图可见:该植物的茎,维管束散生,没有形成层,属于草质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