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 初中科学 七上 走近科学A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 初中科学 七上 走近科学A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11 11:01:3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华师大七年级上册走近科学A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  )
A.调查 B.观察 C.实验 D.阅读
2.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雾霾的主要因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2.5μm=2.5÷1000mm=0.00025mm
B.2.5μm=2.5μm×103nm=2500nm
C.2.5μm=2.5μm×103=2500nm
D.2.5μm=2.5×10﹣3mm=2.5×10﹣6m
3.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的是(  )
A.将它熔化成铁水 B.从地球运到月球
C.把它轧成薄铁片 D.磨掉铁块一个角
4.某同学用刻度尺测一物体的长度,如图,下述记录结果正确的是(  )
A.3.0cm B.3.00cm C.3cm D.30mm
5.目前全球的气候均在变暖,近15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1℃,这个数字在气象学上是个不可忽视的数字。对全球的气候为什么会变暖,有些科学家猜测:可能是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效应。科学家提出这种观点是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收集证据,检验假设 D.做出解释
6.量筒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下列有关量筒的用途或操作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丙
C.只有乙、丁 D.只有丁
7.实验前,小明和同学们跃跃欲试,都想要测出最准确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温说:“我只要认真按老师要求去做,就不会有实验误差”
B.小州说:“我只要测量方法正确了就不会产生实验误差”
C.小嘉说:“我对同一个量多测几次,求出它们的平均值,就不会有误差了”
D.小一说:“你们这样只能减少实验误差,不可能没有误差,即使老师测量也会有误差”
8.如图所示,三条线段a、b、c的长度分别为L1、L2、L3,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A.L1<L2<L3 B.L1<L2=L3 C.L1=L2=L3 D.L1=L2<L3
9.实验室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
A.刻度尺 B.量筒 C.温度计 D.秒表
10.要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根曲线MN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  )
A.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
B.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
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和B一样
D.以上都不可取。
11.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的能量主要来自食物
B.可见光具有能,不可见光不具有能
C.燃料提供了汽车运动所需的能量
D.声音也具有能量
12.小金想测量一本课外书中一张纸的厚度,数了一下共有100页(50张)。他用刻度尺进行了四次测量,量出这本书的厚度为2.00厘米、2.99厘米、1.98厘米、2.02厘米,则每张纸的厚度约为(  )
A.0.022厘米 B.0.04厘米 C.0.045厘米 D.0.02厘米
13.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为4℃,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读数为96℃.用此温度计测某杯液体的温度是22.4℃,则这杯液体的实际温度是(  )
A.16℃ B.18℃ C.20℃ D.24℃
14.用材料甲制成的刻度尺去测量用材料乙制成的物体的长度。在5℃时测得的长度为L1,在30℃时测得的长度为L2。如果两次的测量方法都正确,且L1>L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材料膨胀程度不同,且材料乙的膨胀程度大
B.若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则降低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
C.若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则升高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
D.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对
15.实验探究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探究过程一般包括如下环节:①提出问题,②得出结论,③设计和进行实验,④做出假设。探究过程的第一个环节通常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16.晨检测温是学校防疫的重要措施之一,如图所示的水银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   原理工作的,其示数为    ℃。
17.新冠病毒席卷全球,抗击疫情已成为国际共识。下列是疫情防控的一些用品。
(1)医用口罩体的长度约为175  (填单位),鼻梁上的压条弯折后不易折断,这属于    (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上学期间,需要每天测体温,体温枪显示该同学的体温是36.8    (填单位)。
18、指纹是人身上独特的“密码”,可以辨别人的身份。小柯同学用肉眼仔细观察自己的十个手指的指纹,属于 观察(填“直接”或“间接”)。若想要指纹变大,纹路变得更加清晰,可以用 继续观察(填仪器名称)。
19、为了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小夏利用桌上的粗细均匀的铅笔,用刻度尺测量得到铅笔直径(内径)为D1,他将厚薄均匀的这张纸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并固定测得外径D2,如图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d的表达式是 。下列几种测量方法:
①为了测长为细铜丝直径,将其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数出圈数,并用刻度尺测出线圈总长度,然后算出直径;
②为了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先用量筒测出适量水的体积,再测出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然后算出小石块的体积;
③为了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先用天平称出50枚大头针的质量,然后算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与该题方法同类的有 。
科学研究、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是观察和实验。
(1)小科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时(如图甲所示),沿 (填“A”“B”“C”或“D”)方向观察易于读数。图乙是另一支温度计,此时读数为 ℃。
(2)小科在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如图丙所示),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 。测量结果为 cm。
21、请选择合适的单位填入。
(1)一瓶娃哈哈纯净水的体积为596 。
(2)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是2.1 。
(3)120000微米= 毫米
(4)5m3= mL
(5)大拇指指甲的面积约为1 。
22、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曾设计过这样的一个温度计:一麦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整个装置不漏气。根据管中水柱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环境相应的温度。
(1)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 (选填“瓶内水”或“玻璃泡中空气”)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由此可以推测相同情况下 (选填“水”或“空气”)热胀冷缩效果明显。
(2)A、B两处刻度对应的温度的关系是:A处 B处(选填“<”“=”或“>”)。
(3)为了提高此温度计的灵敏度,便于读数,可采取的措施有很多,请写出其中一种: 。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23、(2023春 鹿城区期中) ( http: / / www.m / science / report / detail / 88724237-d2b8-43ce-a862-f3332e42a25a" \t "_blank )“使用公筷,健康你我。”使用公筷真的有助于减少细菌的传播吗?小滨就此开展了下列实验:
①他在某餐厅点了5道菜,将每道菜平均分成三份,一份不食用(对照组),一份使用公筷,另一份不使用公筷。
②进餐前,他带上无菌手套,用无菌镊子采集每份菜品样本。
③进餐时,为保持每道菜夹菜次数一致,他对每一道菜的两份菜品交替夹菜。
④餐后再次采集菜品样本。采集的样本经过48小时培养,统计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菌落/克”指每克样品中含有的细菌菌落总数。菌落总数越大,表示细菌数量越多)
菜名 餐前(菌落/克) 餐后(菌落/克)
对照组 公筷组 非公筷组
凉拌黄瓜(凉菜) 14000 14900 16000 45000
水果沙拉(凉菜) 2000 2500 2800 4300
盐水虾(热菜) 160 170 180 220
炒芦笋(热菜) 30 35 50 530
香辣牛蛙(热菜) 60 ? 150 560
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进餐前,小滨带上无菌手套,用无菌镊子采集样品的目的是 。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支持使用公筷的依据是 。
(3)餐前的凉菜的菌落总数远超于热菜的可能原因 。
(4)根据其他菜品实验结果,推测香辣牛蛙对照组实验数据范围 。
24、(2023 湖州) ( http: / / www.m / science / report / detail / 4d97b160-1119-40c1-9103-5ed6b26039cf" \t "_blank )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无机盐。同学们想了解含氮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老师给他们提供了一些实验材料:完全营养液、缺氮营养液、浓度适宜的溶液、蒸馏水、同种青菜幼苗若干、相同规格的玻璃器皿若干。各小组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第一小组的方案如下:①选20株长势旺盛、大小相似的青菜幼苗,用蒸馏水洗净根上的泥土,备用。②取2只玻璃器皿,编号甲乙。甲组加入适量完全营养液,乙组加入_____,将幼苗随机均分栽入其中。③将装置放在温暖有光通风的环境,并适时给根部通入空气。④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幼苗的高度、叶片颜色等生长指标。⑤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请回答:
(1)步骤①中选取幼苗20株的目的是 。
(2)步骤②中乙组加入 。
(3)针对第一小组的方案,第二小组认为可以用浓度适宜的NH4NO3溶液和等量的蒸馏水做对照,这样也满足氮元素的变量控制。但遭到大家的反对,理由是 。
25、(2023春 婺城区期末) ( http: / / www.m / science / report / detail / 440ec705-77d2-4b1d-9bfd-d702661ffbc5" \t "_blank )BTB(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可以一定程度反映水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如图甲所示。小金依据这一原理设计实验探究黑藻光合作用是否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如图乙所示。请回答:

(1)B组在实验在中的作用是 。
(2)小科同学提出质疑,光照是否会引起BTB水溶液中的二氧化碳量减少。为回应这一质疑,小金增加了C组实验:制得与A、B两组相同的黄色BTB水溶液后,不放黑藻,先将C组实验装置放置于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观察BTB溶液颜色,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 。
(3)为了得出结论,小金继续取A、B两组中的黑藻叶片,经酒精褪色、漂洗等处理后,分别滴上碘液,结果观察到 的实验现象。
(4)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四.简答题,(4小题,共24分)
26、(2023春 龙湾区月考) ( http: / / www.m / science / report / detail / 1c9656a7-cbc3-454b-a882-aa78283ffb8c" \t "_blank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探究实验作了如下设计:
第一步:将4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贴上标签纸后分为A、B两组,A组编码1号和2号,用于检测教室的空气,B组编码3号和4号,用于检测笔帽。
第二步:将4个培养皿做处理。
第三步:每天观察一次,并作好记录。
组号 培养皿号 操作
A组 1号 置于教室讲桌上,打开盖10分钟后盖盖,置培养箱培养
2号 置于教室讲桌上,不做处理,同1号一起置培养箱培养
B组 3号 打开盖,将笔帽在培养基上轻压一下,盖盖,置培养箱培养
4号 打开盖,不做其他处理,与3号同时盖盖,置培养箱培养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之前要将培养皿进行高温灭菌处理为什么? 。
(2)有同学认为,4号培养皿做“打开盖”这一步是多此一举,你认为是否需要做这一步并进行说明? ,理由是 。
(3)如图是三天后观察到的A、B两组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27、(2023 普陀区校级模拟) ( http: / / www.m / science / report / detail / 1d9c713e-d9ff-4cc8-a512-1684a160df61" \t "_blank )“公筷公勺”倡议一直是饮食文化的热点话题之一,当前疫情防控成为常态的形势下,使用公筷能否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专家们为此专门开展了实验探究。实验小组在餐馆一共点了6道菜,每道菜分成3组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实验数据记录每克待检样品培养的菌落形成单位(单位略),如下表。
凉拌黄瓜 盐水虾 干锅茶树菇 炒芦笋 咸菜八爪鱼 香辣牛蛙
餐前(不食用组) 14000 160 1100 30 60 60
餐后 使用公筷组 16000 150 4600 30 20 150
不使用公筷组 45000 220 79000 530 5000 560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2)步骤1中每道菜分成3组,是为了进行 实验;
(3)分析餐前“不食用组”凉拌黄瓜的菌落总数远高于其他菜品,以及“使用公筷组”和“不使用公筷组”的实验数据,从两个方面提出健康饮食的合理化建议: 。
28、青蟹、梭子蟹、招潮蟹是温州地区常见的三种蟹,外部特征如图甲。某校同学开展与蟹相关的系列实践活动,活动过程如下:
(1)【分类】根据图甲信息与生活经验将上述三种蟹分为两类,请写出分类依据与结果。
(写出一种即可)
(2)【探究】青蟹生活在江河海交汇口的滩涂上,捕捞后可在家庭条件下能存活1-7天。三组同学开展“青蟹在现有家庭条件下怎样才能延长存活时间“的探究活动,图乙为探究结果。(提示:第三组35℃时存活率为0)
某小组按下图方案将各塑料桶置于厨房地面进行探究。该探究基于的假设是 。
(3)下表是第三小组实验方案,根据图乙探究结果将表中“_____”处实验操作补充完整。
第三组实验方案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方案设计要求
步骤一 选择若干只活力良好的同种青蟹随机平均分成四组。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步骤二 将四组青蟹分别放在标记为A、B、C、D的黄色塑料容器中,将容器置于适宜的光照下。 排除影响实验结果的干扰因素
步骤三 将实验装置分别放在① 。 设置改变的量
步骤四 每天观察② ,并做好记录。 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步骤五 比较A、B、C、D四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获取事实和证据并得出结论
29、以下为某校学生进行“自制温度计”的项目化学习的部分片段,请完成下列问题:
(1)知识准备:了解温度计发展史
如图1所示的伽利略温度计,若环境温度升高,则玻璃管中的液面会 。(选填“上升”或“下降”)
(2)产品制作:①用带塞子的玻璃瓶、水、吸管、硬纸板、红墨水等材料制作简易温度计;
②用笔、水银温度计、刻度尺、温度未知的冷水和温水,在自制温度计甲的硬纸板上标上刻度。简述如何在自制温度计甲的硬纸板上标上均匀的刻度(要求最小刻度为1℃): 。
(3)产品评价:图2中乙图与丙图为不同小组上交的两种类型的温度计产品。已知常温下空气受热膨胀的能力大于水。你认为乙、丙两支温度计,哪支测量更准确,并简述理由。 。
如图所示,用甲、乙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其测量结果分别为:用甲测量的结果是 ;用乙测量的结果是 。小柯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得一桌子的边长为0.980m,后来将此尺与标准米尺对照,发现此米尺实际长度有1.002m,则桌子边的实际长度为 。
3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观察发现,夏天逐渐成熟和腐烂的香蕉常常会招引来许多果蝇。小明同学认为是香蕉腐烂时的酒味招引来了果蝇,而小聪同学认为是香蕉成熟时的香味招引来了果蝇。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诱捕果蝇的瓶子,将3只甲瓶和3只乙瓶随机均匀的放置在一个果蝇较多的地方。一段时间后他们将诱捕到的果蝇数记录在表中。回答下列问题:
瓶类 甲瓶 乙瓶
瓶号 1 2 3 总计 1 2 3 总计
果蝇数量 2 3 5 10 36 35 37 108
(1)小明和小聪同学的想法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 环节。
(2)甲、乙两种装置所用瓶子、纱布、开口、所装液体浓度及数量等都完全相同,其目的于 。
(3)他们都用3只甲瓶和3只乙瓶而不是用1只甲瓶和1只乙瓶的意义是 。
(4)仅根据实验方案及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小明同学在做“比较两种材料保温性能”的实验,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了下面表示“水温与时间的图像”(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室温保持不变。请根据图像回答:
(1)材料 (选填“①”或“②”)的保温性能好,因为 。
(2)当时的室温大约是 ℃。
第1页(共1页)华师大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液体内部的压强)A卷答题卡
试卷类型:A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请用2B铅笔填涂)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C][D]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8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16. 17. 18. 19. 20. 21. 22.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共14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3.答:
24.答:
25.答:
四.简答题,(4小题,共18分)
26.答:
27.答:
28.答:
29.答: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华师大七年级上册走近科学A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  )
A.调查 B.观察 C.实验 D.阅读
【答案】B
【解答】解:
善于观察的牛顿从别人熟视无睹的苹果落地现象,联想到地球与苹果之间存在力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和计算,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观察。
故选:B。
2.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雾霾的主要因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2.5μm=2.5÷1000mm=0.00025mm
B.2.5μm=2.5μm×103nm=2500nm
C.2.5μm=2.5μm×103=2500nm
D.2.5μm=2.5×10﹣3mm=2.5×10﹣6m
【答案】D
【解答】解:A、2.5μm=2.5×mm=0.0025mm,故A错误;
BC、2.5μm=2.5×103nm=2500nm,故BC错误;
D、2.5μm=2.5×10﹣3mm=2.5×10﹣6m,故D正确。
故选:D。
3.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的是(  )
A.将它熔化成铁水 B.从地球运到月球
C.把它轧成薄铁片 D.磨掉铁块一个角
【答案】D
【解答】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A、将它熔化成铁水是状态变了;B、从地球运到月球是位置变了;C、把它轧成薄铁片是形状变了;
但铁块所含铁的多少没有改变,所以其质量不会改变。
D、磨掉铁块一个角,铁块所含铁物质减少了,所以质量变了。
故选:D。
4.某同学用刻度尺测一物体的长度,如图,下述记录结果正确的是(  )
A.3.0cm B.3.00cm C.3cm D.30mm
【答案】B
【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3.0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00cm。
故选:B。
5.目前全球的气候均在变暖,近15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1℃,这个数字在气象学上是个不可忽视的数字。对全球的气候为什么会变暖,有些科学家猜测:可能是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效应。科学家提出这种观点是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收集证据,检验假设 D.做出解释
【答案】B
【解答】解:科学家提出的观点是对“全球的气候为什么会变暖”这一问题的假设性回答,所以属于建立假设。
故选:B。
6.量筒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下列有关量筒的用途或操作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丙
C.只有乙、丁 D.只有丁
【答案】C
【解答】解:甲、物质不能在量筒中反应,故甲错误;
乙、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相平,故乙正确;
丙、溶解物质不能在量筒中进行,故丙错误;
丁、倾倒液体时,要使液体沿着量筒内壁缓缓向下流入量筒中,故丁正确。
故选:C。
7.实验前,小明和同学们跃跃欲试,都想要测出最准确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温说:“我只要认真按老师要求去做,就不会有实验误差”
B.小州说:“我只要测量方法正确了就不会产生实验误差”
C.小嘉说:“我对同一个量多测几次,求出它们的平均值,就不会有误差了”
D.小一说:“你们这样只能减少实验误差,不可能没有误差,即使老师测量也会有误差”
【解答】解: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减小误差,可以采用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度高的测量工具、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等方法来减小误差,所以小一的说法正确,其他说法不正确。
故选:D。
8.如图所示,三条线段a、b、c的长度分别为L1、L2、L3,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A.L1<L2<L3 B.L1<L2=L3 C.L1=L2=L3 D.L1=L2<L3
【答案】A
【解答】解:用刻度尺直接测量(或用身边的签字笔作为“尺子”进行大致测量),会发现线段a最短,线段c最长,即它们长度的大小关系为L1<L2<L3。
故选:A。
9.实验室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
A.刻度尺 B.量筒 C.温度计 D.秒表
【答案】B
【解答】解:A、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故A不合题意;
B、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故B符合题意;
C、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工具,故C不合题意;
D、秒表是用来测时间的,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0.要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根曲线MN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  )
A.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
B.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
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和B一样
D.以上都不可取。
【答案】B
【解答】解:A、用刻度尺直接测量,不准确,不方便。故A错误;
B、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采用了等效替代法,用细丝线代替了曲线,便于测量。故B正确;
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不准确,因为橡皮筋有弹性,把它拉直后测量值会变大。故C错误;
故选:B。
11.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的能量主要来自食物
B.可见光具有能,不可见光不具有能
C.燃料提供了汽车运动所需的能量
D.声音也具有能量
【答案】B
【解答】解:
A、人的能量主要来自食物,故A正确;
B、可见光可以传递光能,红外线、紫外线等不可见光也能传递光能,如用红外线灯取暖等,故B错误;
C、燃料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汽车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所以燃料提供了汽车运动所需的能量,故C正确;
D、生活中利用超声波来清除结石、洁牙、清洗眼镜等,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故D正确。
故选:B。
12.小金想测量一本课外书中一张纸的厚度,数了一下共有100页(50张)。他用刻度尺进行了四次测量,量出这本书的厚度为2.00厘米、2.99厘米、1.98厘米、2.02厘米,则每张纸的厚度约为(  )
A.0.022厘米 B.0.04厘米 C.0.045厘米 D.0.02厘米
【答案】B
【解答】解:由厚度的数值可知,2.99厘米与其他数值相差较大,故是错误的数据;则课外书的厚度为:
D==2.00cm;
课外书共有100页(50张),则每一张纸的厚度为:d==0.04cm,所以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3.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为4℃,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读数为96℃.用此温度计测某杯液体的温度是22.4℃,则这杯液体的实际温度是(  )
A.16℃ B.18℃ C.20℃ D.24℃
【答案】C
【解答】解:
温度计上一个小格表示的实际温度为;
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的温度为22.4℃时,这种液体的实际温度为×(22.4﹣4)=20℃。
故选:C。
14.用材料甲制成的刻度尺去测量用材料乙制成的物体的长度。在5℃时测得的长度为L1,在30℃时测得的长度为L2。如果两次的测量方法都正确,且L1>L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材料膨胀程度不同,且材料乙的膨胀程度大
B.若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则降低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
C.若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则升高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
D.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对
【答案】C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在15℃时测得的长度为L1,在30℃时测得的长度为L2,且L1>L2,如果在15℃时取甲、乙两种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那么在30℃时,只有甲的材料膨胀程度要大于乙的,甲在30℃时测量乙的长度才会小于其在15℃时测量的乙的长度,故A错误,C正确,由于题目中没有给出降低温度后甲、乙两种材料的变化情况,所以无法判断B选项是否正确。
故选:C。
15.实验探究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探究过程一般包括如下环节:①提出问题,②得出结论,③设计和进行实验,④做出假设。探究过程的第一个环节通常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解答】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因此,探究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提出问题,故A正确。
故选:A。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16.晨检测温是学校防疫的重要措施之一,如图所示的水银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   原理工作的,其示数为    ℃。
【答案】热胀冷缩;37.5。
【解答】解:水银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工作的;
由图可知,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示数为:37.5℃。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37.5。
17.新冠病毒席卷全球,抗击疫情已成为国际共识。下列是疫情防控的一些用品。
(1)医用口罩体的长度约为175  (填单位),鼻梁上的压条弯折后不易折断,这属于    (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上学期间,需要每天测体温,体温枪显示该同学的体温是36.8    (填单位)。
【答案】(1)mm;物理;(2)℃。
【解答】解:(1)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一拃)大约15cm,口罩体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17.5cm=175mm左右;
鼻梁上的压条弯折后不易折断,这属于物理性质;
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6.8℃左右,变化幅度很小。
故答案为:(1)mm;物理;(2)℃。
18、指纹是人身上独特的“密码”,可以辨别人的身份。小柯同学用肉眼仔细观察自己的十个手指的指纹,属于 观察(填“直接”或“间接”)。若想要指纹变大,纹路变得更加清晰,可以用 继续观察(填仪器名称)。
【答案】直接;放大镜。
【解答】直接观察是指凭借人们的感官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间接观察是指借助仪器设备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放大镜是用以放大物体的凸透镜,通常用来观察物体细节,因此小柯同学用肉眼仔细观察自己的十个手指的指纹,属于直接观察,若想要指纹变大,纹路变得更加清晰,可以用放大镜继续观察。
故答案为:
直接;放大镜。
19、为了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小夏利用桌上的粗细均匀的铅笔,用刻度尺测量得到铅笔直径(内径)为D1,他将厚薄均匀的这张纸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并固定测得外径D2,如图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d的表达式是 。下列几种测量方法:
①为了测长为细铜丝直径,将其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数出圈数,并用刻度尺测出线圈总长度,然后算出直径;
②为了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先用量筒测出适量水的体积,再测出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然后算出小石块的体积;
③为了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先用天平称出50枚大头针的质量,然后算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与该题方法同类的有 。
【答案】(D2-D1)/2n;①③。
【解答】(1)由于纸带的厚度太小,所以无法直接用刻度尺来进行测量,因此要用累积法来完成实验;
可将纸带紧密绕在铅笔上,然后数出纸带的圈数n;n圈纸带的厚度为圆柱外径与圆柱形铅笔的直径差的二分之一,即:(D2-D1)/2n;
(2)①③属于累积法取平均值,②是排水法,不是累积法,故选①③。
答案:(D2-D1)/2n;①③。
科学研究、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是观察和实验。
(1)小科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时(如图甲所示),沿 (填“A”“B”“C”或“D”)方向观察易于读数。图乙是另一支温度计,此时读数为 ℃。
(2)小科在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如图丙所示),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 。测量结果为 cm。
【答案】(1)B;-22;(2)1mm;3.80。
【解答】:(1)体温计的内部的玻璃管很细,直接观察不易读出示数,利用放大镜的作用,使玻璃管放大,放大镜实质是一个凸透镜,如图只有在位置B观察,体温计的横截面的中间比边缘厚,才能起放大镜作用;
图乙: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面在零刻度以下,示数是-22℃;
(2)图丙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6.00cm对齐,右侧与9.80cm对齐,故物体的长度为3.80cm。
故答案为:(1)B;-22;(2)1mm;3.80。
21、请选择合适的单位填入。
(1)一瓶娃哈哈纯净水的体积为596 。
(2)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是2.1 。
(3)120000微米= 毫米
(4)5m3= mL
(5)大拇指指甲的面积约为1 。
【答案】(1)mL;(2)mm;(3)120;(4)5×106;(5)cm2。
【解答】解:(1)一瓶娃哈哈纯净水的体积为596mL;
(2)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是2.1mm;
(3)120000微米=120000×毫米=120毫米;
(4)5m3=5×106mL;
(5)大拇指指甲的面积约为1cm2。
故答案为:(1)mL;(2)mm;(3)120;(4)5×106;(5)cm2。
22、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曾设计过这样的一个温度计:一麦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整个装置不漏气。根据管中水柱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环境相应的温度。
(1)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 (选填“瓶内水”或“玻璃泡中空气”)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由此可以推测相同情况下 (选填“水”或“空气”)热胀冷缩效果明显。
(2)A、B两处刻度对应的温度的关系是:A处 B处(选填“<”“=”或“>”)。
(3)为了提高此温度计的灵敏度,便于读数,可采取的措施有很多,请写出其中一种: 。
【答案】(1)玻璃泡中空气;空气;(2)<;(3)增大玻璃泡的体积。
【解答】解:(1)伽利略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其工作物质是玻璃泡中空气,故可推测出相同情况下空气热胀冷缩效果比水明显。
(2)温度越高,气体膨胀越大,玻璃管中的水柱高度越低,故A处温度小于B处温度。
(3)增大玻璃泡的体积可以在温度变化相同时,玻璃泡内空气体积变化大,便于精确读数。
故答案为:(1)玻璃泡中空气;空气;(2)<;(3)增大玻璃泡的体积。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23、(2023春 鹿城区期中) ( http: / / www.m / science / report / detail / 88724237-d2b8-43ce-a862-f3332e42a25a" \t "_blank )“使用公筷,健康你我。”使用公筷真的有助于减少细菌的传播吗?小滨就此开展了下列实验:
①他在某餐厅点了5道菜,将每道菜平均分成三份,一份不食用(对照组),一份使用公筷,另一份不使用公筷。
②进餐前,他带上无菌手套,用无菌镊子采集每份菜品样本。
③进餐时,为保持每道菜夹菜次数一致,他对每一道菜的两份菜品交替夹菜。
④餐后再次采集菜品样本。采集的样本经过48小时培养,统计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菌落/克”指每克样品中含有的细菌菌落总数。菌落总数越大,表示细菌数量越多)
菜名 餐前(菌落/克) 餐后(菌落/克)
对照组 公筷组 非公筷组
凉拌黄瓜(凉菜) 14000 14900 16000 45000
水果沙拉(凉菜) 2000 2500 2800 4300
盐水虾(热菜) 160 170 180 220
炒芦笋(热菜) 30 35 50 530
香辣牛蛙(热菜) 60 ? 150 560
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进餐前,小滨带上无菌手套,用无菌镊子采集样品的目的是 。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支持使用公筷的依据是 。
(3)餐前的凉菜的菌落总数远超于热菜的可能原因 。
(4)根据其他菜品实验结果,推测香辣牛蛙对照组实验数据范围 。
【答案】(1)避免细菌的感染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餐后每道菜的公筷组细菌数量明显少于非公筷组;
(3)餐前的凉拌黄瓜未经过高温杀菌;
(4)大于60菌落/克小于150菌落/克。
【解答】解:(1)进餐前,小滨带上无菌手套,用无菌镊子采集样品的目的是避免细菌的感染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根据实验数据非公筷组的菌落数据远远高于公筷组,因此支持使用公筷的依据是餐后每道菜的公筷组细菌数量明显少于非公筷组。
(3)高温灭菌是一种常见的杀菌方法,利用高温来杀死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因此餐前的凉菜的菌落总数远超于热菜的可能原因是餐前的凉拌黄瓜未经过高温杀菌。
(4)根据其他菜品餐前、餐后(公筷组、非公筷组)实验数据对照,推测香辣牛蛙对照组实验数据范围大于60菌落/克小于150菌落/克。
故答案为:(1)避免细菌的感染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餐后每道菜的公筷组细菌数量明显少于非公筷组;
(3)餐前的凉拌黄瓜未经过高温杀菌;
(4)大于60菌落/克小于150菌落/克。
24、(2023 湖州) ( http: / / www.m / science / report / detail / 4d97b160-1119-40c1-9103-5ed6b26039cf" \t "_blank )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无机盐。同学们想了解含氮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老师给他们提供了一些实验材料:完全营养液、缺氮营养液、浓度适宜的溶液、蒸馏水、同种青菜幼苗若干、相同规格的玻璃器皿若干。各小组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第一小组的方案如下:①选20株长势旺盛、大小相似的青菜幼苗,用蒸馏水洗净根上的泥土,备用。②取2只玻璃器皿,编号甲乙。甲组加入适量完全营养液,乙组加入_____,将幼苗随机均分栽入其中。③将装置放在温暖有光通风的环境,并适时给根部通入空气。④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幼苗的高度、叶片颜色等生长指标。⑤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请回答:
(1)步骤①中选取幼苗20株的目的是 。
(2)步骤②中乙组加入 。
(3)针对第一小组的方案,第二小组认为可以用浓度适宜的NH4NO3溶液和等量的蒸馏水做对照,这样也满足氮元素的变量控制。但遭到大家的反对,理由是 。
【答案】(1)增大样本数量,减小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具说服力
(2)等量的缺氮营养液
(3)在控制氮元素变量的同时,其它条件应该相同且适宜。只有 NH4NO3 溶液或蒸馏水都不能让幼苗正常生长,无法得出实验结论。
【解答】解:(1)每组只用少量的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做实验不科学,可能因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自身原因等偶然性而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的数量要多,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排除偶然性,增强实验的准确性、可靠性。所以步骤①中选取幼苗20株的目的是增大样本数量,减小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具说服力。
(2)本实验想了解含氮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变量是含氮无机盐,故甲组加入适量完全营养液,乙组加入等量的缺氮营养液。
(3)用浓度适宜的NH4NO3溶液和等量的蒸馏水做对照无法得出实验结论,因为在控制氮元素变量的同时,其它条件应该相同且适宜。而只有 NH4NO3 溶液或蒸馏水都不能让幼苗正常生长。
故答案为:
(1)增大样本数量,减小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具说服力
(2)等量的缺氮营养液
(3)在控制氮元素变量的同时,其它条件应该相同且适宜。只有 NH4NO3 溶液或蒸馏水都不能让幼苗正常生长,无法得出实验结论。
25、(2023春 婺城区期末) ( http: / / www.m / science / report / detail / 440ec705-77d2-4b1d-9bfd-d702661ffbc5" \t "_blank )BTB(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可以一定程度反映水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如图甲所示。小金依据这一原理设计实验探究黑藻光合作用是否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如图乙所示。请回答:

(1)B组在实验在中的作用是 。
(2)小科同学提出质疑,光照是否会引起BTB水溶液中的二氧化碳量减少。为回应这一质疑,小金增加了C组实验:制得与A、B两组相同的黄色BTB水溶液后,不放黑藻,先将C组实验装置放置于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观察BTB溶液颜色,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 。
(3)为了得出结论,小金继续取A、B两组中的黑藻叶片,经酒精褪色、漂洗等处理后,分别滴上碘液,结果观察到 的实验现象。
(4)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形成对照;(2)再将其放置于与A组相同的光照环境中等长时间,观察BTB溶液颜色变化;
(3)A组叶片变蓝色,B组叶片不变色;
(4)光合作用需要光或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解答】解:(1)B组没有处理的是对照组,在实验在中的作用是与A组形成对照。
(2)小科同学提出质疑,光照是否会引起BTB水溶液中的二氧化碳量减少。为回应这一质疑,小金增加了C组实验:制得与A、B两组相同的黄色BTB水溶液后,不放黑藻,先将C组实验装置放置于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观察BTB溶液颜色,再将其放置于与A组相同的光照环境中等长时间,观察BTB溶液颜色变化。
(3)为了得出结论,小金继续取A、B两组中的黑藻叶片,经酒精褪色、漂洗等处理后,分别滴上碘液,结果观察到A组叶片变蓝色,B组叶片不变色。
(4)A组有光,有二氧化碳,因此,A组叶片能够产生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滴加碘液变蓝色,B组无光,没有二氧化碳,因此,B组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滴加碘液不变色,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光或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故答案为:(1)形成对照;(2)再将其放置于与A组相同的光照环境中等长时间,观察BTB溶液颜色变化;(3)A组叶片变蓝色,B组叶片不变色;
(4)光合作用需要光或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四.简答题,(4小题,共24分)
26、(2023春 龙湾区月考) ( http: / / www.m / science / report / detail / 1c9656a7-cbc3-454b-a882-aa78283ffb8c" \t "_blank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探究实验作了如下设计:
第一步:将4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贴上标签纸后分为A、B两组,A组编码1号和2号,用于检测教室的空气,B组编码3号和4号,用于检测笔帽。
第二步:将4个培养皿做处理。
第三步:每天观察一次,并作好记录。
组号 培养皿号 操作
A组 1号 置于教室讲桌上,打开盖10分钟后盖盖,置培养箱培养
2号 置于教室讲桌上,不做处理,同1号一起置培养箱培养
B组 3号 打开盖,将笔帽在培养基上轻压一下,盖盖,置培养箱培养
4号 打开盖,不做其他处理,与3号同时盖盖,置培养箱培养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之前要将培养皿进行高温灭菌处理为什么? 。
(2)有同学认为,4号培养皿做“打开盖”这一步是多此一举,你认为是否需要做这一步并进行说明? ,理由是 。
(3)如图是三天后观察到的A、B两组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答案】(1)杀死培养皿内混有的细菌或真菌的孢子等,以防杂菌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需要;为了保证变量唯一(控制单一变量)
(3)教室的空气和笔帽都有细菌和真菌
【解答】:(1)实验开始之前要将培养皿进行高温灭菌处理,以杀死其内混有的细菌或真菌的孢子等,以防杂菌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在科学实验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为研究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这样可以增强实验结论的说服力。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在上述实验中,设计4号培养皿做“打开盖”这一步是为了保证变量唯一(控制单一变量)。
(3)根据题干可知,A组编码1号和2号,用于检测教室的空气,B组编码3号和4号,用于检测笔帽。图中1号和3号有大量细菌和真菌,2号几乎没有,4号有少量细菌和真菌。说明教室的空气和笔帽都有细菌和真菌。
故答案为:
(1)杀死培养皿内混有的细菌或真菌的孢子等,以防杂菌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需要;为了保证变量唯一(控制单一变量)
(3)教室的空气和笔帽都有细菌和真菌
27、(2023 普陀区校级模拟) ( http: / / www.m / science / report / detail / 1d9c713e-d9ff-4cc8-a512-1684a160df61" \t "_blank )“公筷公勺”倡议一直是饮食文化的热点话题之一,当前疫情防控成为常态的形势下,使用公筷能否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专家们为此专门开展了实验探究。实验小组在餐馆一共点了6道菜,每道菜分成3组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实验数据记录每克待检样品培养的菌落形成单位(单位略),如下表。
凉拌黄瓜 盐水虾 干锅茶树菇 炒芦笋 咸菜八爪鱼 香辣牛蛙
餐前(不食用组) 14000 160 1100 30 60 60
餐后 使用公筷组 16000 150 4600 30 20 150
不使用公筷组 45000 220 79000 530 5000 560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2)步骤1中每道菜分成3组,是为了进行 实验;
(3)分析餐前“不食用组”凉拌黄瓜的菌落总数远高于其他菜品,以及“使用公筷组”和“不使用公筷组”的实验数据,从两个方面提出健康饮食的合理化建议: 。
【答案】(1)使用公筷能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吗?(2)对照。
(3)食用熟食、聚餐时使用公筷。
【解答】解:(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使用公筷能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吗?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每道菜分成3份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对照实验。
(3)餐前的凉拌黄瓜的菌落总数远高于其他菜,原因是餐前的凉拌黄瓜未经过高温杀菌。由此建议大家食用熟食、(切生食和熟食的厨具要分开等)聚餐时使用公筷。
故答案为:(1)使用公筷能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吗?(2)对照。(3)食用熟食、聚餐时使用公筷。
28、青蟹、梭子蟹、招潮蟹是温州地区常见的三种蟹,外部特征如图甲。某校同学开展与蟹相关的系列实践活动,活动过程如下:
(1)【分类】根据图甲信息与生活经验将上述三种蟹分为两类,请写出分类依据与结果。
(写出一种即可)
(2)【探究】青蟹生活在江河海交汇口的滩涂上,捕捞后可在家庭条件下能存活1-7天。三组同学开展“青蟹在现有家庭条件下怎样才能延长存活时间“的探究活动,图乙为探究结果。(提示:第三组35℃时存活率为0)
某小组按下图方案将各塑料桶置于厨房地面进行探究。该探究基于的假设是 。
(3)下表是第三小组实验方案,根据图乙探究结果将表中“_____”处实验操作补充完整。
第三组实验方案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方案设计要求
步骤一 选择若干只活力良好的同种青蟹随机平均分成四组。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步骤二 将四组青蟹分别放在标记为A、B、C、D的黄色塑料容器中,将容器置于适宜的光照下。 排除影响实验结果的干扰因素
步骤三 将实验装置分别放在① 。 设置改变的量
步骤四 每天观察② ,并做好记录。 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步骤五 比较A、B、C、D四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获取事实和证据并得出结论
【答案】(1)壳的大小;第1类是青蟹和梭子蟹,第2类是招潮蟹(或一对螯左右是否对称的情况;第1类是梭子蟹和青蟹,第2类是招潮蟹);
(2)青蟹在不同颜色的容器内存活时间不同;
(3)①20℃、25℃、30℃、35℃的环境中;
②青蟹的存活情况。
【解答】解:(1)观图可知青蟹和梭子蟹的壳宽大,招潮蟹的壳小,因此可以根据壳的大小来将其中的三种蟹进行分类。第1类是青蟹和梭子蟹,第2类是招潮蟹。梭子蟹和青蟹的一对螯大小相等,招潮蟹的一对螯大小不等,因此,可以根据一对螯的左右是否对称进行分类,第1类是梭子蟹和青蟹,第2类是招潮蟹。
(2)三组同学开展“青蟹在现有家庭条件下怎样才能延长存活时间“的探究活动,观察图可知,除了容器的颜色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变量是容器的颜色,因此,要探究的是青蟹在不同颜色的容器内存活时间不同。
(3)根据第三组柱形图的横坐标可知实验装置分别放在20℃、25℃、30℃、35℃的恒温环境;根据第三组柱形图的纵坐标可知:每天观察青蟹的存活情况,并做好记录。
答案:(1)壳的大小;第1类是青蟹和梭子蟹,第2类是招潮蟹(或一对螯左右是否对称的情况;第1类是梭子蟹和青蟹,第2类是招潮蟹);
(2)青蟹在不同颜色的容器内存活时间不同;
(3)①20℃、25℃、30℃、35℃的环境中;
②青蟹的存活情况。
29、以下为某校学生进行“自制温度计”的项目化学习的部分片段,请完成下列问题:
(1)知识准备:了解温度计发展史
如图1所示的伽利略温度计,若环境温度升高,则玻璃管中的液面会 。(选填“上升”或“下降”)
(2)产品制作:①用带塞子的玻璃瓶、水、吸管、硬纸板、红墨水等材料制作简易温度计;
②用笔、水银温度计、刻度尺、温度未知的冷水和温水,在自制温度计甲的硬纸板上标上刻度。简述如何在自制温度计甲的硬纸板上标上均匀的刻度(要求最小刻度为1℃): 。
(3)产品评价:图2中乙图与丙图为不同小组上交的两种类型的温度计产品。已知常温下空气受热膨胀的能力大于水。你认为乙、丙两支温度计,哪支测量更准确,并简述理由。 。
【答案】(1)下降;(2)将水银温度计和自制温度计同时放入冷水中,待示数稳定后,记录水银温度计的读数t1,在自制温度计液柱所在的位置标出温度t1,再将水银温度计和自制温度计同时放入温水中,重复上述操作,标出温度t2,再用刻度尺量出t1和t2的距离,根据t1和t2的温度差,按照每等分1℃,均匀标上刻度。(3)乙温度计玻璃瓶中有部分空气,空气受热膨胀的能力大于水,同等的温度变化下,玻璃瓶内的总体积变化大于丙温度计,吸管中的液面高度差更加明显,利于提高测量的精度。丙温度计,因为丙温度计的吸管更细,同等膨胀体积下,吸管中的液面高度差更加明显,也利于提高测量精度。由于条件不充分,难以判断哪支温度计测量更准确。
【解答】:(1)伽利略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若环境温度升高,泡内的空气膨胀,使玻璃管中的液面下降。
(2)将水银温度计和自制温度计同时放入冷水中,待示数稳定后,记录水银温度计的读数t1,在自制温度计液柱所在的位置标出温度t1,再将水银温度计和自制温度计同时放入温水中,重复上述操作,标出温度t2,再用刻度尺量出t1和t2的距离,根据t1和t2的温度差,按照每等分1℃,均匀标上刻度。
(3)乙温度计玻璃瓶中有部分空气,空气受热膨胀的能力大于水,同等的温度变化下,玻璃瓶内的总体积变化大于丙温度计,吸管中的液面高度差更加明显,利于提高测量的精度。丙温度计,因为丙温度计的吸管更细,同等膨胀体积下,吸管中的液面高度差更加明显,也利于提高测量精度。由于条件不充分,难以判断哪支温度计测量更准确。
故答案为:(1)下降;(2)将水银温度计和自制温度计同时放入冷水中,待示数稳定后,记录水银温度计的读数t1,在自制温度计液柱所在的位置标出温度t1,再将水银温度计和自制温度计同时放入温水中,重复上述操作,标出温度t2,再用刻度尺量出t1和t2的距离,根据t1和t2的温度差,按照每等分1℃,均匀标上刻度。(3)乙温度计玻璃瓶中有部分空气,空气受热膨胀的能力大于水,同等的温度变化下,玻璃瓶内的总体积变化大于丙温度计,吸管中的液面高度差更加明显,利于提高测量的精度。丙温度计,因为丙温度计的吸管更细,同等膨胀体积下,吸管中的液面高度差更加明显,也利于提高测量精度。由于条件不充分,难以判断哪支温度计测量更准确。
如图所示,用甲、乙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其测量结果分别为:用甲测量的结果是 ;用乙测量的结果是 。小柯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得一桌子的边长为0.980m,后来将此尺与标准米尺对照,发现此米尺实际长度有1.002m,则桌子边的实际长度为 。
【答案】2.8cm;2.80cm;0.982m。
【解答】解:(1)由图知:甲刻度尺1cm之间有1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1cm,即甲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甲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是:5.0cm-2.2cm=2.8cm;
乙刻度尺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1mm,即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乙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是:5.80cm-3.00cm=2.80cm;
(2)由测量结果的数值0.980m,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
因为与标准尺相比,此米尺的实际长度为1.002m,说明该刻度尺的一小格相当于实际长度1.002cm;
读数是0.980m,相当于98个1.002cm,故物体的实际长度应该是:98×1.002cm≈98.2cm=0.982m。
答案:2.8cm;2.80cm;0.982m。
3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观察发现,夏天逐渐成熟和腐烂的香蕉常常会招引来许多果蝇。小明同学认为是香蕉腐烂时的酒味招引来了果蝇,而小聪同学认为是香蕉成熟时的香味招引来了果蝇。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诱捕果蝇的瓶子,将3只甲瓶和3只乙瓶随机均匀的放置在一个果蝇较多的地方。一段时间后他们将诱捕到的果蝇数记录在表中。回答下列问题:
瓶类 甲瓶 乙瓶
瓶号 1 2 3 总计 1 2 3 总计
果蝇数量 2 3 5 10 36 35 37 108
(1)小明和小聪同学的想法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 环节。
(2)甲、乙两种装置所用瓶子、纱布、开口、所装液体浓度及数量等都完全相同,其目的于 。
(3)他们都用3只甲瓶和3只乙瓶而不是用1只甲瓶和1只乙瓶的意义是 。
(4)仅根据实验方案及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建立假设(或猜想);
(2)控制无关变量,确保单一变量;
(3)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4)香蕉腐烂时的酒味对果蝇的吸引力比香味更强。
【解答】解:(1)小明和小聪同学的想法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建立假设(或猜想)环节;故答案为:建立假设(或猜想);
(2)甲、乙两种装置所用瓶子、纱布、开口、所装液体浓度及数量等都完全相同,其目的在于控制无关变量,确保单一变量;故答案为:控制无关变量,确保单一变量;
(3)同学们用3只甲瓶和3只乙瓶而不是用1只甲瓶和1只乙瓶的意义是避免出现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合理;故答案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4)该实验的结构是装有带酒味的糖溶液的甲瓶捕捉的果蝇数量比装有带香蕉味香精的糖溶液的乙瓶捕捉的果蝇数量多得多。所以仅根据同学们的实验方案及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香蕉腐烂时的酒味对果蝇的吸引力比香味更强;故答案为:香蕉腐烂时的酒味对果蝇的吸引力比香味更强。
小明同学在做“比较两种材料保温性能”的实验,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了下面表示“水温与时间的图像”(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室温保持不变。请根据图像回答:
(1)材料 (选填“①”或“②”)的保温性能好,因为 。
(2)当时的室温大约是 ℃。
【解答】解:(1)第①种材料的保温性能较好,因为从两图线的比较可以看到,两种材料同样包裹的烧瓶内,同样温度的满瓶热水比较,第①种材料包裹的瓶内热水温度降低较慢;
(2)显然,当瓶内水与室内空气温度相等时,两者间达到热平衡,即瓶内水温降至室温时,将不再变化。图线表示瓶内水温最后维持为20℃不变,可见室温应为20℃。
故答案为:(1)①;第①种材料包裹的瓶内热水温度降低较慢;(2)20。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