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 历史上的9月18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中国人没齿难忘、痛心疾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苦难的岁月,走进那段令国人深感耻辱的历史。第14课 难忘九一八知识技能:
1、掌握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史实。
2、讨论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提高认识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方法:
1、通过问题探究,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2、运用多媒体展示视频课件、图片文字,充分调动多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感受,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野心。
2、感受张学良、杨虎城的正义感和爱国责任感,认识共产党人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博大胸襟,培养热爱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学习目标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1)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
(2)当时蒋介石对日本侵略采取什么政策?蒋介石采取这一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3)造成什么结果?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东北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是怎么做的? 合作交流1、“攘外必先安内”,集中力量围剿红军2、日本国力大大强于中国,抗日必亡3、幻想国联调解活动与探究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是什么?1932年,日本扶植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在日寇的铁蹄下,东北三千万同胞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末代皇帝溥仪日
军
在
东
北
犯
下
滔
天
罪
行西安事变
(1936、12、12)不抗日则死!决不做亡国奴! 1936年12月初,蒋介石带着军政要员到了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出兵进攻陕北的红军。12月12日,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1、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的目的是什么?
2、中共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其出发点是什么?
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对当时的时局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合作交流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 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于群龙无首、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进一步侵略中国。中国共产党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最终,我们的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从全国抗日大局考虑,不计宿怨,不计前嫌,以博大的胸襟,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并派周恩来等人到西安去调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呢? 思考 它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它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事变和平解决我们为什么这样,为争地盘吗?
不是!为泄私愤吗?
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辱的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 “千古功臣、民族英雄” 周恩来高度评价他们是 体会张、杨的爱国情怀 20日下午,张学良护送蒋介石飞离西安。
但蒋介石后来背信弃义,使张学良遭长期
监禁,杨虎城惨遭杀害。情感共鸣 从张、杨两位将军身上我们可以深深的感受到他们为国、为民,不计个人安危,英勇挺身而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张、杨以个人之失,换来民族之得,虽是一个人的不幸,却是民族的大幸。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东三省沦陷局部抗战开始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我来总结 一个优秀的民族必定是一个牢记历史的民族。面对那段屈辱的历史,我们现在一定感慨万千,《难忘九一八》,你最难忘的是什么呢?心灵感悟 九一八事变虽然已经过去83周年,但是侵华日军的罪恶却不能因时间的流逝而被抹去,我们决不允许历史的悲剧重演,所以,同学们,我们只有居安思危,才能长治久安,只有警钟长鸣,才能知耻后勇,只有勿忘国耻,才能发愤图强。教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