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石壕吏

文档属性

名称 25、石壕吏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00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1-27 14:3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石壕吏》
1.朗诵诗歌,了解背景,理解主题,品味语言;
2.赏析本诗情节生动,构思巧妙的艺术特色;
3.深切体会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作者、时代背景
杜甫(712—770)
“诗圣”
————
“诗史”
唐朝现实主义诗人
《石壕吏》
《新安吏》
《潼关吏》
“三吏”
背景简介——
为平定安史之乱,唐军四处抽兵补充兵力。杜甫这时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刚好目睹了这一现实。
自学课文,明确学习任务: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
2.划出你认为该重点掌握的词句,弄懂意思;并
划出疑难。
3.结合课文注释,说说诗的大意。
检查自学情况:
1.朗读比赛(个人赛、小组赛);
2.学生相互质疑,理解词句大意;
3.复述故事;
1.明明是朝廷征兵,为什么不说征兵,而说“夜捉人”?
2. 诗中是怎样表现捉人这一情节的?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
3.从老妇人的哭诉看,战争给这一家人带来了哪些苦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大家试试吧。
发挥想像,续写老妇人被捉后在军中的生活情况和这家人的生活,然后在全班交流一下,读一读,看谁写得好。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发挥想像,续写老妇人被捉后在军中的生
活情况和这家人的生活,然后整理到小作文
本上。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