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1-27 14:48:19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三 峡郦 道 元 三峡位于长江中游,西起四川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主要景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峡群峰夹峙,悬崖千丈,风光雄伟壮丽,风景如画。三峡—瞿塘峡三峡—巫峡三峡—西陵峡诵读欣赏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弄懂课文意思,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现象和特殊句式的翻译。一词多义:绝沿溯阻绝哀转久绝绝 多生怪柏自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通假字略无阙处“阙” 同”缺”,意思是”中断”隔绝消失极从、在如果词性活用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动词作名词,奔驰的骏马形容词作名词,急流的水;
形容词作名词,清波重点词解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2、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每逢秋雨初晴和降霜的早晨,树林山涧里一片清冷寂静。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出了(山石林木的)的倒影。句子翻译互文并提问题探讨:1.作者通过描写三峡的哪些景观,来表现三峡的壮丽风光的?文中描写了三峡的山、夏水、春冬景色、秋天景象。2.文中用了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三峡的山和水的?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长)(多)(陡、高峻)(高峻、狭窄)铺垫 →夏水的迅猛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凶险)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迅疾)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对比3.作者运用哪些语句来描写三峡春冬的景色的?观察角度有何不同?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俯 视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仰 视白浪、绿潭、青山、花草色彩艳丽“清” “荣” “峻” “茂”一字一景4.作者描绘三峡秋天的景象时选取了怎样的时间和事物?请用两个词语概括其特点。晴初霜旦林、涧、猿啸、回声悲寂、凄凉5.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写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点。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课文小结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雄伟的崇山峻岭,有奔腾的长江黄河,有珍贵的文物古迹,有秀丽的园林风光。《三峡》是一篇很好的古代写景散文,作者描述了三峡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使我们从中受益匪浅。 拓展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和《三峡》都描写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文章的第二层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层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层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课后练习请对照课文,查找有关三峡工程的资料和图片,推想一下,到那时,郦道元所描写的景色将有哪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