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初中历史 八年级下册
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熊明媚一、教材分析(全册)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两岸必将实现和平统一一、教材分析(本课)二、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有机结合
知识落实:各时期对台方针政策;一个中国的原则;在此方针下两岸关系的缓和发展。
能力培养:通过收集各类历史得出结论,论从史出。
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祖国统一必将实现。三、重难点分析举重若轻 化繁为简
重点: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及在此方针指引下两岸关系的发展。
难点: 把理论性的大政方针内化到学生的知识体系中。认识台湾的“一国两制”与港澳的“一国两制”间的异同。四、学情分析 “每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与其心理素质相符的认知能力和思维品质”。
“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记忆类型,思维方法上都存在差异”
——皮连生《学习心理学》
初中生智力的发展,最主要的在于其新的思维特点的出现。初中生思维活动的基本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有时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还起作用。
——教育心理学家 朱智贤
“因材施教”、“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五、教法应用1945年3月
台湾民众
欢迎祖国军队进驻台湾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1949年 内战失利
国民党败退台湾浅浅的海峡
国之大殇
乡之深愁自学目标一:党和政府对台政策的发展变化。
基本要求:按时间顺序列出“新中国建国以后”、“20世纪5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执政期间”四个时期对台方针的变化。
提高要求:归纳出新中国建国至今,党和国家在实现两岸和平统一问题上,一以贯之的前提和基础。
自学目标二: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和发展。
基本要求:按时间顺序列出祖国大陆和台湾有关方面为促进海峡两岸的和缓和交流采取的具体措施。
提高要求:上述措施各项在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自学目标三:海峡两岸各领域的密切交往。
基本要求:纵览本课提取出两岸同胞在人员往来、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密切交往的表现。
提高要求:运用本课所学知识,论证祖国统一是符合两岸人民根本利益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目标展示 自学指导自学指导促进和平统一“八项主张”江泽民“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邓小平争取和平方式解放台湾毛泽东解放台湾,实现统一毛泽东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是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唯一可行之路 1990.9 李登辉称“台湾早已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
1994.4 李登辉公开否认“一个中国”原则。鼓吹“两国论”。台独分子 李登辉(右)陈水扁(左)基础落实 能力培养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自学指导在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上所起的作用两会负责任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就开展更广泛交流达成共识。(汪辜会谈)海峡两岸关系再次迈出重要性一步。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和中国原则”达成共识(九二共识)中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为海峡两岸交流建立了正常化的联系。台湾成立海峡两岸交流基金会(海基会)打破两岸38年(49—87年)隔绝状态,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汪辜会谈”使海峡两岸关系进入新阶段60年来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首次握手渡尽劫波兄弟在
相逢一笑泯恩仇基础落实 能力培养☆人员往来
☆经济合作
☆文化交流
☆其他方面请用事实说明
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基础落实 能力培养分离52年的母女再次相逢2010年春晚
台湾组合“小虎队”06年赠台熊猫“团团”“圆圆”09年海协会、海基会
南京举办台商座谈会512地震后
台湾红十字救援队进入四川绵竹市汉旺镇展开搜救两岸合拍的电视剧当堂训练 知识反馈1、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的,对台基本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
2、 1992年海协、海基两会达成的共识是______________。
3、 “汪辜会谈”的地点在_______。
4、 江泽民提出的对台“八项主张”中强调实现和平统一的检测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落实当堂训练 知识反馈 为什么说海峡两岸的最终统一是历史的必然?明月何时照我还能力培养当堂训练 知识反馈
祖国统一 青年有责
—就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你的设想与建议
思路与要求:
1、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国家有关两岸统一的法规政策等资料
2、调查访问,了解民意
3、与同学合作探究,交流学习成果 学习延伸七、板书设计 历史是国民之明镜,
爱国之源泉。
国民教育之根本,
莫急于本国历史。
——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