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完成基础型学习任务:认识“捡、旧”等11个生字,读准“挣、几”等4个多音字,会写“柴、旧”等13个生字,积累“火柴、围裙”等词语。
2.落实发展型学习任务:能说出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情形及表达的愿望。能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说出自己的感受。这是重点。
3.设计拓展性学习任务:推荐阅读安徒生童话。
【教学重难点】
能说出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看到的情形及表达的愿望;能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及自己的感受,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教学过程
任务一:了解悲惨处境。
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文中卖火柴的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你想到的词语来形容。悲惨、可怜……
请看课中导学单第一题:自由朗读课文1-4自然段,你从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小女孩生活的可怜,处境的悲惨,找出一个最能概括小女孩处境的词语,写在导学单上。
交流中,我会抓住中心语句: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
首先引导学生从1-4自然段中找到能体现小女孩“冷”的语句:
1.环境: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通过朗读,读好“冷极了”,体会当时天气的寒冷。
2.直接描写: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通过朗读“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想象小女孩当时寒冷的神情。
3.间接描写:穿着一双很大的拖鞋,还弄丢了。
体会小女孩连一双自己的鞋子都没有,出来卖火柴只能穿妈妈的拖鞋,最后还弄丢了,只能赤着脚走在雪地上。
接着让学生找一找又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她的“饿”。这一部分没有进行直接描写,可以引导学生从下面两句话中进行体会。
句一: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所以她不敢回家,爸爸一定会打她的;也没有钱卖东西吃,整整饿了一天。
句二: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板块二 研读幻象,读懂愿望
1.默读课文第5~9自然段,初步了解内容。
导语:让我们走进小女孩看到的幻象,想想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每次擦燃火柴看到了什么。图片
2. 研读第一次擦燃火柴,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想象一下,如果你是这个小女孩,看到这样的火炉,你的心情如何?会怎么做?
关注感叹号。
3. 朗读感悟,读懂愿望。
4. 小结学法:先找出擦燃火柴后看到的幻象,再读出幻象的美丽,最后在读中体会出小女孩内心的渴望。
5.迁移学法,读懂其余四次愿望,为什么小女孩会看到这些?
任务二:梳理幻想过程。
我会出示句子: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
请看导学单第二题:自由朗读课文5-9自然段,找一找小女孩一共几次擦燃火柴,划出描写擦燃火柴的句子。每次擦燃后看到了什么?圈出重点的词语。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思维导图。
第一次 温暖的大火炉
第二次 喷香的烤鹅
第三次 美丽的圣诞树
第四次 慈爱的奶奶
第五次 和奶奶一起飞走了
1.除第一次擦燃火柴段外,其它四次分别在6-8自然段开头第一句。
2.前三次看到的可以在5-7自然段找关键词,也可以在第8自然段中找到关键句进行概括,第四次看到的学生比较容易找到,第五次看到的可以结合插图和第9自然段中的“飞走了”进行概括。
任务三 回读课文,再悟愿望
1. 整体阅读,发现小女孩擦燃火柴的变化。
2.小女孩擦燃火柴从“犹豫”到“果断”,火柴从“一根”到“一把”,说明了什么?她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3.一根小小的火柴,不过萤火之光,可对于小女孩来说,却是如此温暖,如此美好,如此幸福,一旦靠近,便再也控制不住想要紧紧抓住,可是眼前的幻象一次次破灭,希望一次次落空,所以小女孩一次又一次擦燃火柴,直到最后,不顾一切,想要留住慈爱的奶奶,留住这世上曾经唯一疼爱过她的奶奶。
4.入境体会。
引导:我们看到了小女孩对幸福如此强烈的渴望,同时,我们的心也为之轻轻颤抖,是什么使我们的心为之颤抖呢?(学生交流)
板块四 探索主题,走向童话
1.研读“微笑”。
学生自主朗读第10自然段。
导语:小小的火柴,一次次擦燃,一次次熄灭,美丽的幻象一次次出现,一次次破灭,同学们,小女孩擦燃的仅仅是火柴吗?破灭的仅仅是幻象吗?
引导:在这句话中,是什么深深打动了你?小女孩为何微笑?
2.回味故事,走近童话。
交流印象深刻的地方。
请再次浏览童话,说一说:你喜欢这个故事吗?喜欢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阅读感受。
3.小结:今天,我们读安徒生爷爷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发现了藏在童话中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同时透过想象,学会了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故事中深藏的秘密,获得新的力量。这是安徒生爷爷带给我们的全新体验,也是童话带给我们的全新体验。
4.推荐阅读《安徒生童话》。
教学反思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世界童话之王”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它讲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悲惨故事。作者通过这个童话,深刻地控诉了当时丹麦社会贫富悬殊的不合理性,揭露了专制社会的罪恶,表达了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课文的重点是:小女孩在又冷又饿的情况下,为了暖和快要冻僵的身体,五次擦燃火柴并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种种幻象,而这些幻象又恰恰是她在现实生活中所需要的,与她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课极富感情,不宜层层分析,那样会削弱文章的感染力。
根据本课特点,我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在导入部分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作者安徒生的图片,介绍他的背景和《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背景,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搜集、处理并利用信息的能力。老师的引导到位,学生思路清晰,一下子就把握了问政的整体。
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要使学生深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必须注重朗读教学。为突出课文的教学重点,在教学时直接把研究主题定为: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象?在学习这部分时,我设置了三个“读”的环节: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小女孩一共几次擦燃火柴,在每次擦燃火柴中分别看到了什么?
2.再次精读课文,把自己读不懂的地方标画出来,全班讨论。读完后说说自己的读书感受。
3.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练习读,读给同桌听。
通过多次“读”,让学生重点认识小女孩现实生活的悲惨和痛苦,在感情朗读中深化学生的认识,勾起情感深处的同情。
在作业设计环节,利用学生学习这篇童话的激情,趁此推荐了许多在安徒生的童话,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文中作批注的地方比较少,说明学生学语文,在“思”上做的还不够。今后还应加强这方面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