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附中高2025届高二上阶段性检测(一)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
选择题(总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2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5 CDCDD 6-10 BBCAC 11-15 AABBB 16-20 DCABB
二、非选择题(5个小题,共40分,每空均2分)
21.(10分)(1) 神经-体液-免疫
(2)渗透压 770
(3)缺氧
(4)有助于患者内环境稳态的维持
22.(12分)(1)促进生长(神经系统)发育
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甲状腺激素
氨基酸的衍生物
(2)AB
23.(12分)(1)Na+、K+ 神经纤维的直径大小和有无髓鞘
(2)形成动作电位的区域少,维持神经纤维内外离子浓度差所需的能量少
(3)突触间隙 ①双向性 ②快(“迅速”等同义词均可)
24.(14分)(1)由负变正 化学信号—电信号
(2)增强 H+
(3)促进 抑制
(4)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或“低级中枢受到高级中枢的调控”)
25.(12分)(1)①非条件 气味甲
②相等 B>A>C
(2)④③①④
(3)动物的Tm过短,CS与US之间不易建立关联,难以形成条件反射,降低了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能力西南大学附中高2025届高二上阶段性检测(一)
生 物 试 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023年10月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铅笔填涂;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学生保存,以备评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根据以下模型分析,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图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细胞外液是血浆,因此其渗透压最高
B.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单箭头表示的有①②③⑤
C.CO2、神经递质、激素和尿素均属于内环境成分
D.癌细胞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它的出现并不会影响人体内环境稳态
当人体器官或系统的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最不合理的是A.下丘脑功能障碍的患者体温波动范围可能较大
B.肾功能严重衰竭的患者血浆渗透压可能较高
C.重症肺炎呼吸障碍患者的血浆酸碱度可能较低
D.肠道吸收功能障碍的患者血浆渗透压可能较高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稳态的基础: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B.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恒定不变的状态
D.内环境稳态概念的发展:分子、细胞、器官、群体等生命系统各个层次都普遍存在稳态
阶段性检测(一)生物 第1页(共10页)
近日,多家媒体关注和报道罹患“渐冻症”的29岁湖北籍北大女博士。“渐冻症”学名为 “肌萎缩侧索硬化”或“运动神经元病”,从发现至今已有 130多年,病因至今不明,当代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所患的即为该病。该病患者的所有感觉和思维活动等完全正常,但因不明原因导致患者全身大部分运动神经元损伤,致使几乎全身所有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不能运动,包括吞咽和说话困难,直至呼吸衰竭,身体就像逐渐被冻住一样,故称“渐冻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患者体内损伤的运动神经元应属于传入神经元
呼吸衰竭的直接原因是病灶扩展到脑干,导致脑干损伤
患者损伤的神经根据其发出的中枢分类应属于交感神经
患者体内一般感受器和传入神经元是正常的,前期可以有感觉
逆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一种基本方法,具有明显的工具意义。以下是对神经系统的假设,若这些假设成立,则对其推理合理的是
A.若胃肠只受副交感神经支配,则胃肠蠕动会逐渐减弱
B.若心脏只受交感神经支配,则心跳会逐渐减弱
C.若自主神经系统完全自主,则我们只能进行深呼吸
D.若自主神经系统的调控必须受意识的支配才能进行,则我们可能会“忘了”心跳
某心脏病患者(心率130次/min)要做冠状动脉增强CT。为了成像清晰,要求受检者的心率低于70次/min,故医生让他在检查前1h口服25mg倍他乐克。试推测倍他乐克的作
用机理可能是
A.激活交感神经的神经递质受体 B.阻断交感神经的神经递质受体
C.阻断副交感神经的神经递质受体 D.促进副交感神经的神经递质降解
星形胶质细胞是一类体积最大的神经胶质细胞,具有许多突起,并伸展填充在神经元之间,起支持、分隔、营养神经元的作用,其与神经元相关代谢过程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A.图中代谢过程可以体现出神经胶质细胞营养神经元的功能
B.星形胶质细胞可通过其突起与神经元联系,从而参与组成反射弧
C.增强MTC活性或增加MTC数量均可能导致神经元损伤
D.若星形胶质细胞直接将呼吸作用产生的大量ATP提供给神经元,可能导致神经元线粒
体的退化
阶段性检测(一)生物 第2页(共10页)
脊髓位于椎管内,根据脊椎节段由上至下可分为颈段、胸段、腰段、骶段和尾段。高位截瘫是指第二胸椎以上的脊髓损伤所引起的截瘫,此时四肢丧失运动功能;下半身截瘫是指
第三胸椎以下的脊髓损伤所引起的截瘫,此时下半身运动功能丧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脊髓是调节运动的低级中枢,与内脏活动调节无关
B.高位截瘫患者四肢丧失运动功能最可能是因为大脑相关运动区域受损
C.下半身截瘫患者下半身丧失运动功能最可能是因为大脑与脊髓之间的通路受损D.脑卒中患者也是因为与高位截瘫相同的原因出现了四肢不能运动的病症
陈铭曾在《奇葩说》中表示“无数个一捧起书就会困的时刻,都怪童年的深夜”。从心理
学的角度来看,犯困本身与学习活动无关,但由于在大脑疲劳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看书学习,而当拿起书时,又抵制不住疲劳的侵袭,便想抛书睡觉,但又觉得不学不看不行,从而勉强支撑。如此多次反复以后,学习与睡觉两种本来并不相关的活动就联系起来了。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学习就困”的建立过程中学习逐渐从非条件刺激转变为条件刺激
B.“一学习就困”的形成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C.“一学习就困”的消退过程中有新条件反射的建立
D.应尽量避免在大脑处于劳累的状态下学习
如图所示灵敏电流计的电极均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相应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均正常,在a处给予适宜电刺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处给予适宜电刺激后,在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反
B.a处给予适宜电刺激后,灵敏电流计的读数表示动作电位的峰值
C.a处给予适宜电刺激后,若电流计的指针偏转一次,则“?”处一定有突触
D.a处给予适宜电刺激后,若电流计的指针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则“?”处一定有突触
最能准确反映静息电位特点的是(电位计指针直立向上为 0 电位)
A. B. C. D.
如图表示某时刻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箭头方向代表兴奋的传导方向),①②③④⑤分别对应轴突上Ⅰ、Ⅱ、Ⅲ、Ⅳ、Ⅴ处在此时的瞬时膜电位。突触前膜a释放的神经递质乙酰
胆碱作用于突触后膜b。现有某种有机磷农药能使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酯酶(分解乙酰
胆碱)活性受抑制,某种蝎毒会抑制Na+通道的打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阶段性检测(一)生物 第3页(共10页)
A.轴突上的Ⅳ处此时Na+通道大量开放,Na+内流
B.轴突上的Ⅱ处此时Na+通道大量开放,Na+内流
C.若在突触间隙使用该种有机磷农药,则a处不能释放乙酰胆碱
D.若在突触间隙使用该种蝎毒,b处能形成动作电位
自主神经系统可释放ATP,参与对血管、心肌、膀胱﹑肠平滑肌的调节,在痛觉传入中具有重要作用。P2X和P2Y是ATP的受体,ATP与P2X 结合后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P2Y
可与多种G蛋白偶联,ATP与P2Y 结合后,偶联的Gs蛋白可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偶联的Gi蛋白则引起下一神经元抑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TP可作为神经递质,在神经元的高尔基体中合成
B.P2X 作为受体可将ATP的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C.ATP与P2X 结合后产生的兴奋性效应主要是某离子主动运输进入膜内所致
D.ATP对突触后神经元的调节效应仅取决于G蛋白类型
人对声音的感知与听觉毛细胞有关,毛细胞表面有一簇纤毛突起,当声音振动引起基底膜振动时,能使毛细胞的纤毛倾斜,致使连接丝拉动离子通道打开(图 a),内淋巴中的K+
进入细胞,最终引起听觉神经兴奋(图b)。已知内淋巴液中K+浓度高于听觉毛细胞内液
中K+浓度,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听觉神经纤维末梢与其作用的听觉毛细胞共同构成了效应器
B.内淋巴中钾离子浓度或钙离子浓度异常均可能会导致听力受损
C.钾离子进入细胞后导致的膜内外电位改变是促进神经递质释放的直接原因
D.只要静纤毛出现倾斜,就能够通过图b机制使听觉神经纤维产生兴奋
帕金森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退行性疾病,临床以静息震颤(静止下来才会出现震颤如手抖,活动起来反而能够减轻震颤)、四肢肌肉僵硬等为主要特征,主要病因是多巴胺能神经元
损伤、甚至大量死亡。乙酰胆碱为常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下列相关推测最不合理的是A.帕金森病患者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多巴胺释放减少
B.多巴胺发挥作用后不能被突触前膜回收造成帕金森症
C.帕金森病患者静息震颤可能与乙酰胆碱过量分泌有关
D.静息震颤时突触后膜上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增加
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或憋尿。膀胱的扩大和缩小是由植物性神经(自主神经)支配的,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副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膀胱缩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排尿反射相关的中枢仅位于大脑皮层
B.参与憋尿和排尿的反射弧相同
C.成年人出现不受意识支配的排尿一定是大脑皮层的相应中枢出现了损伤
D.控制排尿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兴奋时释放的神经递质不同
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学习和记忆需要多个脑区和神经通路参与,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如果对第一级某一信息加以注意很容易将之转入第二级记忆
C.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
D.第一、二、三级记忆相当于长时记忆
科学家在寻找激素,并确定它的分泌部位的实验中,用了很多科学的实验方法和科学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沃泰默通过实验说明小肠粘膜可以在盐酸刺激下产生神经递质促进胰腺分泌胰液B.斯他林和贝利斯剪下小肠刮下黏膜的操作,可以排除神经调节对胰液分泌的影响C.结扎狗的胰管,使胰腺萎缩,再用萎缩的胰腺提取液可以来治疗狗的糖尿病
D.公鸡被摘除睾丸后一段时间再重新植入睾丸观察性状变化的实验,运用了减法和加法
原理
EP(内啡肽)是垂体释放的一种激素,在大脑中的作用机制与毒品海洛因相似,可以产生相同的乐观情绪。劳动、一定强度的运动、吃辣、开怀大笑等会促进EP的产生。下列分
析错误的是
A.EP以胞吐的方式分泌至细胞外
B.服用EP或许可以帮助抑郁症患者缓解痛苦
C.运动可以辅助戒毒可能是因为EP与毒品竞争受体
D.EP分泌不足可能会导致抑郁、对痛苦的承受力下降
生长激素(GH)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骼的生长,对动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除灵长类猴外,其他动物的生长激素对人不能产生生理效应。以下关于生长激素
(GH)的说法错误的是
A.GH的结构和功能有种族特异性
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与GH可由同一内分泌腺分泌
C.幼年时GH分泌过少引起侏儒症,过多则引起巨人症
D.GH化学本质与胰岛素相同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10分) 脊柱外科手术过程中渗血较多,患者术后易因失血发生内环境稳态失调。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是在术前快速输入一定量的胶体溶液或晶体溶液使血容量(血管中的血液总量)增加的一种血液保护技术,某小组欲研究AHH 对脊柱手术患者内环境稳态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表所示(除pH以外,表中指标均为相对值)。回答下列问题:
观察组 对照组
T0 T1 T0 T1
动脉血pH 7.47 7.35 7.45 7.46
血乳酸 1.32 1.37 1.35 1.38
血糖 5.53 6.43 5.93 8.54
Na+总量 141.6 141.3 141.3 149.5
K+总量 3.87 3.89 3.86 4.00
Ca2+总量 1.15 1.16 1.14 1.36
Cl 总量 105.6 107.5 103.7 108.2
观察组 T0和对照组 T0:手术前。观察组 T1:AHH并手术。对照组 T1:手术前不采用AHH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__________调节网络。
实验中需要测定血浆中Na+和Cl-含量变化的原因是血浆中的两种离子浓度可以反映出
血浆__________的大小,正常人体血浆渗透压约为__________kPa。
乳酸是体内葡萄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若血液中乳酸含量增加,说明机体出 现了__________现象。
本研究表明AHH对脊柱手术患者内环境稳态的影响是__________。
阶段性检测(一)生物 第6页(共10页)
(12分) 回答下列有关动物实验的问题:
用动物实验法研究某腺体的功能,实验结果如表: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用腺体分泌物 制剂饲喂蝌蚪 a.发育加快,体型较小
将成年狗的该腺体摘除 b.食欲不振,身体臃肿 c.行动呆笨,精神萎靡
摘除幼龄狗的该腺体 d.除b和c外,还停止发育
将该腺体的分泌物注 射到健康小白鼠体内 e.身体消瘦,食欲旺盛 f.躁动不安,情绪紧张 g.心跳、呼吸加快
①根据实验结果a、d可知,该腺体的分泌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理作用。②根据实验结果b、e可知,该腺体的分泌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理作用。
③根据实验结果c、f、g可知,该腺体的分泌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理作用。④该激素是__________,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
现有体重相似、发育正常且处于相同阶段的甲、乙、丙、丁四只雄性小狗,对丁狗不
作处理,甲、乙、丙狗分别作不同的处理。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得四只小狗血液中三种
激素的含量(单位: g mL–1)如表所示,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多选)
项目 雄性激素 甲状腺激素 生长激素
甲 3.8 0.1 5.8
乙 3.6 2.8 0.1
丙 0.8 3.0 5.5
丁 4.0 3.0 6.0
A.甲小狗的垂体可能被切除了
B.乙小狗的生长速度快于丙、丁小狗的生长速度
C.丙小狗的性腺被切除,其生殖器官的发育会受到影响
D.丁小狗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12分) 请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枪乌贼的轴突无髓鞘,直径可达1 mm,兴奋传导速度能够达到30 m/s;在
哺乳动物中,无髓鞘的神经纤维(甲)直径为0.3~1.3μm,传导速度最快可达2.3 m/s,有髓鞘的神经纤维(乙)直径为1μm,传导速度最快可达30m/s,且无髓鞘的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所需的能量是同样大小的有髓鞘神经纤维传导所需能量的 50000倍。
阶段性检测(一)生物 第7页(共10页)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主要依赖于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外__________(离子)的运输。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与__________有关。
对神经纤维的结构进行分析发现,髓鞘包裹的部分不能与周围组织液进行离子交换,
但两个髓鞘连接处(郎飞氏结)的膜上存在离子通道,可发生电位变化。请据此推测无髓鞘的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所需的能量是同样大小的有髓鞘神经纤维传导所需能量
的50000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突触根据结构和信号传递方式可分为电突触和化学突触两大类,化学突触通
过神经递质传递信息,电突触以通道连接两细胞传递信息(如图丙)。现用等距测试的方法针对突触处兴奋传递方向及延搁现象(指兴奋经过突触用时较长)进行了三组实验,结
果如图丁所示。
甲
乙
由图丙可知,与化学突触相比,电突触缺少的结构是__________,分析图丙和实验图 丁结果可知,兴奋经电突触和化学突触传递时,两者过程中差异体现在①相较化学突
触,电突触处兴奋的传递方向呈现出__________特点②相较化学突触,电突触传递兴
奋速度更__________。
阶段性检测(一)生物 第8页(共10页)
(14 分) 咸、酸、甜、苦是人的基本味觉,味觉的产生与舌上味蕾的结构密切相关。图 1 是不同类型的物质通过味觉细胞引起味觉传入神经纤维兴奋的示意图,图2是哺乳动物感知甜味和苦味、调节摄食相关机制的过程。
由图1可知,咸味主要由食物中的Na+浓度决定。当Na+作用于味觉细胞时,细胞膜内 侧发生__________的电位变化,进而通过胞吐释放神经递质,随后在味觉传入神经纤
维处发生__________的信号转换,兴奋传至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产生味觉。
在吃了咸味的食物后再吃酸味的食物,人体对咸味的感觉会__________(填“增强” 或“减弱”)。结合图1可知其原因是__________也通过钠离子通道进入味觉细胞,同
时会抑制钾离子通道,无法恢复静息电位,细胞持续兴奋。
通过对图2分析可知,我们的味觉系统在苦味消失前,很难品尝出甜味来,原因是当 GCbt 区产生苦觉,它会__________脑干中的苦味中枢兴奋,同时__________甜味中
枢兴奋,进而无法在CeA区产生甜觉,因此“苦尽”才能“甘来”。
图2中GCbt区促进脑干苦味中枢兴奋进而抑制摄食行为的过程可以体现 。
(12分) 动物可通过学习将条件刺激(CS)与非条件刺激(US)有效关联建立条件反射,能够建立条件反射的 CS和 US 间的最长时间间隔称为“一致性时间窗口”,简称“Tm”。
研究人员利用果蝇的“气味一电击”学习模型开展研究。
果蝇对气味甲乙的偏好无差异。利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气味甲与施加电击两种 处理的时间间隔对果蝇建立气味与电击关联的影响。先向训练臂通入气味甲并施加电
击,置换新鲜空气之后通入气味乙,训练后将果蝇转移至测试臂进行测试。
①电击会引发果蝇的躲避反应,属于_______反射,实验成功后_______作为条件刺激。②检测并计算左右测试臂果蝇数量差值占果蝇总数的比例(PI),绘制曲线如图2。时
间间隔为 20s 时野生型果蝇在测试臂的分布情况为左测试臂中果蝇数量___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相等”)右测试臂中果蝇数量,表示所有果蝇的学习均失
败。以 PI = 0.5 时的对应时间为果蝇将气味与电击建立关联的 Tm,实验结果显示ABC三组之间Tm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说明5﹣羟色胺(5﹣HT)水平能够影
响Tm。
气味和电击的感受器不同,位于果蝇脑区学习记忆中枢的 K 细胞可以同时获得这两种信息,释放乙酰胆碱(Ach)作用于传出神经元。欲用实验验证建立气味-电击条
件反射前后,气味信号使K细胞的乙酰胆碱释放量发生改变。则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
为①______________(选填下列序号补充后续操作)。
①气味甲刺激 ②气味乙刺激﹣10s间隔﹣电击刺激
③气味甲刺激﹣10s间隔﹣电击刺激 ④检测果蝇脑区Ach释放量
⑤检测果蝇脑区5﹣HT释放量
自然界中,CS与US之间的间隔是多变的,受5﹣HT机制调节的Tm是影响条件反射
建立的重要因素,请分析动物Tm过短对其适应环境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