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加涅教育思想的教学设计初中语文11《岳阳楼记》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基于加涅教育思想的教学设计初中语文11《岳阳楼记》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1 15:3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于加涅教育思想的教学设计——以《岳阳楼记》为例
加涅《教学设计原理》一书中将表现性目标界定为对某种性能的准确描述,学生如果拥有了这种性能,就可以通过其行为表现出来。确定表现性目标是教学过程中重要步骤之一,不仅能明确经过教学后学习者将收获某种知识或技能,而且也能明确教学是否达到预期的结果,是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的基础。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该如何确定表现性目标呢?加涅对表现性目标的陈述提出了一个五成分的指导。这五个成分是:
1、情境(习得的结果得以表现的情境);
2、所进行的学习的类型(“习得性能”的动词区分了学习类型);
3、行为表现的内容或对象;
4、可观察的行为(行为动词);
5、适用于行为表现(可接受的行为表现)的工具、限制或特殊条件。
表现性目标成分组成是有选择性的,因为我们陈述目标的目的是为了清晰地表达意图,如果不需要五个成分就能表达清楚,那就不必用五个成分。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习得性能的动词和对象,虽然表现性目标并不是都得包含上述的五个成分,但一般来说,目标包含的成分越多,所传递的学习期望越准确。
本文以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为例,阐述在具体教学设计中如何将加涅表现性目标和教材文本巧妙结合,提高教学效率,塑造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一、表现性目标的确定
传统教学目标所示:(1)熟读成诵;(2)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色;(3)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4)树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下文依据加涅表现性目标原理,对其进行创新性理论化建构。
按照五成分的目标陈述方式,目标一属于言语信息的学习。按加涅的观点,言语信息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它是由语义上有意义的命题组成的,与言语信息相联系的动词是“陈述”。该目标可具体陈述如下:
明确读音和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在多次诵读的基础上,能够独立将原文大意完整、流利地进行陈述。
目标二涉及定义性概念的学习,与定义性概念的习得的性能动词是“分类”,就是说学生不仅要理解概念,而且要在理解定义的基础上,在给定的情境中运用概念。该目标具体陈述如下:
让学生找出最喜欢的语句,从语言、修辞角度等陈述理由,有效掌握骈散结合的特点。
目标三是一个更重要也更有难度的教学目标。要想真正实现这个教学目标,需要以学生大量的知识积累和技能作为基础,比如学生需要跨越千年历史的桥梁,去了解作者的身世和时代背景,掌握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鉴赏技巧等等。总之,要使学生“生成”丰富深刻的忧国忧民的内蕴,是有难度的。该目标具体陈述如下:
结合范仲淹其他作品,让学生以书面形式阐述对忧国忧民情感的深层体验。
目标四属于态度选择的学习,该目标具体陈述为: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要关注时政新闻,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当面临国家利益冲突时,要毫不犹豫地维护我国主权和国家利益。
二、教学设计
(一)以图入文
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洞庭晚秋图》等关于岳阳楼美景的图片,播放古典音乐,激发学生欣赏激情,同时请同学们谈谈看完图片后的感受。
随后教师引导:古代文学史上有一位诗人在看到《洞庭晚秋图》后,饱含无限思绪,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岳阳楼记》,他就是著名诗人范仲淹,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感受下这篇文章的魅力所在。
(二)知人论世
提问:关于作者范仲淹,你了解多少?本文的创作缘由是什么?
明确: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文集》传世。作者的朋友滕子京因重修岳阳楼之事,请范仲淹作记;此时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触动了他人利益,不幸被贬到邓州。正值悲惨贬谪的范仲淹,借作记之机,在文章中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寄托爱国情怀。
(三)理词述意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课前预习和课下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朗读指导:教师强调重难点词语,辨析易混字音,为学生完整流利地陈述文章大意打下坚实基础。
提问:本篇文章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补充,进而明确:本篇是写景类散文,作者首先开门见山,描述了写作缘由,又描写了洞庭湖的美景,其次通过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对比,最后以古仁人自比,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大政治抱负。
(四)知妙思忧
1.明其事 解其缘
学生自由朗读。
提问:文中第一段写了什么写作缘由?结合多媒体上展示的延伸材料,进行思考。
【延伸材料】
“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嫉。自庆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
——摘自范公偁《过庭录》
明确:文章开篇记事,交代写作缘由。一是为了记载好友重修岳阳楼之事;二是为了劝勉好友,希望性格自负的好友不要受周围人事的影响,看淡个人得失。
提问:开头为什么要提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明确:一方面暗喻后文包含对仕途沉浮的感慨;另一方面“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体现出滕子京政绩斐然,治理能力强,但为何会遭到贬谪,可见也有为好友滕子京鸣不平之意。
2.瞰其景 状其阔
学生自由朗读。
提问:第二段是如何描写岳阳楼的景色的?有什么特点?
明确:第二段描写了远观之景,“衔远山,吞长江”六字尽显岳阳楼气势非凡,壮阔无边,同时也描写了岳阳楼水面辽阔,阴晴不定,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体现出岳阳楼的壮观之状。其中“然则”一词引出后文“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在不同天气下会有所不同。
【表现时刻】
提问: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陈述理由。
预设:生1:“衔远山,吞长江”采用拟人的手法,有夸张的意味,“衔”字从空间上写出了洞庭湖和远山相连的阔大,“吞”字从气势上写出了洞庭湖吞吐长江的雄伟,画面感很强。
生2:第二段长短句结合,参差错落,具有节奏美,给人一种欢快,洒脱之感。
3.赏其图 比其情
小组间合作讨论。
提问:三四两段是如何写景的?
明确:第三段选用了“淫雨”“阴风”这些晦暗的意象,同时也描写了“日星”“山岳”“商旅”这些典型的意象,并针对这些意象,描绘了他们及其反常的样子,明亮耀眼的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在乌云中,商旅停滞,桅杆倒下,船桨折断,一系列晦暗阴郁的景象引发了迁客骚人的哀愁。
文章第四段选用了平静无波澜的湖面,自由飞翔停歇的“沙鸥”,“锦鳞”欢快游泳,“岸芷汀兰”等众多明亮生动的意象,随之而来的是迁客骚人的“喜洋洋”之感。
提问:这两段是如何由景入情的?
明确:第三段以“若夫”领起,“淫雨”“阴风”“浊浪”描绘了岳阳楼阴雨绵绵的景象,“日星隐曜,山岳潜形”等增添了恶劣天气的愁苦色彩,如此情状,迁客骚人则有“去国怀乡”之慨,“忧谗畏讥”之惧,“感极而悲”之情。
第四段以“至若”领起,“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等写出了晴空万里的白天之景;“而或长烟一空……此乐何极”描绘了祥和的夜晚之景,与上段的景色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迁客骚人“登斯楼也”则有“宠辱偕忘”的洒脱和“把酒临风”的豪迈。
追问:这两段有什么关系?
三四段是排比段,天气一阴一晴,览物之情一悲一喜,传达出迁客骚人因天气变化而生的多愁善感之情。在阴雨绵绵的岳阳楼上,迁客骚人会产生忧惧悲凉的感情;在风和日丽的岳阳楼上,迁客骚人会产生欣喜之情;说明迁客骚人的感情随着外界环境和个人得失而变化,与下文古仁人之心形成鲜明对比。
明确:①阴风,浊浪,日星,山岳,商旅,薄暮,虎啸,猿啼……
②沙鸥,锦鳞,岸芷汀兰,皓月,浮光,静影……
③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悲)
④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喜洋洋者(喜)
【表现时刻】
提问:你最喜欢哪句话?请陈述理由。
点拨:从语言,修辞等不同维度分析文本。
预设:①我最喜欢“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该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光照耀下的水波比作跳动的金子,将静静的月影比作沉如水中的玉璧,生动形象,营造了一个优美的意境。②“霏霏”“冥冥”“郁郁青青”等叠词的运用,循环往复,连绵不断,描绘作用十分生动形象。
4.探其异 品其论
小组间合作讨论。
提问:第五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思考作者是如何通过景物表达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呢?
明确:第五段由“嗟夫”一词领起,提出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迁客骚人的情感形成鲜明对照,作者以“古仁人”自勉,高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点名了全文主旨。
提问:第五段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作者是如何表现“异”的?
明确:“异”指的是迁客骚人与古仁人览物之情的不同,作者采用议论的手法,以古仁人之心与迁客骚人二者相异为中心论点,从不因外物变化和个人得失而喜悲,忧君忧民不因仕途沉浮而变化,始终保持先忧后乐的情怀三个方面加以论证,传达出作者深深的爱国之情。
追问:“异”字有何精妙之处?
明确:“异”字下启“悲、喜、忧、乐”的复杂感情,精巧至极,被誉为全文之“眼”。
【表现时刻】
提问:如何理解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结合延伸材料,思考其有何渊源?
【延伸材料】
“我国家革五代之乱,富有四海, 垂八十年,纲纪制度,日削月侵, 官雍于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 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
——摘自《答手诏条陈十事》
明确:该句来源于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乐民之乐者,民亦乐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范仲淹将其延伸,借以表达对仕途沉浮的旷达胸襟。北宋当时正值内忧外患之际,对外周边国家虎视眈眈,对内军队贪污,官员腐败。国家处在水深火热中,爱国志士范仲淹虽然被贬,依然心系国家安危,高呼“先忧后乐”的爱国观,在当今时代,仍有强烈警示和教育意义。
【表现时刻】
提问:找一找最喜欢的词语或句子,从不同角度陈述理由,小组间交流讨论。
预设:我最喜欢第五段的用词艺术,喜与悲,庙堂和江湖,君和民,进与退,先与后,忧和乐,这几个整齐的对比,给人整齐严谨之感,让我强烈感受到古仁人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旷达胸襟和一心为民的崇高情怀。
我最喜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个句子前后只变换少数字,但是没有让人有繁复之感,反而会觉得很有节奏,具有音乐美。
(五)究法析妙
提问:本文运用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思考该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本文内容丰富,脉络清晰,第一段叙事,叙述了写作缘由;第二至四段写景,描写了岳阳楼一阴一晴之景以及迁客骚人一悲一喜之情;第五段议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文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将情感推至高潮,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作者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结合起来,不仅交代了事件的因果,而且通过描绘洞庭湖的美景过渡到情感,进而引发议论,文末直抒胸臆,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甚是巧妙。
提问:本文有哪些语言特色?
明确:纵观全文,语言简练传神,音律协调,句式长短交错,多用对偶,骈句的大量使用使得文章整齐有致,少量长句不仅弥补了短句的叙述不足,而且整齐中有参差,读起来抑扬变化,具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六)合己悟涵
教师播放《航拍中国》纪录片中的一个小片段,来缩短古代与现代社会的距离,进而引导学生结合当今时代去体悟范仲淹的爱国情怀。
(七)课后作业
查阅范仲淹其他篇目,如《渔家傲·秋思》,进一步思考忧国忧民的丰富内涵,搜集当下时政热点新闻,以“我的中国心”为主题,结合新时代发展,发表自己的感想,文体、字数不限。
(八)教学小结
《岳阳楼记》是千古名篇,作者范仲淹“先忧后乐”的爱国观让人敬佩,在今天仍有教育意义。在当今国际关系愈加复杂的形势下,青少年爱国主义是非常重要的,要毫不犹豫维护领土主权,决不允许他国侵犯我国权益。针对这篇课文,该如何准确有效地传达强烈的爱国情怀呢?于是,我结合加涅表现性目标的教育原理,更新传统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中加入“陈述”“分类”等行为动词,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表现时刻”环节,让学生动起来,独立去发现,去陈述,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感,让学生真真正正地从语言、修辞、文本中感受作者崇高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