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课堂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课堂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11 20:5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课堂训练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读某地局部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下面1-2题。
1.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10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2.下列地形剖面图能正确反映AB一线大致地势起伏状况的是( )
A.B.C.D.
某校开展了“等高线地形模型制作”地理学习实践活动。图为等高线地形图及等高线地形模型图。读图,完成下列3-5题。

3.等高线地形模型制作的正确步骤是( )
①结合数据绘制相应等高线地形图
②准备多色橡皮泥、硬纸板等材料
③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并做好标识
④获取某地区地形信息和高度数据
A.④①③② B.④①②③ C.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
4.等高线地形图中两个山峰的实地距离可能是( )
A.80 米 B.200 米 C.800 米 D.8000 米
5.图所示等高线地形图中,a处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
A.山脊 B.鞍部 C.山谷 D.陡崖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读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6-7题。

6.据图判断四地地形可能是( )
A.①山地②高原③平原④丘陵 B.①高原②山地③盆地④丘陵
C.①高原②山地③丘陵④平原 D.①丘陵②山地③高原④丘陵
7.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表示地形类型③的颜色是( )
A.绿色 B.黄色 C.白色 D.褐色
读下面“北半球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8-9题。

8.图示区域属于五种基本地形中的( )
A.高原 B.丘陵 C.山地 D.盆地
9.下列有关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河比b河流速快 B.在观景台能看到④瀑布
C.③地位于阳坡,光照比②充足 D.村庄与观景台之间的高差可能是430米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面10-12题。

10.从王庄到李庄,图中四条路线最省力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王庄和山顶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400米 B.450米 C.500米 D.650米
12.从王庄到李庄,若沿②线做地形剖面图,其地势变化是( )
A.高一低一高 B.低一高一低 C.低一高 D.高一低
乙、丙两图为甲图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13-14题。
13.甲图所示地区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
A.山谷 B.山脊 C.鞍部 D.山顶
14.①地位于②地的方向是( )
A.东北 B.西南 C.西北 D.东南
二、解答题(共3大题)
15.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准备去李村、张村附近进行野外考察,出发前查阅了当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读“李村、张村附近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问题。

(1)李村位于张村的 方向;若李村到张村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两村庄的实际距离是 米;图中李村与最高峰之间的相对高度范围是 。
(2)图中字母A处所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图中小河下游河段流向是 ;图示区域内计划修建一座水坝,坝址适宜选在处 (填写字母)。
(3)若想登上图示区域的最高峰,遵循“最佳路线”原则,出发地应选在 (填写李村或张村),请简要说明理由 。
16.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本图的等高距为 米。
(2)图中A山顶的绝对高度是 米。
(3)假如此山有河流形成,你认为应该在 处;此山最危险处在 。(填代号)
(4)假如这是分层设色地形图,A处的颜色比①处颜色要 (深、浅)。
(5)这幅图一般是 (军人、海员、宇航员)用得比较多。
17.长城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由城墙、敌楼、关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图1示意某地长城景区等高线地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敌楼③所在的山体部位是 ,图中长城大多沿 (山体部位)修建
(2)若敌楼①、②之间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这两地的实际直线距离是 米。
(3)从敌楼②到③和从敌楼③到④,坡度较陡的是 ;①、②、③、④四个敌楼不能眺望到烽火台的是 。
(4)在图2中绘制AB沿线地形剖面图。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D 3.B 4.C 5.A 6.C 7.B
8.C 9.D 10.A 11.C 12.B 13.B 14.A
15.(1) 西南 1500 850-950米
(2) 山谷 自东南向西北 C
(3) 张村 从张村出发,路程短,坡度缓,地形比较单一
16.(1)50
(2)420
(3) ② D
(4)深
(5)军人
17.(1) 山顶 山脊
(2)1500
(3) ③到④ ④
(4)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