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高中语文 第4单元 单元检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专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高中语文 第4单元 单元检测(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1 15:0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检测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为了从构成各民族文化土壤的经典中汲取精神养分,提升外国文学经典研究的学术地位,我们认为,研究外国文学经典,应在原有基础上注重拓展和转向。
外国文学经典研究应从原有的文本研究转向对文本生成渊源考证与生成要素的研究。外国文学经典的生成与神话传说、社会语境、个体经历等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考察这些生成渊源,厘清外国文学经典形成的社会文化语境以及发展的来龙去脉,对我们深入理解经典文本的审美特性与思想艺术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探究西方文学经典在生成过程中的东方渊源,更能凸显中国文化的历史贡献。同样,关注劳动歌谣、抒情诗、十四行诗、英雄史诗等艺术形式的产生与演变,以及《荷马史诗》《神曲》等重要文本的形成、翻译和改编等流传过程中发生的种种变异,也在一定意义上映衬了外国文学经典对人类思想的形成所发生的影响。
(摘编自吴笛《谈外国文学经典研究的
转向与拓展》)
材料二 外国文学研究的目的是对外国文学领域内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描述、解读与阐释,揭示其内在意义和本质特征,作出历史的、思想的和审美的评价。文学现象主要包括文学作品,文学思潮和流派,文学理论与批评,文学的存在方式与运行机制等,但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文学作品,特别是经典作品。文学经典作品和文学话语体系之间关系密切,它既是话语体系的主要言说对象,又是这种话语体系形成的资源。
何谓“文学经典”作品 西方文学批评史上较早谈论这一问题的是古希腊批评家、修辞学家朗吉努斯。他在《论崇高》中提出:“一篇作品只有在能博得一切时代中一切人的喜爱时,才算得真正崇高。”我国老一辈学者伍蠡甫认为,该论点为西方文学批评史上“经典”或“经典作品”这一概念的产生开辟了道路。20世纪以来,国内外诸多学者都对“经典”的定义和判定标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美国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认为,美学尊严是经典作品的一个清晰标志,有审美的力量才能融入经典。可以说,经典作品是在一定的文学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最佳结果,它既积淀着某些最重要的文学经验,又制约着此后的文学生产。经典往往表达、指涉或隐喻了一个时代,既切中时代而又超越时代,既扎根于民族而又跨越民族疆界,成为具有某种广远而永恒的价值和“纯诗”品格的作品。
经典作品是文学研究话语体系形成的感性资源。文学研究的成果、文学批评文字本身应当是以文学性语言写成的,这种文学性语言主要来自经典作品。外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家往往通过自己的经典作品为本国文学创立规范性语言,这些经典本身也成为本民族标准文学语言甚至标准普通语言的最佳体现。如意大利民族诗人但丁的《神曲》实践了他在《论俗语》中提出的主张,成为以意大利语写成的一部优秀作品,不仅为本民族诗歌奠定了基础,而且在意大利文学语言的规范化、促进民族语言统一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莎士比亚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他的《哈姆莱特》等一系列经典作品,语言丰富、生动、形象而富于变化,各部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各具个性特色。这些经典作品有力推动了英国文学语言的形成与发展,至今仍是人们学习英国语言文学的典范。“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不仅在俄罗斯文学中为各种文学体裁树立了典范,把俄罗斯文学引上了民族化道路,而且创造了崭新的俄罗斯文学语言,为确立其规范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由此可见,标准、纯洁、流畅而优美的语言就存在于一部部文学经典中。系统而经常地阅读外国文学经典,既为文学感性经验的积累提供了保证,也是进行研究的必要前提。经典阅读是研究者加强语言修养的基本训练,是不断提高语言表述水平的“体操”,是使学术话语规范化、完善化的必由之路。德国诗人歌德主张“每天保持和伟大艺术品的接触”,强调反复阅读莎士比亚、莫里哀等著名作家作品的重要性,还说自己每年都要重读一次莫里哀的喜剧《伪君子》。同经典的密切接触使歌德不仅成为著名诗人,也成为具有敏锐艺术眼光的批评家。我国英国文学研究专家王佐良也曾提到,他每年秋季都要重读一遍恰普曼的《荷马史诗》英译本。而与拜伦、雪莱齐名的英国诗人济慈的《初读恰普曼译荷马史诗》已成传世之作,博尔赫斯则在他的《诗艺》中引用过济慈这首诗的诗句。事实上,每一位真正有成就、形成自己话语特色的作家或研究者,都离不开经典作品的长期熏陶与滋养。
(摘编自汪介之《外国文学研究
话语体系建设与更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外国文学经典研究只有转向和拓展,才能奠定自己的学术地位,我们才能从构成各民族文化土壤的经典中汲取精神养分。
B.对外国文学领域内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描述、解读与阐释,且作出历史的、思想的和审美的评价就是外国文学研究。
C.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和普希金的诗歌,这些经典作品分别是学习意大利语、英语和俄语的唯一范本。
D.外国文学研究者如果不去阅读外国经典作品,不但难以对其进行学术研究,也会影响自己学术话语的规范化和完善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外国文学经典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不应绕开与经典文学生成有关联的神话传说、社会语境等因素。
B.文学经典作品是话语体系的主要言说对象,也是这种话语体系形成的资源,所以文学研究者必须重视。
C.若使文学批评语言带有文学性,文学研究者就要向文学经典学习,文学语言来自作为感性资源的经典作品。
D.歌德能够成为著名诗人和具有敏锐艺术眼光的批评家,与他密切接触经典作品和阅读经典不无关系。
3.下列有关诗歌的解说,不符合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歌德的《迷娘》运用众多意象,构建迷离优美、令人神往的世界,抒发个人感慨,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B.《致大海》中辽阔而又自由、深沉而又有力、骄傲而又倔强的大海,是普希金反抗意志的象征。
C.惠特曼的《自己之歌》意境开阔,气魄宏大,有一种质朴而明朗的力量,受到诗人郭沫若的称赞。
D.特朗斯特罗姆的《树和天空》想象奇特,意境朦胧,仿佛关联着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奇迹等主题。
4.请结合材料二第2段的内容,分析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成为“文学经典”的原因。(4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钦差大臣(节选)
[俄]果戈理
相关剧情 在外省的一个小城中,钦差大臣微服私访的消息引起了市长和其他官员的惊慌混乱。
人物 市长安东·安东诺维奇,法官阿姆摩斯·费多洛维奇,慈善医院院长阿尔杰米·菲力普维奇,督学鲁加·鲁基奇。
市长 诸位,我所以请你们来,是因为我要把一个极不愉快的消息告诉你们。钦差大臣快要到我们这儿来了。
法官 什么,钦差大臣
慈善医院院长 什么,钦差大臣
市长 从彼得堡来的钦差大臣私行察访来了。还带着秘密使命。
督学 哎哟,天呀,还带着秘密使命!
市长 现在,我要把安得烈·伊万诺夫维奇·奇密霍夫寄给我的信念给你们听。这是他信上写的:“爱友、亲家、恩师台鉴:弟所急需奉告于吾兄者,近闻有某大员奉旨来省视察,对于我市,尤为注意。(意味深长地跷起拇指)虽该大员以常人面貌出现,然弟之消息,确系来自可靠方面。弟知吾兄与世相同,亦有小过,盖因吾兄系聪明人也,凡财物到手,均不欲其有所遗漏……故敢奉劝吾兄,诸事务宜留意。”
法官 是的,这是稀有的事,简直少有。一定事出有因。
督学 为什么呢 这是为什么呢 干吗钦差大臣要到咱们这儿来
市长 考虑也好,不考虑也好,可是诸位,我已经预先通知你们了。——要小心啊!就我自己这方面说,我已经大致安排好了,而且我也劝你们安排一下。阿尔杰米·菲力普维奇,尤其是您!没有疑问,这位路过的大员一定会先去视察您所管理的慈善医院——所以您得把什么都弄得像样儿:病人的帽子要干净,不要让病人弄得跟铁匠似的,像他们平常那样穿家里的衣服。
慈善医院院长 唉,这不要紧。大概可以让他们戴上干净睡帽的。
市长 是的,而且在每张床上挂上一块拉丁文或别种什么文写好的牌子……这是您这方面的事情。写上病名,什么时候得的病,哪一月,哪一日……糟糕的是,您的病人抽那样强烈的烟草,谁走进去都要直打喷嚏。不错,病人还是以少为妙;要不然,马上就会被认为管理不善,或是医生无能。
慈善医院院长 哦!关于治疗,我自有办法:越近乎自然越妙,我们不用贵重药品。人是单纯的东西:如果他要死,他就会死;如果他要好,他就会好。
市长 阿姆摩斯·费多洛维奇,我也要劝您注意您的法院。在您的前厅,诉讼人常常进进出出的那个候审室里,法警们养了许多鹅,它们就在人脚下穿来穿去。当然,从事这种家庭副业是值得奖励的,为什么法警们就不能养呢 不过,您要知道,在这种地方,这是很不体面的……我早就想对您提起这一点,可是,不知怎的我倒忘了。
法官 那么,我今天就叫人把它们全赶到厨房里去。您要是高兴的话,请过来吃顿便饭。
市长 此外,还有一件糟糕的事情,是您把各种破烂不堪的东西全晾在法庭上,还把打猎用的长鞭子挂在放公文的橱上。我知道您喜欢打猎,不过您最好暂时把它收起来;等钦差大臣走了以后,您可以再把它挂上去。还有您那位陪审官……当然,他是个博学多才的人,可是,他身上发出的那股子怪味儿,就好像他刚从酿酒厂里出来似的——这也是不好的。我早想对您提起这件事,可是不记得让什么事一岔,就给忘了。要是真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他天生就是这么一股子怪味儿的话,那是有法儿治的。可以劝他吃葱、吃蒜,或是吃别的什么东西。
法官 不,这股子味儿是弄不掉的。他说,他小时候摔了一跤,从此以后,他身上就发出一股烧酒味儿。
市长 我只是叫您留意罢了。至于说到内部的安排和安得烈·伊万诺夫维奇·奇密霍夫信上所提到的小过,我是没有什么可说的。而且说起来也奇怪,没有一点罪恶的人,连一个也没有,这是上天安排定的,伏尔泰要反对也是没有用的。
法官 罪恶各有不同。我公开和大家说吧,我受贿赂,但是,那是什么样的贿赂 几条小猎狗。这完全是另一回事。
(有删改)
6.下列对戏剧思想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钦差大臣微服私访的消息引起了市长和其他官员的惊慌混乱”,市长称这为“极不愉快的消息”,这说明这些人平时工作没有尽到职责。
B.市长要求“病人的帽子要干净”,而慈善医院院长菲力普维奇却说“大概可以让他们戴上干净睡帽的”,这说明他狂妄自大,无视市长要求。
C.“人是单纯的东西:如果他要死,他就会死;如果他要好,他就会好”,这种荒谬的言论,深刻暗示了沙俄统治时期底层百姓生命的微贱。
D.把贪赃枉法说成“小过”,并公然宣称“没有一点罪恶的人,连一个也没有”,这说明市长正试图以颠倒是非的荒谬言论掩盖自己的罪恶。
7.下列对戏剧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意味深长地跷起拇指”是舞台说明,作者通过这个舞台说明,形象地写出了市长自以为得到可靠消息时的得意神态。
B.“当然,从事这种家庭副业是值得奖励的,为什么法警们就不能养呢 ”用反问句式,刻画出了市长平易近人、体恤下属的性格特征。
C.慈善医院的院长本该善良仁爱,但菲力普维奇却阴险残忍,作者这样安排暗含对比,形成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D.《钦差大臣》被誉为“含泪的笑”,一方面是因为它强烈的讽刺性,另一方面是因为它揭露的社会现实引发了人们的悲伤。
8.法官费多洛维奇是个怎样的人 请根据剧本内容简要分析。(6分)
9.《钦差大臣》是一部讽刺当时俄国社会现实的喜剧。节选的这部分文字揭露了当时俄国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请加以概括。(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魏元忠,宋州宋城人,为太学生。仪凤中,吐蕃数盗边,元忠上封事洛阳宫,言命将用兵之要。高宗善之。迁监察御史。徐敬业举兵,诏元忠监李孝逸军。至临淮,孝逸惧,按兵未敢前。元忠曰:“公以宗室将,天下安危系焉海内承平久闻狂狡窃发皆倾耳翘心以待其诛今军不进使远近解情万一朝廷以他将代公且何辞”孝逸然之,乃部分进讨。时敬业保下阿谿,弟敬猷屯淮阴。元忠曰:“敬猷博徒不知战,且其兵寡易摇,大军临之,势宜克。乘胜进,破之必矣。”孝逸乃引兵击淮阴,敬猷脱身遁,遂进击敬业,平之。迁洛阳令。陷周兴狱当死,以平扬、楚功,得流。岁余,为御史中丞,复为来俊臣所构,流费州。酷吏诛,人多讼元忠者,乃召复旧官。因侍宴,武后曰:“卿累负谤铄,何邪 ”对曰:“臣犹鹿也,苟须臣肉为之羹,彼将杀臣以求进,臣顾何辜 ”圣历二年,迁检校洛州长史,治号威明。张易之家奴暴百姓,横甚,元忠笞杀之,权豪惮服。为检校左庶子,奏曰:“小人在君侧,臣之罪也。”易之等恨怒,共谮元忠,遂下制狱。中宗复位,迁兵部尚书。武后崩,帝居丧,军国事委元忠裁可,拜中书令,封齐国公。神龙二年,知兵部尚书,当朝用事,群臣莫敢望。安乐公主私请废太子,求为皇太女,帝以问元忠,元忠固称不可,自是语塞。武三思用事,京兆韦月将上书言其恶,帝榜杀之,后莫敢言。王同皎谋诛三思,不克,反被族。元忠居其间,依违无所建明。初,元忠相武后,有清正名,至是辅政,天下倾望,冀干正王室,而稍惮权幸,不能赏善罚恶,誉望大减。卒,年七十余。谥曰贞。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七》,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天下安危系焉/海内承平久/闻狂狡窃发/皆倾耳翘心以待其诛/今军不进/使远近解情/万一朝廷以他将代/公且何辞/
B.天下安危系焉/海内承平/久闻狂狡窃发/皆倾耳翘心以待其诛/今军不进/使远近解情/万一朝廷以他将代公/且何辞/
C.天下安危系焉/海内承平/久闻狂狡窃发/皆倾耳翘心以待其诛/今军不进/使远近解情/万一朝廷以他将代/公且何辞/
D.天下安危系焉/海内承平久/闻狂狡窃发/皆倾耳翘心以待其诛/今军不进/使远近解情/万一朝廷以他将代公/且何辞/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吐蕃,公元7至9世纪古代藏族建立的政权,是西藏历史上创立的第一个政权。
B.淮阴,地名,因在淮河的南面而得名。古代常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C.酷吏,中国古代对采用严刑峻法的官吏的称呼,他们常常滥用刑罚,专门残害平民。
D.兵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军令等,其长官是尚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魏元忠智略超群,通晓军事。在徐敬业举兵作乱时,他监朝廷大军进剿,劝李孝逸勇敢上前,并提出了先打弱敌的策略,最终取得了平叛的胜利。
B.魏元忠善于为政,被诬下狱。他担任检校洛州长史期间,张易之的家奴残害百姓,他就将其逮捕并打死,因此受到张易之等人的诬陷,被抓进了监狱。
C.魏元忠忠于李唐,抑止邪谋。唐中宗的女儿安乐公主企图废掉太子而自己做皇太女,以便将来做女皇帝,魏元忠坚决反对,终使其阴谋未能得逞。
D.魏元忠晚年顺从权势,晚节有亏。他晚年辅政时期,皇帝打死进谏的韦月将,王同皎谋划诛杀武三思失败而被灭族,他身为重臣不敢直言,有负清正之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敬猷博徒不知战,且其兵寡易摇,大军临之,势宜克。
(2)天下倾望,冀干正王室,而稍惮权幸,不能赏善罚恶,誉望大减。
14.魏元忠回答武后问话时所解释的表面原因是什么 实际原因是什么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
山房春事二首
岑 参
其  一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其  二
梁园[注]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其一的“乱”字,生动形象地写出蝶飞蜂忙的景象,表现了山房春日的勃勃生机。
B.其一的三、四两句借柳枝与山花来写风,彰显出诗人观察的细微与笔力的不凡。
C.其二的最后一句,诗人在萧条的主画面背景上添上几笔艳丽的色彩,构思精巧。
D.两首诗的语言清新明快,风格近于田园诗,迥异于岑参为人所熟知的边塞诗风。
16.两首诗均写了山房春光,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试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燕歌行并序》中用边塞的阴惨景象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凄凉的诗句是“          ,          ”。
(2)《书愤》中用刘宋名将檀道济自比长城的典故明志,感叹岁月不居,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的诗句是“          ,          ”。
(3)“杜鹃”是古典诗歌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如《锦瑟》中写杜鹃的句子是“            ”,《琵琶行》中写杜鹃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高尔基说过这样的话:“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词汇虽然并不完全等于语言,但它是语言的材料。制作一幅精妙绝伦的彩画,它的颜色所以那么逼真,原因之一,是画家的颜料异常纷繁,仅仅是一项红,可以铺展出不同的色泽。文学的道理也是这样:                                                                 ,“瞟他一眼”“盯他一眼”“瞪他一眼”“瞄他一眼”“注视他一眼”“斜视他一眼”……真个是“不胜枚举”。
文学的功能,人们可以开列出一大串: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啦,表现生活啦,传播知识啦,给予人以艺术美感啦,等等。但是人们往往会漏掉另外一项,这就是在精确描绘事物上起示范的作用,给予群众以语文技巧的教育。要使文学的各种功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作家除了具备其他条件外,非熟习语言、掌握丰富词汇不可。
优秀的语言艺术家,总是像海绵吸水似的,去吸取大量富有生命力的词语;总是像一座喷泉喷出水柱似的,擅于说出优美动听的语言;总是像卓越的射手似的,精确地射中“意义的靶心”……
要做到这一点,我想,语言艺术工作者,应该比一般人对于民族语言具有更加深厚的感情。
18.仿照文中画横线句,在其后面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3分)
19.第二段说明“文学的功能”的语句中,连用了四个“啦”字,试分析其作用。(4分)
20.博喻是一种以多个喻体对某一事物或某事物的几个方面进行说明或描写的比喻。请分析画波浪线部分博喻的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①“儿化”是北京极具特色的语言文化现象。②儿化往往利用卷舌作用造成一种与原有语音形式相近的新形式,从而在原有意义的基础上引申出新的意义。③例如,“尖”到“尖儿”,“亮”到“亮儿”,儿化后词性发生了改变,词的功用得以扩大。④自儿化诞生起就与附加词义和感彩相联系:可表示“细小”,如门缝儿、家雀儿;可形容“喜爱”,如胡同儿、发小儿。⑤还可带有“轻蔑、厌恶”之意,如败家子儿、破烂儿……⑥但其表示褒贬爱憎也需要看具体的对象和情境,需要说话者灵活使用,听话者心领神会。⑦儿化,因其在语音、词汇上的丰富功能和意蕴,得以在上千年的语言流变中保存和发展。
《红楼梦》是以北京话为语体写成的,这个语体的重要标志就是引人注目的儿化词。曹雪芹对儿化词的运用是独具匠心的。《红楼梦》中的儿化词经过曹雪芹的严格淘洗和高度提炼,保持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京都方言的特色。其儿化用语多出现在口语场合,在人物对话如拉家常、闲聊中。但作为统治阶级的贾政、北静王、贾雨村等则嗜好运用艰深晦涩的文言雅文。贾府中运用儿化词语的上自贾母、王熙凤,下至刘姥姥、老嬷嬷等。当然,身份不同,儿化词的表意也各异:贾母的儿化词语包含对晚辈的关爱,凤姐儿则多表现为幽默打趣,刘姥姥等下层人物多出自质朴粗俗。
21.阅读材料第一段,找出表达上存在的语序、标点、用词三处错误,并进行修改。(3分)
22.请赏析下列句中的加点儿化词的表达效果。(6分)
①刘姥姥笑道:“我看你们这些人都只吃这一点儿就完了,亏你们也不饿。怪只道风儿都吹的倒。”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回)
②时间真快,爸爸走了十几年了。他要是还在,今年该是91岁了。多想当面再喊他一声——“老头儿”!
(《老头儿汪曾祺:我们眼中的父亲》)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过往任何一个时代的年轻人,恐怕都没有像今天这样,从一出生,就具有令人称羡的国际化基因,这是现代中国在这代青年人身上打下的最鲜明的烙印。
从“观察世界”,到“融入世界”,再到“影响世界”,年轻人由被动到主动,背后更彰显着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已悄然改变。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中国进入新时代,也同样为你提供了一个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机会。
得天独厚的开阔眼界,让你能够站在历史的塔尖,张望更加遥远的未来;中西古今的比较视野,让你手握丈量世界的工具,观察和理解更为复杂的人和事。也正因此,知识渊博、思想开放、头脑灵活的我们,肩上自然也就多了一份使命。如果说百年前,仁人志士走出国门,只为求一纸救国良方,虽有所得,却难掩心中的屈辱和无奈;那么今天,伴随“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你的心中应该有十足底气,去勾画和塑造整个世界的明天。
围绕“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这一话题,选择一个角度,联系社会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申论。
要求:①归纳材料观点,分析其中反映的问题;②提出对策,列出方案并进行论证;③观点明确,客观中肯,逻辑性强;④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四单元检测
1.D 解析A项,“奠定自己的学术地位”错误,根据原文“为了从构成各民族文化土壤的经典中汲取精神养分,提升外国文学经典研究的学术地位,我们认为,研究外国文学经典,应在原有基础上注重拓展和转向”,可知应是“提升自己的学术地位”。B项,偷换概念,“外国文学研究”错误,根据原文“外国文学研究的目的是对外国文学领域内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描述、解读与阐释,揭示其内在意义和本质特征,作出历史的、思想的和审美的评价”,可知应为“外国文学研究的目的”;信息缺失,漏掉“揭示其内在意义和本质特征”。C项,“这些经典作品分别是学习意大利语、英语和俄语的唯一范本”说法错误,“唯一范本”表述绝对化。故选D项。
2.C 解析“文学语言来自作为感性资源的经典作品”错误。根据原文“经典作品是文学研究话语体系形成的感性资源。文学研究的成果、文学批评文字本身应当是以文学性语言写成的,这种文学性语言主要来自经典作品”,可知选项缩小了范围。故选C项。
3.C 解析材料一的观点是“研究外国文学经典,应在原有基础上注重拓展和转向”,接着从转向的角度详细阐述“外国文学经典研究应从原有的文本研究转向对文本生成渊源考证与生成要素的研究”。据此可知C项中惠特曼的《自己之歌》只是受到诗人郭沫若的称赞,并不能很好地证明材料一的观点。故选C项。
4.①广受读者的喜爱;②拥有审美力量;③积淀文学经验;④切中并超越时代,具有永恒价值和“纯诗”品格。
5.①首先从外国文学研究的目的谈起,接着指出文学经典作品和文学话语体系之间的密切关系;②其次对经典作品这一概念进行阐释,指出“文学经典”具备的要素;③然后围绕经典作品是文学研究话语体系形成的感性资源展开论述;④最后论述作家和研究者阅读经典作品以加强语言修养的重要性。
6.B 解析B项,“这说明他狂妄自大,无视市长要求”错,这说明他不把病人放在心上,渎于职守。
7.B 解析B项,“平易近人、体恤下属”错,这样写是强烈的讽刺。
8.①工作懒散。把各种破烂不堪的东西全晾在法庭上,还把打猎用的长鞭子挂在放公文的橱上。②疏于管理。允许法警在候审室里养鹅,把法院搞得乱七八糟。③巴结上司,贪赃枉法。不失时机地邀请市长吃饭,公开宣称自己受贿。
9.揭露了当时俄国各级官吏贪污成风、阿谀奉承、热衷私事、渎于职守的社会现实。
10.D 解析“久”修饰“承平”,表示太平的时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两项;“公”作“代”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故选D项。
11.C 解析“专门残害平民”错误。酷吏喜用重典,不畏豪强,对不服从法律的人,特别是豪门贵族,敢于痛下辣手。并非专门残害平民。故选C项。
12.B 解析“他担任检校洛州长史期间……因此受到张易之等人的诬陷,被抓进了监狱”错误。由原文“为检校左庶子,奏曰:‘小人在君侧,臣之罪也。’易之等恨怒,共谮元忠,遂下制狱”可知,是在担任检校左庶子时,上奏说小人在皇上身边,因此受到张易之等人的诬陷,被抓进了监狱。故选B项。
13.(1)敬猷是个赌徒,不懂作战,而且他的军队人数少,容易军心动摇,大军压境,其势应该能够打败他们。
(2)天下人都仰慕他,希望他纠正皇室的错误,可是他渐渐害怕权幸,不能赏善罚恶,声望大大地降低了。
14.①表面原因:自己是弱者,诬陷者势力大,诬陷者可以对他任意而为。②实际原因:他的正直行为妨害了诬陷者的利益。
参考译文魏元忠,是宋州宋城人,是太学的学生。仪凤年间,吐蕃多次侵扰唐朝边境,元忠向洛阳宫呈上封事,议论任命将帅、使用军队的关键。高宗认为他说得好。升任监察御史。徐敬业举兵叛乱,皇帝下诏让魏元忠监督李孝逸的军队(前去讨伐)。到了临淮,李孝逸害怕,停下军队不敢前进。魏元忠说:“您以宗室的身份率领军队,天下的安危就维系在您的身上,现在天下太平时间已经很长,(人们)听说狂妄狡诈的贼人悄悄发动叛乱,都侧着耳朵悬着心来等待他们被消灭,如果军队不前进,让远近的人离心,万一朝廷让别的将领来代替您,您用什么话来应对呢 ”孝逸认为他说得对,就部署进军征讨之事。当时徐敬业守卫下阿谿,其弟敬猷镇守淮阴。魏元忠说:“敬猷是个赌徒,不懂作战,而且他的军队人数少,容易军心动摇,大军压境,其势应该能够打败他们。乘胜前进,打败他们是一定的了。”孝逸就率军进击淮阴,敬猷脱身逃跑,于是进军攻打徐敬业,平定了他。调任洛阳令。陷入周兴审理的案件而被判死罪,凭着平定扬州、楚地的功劳,得以被流放。过了一年多,担任御史中丞,又被来俊臣诬陷,流放费州。酷吏被杀,有多人为魏元忠辩冤,就召他恢复原来的官职。趁着魏元忠侍宴,武后问他:“你多次受别人诽谤诋毁,为什么呢 ”魏元忠回答说:“我就像一只鹿,人们如果需要我的肉来做羹汤,他们就要杀掉我来求取升官,我却有什么罪 ”圣历二年,升任检校洛州长史,他的治理号称威严英明。张易之的家奴残害百姓,暴横得厉害,魏元忠打死了他,权豪都害怕而服从其管束。担任检校左庶子,上奏说:“小人在皇上身边,这是我的罪过。”易之等人又恨又怒,共同诬陷魏元忠,魏元忠被抓进监狱。中宗复做皇帝,升魏元忠为兵部尚书。武后去世,皇帝守丧,军国大事都委托魏元忠裁决,任命他担任中书令,封为齐国公。神龙二年,担任兵部尚书,在朝廷上执掌大权,群臣没有人能和他相比。安乐公主私下里请求废掉太子,请求让自己做皇太女,皇帝拿这个来询问魏元忠,魏元忠坚持说不可以,这种话自此就被截住了。武三思掌权,京兆韦月将上书弹劾其罪恶,皇帝打死了韦月将,后来人们都不敢说话了。王同皎谋划诛杀武三思,没有成功,反而被灭了族。魏元忠在这中间,依从权势没有什么建议。当初,魏元忠辅佐武后,有清廉正直的名声,到这时候辅政,天下人都仰慕他,希望他纠正皇室的错误,可是他渐渐害怕权幸,不能赏善罚恶,声望大大地降低了。去世,时年七十余岁。谥号是“贞”。
15.D 解析“风格近于田园诗”错,第一首诗语言明快,写了春日生机盎然的景象;而第二首是怀古感时之作,并非近于田园诗的风格。故选D项。
16.第一首诗,诗人写了春光,翩翩的蝴蝶和蜜蜂,最后以柳枝和山花展现了春风的柔和,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反映出诗人热爱生活,对前途充满信心。第二首诗,诗人写了昔日繁华的梁园现在满目萧条,而花朵依旧盛开,以乐景写哀情,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17.(1)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2)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3)望帝春心托杜鹃 杜鹃啼血猿哀鸣
18.示例写一篇妙不可言的文章,它的表达所以那么共情,原因之一,是作家的语言分外感人,仅仅是一个词,可以描绘出不同的情感
19.连用四个“啦”字,不仅表达肯定语气,也使得句子在介绍文学功能时富有层次感。
20.博喻手法的使用把优秀的语言艺术家能熟习语言、掌握丰富词汇的特点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增强了文章表达的气势。
21.②句中,“造成”意思是“导致,引起(一般指不好的结果)”。此处是“形成”的意思,可改为“生成”。
④句中,“自”放在句首会导致缺少主语。改为“儿化自诞生起……”
④句中,前有冒号,一直管到省略号结束,中间分号是表示列举的几种情况,句末句号改为分号。
22.①“一点儿”表示数量极少,“风儿”表示风极小。贾府的公子小姐以及丫鬟们,每天的活动量很小,消耗的热量有限,所以饭量都不大,他们吃得极少,当然也不会有体力劳动者那样强健的体魄。这两个儿化音,既符合刘姥姥的身份和形象,也生动地描绘出贾府公子小姐以及丫鬟们娇弱纤细的身材。
②“老头儿”是对年龄较大的老爷爷的一种戏称,此处想喊已去世的父亲一声“老头儿”,体现了汪曾祺和子女关系的融洽,也表现出儿子对父亲的亲昵和深情。
23.写作指导理解分析所给材料是写好申论的关键。材料第1段展示了时代的进步,新时代青年人越来越国际化。第2段从个体把握机会的角度鼓舞年轻人主动选择,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更好地展示并发展自己。第3段从国家层面说明新时代青年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担起责任和使命。可以从历史仁人志士、国家、屈辱、发展、自信、底气、未来、“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多方面联想想象。写作时力求思维开阔,脉络顺畅,条理清晰,观点鲜明,论证有力。
话题为“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话题中运用了比喻修辞,写作时可以借助喻体,使得表达更形象生动,当然论证过程中亦可以从本体——中国跻身世界,实力不可小觑的角度加以分析。
参考立意:①让中国智造走向世界。
②中国文化遍及世界。
③中国够硬气,中国人有底气。
④站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