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9张PPT。沧海桑田 沧海桑田,可简称沧桑,出自《神仙传·麻姑》。传说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后人以沧海桑田这种海陆的变更,比喻世事变化很大。第四节 海陆变迁地表形态变化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思考 1、为什么喜马拉雅山
区的岩石中有海洋生物的化石?
2、为什么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一、地表形态变化喜马拉雅地区的发现喜马拉雅地区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改变地表形态的力 内力作用:来自地球内部的力 外力作用: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塑造者,起主导作用)(雕刻大师)●●表现形式:地壳运动、火山、地震表现形式:侵蚀、搬运、堆积等荷兰的围海造陆工程 魏格纳(1880-1930)德国气象学家、地
球物理学家,1880年11月1日生于柏林,1930年11月在格陵兰考察冰原时遇难。
魏格纳二、大陆漂移学说大陆漂移假说是怎样提出的呢?大陆漂移学说认为: 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大陆的漂移2亿年前1亿3500万年前6500年前现在大陆漂移的证据(一)大陆拼合图大陆漂移的证据(二) 这好比撕碎了的一张报纸,拼合以后的印刷文字和行列也一一对应。古老地层的对应大陆漂移的证据(三)图中“→←”表示什么? “←→”表示什么?三、板块构造学说读图分析: 1、 地球表层可以分成哪几大块块?
2、这六个板块中哪个板块全部是海洋?
3、安第斯山脉是由哪两个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
4、喜马拉雅山是由哪两个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板块的碰撞板块构造学说1 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全球大致 划分为六大板块
2 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
3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利用板块学说的观点,海洋会经历图示的生成和发展阶段。海洋的生成和发展四、火山与地震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地震的震级和烈度
里氏震级标准:震级小于3级的地震,五感地震;5-7级称为强震;7级以上称为大地震;8级和8级以上称为特大地震。
4-5度:睡觉的人惊醒,室内物件有些摆动;6度:人行走不稳,器皿倾倒,房屋可能出现裂缝;7-8度:人站立不稳,部分房屋遭到破坏;9-10度:房屋遭严重破坏,地面裂缝很多,钢轨变形;11-12度:房屋、建筑物等遭毁灭性破坏。地震发生时采取的主要应急措施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
学校人员如何避震?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地震时,在街上行走时如何避震?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此时,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 512汶川地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
截至2009年5月25日10时,共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难,17921名同胞失踪,共有5335名学生遇难或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是自1950年8月15日西藏墨脱地震(8.5级)和2001年昆仑山大地震(8.1级)后的第三大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 地震成因:
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地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
地震类型:
汶川大地震为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
震源深度:
汶川大地震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最猛烈的火山——
印度尼西亚的亚坦博拉火山
最高的活火山——
阿根廷境内的尤耶亚科火山
最高的死活山——
阿根廷境内阿空加瓜山
火山最多的国家——
印度尼西亚世界火山之最如何预报和防范地震、减小其危害?
1、根据各种表象进行判断(请听唐山大地震之前的记录),提前进行预防;
2、修建的建筑具有防震功能;
3、掌握逃生技巧。
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 极 洲 板 块填图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