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音乐五年级上册外婆的澎湖湾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音乐五年级上册外婆的澎湖湾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10-11 15:0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外婆的澎湖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外婆的澎湖湾》是由台湾著名的民谣创始人叶佳修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校园民谣,是最早传入大陆的台湾校园民谣之一。《外婆的澎湖湾》是一首曲调优美的抒情歌曲,歌曲为四四拍,宫调式二段体结构。歌曲的第一部分从低音区缓缓进入,曲调平稳,节奏跳跃富有动感,即刻使人联想到漫步在童年时熟悉的沙滩上,留下一步一个脚印的生动情景。歌曲的第二部分,节奏顿时拉宽,旋律舒展,情绪亲切热情。进一步表现了对童年生活的赞美之情。歌曲以充满激情的抒怀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澎湖湾的赞美,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学情分析:
由于《外婆的澎湖湾》是一首充满着温情和感性的歌曲,学生对于这种情感表达比较容易产生共鸣,因此可以预计学生对这首歌曲的学习兴趣会比较浓厚。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可以初步感受到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并能够通过演唱、演奏等方式表现出来。在学习《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曲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技能,如节奏、音准、表现手法等,通过反复练习和感悟,逐渐掌握这首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方法。
教学目标:
《外婆的澎湖湾》是一首充满着温情和感性的歌曲,表达了对外婆的怀念和感恩之情。以下是针对这首歌曲的教学目标,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个方面:
1、审美感知:
感受校园民谣的风格,激发学生对家园的赞美和对家的依恋之情
2、艺术表现: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自信心,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个性化解读和创新表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的方式呈现这首歌曲。
3、创意实践: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实践,鼓励学生进行创意性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将音乐与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4、文化理解:
引导学生深入感受音乐与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和文化素养。
教学重难点:
1.解决节奏难点切分节奏,准确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对祖国大家庭、对亲情的感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教学方法:
五年级属于小学高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识谱能力,这又是一首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所以采用采用听唱和识谱相结合的方法。但歌中切分节奏的掌握有一定难度,需要多听,所以同时采用听唱法,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把这首歌曲唱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环节
师:童年有太多的美好的东西值得我们珍藏与记忆,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幅与童年有关的图片,我们来看,这个童年故事的图片里有什么?(播放图片。)
(生: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个美丽的地方,他美在哪里呢 接下
大家想知道澎湖湾是什么样子的吗?(生:想)今天啊老师下载了一些澎湖美景的图片,大家想不想欣赏?(简介澎湖湾配以图片)
这么美丽的地方是哪里呢?(澎湖湾)
师:澎湖湾美吗?(生:美)
师:看了这么动人的澎湖美景,是不是也激起了你们对澎湖的向往?那么现在让我们随音乐歌唱吧!今天我们要学的歌曲就和美丽的澎湖湾有关,歌名就是《外婆的澎湖湾》
板书:外婆的澎湖湾
师:这首歌流行于六七十年代,就连你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会唱。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为了我们辛苦了一辈子我们在坐的大多数同学到现在都还是由他们来照顾。你们爱他们吗?
生:齐声回答
师:同学们美丽的澎湖湾给作者留下了许多儿时美好的的回忆,在这个美丽的沙滩上,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老师就要教同学们一首跟外婆有关的歌曲。
师:这首歌在给我们讲述一个家的故事。同学们看,在澎湖湾美丽的沙滩上,有许许多多的脚印,脚印有孩子的,老人的,其实这首歌曲是歌手潘安邦和他外婆的故事,叶佳修专门采访了这位歌手为他量身打造的歌曲,我们来看看词曲者----叶佳修吧。
4、简介词曲者----叶佳修
叶佳修是台湾校园民谣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很多作品广为流传,如:《外婆的澎湖湾》《乡间的小路》《爸爸的草鞋》《赤足走在田埂上》等等。
师: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是叶佳修专为台湾歌手潘安邦而作的歌曲。这首歌背后藏着许多潘安邦与外婆的之间的故事,下面我们就来听听这首《外婆的澎湖湾》,听听它是如何描述潘安邦美好的童年生活的?
二、新课讲授
1.初听歌曲
思考:
(1)歌曲是几拍子的?
生:4拍子(师生一起边听边划拍)
歌曲分为几个乐段?(两段)为什么这样划分
生:同学们举手分析歌曲结构。
生:第一乐段从低音区进入,曲调平稳,是在讲述故事;第二乐段旋律变得舒展而富于变化,是在抒发感情。
(2)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听完后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这首歌是个二段体结构,第一部分曲调平稳,优美,让人想到了小时候和外婆之间的事历历在目。第二部分节奏一下拉宽了,旋律舒展热情。进一步表达对童年时光的怀想。
2.发声练习
师:我们想象自己来到海边,海浪一浪高过一浪,让我们也随海浪的声音起伏 (体验模仿海浪一浪高过一浪的声音),用“啦”哼唱。(学生边唱边随音高手势)
3.跟录音范唱模唱。
师:我相信现在大家都已经跃跃欲试,想来亲自演唱一下这首歌曲了是吧?现 在请大家把书翻到第26页,让我们跟着潘安邦一起轻轻哼唱。
三、学习歌曲
1.节奏练习
3.整体演唱第一部分。
师:同学们唱的太棒了,自己给自己掌声鼓励一下。
4.歌词朗诵,感受歌曲情绪。
从节奏型朗诵到情感式的朗诵,都要求同学们字正腔圆。(有表演性的,微笑的)
5.里面有什么特殊的节奏?(出示讲解十六分、切分节奏。)
师:请把自己认为比较难的地方找出来。(学生找出难点并多次练习。)用对比的方法感受切分节奏和非切分节奏的不同。(教师出示不同的谱例,学生用肢体语言体验——拍手或弹指。)
师:歌词"阳光""沙滩"处各休止了一拍,怎样才能把它休止得更合理、更有趣一些呢?
学生:拍手或"恰恰"伴唱。(体验演唱)
6.完整地演唱歌曲。(教师钢琴伴奏,同时注意歌唱的状态:张大嘴巴,声音音量适中,自然地发音,并且带着轻松、清新的感觉来演唱。)
7.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生:想象那美丽的画面,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来演唱
师:演唱旋律,有困难的地方请学生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
跟琴唱旋律,注意切分节奏和休止符的唱法。(切分音节奏作用于歌曲之中,用顿音的唱法更能表现轻松、亲切的情绪)
8.师: 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童声合唱曲《外婆的澎湖湾》
欣赏合唱《外婆的澎湖湾》
四、表现歌曲
(分组合作,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探究表演形式):
师:歌曲的高潮在哪一段?我们可以用小乐器来丰富第二乐段段的情感。选一选哪些小乐器合适?(对比乐器音色及效果,定出伴奏节奏)
1.自由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师请几名同学自选打击乐器上台为歌曲伴奏,其余学生演唱歌曲。
2.男女生分组演唱,小组接龙唱,个人唱,齐唱。
五、总结歌曲
这首歌曲是以充满激情的笔调抒发了对美丽的澎湖湾可爱的家园赞美之情,也勾起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希望同学们也能向词曲作者一样热爱自己的家乡,通过今天这首歌曲的学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快乐地过好每一天!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同样由叶佳修创作的民谣歌曲《乡间的小路》来结束这节课的学习(播放音乐,学生听着音乐出教室。)
本课知识点:
重复符号和连音线符号
初听歌曲说感受
体会歌曲到情绪变化
4.注意歌词和旋律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