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年高二10月份联合考试
历史
吹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
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
器
1.据2023年2月《辽宁日报》报道,考古人员在距今约6400年前的马鞍桥山遗址不仅发现了集居
住、祭祀、墓葬于一体的大型生活聚落城址,而且在一个大型祭祀坑内还发现了用于祭祀的整套农
业工具,其中包括播种用的石耜(犁)、收割用的石刀、加工谷物时使用的石磨盘和石磨棒。由此可
推知,当时
A.区域文化交流得到加强
B.“多元一体”格局已形成
C.农耕经济占据重要地位
D.国家初始形态基本定型
2.汉初帝王都不同程度地尊崇黄老之学,如“文帝本修黄老之言,不甚好儒术,其治尚清静无为”,景
帝重用“善为黄老言”的士人;还采取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减免苛刑、节省开支、少修土木工程等指
施。这说明,黄老之学
拟
A,清除了秦王朝暴政的影响
B.有利于构建宽松的社会环境
C.增强了对边疆的治理能力
D.激发了人们拼搏向上的精神
3.“书手”又称“佣书”,是指专职于抄写书籍的人员。唐代是“书手”职业最盛行时期,无论民间或官
府都存在众多“书手”,而到宋代,“书手”职业迅速疫落,直至消失。导致此职业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历史第1页(共8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
A.印刷技术的成熟
B.书法艺术的进步
C.商业经济的发展
D.国家敦育的普及
,下图为世界物种交流过程中,明清时期某种农作物传人中国并不断传播的路线示意图。下列对该
作物的传入与传播,解释合理的是
A.带动了中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B.导致了人口向江浙地区集中
C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D.引发了国家赋役制度的改革
5,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依据西方的天赋人权论,重新塑造了孔子形象,把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统
统说成是孔子所创,力图使西方民主思想在观念和语言上呈现为中国化。这一做法
A消除了变法图强的阻力
B.有利于中西方文化融合
C.配合了清末新政的开展
D.启迪了新文化运动兴起
6.民间歌曲往往带有时代印记。下图是中国近代某时段出版的歌曲集《人权之歌》(反饥饿反内战歌
选),其中有《人权之歌》《美国货害人精》等歌曲。据此可知,这些歌曲
A.揭露了袁世凯破坏共和的阴谋
B.讴歌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
C.激励了全国民众参与抗战热情
D.批判了国民党倒行逆施的恶行
7,2023年3月,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发表的中国开始像全球大国那样行事》一文中写道:“长期以
来,中国一直不愿涉足远离本国的纷争。不过,该国正在展现新的自信,准备将志同道合的国家吸
引到自己一边,并在全球事务上拥有更大发言权。”这可说明,我国
A,对外交往开始转向多边化
B.全球治理中处于主导地位
C,经济发展增强了外交自信
D.外交宗旨是实现睦邻友好
8
历史第2页(共8页)】辽宁名校联盟高二10月联考
·历史·
季春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变法的阻力,但不可能消除,排除A项:维新变法时,清
1.C【解析】材料中的大型生活聚落城址说明马鞍桥山
末新政还没有进行,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是反孔子的,
人已处于定居生活,同时祭祀坑内发现整套农业工具又
因而不可能起到启迪作用,排除D项
说明对农业生产的崇拜,由此可推知农耕经济占据重要
6.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饥饿反
地位,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马鞍桥山遗址文化与其
内战”发生于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由于国民党的独裁
他文化区域有联系的信息,不能说明区域文化存在交流
统治,严重破坏了人权,加上国民党出卖国家利益,以致
或加强,排除A项:“多元一体”是指中华文明起源的多
美国商品大肆倾销,所以这些歌曲批判了国民党倒行逆
元性和一致性并存,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B项:国家
施的恶行,D项正确。从“反内战”“美国货”等信息可
初始形态体现为城、礼器的产生,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
知,歌曲内容与袁世凯时期和抗战时期无关,排除A,C
除D项」
两项:歌曲没有涉及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排除B项。
2.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尚清静无为”“轻徭薄赋”“少
.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不愿涉足远离本国的纷争”
修土木工程”等可知,在黄老之学的影响下,统治者大型
“全球事务上拥有更大发言权”可知,我国新时代的外交
的社会活动或工程建筑受到抑制,说明有利于构建宽松
转向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事务,这是经济发展增强了外
的社会环境,B项正确。A项“清除了”表述绝对,排除;
交自信的结果,C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就尝试了
“清静无为”并不能增强边疆治理能力,反而使边疆治理
外交多边化,改革开放后我国多边外交取得了重大成
处于弱化状态,排除C项;拼搏向上是一种“有为”表现,
就,因而材料现象不是“开始”,排除A项;材料无法说
与材料中的“无为”不符,排除D项。
明我国在全球治理中处于主导地位,且也不处于主导地
3.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书手”是专职的抄写书籍人
位,排除B项;我国的外交宗旨是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员,唐代印刷技术还不成熟,大量的私人书籍或国家书
睦邻友好只是针对周边国家,排除D项。
籍,都需要人员进行手工抄录,而宋代印刷技术进步,可
8.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世纪晚期,马
以大批的复制书籍,从而使手工抄录书籍的“书手”这一
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时,推广了希腊文化,此城市体
职业走向衰落,A项正确。书法艺术与“书手”职业衰落
现出希腊化特征,可推知兴建于亚历山大帝国时期,A
无关,排除B项:商业经济发展本应使“书手”职业更兴
项正确。该城市只是对希腊文化的移植,且没有与其他
盛,但其迅速衰落,说明与此无关,排除C项:封建时代
国家教育并没有普及,且教育发展并不能导致“书手”职
希腊城市文化的对比,不能得出“代表了希腊文化的最
业衰落,排除D项。
高水平”,排除B项;一座城市只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一
4,C【解析】据图中物种传入的路径可知,该物种是明清
个交点,且这样的交点很多,不能说明是“纽带”,排除C
时期传入中国的玉米或甘薯,这些高产作物,由于其适
项:古希腊是城邦自治,而亚历山大帝国是一个大帝国,
宜性强,推动了山区,沙地的开发,从而促进了土地资源
不可能移植城邦制度,排除D项。
的开发和利用,C项正确。该物种是中外贸易影响的结
9.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71年,西
果,但由于并非是对外贸易商品,不能带动中外贸易的
班牙开通了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的太平洋贸易,通过太
发展,排除A项:玉米和甘薯促进了山区的开发,从而
平洋贸易,不仅使传统海上丝绸之路延伸到了美洲,而
导致了人口向山区的流动,而不是向种植稻米、人口众
且还使输人欧洲的白银数量大幅度减小,甚至涉及了西
多的江浙地区集中,排除B项:明清时期的赋役制度改
班牙国内的工业生产,说明太平洋贸易影响广泛,D项
革与高产作物的传入无关,排除D项。
正确。新航路使原本东方主导的贸易格局转向欧洲主
5.B【解析】康有为将西方人权、平等思想附会到孔子学
导,但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A项:欧洲商业革命主
说上,并用中国观念和语言来叙述,这本身就体现了中
要体现为欧洲商贸中心的转移,材料没有涉及,更不能
西方文化的融合,B项正确。材料中的做法有利于削弱
说明其衰落,排除B项: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