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11 15:38:04

文档简介

开滦二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考试
化学试卷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u 64 C12 H1 O 16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 下列分别是利用不同能源发电的实例图象,其中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是(  )
A. 风力发电 B. 太阳能发电
C. 火力发电 D. 地热能发电
2. 根据所学知识和已有生活经验,下列变化过程中的是(  )
A.
B.
C.
D.
3. 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逆反应为放热反应
B. 升高温度,利于A的转化率增大
C. 加入催化剂时,该反应的反应热发生改变
D. 增大压强,能够加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速率
4. 下列关于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①,放置于干燥空气中的铁钉不易生锈
B. 图②,若将钢闸门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可防止钢闸门腐蚀
C. 图②,若断开电源,钢闸门将发生吸氧腐蚀
D. 图③,若金属M比Fe活泼,可防止输水管腐蚀
5. 某原电池总反应为Cu+2Fe3+=Cu2++2Fe2+,下列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选项 A B C D
电极材料 Cu、Zn Cu、C Fe、Zn Cu、Ag
电解液 FeCl3 Fe(NO3)2 CuSO4 Fe2(SO4)3
A. A B. B C. C D. D
6. 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L-1 1 2 0
平衡浓度/mol·L-1 0.5 0.5 1
A. Y的转化率为25%
B. 反应可表示为X(g)+3Y(g)2Z(g),其平衡常数为16
C. 反应前后压强之比为2:3
D. 增大压强,该反应平衡会正向移动,此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7. 下列关于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使用催化剂,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B. 增大浓度,平衡常数K减小
C. 当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 降低反应温度,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减少,反应速率减慢
8. 可充电氟镁动力电池比锂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其电池反应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镁为负极材料
B.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 电子从镁极流出,经电解质流向正极
D. 每生成1molMnF2时转移1mol电子
9. 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 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B. 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
C. 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 在铁制品上镀银时,铁制品与电源正极相连,发生电极反应:Fe-2e-=Fe2+
10. 用如图所示装置(X、Y是直流电源的两极)分别进行下列各组实验,则下表中各项所列对应关系均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X极 实验前U形管中液体 通电后现象及结论
A 负极 CuCl2溶液 b管中有气体逸出
B 负极 NaOH溶液 溶液pH降低
C 正极 Na2SO4溶液 U形管两端滴入酚酞后,a管中呈红色
D 正极 AgNO3溶液 b管中电极反应式是
11.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实验(a)、(b)、(c)所涉及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将实验(a)中的铝片更换为等质量的铝粉后释放出的热量有所增加
C.实验(c)中将玻璃搅拌器改为铁质搅拌棒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D.实验(c)中若用NaOH固体测定,则测定数值偏高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 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不一定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 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D. 使用正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13.已知共价键的键能与热化学方程式信息如下表:
共价键 H-H H-O
键能/(kJ·mol-1) 436 463
热化学方程式 2H2(g) + O2 (g)=2H2O(g) ΔH= -482kJ·mol-1
则2O(g)=O2(g)的ΔH为(  )
A.428 kJ·mol-1 B.-428 kJ·mol-1 C.498 kJ·mol-1 D.-498 kJ·mol-1
14. 以草酸和高锰酸钾反应为例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分别量取溶液和酸性溶液,迅速混合并开始计时,通过测定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编号 溶液 酸性溶液 温度/℃
浓度/mol/L 体积/mL 浓度/mol/L 体积/mL
① 010 2.0 0.010 4.0 25
② 0.20 2.0 0.010 4.0 25
③ 0.20 2.0 0.010 4.0 50
A. 实验中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B. 实验①、②、③均要求溶液需过量
C. 实验①和②起初反应均很慢,一段时间后褪色速率突然增大,可能温度的影响
D. 若实验①测得溶液的褪色时间为40s,则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
二、填空题
15.(16分)化学反应原理对化学反应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1)目前城市机动车废气的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气缸中生成NO的反应为:N2(g)+O2(g)2NO(g)
①汽车启动后,气缸内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可能的原因是 。
②可用NH3催化还原NO消除污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由金红石TiO2)制取单质Ti,涉及到的步骤为:
TiO2TiCl4Ti
已知:① C(s)+O2(g)=CO2(g); H= -393.5 kJ·mol1
② 2CO(g)+O2(g)=2CO2(g); H= -566 kJ·mol1
③ TiO2(s)+2Cl2(g)=TiCl4(s)+O2(g); H=+141 kJ·mol1
则TiO2(s)+2Cl2(g)+2Cs)=TiCl4(s)+2CO(g)的 H= 。
(3)用Pt作电极,甲醇(CH3OH)-KOH(aq)-空气可制成甲醇燃料电池,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用该电池作电源、石墨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电解过程中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当电解池阴极增重3.84g时,理论上参加反应的甲醇质量 g。
(4)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l。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
反应A:4HCl+O22Cl2+2H2O
已知:ⅰ.此条件下反应A中,4 mol HCl被氧化,放出115.6 kJ的热量。
ⅱ.
①写出该条件下,反应A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②断开1 mol H—O键与断开1 mol 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 kJ。
16.(18分) 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燃料电池并探究氯碱工业原理和粗铜的精炼原理,其中乙装置中X为阳离子交换膜。
根据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通入氧气的电极为_______(填“正极”成“负极”);
(2)铁电极为_______(填“阳极”或“阴极”),石墨电极(C)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3)如果粗铜中含有锌、银等杂质,丙装置中阳极上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反应一段时间,硫酸铜溶液浓度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若在标准状况下,有2.24L氧气参加反应,生成氢气的分子数为_______,丙装置中阴极析出铜的质量为_______g;
(5)某同学用甲醚燃料电池设计电解法制取漂白液或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若用于制漂白液,a为电池_______(填“正极”成“负极”),电解质溶液最好用_______;
②若用于制,使用硫酸钠溶液作电解质溶液,阳极选用_______作电级。
17.(10分)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n)随着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开始至2min,用X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 L﹣1 mi﹣1;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 ,平衡时,Z的产率为 。
(3)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选项、多选)
A.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3molX,同时生成2molZ
D.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E.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18.(14分)在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H2和1mol I2,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H2(g)+I2(g) 2HI(g)。20min后达到平衡,测得c(HI)=0.04 mol/L。
(1)反应从开始到平衡时,v(H2)为 ,平衡常数K= 。
(2)温度不变,达到平衡后向容器中再充入1molHI气体,平衡向 (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移动;再次平衡后,HI的体积分数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将(2)所得平衡体系升温,平衡后I2的体积分数为45%,则升温后,H2的转化率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 变”),该反应的ΔH 0(填“>”、“ <”或“=”)。
(4)结合(3)请画出2HI(g)H2(g)+I2(g)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图。1.C 2.C 3.D 4.B 5.D 6.B 7.D
8.C 9.C 10.A 11.D 12.D 13.D 14.B
开滦二中2023-2024第一学期高二化学10月第一次月考答案
15.(1) ①.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②. 4NH3+6NO=5N2+6H2O
(2)-80 kJ·mol-1
(3) CH3OH+8OH--6e-=CO32-+6H2O 2H2O-4e-=4H++O2↑(4OH--4e-=2H2O+O2↑)
0.64g
(4)①. 4HCl(g)+O2(g)2Cl2(g)+2H2O(g) ΔH=-115.6 kJ·mol-1
②. 31.9
16.(1)正极 (2) ①. 阴极 ②. 2Cl--2e-=Cl2↑
(3) ①. Zn- 2e- = Zn2+、Cu- 2e- = Cu2+ ②. 减小
(4) ①. 0.2NA ②. 12.8g
(5) ①. 负极 ②. 饱和食盐水 ③. 铁
17. 3X+Y2Z 0.075mol L-1 min-1 10% 30% BE
18. 0.001mol/(L·min) 0.25 逆向 不变 减小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