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走进细胞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单元测试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的是( )
A.水螅
B.神经细胞
C.草履虫
D.卵细胞
2.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1所示。图2是在图1中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如果不调节光圈及反光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b条件下比d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d条件下大
C.如果不移动载玻片,a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
D.由d条件下转变为c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方移动
3.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命系统
C.H7N9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
D.肌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
4.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 )
①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 ②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等 ③真核细胞细胞核内有染色体,原核细胞无染色体,但有拟核,其中都含有DNA ④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多种多样
A.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5.大海中的水母、海带,陆地上的蜥蜴、小草等都是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些生物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
A.水
B.蛋白质
C.脂质
D.糖类
6.将面团用纱布包裹在清水中搓洗,鉴定黏留在纱布上的黏稠物质和洗出的白浆所用的试剂分别是( )
A.碘液、苏丹Ⅲ染液
B.双缩脲试剂、碘液
C.斐林试剂、碘液
D.碘液、斐林试剂
7.下图是构成细胞的某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情况,则对甲、乙、丙所表示的物质及其所能表现的生理功能的推测,错误的是( )
A.甲可能是叶绿素,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B.乙可能是血红蛋白,有运输氧的作用
C.丙可能是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D.甲、乙、丙必为同一类物质
8.下列属于磷脂的生物学功能的是( )
A.是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B.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C.储能物质,具有保温作用
D.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9.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肝糖原和磷脂共有的元素是C、H、O、N
B.脂质能参与细胞膜的构成
C.淀粉、糖原、纤维素、脂肪都是储能物质
D.脂质中的胆固醇是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10.在患急性肠胃炎时,要及时补充生理盐水;不慎受外伤后,要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高温作业时,要喝淡盐水。以上三种做法的主要目的依次是( )
①消毒 ②维持水分代谢的平衡 ③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 ④降温 ⑤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并有清洁作用
A.①②④
B.③②⑤
C.②⑤③
D.②③④
11.无机盐在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合成叶绿素和血红素分子必需的离子分别是( )
A.Mg2+、Fe2+
B.Ca2+、Mg2+
C.P、K+
D.K+、I-
12.下图是位于双链DNA或双链RNA中的两个核苷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五碳糖a是核糖,则碱基a有4种,碱基b也有4种
B.若五碳糖a是脱氧核糖,则碱基a有4种,碱基b也有4种
C.若碱基a与碱基b之间有两个氢键,则五碳糖a可能是核糖
D.若碱基a是胸腺嘧啶,则碱基a和b之间有两个氢键,五碳糖b可能是核糖
13.层粘连蛋白是一种大型的糖蛋白(由蛋白质和多糖组成),由一条重链(α)和两条轻链(β1、β2)通过二硫键交联而成。若将层粘连蛋白彻底水解,不可能产生的物质是( )
A B
C D
14.HSP是机体细胞受高温刺激后合成的一类热休克蛋白。该蛋白可发挥下图所示的作用,以保护机体细胞不受破坏。图中HSP所起的作用是( )
A.促进肽键的形成
B.抑制氨基酸脱水缩合
C.促使肽链形成空间结构
D.维持蛋白质结构稳定性
15.下列关于人体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含有肽键
B.其基本单位有些是人体细胞能够合成的
C.不同细胞中蛋白质种类完全相同
D.高温会使蛋白质变性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至少有1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二硫键“—S—S—”是蛋白质中连接两条肽链的一种化学键。下图是由280个氨基酸组成的某蛋白质的结构简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蛋白质至少有280个氨基
B.形成该蛋白质的过程中脱去了277个水分子
C.该蛋白质至少有2个游离的羧基
D.该蛋白质的功能由氨基酸的数量、种类、排列顺序三方面决定
17.下图是某多肽化合物的结构式。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化合物是三肽,含有2个肽键
B.氨基酸的不同种类决定于R基,即图中的②④⑥
C.该多肽链中含有4个羧基、3个氨基
D.形成该多肽链时,会脱去2个水分子
18.甲是组成乙或丙的基本单位(单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如果甲中的m是U,则甲一定是丙的基本单位
B.如果甲中的m是G,则甲一定是乙的基本单位
C.如果甲中的a是脱氧核糖,则甲物质聚合成的大分子物质可以分布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D.如果甲中的a是核糖,则甲物质聚合成的大分子物质只分布于细胞质中
19.某五十肽中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下图所示),得到4条多肽链和5个氨基酸(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五十肽脱掉4个丙氨酸得到的几种有机物比原五十肽增加了8个氧原子
B.若将得到的5个氨基酸缩合成五肽,则有5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
C.若将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则将脱去4分子水
D.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羧基
20.下图表示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功能,a、b、c、d代表小分子物质,甲、乙、丙代表大分子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甲是淀粉,在动物细胞内与其具有相似功能的物质是糖原
B.物质a、b、c分别为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糖
C.物质丙也是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D.若构成两个大分子物质乙的小分子物质b的种类和数量相同,则这两个大分子物质乙一定相同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21.(6分)某同学在归纳细菌、松树、松鼠的生命系统各层次时,列出了下表:
结构层次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细菌 √ √ × × √
松树 √ √ √ × √
松鼠 √ √ √ √ √
(表中“√”表示具有,“×”表示不具有)
仔细阅读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中有一个“√”归纳得不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
(2)松树为什么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
(3)三种生物都具有“细胞”层次,说明细胞是 。
22.(8分)下图表示动物细胞中重要有机物A、B、C、D、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其中X、Y代表某些化学元素,a、b、c分别为A、B、C的单体。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Y代表的元素为 。
(2)D所代表的具有参与血液中脂质运输作用的物质名称是 。
(3)图中能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名称是 ,其结构中 储存着遗传信息。
23.(13分)鸡红细胞中,每个血红蛋白分子有4条肽链,包括2条α链和2条β链,每条α链由141个氨基酸组成,每条β链由146个氨基酸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鸡血红蛋白分子中肽键的数量是 个。β链含有半胱氨酸,其分子式为C3H7NO2S,则其R基由 (元素符号)组成。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的微量元素是 。
(2)鸡血红蛋白 (填“适合”或“不适合”)做蛋白质的鉴定材料,因为 。
(3)某蛋白质由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且仅为1条链,其分子式为CmHpNqOwS2,并且是由下列4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那么该蛋白质彻底水解后将会得到 个乙。
甲 乙
丙 丁
24.(13分)无机盐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体内的无机盐主要来自食物。无机盐对维持植物的生命活动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请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联系日常生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无机盐在细胞内主要以 形式存在,有的是组成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如 是合成血红素不可缺少的成分。钙在人体内的总量达1 300 g,其中99%存在于骨骼中,一旦钙离子在血浆中的浓度明显下降,会出现 症状。
(2)上述铁、钙在人体中的作用可以说明无机盐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有:
①有的无机盐是 的重要组成成分;
②有的无机盐对 有重要作用。
25.(15分)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与植物的抗逆性有关。某科研小组利用龙舌兰设计下列实验来探究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与植物生存环境(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部分材料用具】龙舌兰幼苗若干株、土壤、蒸馏水、天平、烘干机。
【实验步骤】
①取五株龙舌兰幼苗随机编号分为A、B、C、D、E五组。
②分别将A、B、C、D、E五组龙舌兰栽种在含水量不同的土壤中,在其他环境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
③每组先称量植株总质量(M),然后晒干称量总质量(N),再置于烘干机中完全干燥,称量总质量(P)。记录并分析各组数据。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可用公式 表示(利用题目所给字母填写公式)。
(2)步骤①有两处错误,请改正。
Ⅰ. 。
Ⅱ. 。
(3)科研小组的实验数据如下:
组别 A B C D E
土壤含水量/% 20 25 30 35 40
自由水和结合 水的比值 21.05 21.21 20.99 21.18 21.08
若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均无误,根据实验数据是否能说明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与植物生存环境(土壤含水量)无关 (填“是”或“否”)。原因是 。
第1、2章测评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的是( )
A.水螅
B.神经细胞
C.草履虫
D.卵细胞
答案:C
2.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1所示。图2是在图1中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如果不调节光圈及反光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b条件下比d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d条件下大
C.如果不移动载玻片,a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
D.由d条件下转变为c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方移动
答案:C
解析:根据物镜距载玻片的距离,可判断物镜放大倍数的高低。b条件下物镜放大倍数高于d条件下物镜放大倍数,则b条件下比d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目少。a条件下物镜放大倍数大于d条件下物镜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在d条件下看到的物像在右上方,转化为a或c条件下观察时,应将载玻片向右上方移动,如果不改变载玻片的位置,可能观察不到细胞。
3.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命系统
C.H7N9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
D.肌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
答案:C
解析:植物就没有系统这个层次;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组成细胞的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
4.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 )
①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 ②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等 ③真核细胞细胞核内有染色体,原核细胞无染色体,但有拟核,其中都含有DNA ④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多种多样
A.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答案:B
解析: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DNA,而④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不符合题意。①是错误的,病毒无细胞结构。
5.大海中的水母、海带,陆地上的蜥蜴、小草等都是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些生物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
A.水
B.蛋白质
C.脂质
D.糖类
答案:B
解析: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占细胞鲜重的70%~90%。构成生物细胞的有机物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占细胞鲜重的7%~10%,其次是脂质。
6.将面团用纱布包裹在清水中搓洗,鉴定黏留在纱布上的黏稠物质和洗出的白浆所用的试剂分别是( )
A.碘液、苏丹Ⅲ染液
B.双缩脲试剂、碘液
C.斐林试剂、碘液
D.碘液、斐林试剂
答案:B
解析:面团是由小麦种子碾碎所得,其主要成分为淀粉和蛋白质。将面团用纱布包裹在清水中搓洗后,黏在纱布上的物质主要是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洗出的白浆主要是淀粉,用碘液鉴定。
7.下图是构成细胞的某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情况,则对甲、乙、丙所表示的物质及其所能表现的生理功能的推测,错误的是( )
A.甲可能是叶绿素,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B.乙可能是血红蛋白,有运输氧的作用
C.丙可能是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D.甲、乙、丙必为同一类物质
答案:D
解析:叶绿素中含有Mg,所以甲可能是叶绿素,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血红蛋白中含有Fe,所以乙可能是血红蛋白,有运输氧的作用;磷脂含有的元素是C、H、O、N、P,所以丙可能是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叶绿素是叶绿酸的酯,血红蛋白属于蛋白质,磷脂属于脂质,故甲、乙、丙为不同类物质。
8.下列属于磷脂的生物学功能的是( )
A.是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B.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C.储能物质,具有保温作用
D.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答案:A
解析:磷脂是细胞膜、细胞器膜等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脂质中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是固醇,磷脂不具有该作用。作为储能物质,具有保温作用的脂质是脂肪。胆固醇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9.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肝糖原和磷脂共有的元素是C、H、O、N
B.脂质能参与细胞膜的构成
C.淀粉、糖原、纤维素、脂肪都是储能物质
D.脂质中的胆固醇是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答案:B
解析:肝糖原的组成元素只有C、H、O,没有N。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胆固醇也参与动物细胞膜的构成。淀粉、糖原和脂肪是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10.在患急性肠胃炎时,要及时补充生理盐水;不慎受外伤后,要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高温作业时,要喝淡盐水。以上三种做法的主要目的依次是( )
①消毒 ②维持水分代谢的平衡 ③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 ④降温 ⑤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并有清洁作用
A.①②④
B.③②⑤
C.②⑤③
D.②③④
答案:C
11.无机盐在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合成叶绿素和血红素分子必需的离子分别是( )
A.Mg2+、Fe2+
B.Ca2+、Mg2+
C.P、K+
D.K+、I-
答案:A
解析:叶绿素和血红素的特征元素分别是Mg、Fe。
12.下图是位于双链DNA或双链RNA中的两个核苷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五碳糖a是核糖,则碱基a有4种,碱基b也有4种
B.若五碳糖a是脱氧核糖,则碱基a有4种,碱基b也有4种
C.若碱基a与碱基b之间有两个氢键,则五碳糖a可能是核糖
D.若碱基a是胸腺嘧啶,则碱基a和b之间有两个氢键,五碳糖b可能是核糖
答案:D
解析:胸腺嘧啶是DNA中特有的碱基,而核糖是RNA中特有的五碳糖,双链DNA或双链RNA中不应同时存在胸腺嘧啶和核糖。
13.层粘连蛋白是一种大型的糖蛋白(由蛋白质和多糖组成),由一条重链(α)和两条轻链(β1、β2)通过二硫键交联而成。若将层粘连蛋白彻底水解,不可能产生的物质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糖蛋白由蛋白质和多糖组成,多糖彻底水解得到葡萄糖,蛋白质彻底水解得到氨基酸。D项中—NH2和—COOH未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14.HSP是机体细胞受高温刺激后合成的一类热休克蛋白。该蛋白可发挥下图所示的作用,以保护机体细胞不受破坏。图中HSP所起的作用是( )
A.促进肽键的形成
B.抑制氨基酸脱水缩合
C.促使肽链形成空间结构
D.维持蛋白质结构稳定性
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HSP与多肽链结合后,多肽链变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因此HSP的作用是促使肽链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15.下列关于人体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含有肽键
B.其基本单位有些是人体细胞能够合成的
C.不同细胞中蛋白质种类完全相同
D.高温会使蛋白质变性
答案:C
解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之间可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在人体内可以合成。人体的不同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不完全相同。高温会使蛋白质变性。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至少有1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二硫键“—S—S—”是蛋白质中连接两条肽链的一种化学键。下图是由280个氨基酸组成的某蛋白质的结构简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蛋白质至少有280个氨基
B.形成该蛋白质的过程中脱去了277个水分子
C.该蛋白质至少有2个游离的羧基
D.该蛋白质的功能由氨基酸的数量、种类、排列顺序三方面决定
答案:ABD
解析:据图可知,该蛋白质由280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含有2条肽链和1个环状肽,1条肽链至少含有1个游离的氨基和1个游离的羧基,该蛋白质至少有2个游离的氨基。形成该蛋白质的过程中共形成280-2=278(个)肽键,脱去了278个水分子。该蛋白质至少有2个游离的羧基。该蛋白质的功能由氨基酸的数量、种类、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四方面决定。
17.下图是某多肽化合物的结构式。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化合物是三肽,含有2个肽键
B.氨基酸的不同种类决定于R基,即图中的②④⑥
C.该多肽链中含有4个羧基、3个氨基
D.形成该多肽链时,会脱去2个水分子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图中化合物含有2个肽键,为三肽。图中②④⑥表示R基,决定了氨基酸的种类。图中多肽含有2个羧基、1个氨基。该三肽是由3个氨基酸脱去2个水分子形成的。
18.甲是组成乙或丙的基本单位(单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如果甲中的m是U,则甲一定是丙的基本单位
B.如果甲中的m是G,则甲一定是乙的基本单位
C.如果甲中的a是脱氧核糖,则甲物质聚合成的大分子物质可以分布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D.如果甲中的a是核糖,则甲物质聚合成的大分子物质只分布于细胞质中
答案:BD
解析:甲是核苷酸,是乙或丙的基本单位,乙是DNA,丙是RNA。如果甲中的m是U(RNA特有的碱基),则甲一定是RNA的基本单位。如果甲中的m是G,则甲可能是脱氧核苷酸,也可能是核糖核苷酸,是DNA或RNA的基本单位。如果甲中的a是脱氧核糖,则其聚合成的大分子物质是DNA,DNA可以分布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如果甲中的a是核糖,则其聚合成的大分子物质是RNA,RNA可以分布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19.某五十肽中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下图所示),得到4条多肽链和5个氨基酸(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五十肽脱掉4个丙氨酸得到的几种有机物比原五十肽增加了8个氧原子
B.若将得到的5个氨基酸缩合成五肽,则有5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
C.若将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则将脱去4分子水
D.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羧基
答案:ABD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每脱掉1个丙氨酸需要破坏2个肽键,脱掉4个丙氨酸共破坏了8个肽键,则有8分子水参与,故该五十肽脱掉4个丙氨酸得到的几种有机物比原五十肽增加了8个氧原子。得到的5个氨基酸中有4个是丙氨酸,故将这5个氨基酸缩合成五肽,可有5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若将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需要形成3个肽键,脱去3分子水。每条肽链中至少有1个游离的氨基和1个游离的羧基,故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羧基。
20.下图表示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功能,a、b、c、d代表小分子物质,甲、乙、丙代表大分子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甲是淀粉,在动物细胞内与其具有相似功能的物质是糖原
B.物质a、b、c分别为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糖
C.物质丙也是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D.若构成两个大分子物质乙的小分子物质b的种类和数量相同,则这两个大分子物质乙一定相同
答案:AC
解析:依题图可知,乙和丙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并且丙的组成元素是C、H、O、N、P,故丙是DNA,乙是蛋白质。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是淀粉,故甲是淀粉,所以a是甲(淀粉)的基本组成单位葡萄糖,b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c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d的作用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激发并维持雄性动物的第二性征,所以是雄激素。DNA也是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乙是蛋白质,其多样性是由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决定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21.(6分)某同学在归纳细菌、松树、松鼠的生命系统各层次时,列出了下表:
结构层次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细菌 √ √ × × √
松树 √ √ √ × √
松鼠 √ √ √ √ √
(表中“√”表示具有,“×”表示不具有)
仔细阅读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中有一个“√”归纳得不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
(2)松树为什么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
(3)三种生物都具有“细胞”层次,说明细胞是 。
答案:(1)“细菌”一栏中的“组织”归纳得不正确。因为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这一层次 (2)植物体是由六大器官直接构成的,因此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3)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22.(8分)下图表示动物细胞中重要有机物A、B、C、D、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其中X、Y代表某些化学元素,a、b、c分别为A、B、C的单体。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Y代表的元素为 。
(2)D所代表的具有参与血液中脂质运输作用的物质名称是 。
(3)图中能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名称是 ,其结构中 储存着遗传信息。
答案:(1)N、P (2)胆固醇 (3)DNA(或脱氧核糖核酸)、RNA(或核糖核酸) 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解析:(1)分析题图及题意可知,A是DNA,B是RNA,C是蛋白质,D是糖类或脂肪,E是磷脂,a是脱氧核苷酸,b是核糖核苷酸,c是氨基酸,X是N,Y是N、P。(2)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可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3)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是DNA和RNA,其结构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储存着遗传信息。
23.(13分)鸡红细胞中,每个血红蛋白分子有4条肽链,包括2条α链和2条β链,每条α链由141个氨基酸组成,每条β链由146个氨基酸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鸡血红蛋白分子中肽键的数量是 个。β链含有半胱氨酸,其分子式为C3H7NO2S,则其R基由 (元素符号)组成。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的微量元素是 。
(2)鸡血红蛋白 (填“适合”或“不适合”)做蛋白质的鉴定材料,因为 。
(3)某蛋白质由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且仅为1条链,其分子式为CmHpNqOwS2,并且是由下列4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那么该蛋白质彻底水解后将会得到 个乙。
甲 乙
丙 丁
答案:(1)570 C、H、S Fe
(2)不适合 鸡血红蛋白有颜色,会干扰对反应现象的观察
(3)(w-n-1)/2
解析:(1)肽键数量=氨基酸数量-肽链数量,故鸡血红蛋白分子中肽键的数量是(141+146)×2-4=570(个)。依据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可推知,分子式为C3H7NO2S的半胱氨酸的R基是—CH3S,该R基是由C、H、S组成的。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的微量元素是Fe。(2)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由于鸡血红蛋白有颜色,会干扰对反应现象的观察,所以鸡血红蛋白不适合做蛋白质的鉴定材料。(3)4种氨基酸中只有乙的R基中含有一个羧基,根据“肽链中氧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中的氧原子数”可知,乙氨基酸R基中氧原子数为w-n-1,每个羧基含2个氧原子,故乙氨基酸的个数为(w-n-1)/2。
24.(13分)无机盐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体内的无机盐主要来自食物。无机盐对维持植物的生命活动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请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联系日常生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无机盐在细胞内主要以 形式存在,有的是组成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如 是合成血红素不可缺少的成分。钙在人体内的总量达1 300 g,其中99%存在于骨骼中,一旦钙离子在血浆中的浓度明显下降,会出现 症状。
(2)上述铁、钙在人体中的作用可以说明无机盐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有:
①有的无机盐是 的重要组成成分;
②有的无机盐对 有重要作用。
答案:(1)离子 铁 抽搐
(2)复杂化合物 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解析:无机盐在细胞内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有些无机盐是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铁是组成血红素必不可少的成分;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当血钙含量过低时,会导致人和动物抽搐。
25.(15分)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与植物的抗逆性有关。某科研小组利用龙舌兰设计下列实验来探究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与植物生存环境(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部分材料用具】龙舌兰幼苗若干株、土壤、蒸馏水、天平、烘干机。
【实验步骤】
①取五株龙舌兰幼苗随机编号分为A、B、C、D、E五组。
②分别将A、B、C、D、E五组龙舌兰栽种在含水量不同的土壤中,在其他环境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
③每组先称量植株总质量(M),然后晒干称量总质量(N),再置于烘干机中完全干燥,称量总质量(P)。记录并分析各组数据。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可用公式 表示(利用题目所给字母填写公式)。
(2)步骤①有两处错误,请改正。
Ⅰ. 。
Ⅱ. 。
(3)科研小组的实验数据如下:
组别 A B C D E
土壤含水量/% 20 25 30 35 40
自由水和结合 水的比值 21.05 21.21 20.99 21.18 21.08
若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均无误,根据实验数据是否能说明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与植物生存环境(土壤含水量)无关 (填“是”或“否”)。原因是 。
答案:(1)(M-N)/(N-P) (2)Ⅰ.每组应该选用多株幼苗 Ⅱ.应选择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幼苗 (3)否 土壤含水量设置范围不合适,应在20%以下设置几组,如15%、10%、5%等,观察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是否有变化
解析:(1)植株晒干后损失的水分为自由水,即为(M-N),晒干后再在烘干机中完全干燥失去的水分为结合水,即为(N-P),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为(M-N)/(N-P)。(2)每组实验中龙舌兰幼苗均为一株,数量太少,偶然性较大,为减少实验误差,应每组选用多株幼苗,计算平均值。在实验过程中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故选取的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要一致。(3)实验对含水量的设置范围不合理,缺少科学性,应在20%以下再设置几组,如15%、10%、5%等,观察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是否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