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丰春晖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咸丰春晖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0-11 17:06:43

文档简介

咸丰春晖高级中学高二2023年9月月考参考答案
选择题答案
1-5.CCCDD 6-10.ABCCD 11-15.CDCBD 16-20.CDCDB
21.(14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①. 神经—体液(“神经和体液”亦可) ②.收缩,减少
③. 自主神经系统
(2)①. 下丘脑 ②. 抗利尿激素 醛固酮(写到一个1分,写全2分)
(3)CO2浓度升高(“CO2”即给分)
(4)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22.(16分)
(1)①. 内环境 ②. 蛋白质 ③. 无机盐和蛋白质
(2)①. 基本不变 ②. 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缓冲物质(或NaHCO3)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3)神经—体液—免疫
(4)饥饿状态下,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糖类,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5)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
(6)小肠粘膜、胰腺
23.(14分)(1)大脑皮层 
(2)①SOM神经元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传导到SOM轴突末梢→SOM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SF1表面受体→SF1膜上离子通道发生变化→图示电位变化  ②更高 
③神经系统受到压力刺激后最终引发NE的分泌,体现神经调节影响体液调节(2分);NE分泌增加最终引起了焦虑样行为,体现体液调节影响神经调节(2分) 
(3)a.注射一定量的NE(1分)  b.野生型小鼠(1分) c.NE受体突变体小鼠(1分)  d.不施加慢性压力(1分)
24.(16分)
(1)①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写出两个,其中一定要有胰高血糖素)
(2)①. 胰岛B细胞②. 肝糖原 ③. 睡前适量加餐;合理控制降糖药物的使用量。
(3)①. 生长激素 ②. 节律性异常 ③. Ⅱ、Ⅲ、Ⅳ
(4)若发生苏木杰现象,则在出现低血糖时,会由脂肪参与代谢供能,造成尿中酮体增加。咸丰春晖高级中学高二2023年9月月考
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霍乱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腹泻疾病,可通过水体等途径传播。霍乱弧菌产生外毒素,致使人体细胞大量钠离子和水持续外流,进而导致患者腹泻脱水甚至死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细胞水持续外流可能与钠离子持续外流有关
B.若患者腹泻脱水,可缓慢静脉滴注葡萄糖生理盐水
C.腹泻患者可通过检测核酸水解产物来判断是否为霍乱患者
D.及时发现患者和疑似患者并隔离治疗是控制霍乱流行的重要手段
2.下列有关激素、酶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均为蛋白质 ②均由内分泌腺分泌 ③均有生物活性 ④均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⑤产生不正常时都可能引起疾病 ⑥起作用后均会失去活性
①②④ B. ③⑤⑥ C. ③④⑤ D. ②⑤⑥
3.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而分布到身体各处。下列有关白蛋白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
白蛋白越多,血浆渗透压越高
白蛋白增多,不会引起组织水肿
白蛋白增多,机体抵抗力增强
D. 白蛋白减少,可能导致组织液增加
4.《中国科学报》报道,美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当老年人保持活跃时,他们的大脑中会更多含有一类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可以增强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从而保持健康的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神经元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等部分构成
B.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其数量为神经元数量的10至50倍
C.在外周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
D.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5.“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中蕴含了反射知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射是先天性的 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该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D.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
6. 如图为突触传递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②在轴突末梢的核糖体内合成后胞吐释放
B. ②发挥作用后被灭活或重吸收
C. ②与④结合,使③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或仍为外正内负
D. ④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
7.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研磨)→提取液注入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A.①与②组成的实验,自变量是稀盐酸刺激的部位
B.①与③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
C.①②③④组成的实验说明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经血液运输可调节胰液的分泌
D.要证明胰液分泌是否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8.人能够在一定范围内随外界温度变化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一个人从常温环境进入0 ℃寒冷环境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进入寒冷环境后会不自觉发生颤抖,该过程属于条件反射
B.与常温环境相比,人在0 ℃寒冷环境中产热量会增加而散热减少
C.皮肤感受器接受寒冷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节产热和散热
D.在体温调节中枢形成冷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9.血管升压素又称抗利尿激素,存在V1和V2两种受体。血管升压素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V1受体结合,引起胞浆内Ca2+升高,使血管强烈收缩;当血管升压素在血液中的浓度远高于正常浓度时,才显示血管收缩的作用。血管升压素与肾集合管细胞的V2受体结合,激活腺苷酸环化酶,通过增加水通道蛋白来促进对水分子的重吸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血管升压素在下丘脑中合成,由垂体释放后随体液运输
B.浓度和受体类型的不同会使血管升压素产生不同的调节效果
C.血管升压素调节血管强烈收缩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D.水通道蛋白增加使集合管重吸收水的速率加快,血浆渗透压降低
10.下丘脑是人脑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体自稳态调节的中枢,下图为人体中下丘脑控制激素分泌的三种常见的途径,下列关于激素ABCD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种激素空间结构相同 B.激素CD都由垂体合成、释放
C.激素BC可作用于同一靶细胞 D.四种激素都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组成 
11.下列关于动物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
②长跑比赛时,运动员大量出汗有利于机体体温的稳定
③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上,都普遍存在着稳态
④健康人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如血糖、血脂,以及渗透压、酸碱度等理化性质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⑤大量失钠,对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外液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12.下丘脑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H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还可以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T3和T4。下表是某患者验血报告单的一部分,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正常值
T3 5.1 ng/dL 10~200 ng/dL
T4 3.8ug/dL 5.5~12ug/dL
TSH 25.1uIU/ml 0.2~7.0ulu/mL
注:T3和T4均反映甲状腺激素水平,TSH反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
A.该患者可能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异常导致
B.该患者在受到惊吓后,T3和T4指标在短时间内可能会有所升高
C.TRH和甲状腺激素都能调节TSH的分泌
D.若TRH分泌过多,TRH可以与下丘脑表面的受体结合抑制其分泌TRH
13.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GC)能提高心肌细胞肾上腺素受体的表达水平。体内GC的分泌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作为药物服用时,血浆中高浓度的GC能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GC可用于治疗艾滋病
B. GC分泌增加不利于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
C. GC作为药物长期服用可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
D.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可直接促进GC的分泌
14.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快
B.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
C.当胰岛素浓度为40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
D.胰岛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肝细胞
15.组成人体的氨基酸都是α-氨基酸。转氨酶可以催化转氨基反应:将一种α-氨基酸(a)的氨基转移到一种酮酸(b)上,产生另外一种α-氨基酸(c)和另外一种酮酸(d)。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中,以心脏和肝脏中含量最高。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大或相关组织坏死、细胞破裂时,转氨酶会大量进入血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c是内环境的重要组分,是合成人体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
B.健康人的血液中检测不到转氨酶及酮酸b和d
C.验血前的几天内不必禁止大量饮酒,因为饮酒不会干扰体检结果
D.血液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16.研究人员对突触a、b的突触前神经元给予相同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分别测量两个突触的突触前神经元、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静息状态下膜两侧70 mV的电位差是Na+内流所致
B.电刺激后,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出现了一个小的动作电位,但该动作电位不能传导
C.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可产生动作电位却抑制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D.突触a、b的传递过程出现一定的延迟,与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转运出突触前膜、扩散到后膜有关
17.肾上腺素具有提高心脏收缩力、加快心率并促进血管收缩的作用。皮质醇可通过促进肾上腺髓质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交感神经可通过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肾上腺髓质细胞促进肾上腺素和嗜铬粒蛋白(CgA)的分泌。研究发现,CgA能转变为儿茶酚抑素,儿茶酚抑素可作为乙酰胆碱受体抗衡剂发挥作用,其水平降低会诱发原发性高血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肾上腺素的分泌既存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又存在反馈调节
B.肾上腺髓质细胞存在皮质醇和乙酰胆碱的受体
C.肾上腺髓质合成和分泌肾上腺素的活动不受意识的支配
D.抑制CgA分泌的药物可有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18.图中曲线表示正常成年人血液中化学物质X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若X代表CO2,则b→c时段细胞呼吸强度增加
B. 若X代表性激素,则分级调节过程可表示下丘脑→性器官→性腺
C. 若X代表血糖,则cd段的变化过程可能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升高有关
D. 若X代表醛固酮,则c点时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Na+的通透增加
19. 寒冷地带生活的布氏田鼠是一种小型非冬眠哺乳动物。下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机体调节BAT细胞的产热过程图,已知UCP-1增加会导致ATP合成减少。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 ①②③④过程体现了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B. 图中cAMP的作用是促进脂肪分解和调节UCP-1基因的表达
C. 去甲肾上腺素与膜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D. 持续寒冷环境中的布氏田鼠通过促进脂肪分解和ATP合成来增加产热
20. 5 -羟色胺,又名血清素,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组织中,特别在大脑皮层质及神经突触内含量很高,它也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一种被称为“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药物,可选择性地抑制突触前膜对5 -羟色胺的回收,使得突触间隙中5 -羟色胺的浓度维持在一定的水平,有利于神经系统的活动正常进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5-羟色胺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隐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B. 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通过抑制ATP水解来阻止回收5 -羟色胺
C. 情绪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D. 5 -羟色胺的合成和分泌发生障碍容易使人产生消极情绪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60分。
21. (14分)北京冬奥会越野滑雪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
(1)冷风刺激会引起运动员身体的局部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此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通过_________调节,使皮肤血管 ,汗腺分泌 ,散热减少;同时肌肉和肝等产热增多,体温回升。此过程中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_________。
(2)当人体剧烈运动时会丢失大量的水和钠盐等,引起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刺激_________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从而促使__________分泌增加,继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Na+的重吸收,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3)滑雪过程中,若呼吸急促,是因为体液中_________会刺激相关感受器,从而通过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进行调节。
(4)在激烈的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人表现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心率加速等应激反应,此过程体现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联系是一方面内分泌腺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另一方面____________ 。
22.(16分)下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可以看出,外界物质要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_______(1分)作为媒介。图乙中,相较于A液和C液,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B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B渗透压大小与_______等含量有关。
(2)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______,(1分)(上升/下降/基本不变)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______的调节网络下进行。
(4)图乙中饥饿状态下B液中的血糖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从体液调节来分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图甲中的组织细胞为垂体细胞,则至少其表面有哪些激素的相应受体 。
(6)促胰液素作为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那它的分泌部位和作用部位分别是_________。
23.(14分)慢性压力应激会导致人体出现各类疾病(如焦虑、骨丢失)。为了深入剖析其生物学机制,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
(1)长期慢性压力是由____________参与的一种复杂情绪,涉及多个脑区的活动。
(2)通过选择性刺激小鼠的某些脑区,检测其他脑区的活动强度和小鼠症状,研究者发现了慢性压力应激诱发骨丢失的生物学机制。
①刺激BNST脑区的SOM神经元,检测VMH脑区的SF1神经元的电流变化,结果如图1,推测SF1神经元电位出现图示变化的机理: 。
②进一步研究发现,SF1神经元可通过图2所示的路径发挥作用,并且该小鼠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样行为和骨丢失症状。据图推测,慢性压力应激小鼠体内NE含量比正常小鼠________。
③当高等动物面对复杂环境刺激时,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会相互影响,共同协调生命活动。上述过程如何体现了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相互 。
(3)为证实慢性压力应激确实是通过引起体内NE上升,并最终导致焦虑样行为和骨丢失症状的,请完善如下实验方案和预期实验结果。
小鼠 处理 预期症状
野生型小鼠 不施加慢性压力, a.________________ 有焦虑样行为和骨丢失症状
b.______ 不施加慢性压力, 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无焦虑样行为和骨丢失症状
c.______ 施加慢性压力 无焦虑样行为和骨丢失症状
NE受体突变体小鼠 d.______________ 无焦虑样行为和骨丢失症状
24.(16分)不少糖尿病患者有清晨空腹血糖明显升高的现象。研究发现,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夜间短暂低血糖后引起的血糖反跳性增高,称为“苏木杰反应”;另一种为夜间血糖平稳,清晨出现一段时间高血糖,称为“黎明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体的血糖浓度总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当血糖含量较低时,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的作用,使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2个)等激素的分泌增多,血糖浓度升高,避免因血糖过低而发生危险。
(2)糖尿病患者由于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功能减退,血糖调节能力降低。当饥饿过度或降糖药物使用过量时,容易矫枉过正,使__________________过多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出现“苏木杰反应”。因此,为避免出现该反应,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黎明现象”的发生机制,研究人员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有黎明现象组(DP+)和无黎明现象组(DP-),测定体内相关激素的含量如下图1。
①由图1结果显示,_________________节律性分泌异常可能与黎明现象有关。
②研究人员进一步检测外周淋巴细胞中多个与生物钟相关基因的动态表达,部分结果如下图2,DP+组中REV-erbβ基因表达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表明“黎明现象”与生物节律紊乱有关。
③研究发现,生长激素会影响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除此之外,影响胰岛素作用敏感性的因素可能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I.存在胰岛细胞自身抗体Ⅱ.胰岛素受体表达下降Ⅲ.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Ⅳ.组织细胞信号转导异常Ⅴ.胰岛素分泌障碍
(4)为区分糖尿病患者的清晨空腹高血糖为上述哪种情况,临床上可将尿液中酮体(脂肪分解代谢的产物)的含量作为诊断依据之一,其原因是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