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 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 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1 18:2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语文园地三
年 级:五年级 学 科:语文
主讲人: 学 校:
单元解读
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口头文学作品,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智慧结晶。了解和学习民间故事,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这是在中年级“详细复述”“简要复述”的基础上提出的进一步要求,旨在让学生把故事讲得更生动,更有吸引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栏目中有相关练习,“交流平台”梳理总结了创造性复述故事的基本方法。旨在将学到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
课标要求分析
1.文化自信:懂得分享文化故事
2.语言应用:体会口语化的表达和成语之间的不同之处;学习把故事情节说具体的方法。
3.思维能力:练习将情节说得更具体
4.审美创造:感受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教材分析
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三个板块的内容。
1.交流平台〞 先点明创造性复述是把故事生动、形象地讲给别人并介绍了创造性复述故事的基本方法
2.“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题引导学生感受意思相近的俗语和效果上的差别,俗语通俗、浅显,成语凝练、文雅。第二题以 《狼和小羊》为学生了解如何把简略的情节说具体,并运用这样的方法把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具体。
教材分析
3.“日积月累〞 编排的是唐代林杰的一首古诗《乞巧》,诗中对民间农历七月处七(也称七夕节)进行了生动的描绘。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具备复述故事的能力,讲中国传统民间故事并不难,但是如何使用恰当、合理的方式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将故事情节说得更具体,更赋有感染力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在俗语与成语的学习上,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但是放在具体语境使用还需要学习。学生借助字义理解诗意,积累林杰的一首古诗,并不困难,应重点指导学生体会中国多彩文化。
教材目标
1.交流把故事分享得更有新鲜的方法。【语文要素】
2.体会意思相同的俗语与成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3.能结合示例,把牛郎织女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 【语文要素】
4.通读古诗《乞巧》,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并积累意思相同的俗语与成语。
2.能结合示例,把牛郎织女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
语文园地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一课时
交流平台
本单元我们读了特别有意思的民间故事,如:《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读到好的故事,忍不住要跟别人分享,讲给别人听。
那么如何才能把故事讲得有趣呢?
可以换一种人称讲, 如:讲《猎人海力布》,用海力布的口吻来讲,会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读一读 巧发现
还可以大胆想象,续编故事,也可以对故事情节进行“添油加醋”,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
读一读 巧发现
变换情节的顺序,先讲故事中最不可思议的地方
讲民间故事的方法:
换人称讲故事
大胆想象合理编写故事
变换情节顺序妙讲故事
  我是一位猎人,名叫......
  我很热心。每次......
  一天,我到深山去打猎,忽然听见天上有呼救声......
想一想 讲一讲
换人称讲故事,将《猎人海力布》1--3自然段以海力布的口吻讲述。
  乡亲们为自己不听海力布的劝说而感到后悔,他们会说什么、做什么?
  小白蛇又会想什么办法来拯救自己的救命恩人?
想一想 讲一讲
大胆想象合理编写故事,讲一讲海力布变成石头后还会发生什么事?
  结局提前 设置悬念 吸引观众 
想一想 讲一讲
变换情节顺序妙讲故事,将《猎人海力布》的故事结尾提前,最后一个自然段改写成开头,会有怎样的效果?
词句段运用
大家学习到了创编故事的方法,我们下面来看一下词句段运用,将会给我们介绍怎样的学习方法呢?
词句段运用
读一读,体会左右两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异同
鼻子都气歪了 气急败坏
前怕狼后怕虎 畏首畏尾
一个巴掌拍不响 孤掌难鸣
打开天窗说亮话 直言不讳
吃水不忘挖井人 饮水思源
每一组词语的意思都是一样的,词语的形式不一样。左边的词语是俗语,比较口语化,右边的是成语,较为简洁。
在表达效果上,口语化的言语,更贴近生活,显得更为生动。
用成语和俗语各写一句话
知识擂台
鼻子都气歪了 气急败坏
雨来就是不讲,日本军官气急败坏地打了他一巴掌。
雨来就是不说,日本军官的鼻子都气歪了。
知识擂台
打开天窗说亮话 直言不讳
我打开天窗说亮话吧,我是来借钱的。
他直言不讳地说,我今天就是来借钱的。
用成语和俗语各写一句话
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
直言不讳-----打开天窗说亮话
孤掌难鸣-----一个巴掌拍不响
一丘之貉-----天下乌鸦一般黑
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
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咎由自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
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
知识积累
交流:
 俗语和成语哪个表达效果好?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词语各具特色,我们在生活学习中应该按需使用。
语文园地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二课时
一只狼看见小羊在河边饮水,想找借口把他吃掉狼指责小羊把水弄脏了,小羊说自己在下游,不可能弄脏上游的水狼又说小羊去年骂过他,小羊说那时自己还没有生下来。狼恼羞成怒地说:“即使你辩解得再好,我也不会放过你。”于是,他就把小羊吃了。
词句段运用
读文段,思考两段文字的异同之处。
狼来到小溪边,看见小羊在那儿喝水。狼非常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说:“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站在上游,水是从您那儿流到我这儿来的,不是从我这儿流到您那儿去的。”狼气冲冲地说:“就算这样吧,你也还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可怜的小羊喊道:“啊,亲爱的狼先生,那是不可能的,去年我还没有生下来呀! ”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逼近小羊,大声嚷道:“你这个小坏蛋!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吃掉了小羊。
两段文字的意思一样。第一段比较简洁,第二段较为生动。这是因为第二段中添加了作者的合理想象,把狼和小羊的对话描写得非常详细。但是小羊的结局并没有改变,这说明改写具体时也要忠于原文。
仿照例文说一段话,把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具体。
加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外貌等
讲一讲
评议要求:
是否加入了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描写;
句子是否通顺;
有没有抓住重点进行描写。
示讲引领
  牛郎听见(织女找纱衣的声音之后的动作及语言)织女(接过纱衣后的神情、语言)  
  两人手拉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头。一路上有说有笑,不一会儿就到了牛郎家。(牛郎介绍自家及老牛时的语言、神态、动作)织女(见了老牛之后动作)。老牛(见了织女之后的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 
日积月累
读一读下面的古诗,说一说古诗的意思。
乞巧
唐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林杰(831-847)字智周,儿时非常聪明,传说六岁就能赋诗。生卒16岁。《全唐诗》存其诗两首。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 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仰望天空,似乎有牛郎和织女在喜鹊桥相会。
家家户户在秋月下乞巧,不知道穿尽了几千条红丝线啊。
①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
七夕。
②碧霄(xiāo):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③几万条:比喻多。
全诗表达了过节时人民高兴的心情和乞求智巧、追求幸福的愿望。
一、综合性学习,多选题
天天同学向你请教“讲民间故事”的妙招,你可以推荐的方法有( )
A.先了解故事内容,然后从故事内容中提取主要信息,再简要讲故事就行。
B.可以丰富故事里的情节,适当地添加人物对话。
C.可以模仿人物的动作和表情,让听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课堂检测
二、写出和下列语句意思相近的四宇词语。
鼻子都气歪了 —— ( )
盼星星盼月亮 —— ( )
前怕狼后怕虎 —— ( )
打开天窗说亮话——( )
吃水不忘挖井人——( )
课堂检测
三、读下面的古诗,并完成练习。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七夕”指每年农历( )。
2. 全诗表达了过节时人民的( )的心情和( )的愿望。
课堂检测
1.收集意思相近的俗语与成语。
2.收集有关我国传统节日的诗句。
拓展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