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月考语文答案
【答案】1. C “产生了大量冰晶,形成降雨”错误,产生冰晶的是“冷云”,而“暖云”
在吸湿剂作用下,“使那些小小的水珠快速成长为直径几十微米以上的大云滴,‘过度肥胖’
的它们‘体重’暴增,上升气流给的支撑终于抵不住重力的作用,只好掉了下来,形成降雨”。
选项不合文意。故选 C。
2. D A.“重庆抗旱形势最为严峻”于文无据,材料一谈的是怎么支持重庆抗旱,没
提到是否抗旱形势最为严峻。选项无中生有。B.“‘空中国王’……为此次重庆……”张冠
李戴,此次在重庆执行任务的是“新舟 60”高性能飞机,不是“空中国王”飞机。
C.因果颠倒,“农业常常有丰歉”是原因,不是结果。故选 D。
3. B B.为云层本身的特点,属于“人工降雨的自然条件”,不属于“人工降雨的技术措
施”。故选 B。
4.①材料一主要阐述了人工降雨需要具备的条件以及如何实施人工降雨。②材料二主要阐述
了中国古人在应对极端天气灾害时表现出的智慧,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对极端天气灾害的
举措。
5.①加强天气预报,特别是较长周期的天气预报,提高预报的精准度。②建立完善的防灾救
灾制度体系,一旦发生极端天气灾害,及时启动救灾预案。③加强粮食等各类救灾物资储备,
确保需要时能快速调拨到位。④加大水利工程等各类防灾救灾工程建设力度,为防灾救灾奠
定基础。
【答案】6. A “都父母双亡”“是蓝海燕关心照顾生病的林小燕的原因之一”错误。林
小燕只是父亲去世,并未父母双亡;蓝海燕照顾林小燕在前,二人互叙身世在后,选项因果
关系不成立。故选 A。
7. D “巡逻艇的出现才让海匪们惊慌起来”错误,原文是“沉默,紧张的沉默。风
浪在大声地呼啸着,惊慌和紧张在匪徒们当中开始滋生。突然,透过风浪的呼啸,远处海上
传来一阵隆隆的响声。‘巡逻艇!’站在舱门口的黑瘦子大声说,匪徒们更加惊慌。我的心
里不禁一阵狂喜”。可见,并不仅仅是巡逻艇的出现才让海匪们惊慌起来。故选 D。
8.①海浪凶狠,海风呼啸,乌云乱翻,电光闪闪,环境描写写出了此时海上环境的恶劣,渲
染了形势的紧张,烘托了主人公蓝海燕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英雄形象。②“海燕的头发高
高扬起”“眼睛里闪着光”是动态描写,“简直就像一尊庄严的女神”是静态描写,动静结
合(通过外貌、神态描写),既写出了蓝海燕的神采,又表现出了蓝海燕的威严、镇定和不
可动摇的形象特点。
9.①《海燕》与蓝海燕同名,林小燕时常吟诵《海燕》,体现了林小燕对蓝海燕的想念,永
远无法忘怀她。②林小燕吟诵高尔基的《海燕》,热情歌颂了蓝海燕临危不惧、坚强无畏和
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也体现了林小燕自身的成长和进步。③文本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林小
燕吟诵《海燕》。首尾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答案】10. B 11. C “春秋,儒家著作,与《论语》《诗经》《礼记》《易经》合称‘五
经’”错。“《论语》”属于“四书”,“五经”还包括“《尚书》”。故选 C。
12. B “诸葛亮最终如刘备所愿,完成了统一大业”分析不当,“诸葛亮最终如刘备所愿,
完成了统一大业”于文无据,且不符合历史事实。故选 B
13. (1)先主刘备又写下诏书告诫后主刘禅说:“你和丞相共同处理国事,要像侍奉父亲
一样侍奉他!”
(2)诸葛亮常常担心军粮供应不上,使自己的志向不能伸展,因此分出部分士兵(在驻地)开荒
种田。
14.①诸葛亮迁移西县一千多户人家,退回到汉中;②斩杀马谡向大家谢罪;③诸葛亮给后
主刘禅上奏表,承担责任,请求允许他降职三级。
15. C “因为‘痛饮'能够化解别愁”错误,“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大意为“不
用像世俗的样子用酒来诉说离情别绪,痛快的饮宴从来都另有缘由”。故选 C。
16.①表达了苏轼想象与杨绘别后对他的思念之情和对再次相见的盼望之情。
②抒发了苏轼对杭州的留恋之情,也表达了苏轼功成还乡的愿望。
③表达了苏轼对杨绘的敬佩、赞赏以及对他出任杭州知州的喜悦之情。
【答案】17、 ①. 问苍茫大地 ②. 谁主沉浮 ③. 长风破浪会有时 ④. 直挂云
帆济沧海 ⑤. 感时花溅泪 ⑥. 恨别鸟惊心 (开放题目,其他的合理答案也应满分)
【答案】18.①捉摸不定 ②陈词滥调 ③显而易见
19. 示例:如果要用一句话去概括一部长篇小说的内容,那么每一个字都是经过精心思考而
得来的,是不能被随便删减的。 原句有三处错误:
一是关联词使用错误,前后是假设关系,“虽然”改为“如果”。
二是“精心经过思考”语序不当,“精心”应该修饰“思考”,改为“经过精心思考”。
三是“是不能随便删减它的”偷换了主语,应该改为“是不能随便被删减的”。
20.①比喻句由本体“诗歌艺术”、喻体“钻石”和比喻词“像”构成。把诗歌艺术比作钻
石,写出了诗歌艺术的珍贵。②比喻手法的运用使表达更生动形象,让人们认识到诗歌艺术
的来之不易和极其珍贵。
【答案】21. C 22.①称为知觉发汗 ②人也会发汗 ③那就是用来发电
23、作文
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写作时首先要分析材料的含义。
材料一告诉我们青春的意义、魅力和价值;
材料二是习总书记在建党 100 周年大会讲话中给青年的寄语,一百年来的新青年成为民族复
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青年要以实现民族复兴为己任。不难发现,材料中的关键词为“新
时代青年”“民族复兴”。
由此,考生可以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人民、家国的发展兴衰融合在一起,立志报国,心系人
民;可以谈时代新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勇于奉献,敢于坚守;可以
谈自己对家国社会的看法,比如勇于创新,做时代的先行者,比如踏实拼搏等;还可以联系
现实,虽然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国家面临各种困难与问题,但只要我们“逢山开路,遇水架
桥”,敢拼敢闯,做好自己,自然能渡过难关。
行文构思时,我们可以写不负青春韶华,写好时代答卷。首先结合材料提出中心论点,我们
要以豪迈的情怀和崇高的志向,不负青春韶华,写好时代答卷;其次列举孙中山、毛泽东、
周恩来等例子论证青年书写时代答卷,要筑牢理想信念;然后列举由青年人组成的中国科学
院国家天文台 FAST 工程调试团队的例子论证青年书写时代答卷,要有冲劲和韧劲;再次列
举疫情当前,数不胜数的“90 后”“00 后”等青年志愿者的例子论证青年书写时代答卷,
要有实干精神;最后总结全文,升华主题,时代赋予了我们青年责任和际遇,我们应大胆作
为,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交上一份合格的时代答卷。
立意:
1.在“强国有我”中绽放青春精彩。
2.激励追梦青年,建设更好中国。
3.不负青春韶华,振奋时代精神。
4.怀抱强国之梦,品读大我青春。
5.以青春之我,创我青春之强国。
6.让青春奋斗与民族复兴同振共频。
例文:
绽放青春光彩 奋进复兴征程
“青春总是同梦想相伴。”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
年代表的回信中指出,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奋斗历程,但我们的初心和梦想历久弥坚。百
年恰是风华正茂。在新征程上,我们将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为促进人类发展进步而不懈奋斗。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
年。一百年来,一批又一批中国青年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矢志拼搏、接续奋斗,激
发了强劲的奋斗力量,绽放了最美的青春光彩。迈进新征程,广大青年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为己任,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让青春在为党、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
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在赓续血脉中挺起精神之脊。初心如磐志不渝,百年风华正青春。回望建党百年风云,
青年始终是我们党干事创业的重要力量。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陈树湘、赵一曼、
刘胡兰等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冲锋陷阵、抛洒热血。还是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钱
学森、邓稼先等一大批青年英才突破重重封锁从海外归来,建设新中国。亦或是在风云激荡
的伟大时代,年轻的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用生命捍卫祖国领土主
权。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铸就了巍然屹
立的精神丰碑。“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因此,对于新时代中国青年而言,
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更应是一种主动选择、内在自觉。要善于从党
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汲取丰厚滋养,坚定如磐信念,激扬浩然正
气,挺起新时代的民族精神脊梁,始终保持一往无前、昂扬向上的朝气锐气。
在为民服务中把稳前行之舵。为人民谋幸福是我们党的初心,也是青年成才的路径。历
史和实践充分证明,青年要成长成才,必须要投入到火热的人民事业当中去。“治沙英雄”
石光银年轻时就立志与荒沙碱滩作斗争,承包治理荒沙,坚持不懈地与风沙抗争 40 多年,
彻底改变了当地“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当代愚公”黄大发带领群众,历时 30 余年在
绝壁上凿出“生命渠”,兑现了“水过不去、拿命来铺”铮铮誓言。逐梦新时代,奋进新征
程,广大青年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正确对待苦与乐、名与利、奉献与索取
的关系,同人民一起奋斗,同人民一起前进,同人民一起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
无悔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要把个人“小我”融入人民群众“大我”,胸怀忧国忧民之
心,筑牢爱国爱民之情,把个人理想与人民利益紧密结合,在想人民所想、为人民造福中升
华人生理想、把准人生航向。
在矢志拼搏中奏响奋斗之歌。“任重而道远者,不择地而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
“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从“愿拼热血卫吾华”的英勇奋斗,到“哪里艰苦,我就
应该到哪里去”的默默奉献……无数热血青年用青春、汗水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奋斗之歌,
才得以浇筑今朝的幸福生活。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越是到接近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的紧要关头,越需我们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
广大青年要敢于站在变革前沿,引领潮流之先,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无
畏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拼搏精神,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要坚持在实践中摸爬滚打,通过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切实提高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用拼搏进取诠释无悔的青春,用责任担当激昂开拓的力量,知重负重、
苦干实干,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挥洒青春汗水、作出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