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PPT)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4.4 化学方程式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第3课时
1.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会正确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2.理解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思路。
3.学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规范地进行相关计算。
学 习 目 标
六、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
36 4 32
36g 4 g 32g
各物质之间按一定的质量比发生化学反应,利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可以进行物质间质量的计算。
自主探究
七、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
例1.在实验室中,将含有15.3g过氧化氢的溶液与少量二氧化锰混合,求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后,生成氧气质量是多少?
x==7.2g
2H2O2 2H2O↑+O2↑
通电
2×34 32
15.3g x
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7.2克
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
根据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解题步骤
←(1)设未知量(未知量不带单位)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找相关量,列出跟计算相关的量
← (4)列比例式
← (5)求未知量
←(6)回答问题
一设、二写、三找、四列、五求、六答
2H2O2 2H2O↑+O2↑
通电
2×34 32
15.3g x
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7.2克
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x==7.2g
=
书写格式
一、设
二、写
三、找
四、列
五、求
六、答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注意事项
1.设未知量为X,不带单位。
2.化学方程式一定要配平。
3.相对分子质量计算要准确,乘以化学计量数,写在对应的化学式下。
4.已知量带单位,未知量不带单位。
5.注意是否能约分,保留位数。
例2 用加热氯酸钾与少量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得氧气9.6g,求被分解氯酸钾的质量?
根据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练习解答
解:设被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 2KCl+3O2↑
245 96
x 9.6 g
(4)=
(5)x==24.5 g
(6)答:被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为24.5 g。
解题步骤
(1)设未知量
(2)写反应式
(3)找相关量
(4)列比例式
(5)求未知量
(6)回答问题
例3 工业高温煅烧石灰石(按CaCO3纯净物计算),可制得生石灰(按CaO纯净物计算),但同时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它是一种温室气体,排进大气中,会影响生态环境,试计算每制得100t氧化钙的同时会产生二氧化碳多少吨?
反应物(或生成物)之间质量互求
解题步骤
(1)设未知量
(2)写反应式
(3)找相关量
(4)列比例式
(5)求未知量
(6)回答问题
练习解答
解:设每制得100 t氧化钙的同时会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CaCO3 CaO+CO2↑
56 44
100t x
(4) =
(5)x==78.6g
(6)答:每制得100 t氧化钙的同时会产生二氧化碳78.6 t。
课 堂 达 标
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可吸收二氧化碳并转化为乙醇(C2H5OH)燃料,化学方程式为:
研究显示,一升“人造树叶”每天可从空气中吸收 968 g CO2。
(1)一升“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是多少?
(2)若每天一棵树平均可吸收48.4 g CO2,则一升“人造树叶”吸收的 CO2 相当于 棵树吸收的 CO2。
(1)解:设得到乙醇的质量为 x。
88 46
968 g x
88:46 = 968 g:x
解得 x=506 g
答:一升“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
乙醇的质量为 506 g。
(2)968 g÷48.4 g=20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