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1.3 物质的变化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新课的引入,采用一个化学小魔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课堂上的演示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进而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增强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从而形成持久的学习动力。 物质的变化是九年级化学非常关键的第一个课题,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些典型、生动、有趣的事例,补充教材,扩大视野,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和享受,能积极地、主动地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并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 2.初步学习观察化学变化的方法,理解反应现象与本质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各种变化的实验、观察,认识到观察和思考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学习如何通过变化现象的特征推测物质发生何种变化,即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法、讲解讨论法。 教具、学具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CAI课件等。 无色酚酞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火柴、蜡烛、玻璃、蔗糖、镁条。 白纸、烧杯、石棉网等。 授课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前在一张白纸上用无色酚酞写上“物质的变化”五个字,将纸贴在黑板上,让学生将盛有氧化钠溶液的喷壶喷在白纸上,出现红色的“物质的变化”五个字,引起学生的兴趣。 看到这个魔术般的有趣实验后,你一定会感觉到这个现象很奇妙!现在请你从学习化学的角度去想一想,你有哪些问题要提出来进行讨论和探究呢? 你知道吗? 学问,首先要学会提问——从喷雾写字所想到的问题 1.白纸上是否已用什么化学药品写下了隐形字? 2.喷壶里装的是什么化学药品? 3.两种化学药品接触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使白纸上显出字来? 你一定迫切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那就让我们从“物质的变化”开始,学习这门既有趣又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课吧! 讲授新课 一、物理变化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观察活动】变化1 火柴梗被折断 现象:火柴梗形状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变化2 水的三态变化 现象:水的状态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变化3 石蜡熔化成液态蜡油 现象:石蜡形状和状态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变化4 家中窗户上的玻璃被风吹落摔碎 现象:玻璃形状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变化5 蔗糖溶解在水中,再加热蒸发掉水后又得到蔗糖 现象:蔗糖形状和状态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提问】】上述实验有什么共同特征? 【分析】上述变化过程中,有的只发生物质形状或状态的变化,有的物质的形状和状态都发生了变化,但它们的本质没有变化,即没有生成新物质。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小结物理变化的概念。 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小结】 1.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物理变化的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态、固态)的变化。 【检查】请举出生活中物理变化的例子。 当堂达标 1.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的一组是( ) 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 B.汽油挥发,铁铸成锅 C.食物腐败,葡萄酿酒 D.瓷碗破碎,钢铁生锈 答案:B 板书设计 1.3 物质的变化 第一课时 一、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二、化学变化 【观察活动】 【实验1-5】火柴梗燃烧 燃烧前:火柴梗。 燃烧时:有明亮的火焰,有发光发热现象。 燃烧后:黑色固体。 【实验1-6】镁条燃烧 燃烧前:镁条是银白色的固体。 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并且放出大量的热。 燃烧后:生成的是白色的粉末状的物质。 【分析】火柴梗燃烧后生成黑色的固体、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它们是不同于火柴梗的新物质。镁条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并生成白色粉末氧化镁,它是一种不同于镁的新物质。 【小结】 1.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检查】请举出生活中化学变化的例子。 【提问】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讨论交流】完成下表后回答:从哪些方面比较镁条燃烧前后的不同点? 项目颜色形状镁条燃烧前银白色固体条状镁条燃烧后白色粉末状最能说明镁条燃烧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是生成白色粉末状新物质
【教师总结】 1.实验前观察反应物:颜色、状态、气味等。 2.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现象:如有无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3.实验后观察生成物:如颜色、状态、气味等。 【讲述】观察化学反应通常要注意三个阶段的现象:反应前的现象→反应进行时的现象→反应后的现象。 4.【观察活动】【实验1-7】【实验1-8】【实验1-9】并填下表空白。 实验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判断【实验1-7】在装有少量小块的石灰石固体(主要成分碳酸钙)滴加几滴稀盐酸固体与无色液体固体不断减少,有无色气味的气泡冒出得到澄清溶液两者接触后有大量气体,说明变化后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实验1-8】在装有少量黑色氧化铜粉末的试管中,加入2 mL稀盐酸,加热黑色粉末与无色液体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逐渐变为蓝色得到蓝色溶液两种物质混合后,溶液变为蓝色,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实验1-9】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无色气体与无色溶液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产生了白色沉淀产生了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即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分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伴随产生某些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这些现象并不是判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 【讨论】 1.发光、放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2.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教师总结】 1.发光、放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水加热后变成水蒸气、灯泡通电发光放热等。可见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的现象只能作为判断变化所属类别的参考,而不能作为判断的本质依据,判断是否是化学变化主要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不一定,锅炉爆炸和轮胎爆破都是因为压强过大,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教师讲解】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有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课堂小结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 项目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本质特征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外观特征状态、形状、大小的改变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举例水的三态变化、酒精挥发剩饭变馊、钢铁生锈区分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联系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中同时伴随物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当堂达标 1.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死灰复燃 B.磨杵成针 C.滴水成冰 D.积土成山 答案:A 2.下列各项变化中,与其他三项有着本质区别的一项变化是( ) A.剩饭变馊 B.西瓜榨汁 C.煤气燃烧 D.青铜生锈 答案:B 3. 能证明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 ) A.发出耀眼白光 B.放出大量热 C.生成白色固体 D.银白色固体 答案:C 4.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不同,这种变化是( ) A.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B.被雨淋湿的自行车车圈上出现锈渍 C.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D.把木炭放入冰箱中,冰箱异味消失 答案:B 5.下列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 B.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答案:B 板书设计 1.3 物质的变化 第二课时 二、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化学变化伴随现象: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泡、生成沉淀等。 三、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即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