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五章 燃料
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
第五章 燃料
第3课时
1.通过复习巩固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2.通过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和实验室制氧气的探究,能说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3.认识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4.了解温室效应,增强环保意识及对社会与环境的责任感。
学 习 目 标
自主探究
1.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哪几种?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里选择什么药品制取二氧化碳,理由是什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温故知新
发生装置 选择条件 化学方程式
反应物是固体, 反应需要加热
固液混合, 常温反应
探究活动
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发生装置 改进装置 改进装置
特点
通过控制液体
的加入,控制
反应的速率
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收集装置 选择条件
用多功能瓶收集气体,气体从哪个导管进气?
难溶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
比空气的密度大且不与空气发生反应的气体
比空气的密度小且不与空气发生反应的气体
〖气体检验〗
1.氧气的检验: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
2.二氧化碳的检验: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讨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是什么?
1.确定制取气体的反应化学原理;
3.确定如何验证制得气体就是所要制取的气体。
2.确定制取气体时应采用的实验装置;
小组合作
阅读教材140-141页,思考:
1. 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
2. 温室效应增强的原因、危害和对策。
3. 日常生活中怎样做才算是“低碳”?
四、二氧化碳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二氧化碳的主要用途
合作交流
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的用途
不能燃烧,一般情况下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用于灭火
能与其他物质反应 制汽水,制纯碱、化肥等化工原料
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气体肥料
干冰升华吸热 制冷剂,人工降雨等
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但它不能供给呼吸,当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偏高时,会使人感到气闷、头痛乃至窒息死亡。
温 室 效 应
地球大气层中的CO2及水蒸气等就像温室的玻璃一样,让阳光可以透过,又能吸收地表的红外线辐射,阻止地表热量向外散发,起到了保温的作用。
①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没沿海的一些城市;
②引起气候反常,土地变成沙漠;
③生态环境变坏,生物物种减少,人类健康受到损害。
①工业高速发展,大量使用含碳的化石燃料,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②森林遭到破坏,使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减小,从而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
温室效应增强产生的原因
温室效应增强的危害
(1)改变能源结构,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2)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3)提高能源的生产效率和使用效率。
(4)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人工吸收二氧化碳。
减缓温室效应增强的措施
低碳指的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二氧化碳
氧气
(1)人、动植物的呼吸;
(2)化石燃料的燃烧;
(3)生物体被微生物分解。
光合作用
四、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收获了什么方法?
还有什么疑惑吗?
1.实验室里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O2和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需要加热
B.前者反应物是固体,后者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
C.都是分解反应
D.前者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后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课 堂 达 标
B
2.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①可作为CO2的发生装置
B.装置②干燥O2时,气体由a管进b管出
C.装置③可用作O2的收集装置
D.装置④是收集CO2气体的验满方法
D
3.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
B.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
C.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CO2,以解决温室效应
D.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4.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下列说法或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纸张“双面低碳打印”
B.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C.在生产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D.国家应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C
D
3.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这五个装置示意图中,有一个装置是错误的,指出错误装置是 (填序号)。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可选择A作发生装置,但要对A进行改进,改进的方法是 ;实验室若用装置B作发生装置制取氧气, 则该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____ 。
E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据图回答问题:
(3)常温下,硫化氢(H2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实验室可用硫化亚铁(FeS)固体和稀硫酸反应制得,该反应方程式为FeS + H2SO4(稀)= H2S↑+FeSO4 ,则应选择 (填序号,下同)来作发生装置。
(4)NO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易与氧气反应生成NO2,则应选择
装置来收集NO。
B
D
4.图为实验室中常用的装置。
通常状况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污染性气体,极易溶解于水形成氨水,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中可以使用浓氨水与生石灰制取氨气。请从图中选出合适的仪器连接成一套制备并收集氨气的装置,则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是 f。在上述实验中,E装置的作用是 。
a d c
吸收氨气,防止空气污染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