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船的鸟
【教学目标】
1、采用自主识字与重点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认识“鹦”“鹉”等5个生字,会写“搭”“翠”等12个字,读准多音字“啦”,理解本课有新鲜感的词语。
2、通过自读课文,了解作者在旅途中观察了哪些景物,初步体会仔细观察的好处。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正确书写“翠”“嘴”“悄”,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在旅途中观察到的景物,初步体会仔细观察的好处。
一、谈话导入,了解特点
1.出示本单元目录
师:这节课我们将开始第五单元的学习了。第五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我们一起来看看目录吧!同学们一定发现了,这个单元和其他单元在安排上有所不同。看,首先为我们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然后是两篇习作例文,最后是本单元的习作内容。
2.出示单元导语
师:当我们看到单元导语页,不知道同学们是不是像老师一样被单元导语深深吸引了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3.师:你是怎么理解罗丹说的这句话?
预设: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能发现这些美。
4.了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就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习作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去找找作者郭风通过留心观察,在这次平常的探亲之旅中发现了哪些美呢?我们一起学习第15课《搭船的鸟》。相机指导“搭”的书写。
【设计意图:通过单元目录和导语页,了解本单元的编排特点和语文要素,明确习作要求,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投入到本单元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理解“搭”
师:你能联系生活实际想想,“搭船”是什么意思吗?“搭”就是乘、坐的意思。原来,这是一只会坐船的鸟呢!“搭”这个字用得多好呀,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让鸟儿有了灵性,也让我们看到了鸟与人类和谐相处的画面。我们一起去看看这只聪明可爱的小鸟吧!
【设计意图:识字过程中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常用到的“搭车”一词理解“搭船”,在交流中体会拟人的修辞手法,体会“搭”这个字的妙。】
2.出示自读要求,自主学习: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可以借助拼音把不认识的字读准,争取做到把句子读通顺。
3.检测生字学习情况
4.学习重点生字词
①利用形声字特点识记“鹦、鹉、悄、捕”
师:(出示鹦鹉图片)看,图片里的这些就是鹦鹉,一起读读这个词语。这两个都是形声字,左半边部分是声旁提示我们这个字的读音,右半部分的鸟是形旁提示这个字和鸟有关。把它们放进句子里再来读读吧。从这个句子中你还读出了什么?
预设:作者觉得鹦鹉已经很漂亮了,但是这只鸟比鹦鹉还要漂亮。
师: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读出翠鸟的漂亮。
师:“悄”和“捕”也是形声字。你是怎么记住“悄”的?
预设:我把它和二年级学过的“削、消”进行换偏旁记忆。
师:在写悄字的时候要注意“忄”的笔顺,先写两边的点再写中间的竖。(出示句子)“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读读这个句子吧,一边读一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预设:我仿佛看到了翠鸟安安静静地站在船头,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师: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了原来这就是静悄悄。
师:“捕”也可以和“铺”进行换偏旁记忆。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区分这两个字吗?
预设:我借助它们的形旁来区分,“捕”是跟手的动作有关,所以左边是提手旁。
师:你不仅会观察,还能借助形旁来区分记忆,这真是识记生字的好方法。在书写“捕”时,要注意左窄右宽,最后一笔是点。放进句子里来读一读吧。
②指导“羽、翠”的书写
师:写字表中还有这样两个字,(出示羽、翠)这两个字在书写时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预设:翠上面是橫折不是横折钩。
师:在学习中仔细观察也很重要,它能帮助我们避免出现错误呢!同学们在书写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同学提醒的笔画,千万不要写错了。
③归类识记“啦、响、嘴、哦、吞”
师:这一组字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它们都是口字旁,都和嘴巴有关。
预设:前面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
师:你在学习中也是个会观察的孩子。在书写“啦、响、嘴、哦”时,要注意左窄右宽,口字旁要写在左边中上部位,写得稍小些,其中“嘴”的书写要注意,右侧上部分的“此”要写扁一些,注意穿插避让,可以组词:嘴巴、嘴唇、七嘴八舌。
师:再读读这个词语:沙啦沙啦,它是模拟的一种声音,我们把这样的词称为拟声词。再来读一读这个短语:沙啦沙啦地响。读读这个句子,边读边思考,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出示:天下着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船夫披着蓑衣用力地摇着橹。)
预设:我仿佛看到天下着大雨,河里有一艘船,雨点打在船篷上,发出沙啦沙啦的声音,船夫披着蓑衣在用力地摇着橹。
师:一个“打”字用得真好,能让我们知道雨很大,下的很急很猛,在朗读的时候可以重读体现雨的大,来试试吧!
师:“啦”还是一个多音字,当它作为拟声词时读第一声,如沙啦沙啦,你还知道哪些含有“啦”的拟声词?(我还知道哗啦哗啦、噼里啪啦、叽里呱啦)。当它作为语气词放在句末时读轻声,例如14课《小狗学叫》里出现的“可你怎么啦?你这只狗可真特别。”一起读读这句话吧。
④借助图片理解“蓑衣、橹、船舱、船蓬”
师:课文中还有很多有新鲜感的词语,我们可以借助图片来理解意思。(出示图片)
蓑衣:用草或棕叶编织成的,用来遮雨的衣服。
橹:安在船边或船尾用来摇船的工具。
船篷:覆盖在小木船上的拱形物,用来遮蔽日光和风雨。
船舱:船甲板下的内部空间。
5.巩固词语
师:同学们对这些字词肯定掌握得很好了,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些词语吧。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对重难点生字的书写指导,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为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在识字的过程中读原句,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速记住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能力。】
三、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意
1.过渡: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这只搭船的鸟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课件出示:
学生按要求默读分段。
教师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同学们说一说,你是怎么分段的?你又是怎样概括段意的呢?
预设1:我把第一段分为了第一部分,二三四段分为第二部分,第五段分为第三部分。
预设2:我认为第一部分讲的是我和母亲乘船去外祖父家。
预设3:我觉得第二部分讲的是小鸟的样子和它怎么捕鱼。
预设4:第三部分讲的是我知道了这是一只翠鸟。
教师追问:那么这只翠鸟为什么要搭我们的船呢?
预设:翠鸟搭我们的船,是在捕鱼吃呢。
教师小结:是的,当我们看到这篇课文的题目时,不免会产生疑问——这是一只什么鸟呢?它为什么要搭我们的船呢?读完课文之后,我们就明白了,原来这是一只翠鸟啊,原来它搭船是为了捕鱼啊,这可真是一只漂亮又可爱的鸟啊。
课件出示
2.教师提问:课文读完了,哪位同学能够说一说,作者对哪些事物做了细致观察呢?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预设1:雨,作者坐在船舱里的时候,观察到了雨。这是第一段里写到的内容。
预设2:翠鸟的外形,作者在第二段中写到了翠鸟的外形。
预设3:翠鸟捕鱼时的动作,这是文章第四段写到的。
教师相机板书:(外形 动作)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作者在去外祖父家的途中,坐在船舱里,对天气,尤其是对落在船头的这只鸟做了细致的观察,并且把观察所得写了下来,就成为了我们所学的这篇课文。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象作者这样,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然后把观察所得记录下来,就会成为一篇美文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为解决课后习题一做准备。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可以帮助学生一点点建构语文知识体系。对知识的学习不能是支离破碎的,对知识点的学习最终要建构到知识系统中,因此要注重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意思。)
四、课堂练习
课件出示
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进行观察和小练笔,然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预设1:有一只大熊猫,它的身体胖胖的,它正坐在地上吃竹子。
教师点评:我们观察时也可以像本文的作者一样,从外形、动作等方面进行观察。
预设2:大熊猫长着一双黑眼圈,它的四肢、耳朵和眼睛也都是黑色的,身体的其他部位是白色的。它胖胖的,身体圆滚滚的。它坐在地上,手里紧紧地攥着一把竹子,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
教师点评:这位同学观察的很细致,写得也很好。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像本文作者那样,观察周围的环境。
预设3:在一片茂密的竹林里,一只大熊猫坐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手里紧紧地攥着一把新鲜嫩绿的竹子,歪着脑袋,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这只大熊猫长得胖胖的,圆滚滚的身体上四肢、耳朵和眼圈是黑色的,其余部位都是白色的。这真是一只可爱的大熊猫啊。
教师点评:这位同学观察地很细致,用的一些词语不但准确也很优美。希望同学们在观察的时候,也像这位同学那样,从环境、外形和行为动作等方面去做细致的观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初步体会如何进行细致观察,并把自己的观察写下来。)
【教学反思】
《搭船的鸟》是三年级上习作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验作者是如何留心观察,并且学习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在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对观察的要求做了更进一步的提高,要体会文章准确生动地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所以作为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我将该课的目标定为从课文中学习观察的方法,并尝试学习把观察到的动作写下来。
本节课从学写“翠”字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单元篇章页,通过创设情境发布完成搭船的鸟观察表的任务。第二个环节初步感知课文,了解作者从哪方面对翠鸟进行观察。第三个环节,主要对翠鸟的外形和动作进行品读,学生进行了圈画,朗读,想象等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在品读课文中提炼观察方法和表达技巧,以动作分解法作为习作知识点进行迁移训练。第四个环节通过布置观察表的作业,将所学知识迁移生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