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新沂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学业质量检测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2分,计30分)。
1.如果绿豆种子不放在湿土中也能发芽,那么说明土壤不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有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小智把装有绿豆种子的容器放在窗台上,每天浇水。如果绿豆种子不放在湿土中也能发芽,变量就不是唯一的,不仅有土壤,还有水,所以这个实验是不科学的,更不能说明土壤不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2.钟表等计时工具是人类发明出来的,没有它们的年代里,人们会根据自然现象去判断时间。(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钟表等计时工具是人类发明出来的,没有它们的年代里,人们会根据自然现象去判断时间。比如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出现了日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古埃及人把天空划分为36个星座,并利用星座来计算时间。古埃及人把昼夜各分为12小时。
3.截去底的塑料瓶,盖紧瓶盖儿,并在盖儿上扎一个孔,倒过来,加入水,可以看到水流下的速度保持均匀。(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水钟
【解析】【分析】水位的高低会影响水滴的速度,开始时水位高,压力大,水滴得快。随着水位的下降,压力变小,水滴得会越来越慢。截去底的塑料瓶,盖紧瓶盖儿,并在盖儿上扎一个孔,倒过来,加入水,由于水位的变化,所以可以看到水流下的速度是不均匀的,会出现先快后慢的情况。
4.日晷或圭表,在夜晚或雨天,无法指示出时间。(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日晷和圭表都是古代人们利用光影来计时的一种工具。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圭表分为“圭”和“表”两部分,圭置于南北方向,表垂直立于圭的南端,用来度量正午的日影长度。但是这两种计时工具都受到天气影响,阴雨天无法计时。
5.人们通常根据健康人群体质的数据信息来判断某个人的体质是否正常。(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体质顾名思义是指人体的质量,是人体健康状况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人们通常根据健康人群体质的数据信息来判断某个人的体质是否正常。
6.除了遗传因素,人的饮食习惯、情绪、运动、所在的环境都会影响人生长发育。(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身体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影响人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很多,从不同角度来看,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有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它们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是多向的,非同等的,相互联系并交叉作用。所以除了遗传因素,人的饮食习惯、情绪、运动、所在的环境都会影响人生长发育。
7.手端茶杯饮水的过程中,手、眼、口舌参与了这项工作,不需要其他器官参与。(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与其相连并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系统所组成。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它总是在不断地发送和接收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需要通过身体的联络员——神经系统来完成。所以手端茶杯饮水的过程中,不仅是手、眼、口舌参与了这项工作,也有神经、大脑来参与。
8.人的脑能管理情绪,长期的忧郁不会对脑产生不良影响。(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不仅癌症与人的不良情绪有关,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哮喘等几十种疾病都与人的不良情绪有关,表明不良情绪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比如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表明情绪过于激烈对身体有害,所以保护身体,要学会调节情绪。
9.即使在漆黑的室内,只要人等待足够久,把眼睛睁到最大,就可以看清楚1米外桌面上的葡萄是什么颜色的。(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
【解析】【分析】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即把这些光的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看到这些物体了。在漆黑的室内,没有光进入人眼,那么无论多久,都看不到物体。
10.人跑步时,是骨拉动了它外面的肌肉和皮肤共同运动。(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骨骼、关节和肌肉是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动作的,骨的连接构成关节,肌肉附着在骨头上,肌肉的收缩牵拉骨骼,完成关节的各项运动。所以人跑步时,是肌肉拉动了骨骼和皮肤共同运动。
11.多张相同的卡纸上各挖出一个筷子粗的孔,相互之间保持15Cm距离,只有这些孔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才可以让同一束光直接依次穿过它们。(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空气中是可以传播的,而且光在空气中一定沿直线传播。多张相同的卡纸上各挖出一个筷子粗的孔,相互之间保持15Cm距离,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所以只有这些孔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才可以让同一束光直接依次穿过它们。
12.组成地壳的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解析】【分析】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有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形成成因,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
13.阳光穿过三棱镜,从另一侧射出时,光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是折射。(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阳光穿过三棱镜,从另一侧射出时,光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是折射。
14.强劲的风和湍急的水流,都能改变岩石的形状,使它们失去棱角,变得圆润光滑。(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风化
【解析】【分析】由于温度变化、水、空气、生物等外力的作用和影响,给地表或近地表的岩石造成的破坏,称为风化作用,风化的过程相对而言是缓慢的。强劲的风和湍急的水流,都能改变岩石的形状,使它们失去棱角,变得圆润光滑。
15.用红、黄和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薄片叠放在一起压实,在左右两侧用力对它向中部挤压,可以看到这三层橡皮泥一直保持原来的形状,只是大小有变化。(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用红、黄和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薄片叠放在一起压实,在左右两侧用力对它向中部挤压,可以看到这三层橡皮泥的中间会隆起,不会保持原来的形状。
二、选择题(每题2分,计40分)
16.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植物的绿叶光合作用,可以释放出( )
A.二氧化碳气 B.氧气 C.氮气
【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叶子能为植物提供“食物”——养料。绿叶中含有很多叶绿素,在阳光的照射下,它可以把根吸收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同时释放出氧气。
17. 2.5升的大号可乐饮料瓶截成上下两段,在瓶盖中心钻一个孔再拧紧。把瓶口向下放置在瓶的下半部中做成水钟主体,当在下半部分瓶外为它制作刻度时,这些刻度线( )
A.所有线条相邻两线之间距离相同
B.最下部两线之间距离大,向上距离变小
C.最下部两线之间距离小,向上距离变大
【答案】B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受水型”水钟是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即根据水量的增加;其刻度一般在下面的容器上,从下到上间隔慢慢变小。
18.用细线、螺帽做成的简易摆,在摆动起来后,过一些时间,它会停下来。从摆动到停下这段时间内( )
A.摆动的幅度一直不变
B.每分钟摆动的次数不变
C.摆动越来越慢
【答案】B
【知识点】制作钟摆
【解析】【分析】同一个摆每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相同的,证明单摆具有等时性。从摆动到停下这段时间内每分钟摆动的次数不变,但是摆动幅度会越来越小。
19.如图支架上的摆,摆绳材料和长度相同,只是摆锤不同。这两个摆( )
A.每分钟摆动的次数相同
B.小重物多的,摆动快
C.小重物少的,摆动快
【答案】A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
【解析】【分析】真正的摆长是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幅大小无关,与摆锤重量无关。所以图中这两个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相同。
20.制作1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时,刚制成的摆1分钟摆动了55次,( )能接近成功。
A.把摆锤向下微调
B.把摆锤略微减轻一些
C.把摆锤向上微调
【答案】C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真正的摆长是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幅大小无关,与摆锤重量无关。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所以制作1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时,刚制成的摆1分钟摆动了55次,想要摆速变快,就需要将摆长调短,即把摆锤向上微调。
21.五年级男生李众朋身高145厘米,质量38千克。对照下表,他属于( )
A.低体重 B.正常 C.超重
【答案】B
【知识点】身体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体重指数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体重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身高(米)]。五年级男生李众朋身高145厘米,质量38千克,他的体重指数=38(千克)÷[1.45(米)×1.45(米)]=18.1,处于正常范围。
22.要通过实验获得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的证据,可以把同样的绿豆苗分成两组,( ),观察豆苗生长情况。
A.分别放在温暖处和冰冷处
B.分别放在阳光充足处和背阴处
C.一组用塑料袋密封,另一组用纸箱罩住
【答案】B
【知识点】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唯一的变量是阳光,所以需要分别放在阳光充足处和背阴处,其他条件不变。
23.人吃进体内的营养,( )
A.在胃、小肠里被消耗
B.被血液运送到人体各处
C.完全被心脏消耗
【答案】B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食物中的营养和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我们的血液后都将通过心脏、血管等运输到身体各个部分,维持身体的生命。
24.( )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它控制着人感觉、学习、记忆、思维、语言、情绪等。
A.大脑 B.小脑 C.脊髓
【答案】A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
【解析】【分析】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大脑控制着人体的大部分生命活动现象,如运动、语言、视觉、记忆、思维、情绪等,小脑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脑干负责人体许多基本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血液循环等。脑干能够控制呼吸和心跳。
25.我们陷入愤怒中时正确的做法是( )
A.把一切所想到的说出来、能做到的做出来
B.停止争吵、打闹,平静下来再处理
C.用各种方法,使自己在愤怒中不输给对方
【答案】B
【知识点】情绪管理
【解析】【分析】情绪管理指的是要适时适所,对适当对象恰如其分表达情绪。情绪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要掌控得恰到好处。因此要成为情绪的主人,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我们陷入愤怒中时,应该停止争吵、打闹,平静下来再处理。
26.对于地球上的植物来说,( )是它们最重要的光的来源。
A.太阳 B.月亮 C.日光灯
【答案】A
【知识点】太阳能
【解析】【分析】对于地球上的每个生命体来说,光和热是两种至关重要的能量。如果没有光和热,地球万物将无法生存。对于地球上的植物来说,太阳是它们最重要的光的来源。
27.太阳光照射在地球上时,( )
A.不发生反射 B.完全进入地球 C.会被反射
【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上时,只有一小部分会留在地球,大部分都被反射和吸收了。
28.图中,一枝铅笔斜着,这样让它下部插到透明缸内水中。这时从两侧看向水面附近的铅笔,看到铅笔( )
A.在水面下弯成“(”状
B.在水面处弯折成“〉”状
C.在水面处笔直
【答案】B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图中,一枝铅笔斜着,这样让它下部插到透明缸内水中。这时从两侧看向水面附近的铅笔,看到铅笔在水面处弯折成“〉”状,像折了一样。
29.光照射在不透明物体的表面时,( )
A.既发生反射,也能发生折射
B.只能发生反射
C.只能发生折射
【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当阳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被物体反射和吸收。由于光无法穿过不透明的物体,所以无法产生折射现象。
30.如图是中国敦煌的一种地貌,通常称为( )
A.丘陵 B.峡谷 C.雅丹地貌
【答案】C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雅丹地貌是新疆罗布泊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地貌形态,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雅丹地貌是典型的风蚀性地貌,是风力长期作用的结果。雅丹地貌的形成,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原先湖泊的底部,堆,积着流水带来的大量泥沙。后来,由于湖水干涸,泥沙层露出地面。强风、大雪和雨水像锋利的刻刀,每时每刻侵蚀着泥沙层。天长日久,便形成了今天这些奇形怪状的地貌。敦煌就是典型的雅丹地貌。
31.地球内部大略分为三个圈层,最外一层是( )
A.地幔 B.地壳 C.地核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地球内部从外到内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是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32.火山喷发时,会有一些物质喷向高空。这表明( )
A.地球内部是运动的 B.地球是固体实芯球 C.地球内部温度低
【答案】A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地壳运动破坏地下的平衡,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下会沿着裂缝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有的会冷却下来形成岩石,有的会冲出地面形成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时,会有一些物质喷向高空,这表明地球内部是运动的。
33.土质相同的农田,同样的一场暴雨中,被侵蚀最严重的是( )
A.正在抽穗的坡地麦田
B.刚被翻耕即将下种的坡地
C.刚被翻耕即将下种的平地
【答案】B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在相同的土壤和相同雨量下,坡度大、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壤最容易被侵蚀。刚被翻耕即将下种的坡地,坡度大、没有植物覆盖,所以被侵蚀最严重。
34. 3份数量相同,同样健康的绿豆种子,分别放在相同的3个盆中,用相同的吸足水的湿毛巾盖住,用保鲜膜封好盆口。一盆放在冰箱里冷藏,一盆放在客厅茶几上,另一盆放在阳台阳光下。连续几天保持不动,然后观察种子变化。这种方法,能研究( )
A.绿豆种子发芽与阳光的是否有关
B.绿豆种子发芽与温度是否有关
C.绿豆种子发芽与水是否有关
【答案】B
【知识点】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唯一的变量是温度,所以研究的是绿豆种子发芽与温度是否有关。
35.戈壁滩就是地面几乎被粗沙、砾石所覆盖,植物稀少的荒漠地带。这种地貌的形成与有关。( )
A.风的作用 B.流水的作用 C.火山喷发
【答案】A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由于风力的减弱或因地表的山脉、森林、草丛、建筑物的阻挡,风的搬运能力降低,风的搬运物便逐渐堆积下来,形成风积物,为风的堆积作用。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
三、简答题(计30分)
36.我们根据什么来判断蜡烛是否可以用来计时的
【答案】蜡烛燃烧是有规律的,同等时间内蜡烛燃烧的速度大致相等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人们用不同材料或物体来计算时间,这些物体之间的共性运动有规律的物体都可以用来制作计时工具。古时计时工具中有许多计时工具的相同点就是运动有规律,即物体运动的等时性规律。除了“日晷”、“沙漏”外,蜡烛也可以用来计时。
37.如果想用实验来确定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是否有关系,这项实验一步一步需要做些什么 实验中需要记录什么数据
【答案】探究问题 :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是否有关
猜想与假设: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
实验材料:铁架台、钩码、摆绳、秒表
实验条件:
改变条件:摆绳长短
不变条件:摆锤质量、摆幅大小
实验步骤:调整摆绳的长度,分别测量长短不同的摆长30秒摆的次数。
实验数据:不同摆长同等时间内的三次摆动次数,然后取平均值进行比较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实验名称:摆的快慢是否与摆绳长度有关。
实验材料:三根长度不等的摆绳(长度分别是10厘米、20厘米、30厘米)、摆锤一个、记录表一份、铁架一个、秒表一只、刻度尺一把。
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摆绳的长度。
实验中不需要改变的条件:摆锤、摆幅。
实验步骤:第一步,记录各根摆绳在30秒内摆动的次数,重复做3次。第二步,分析整理记录表内的实验数据,作出结论。
实验结论: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38.利用图中所提供的材料,制作一个前臂抬起的运动模型。请画出这个模型的构造示意图,标注这些构造各相当于前臂的什么部位。
【答案】橡皮筋模拟的是肌肉,木棒模拟的是骨骼,模拟关节的是被细绳缠绕的部分。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机器,骨大多通过关节连接在一起,骨可以在关节处活动。在制作前臂抬起的运动模型时,模拟骨的是木棒,模拟关节的是被细绳缠绕的部分,橡皮筋模拟肌肉。
39.图中是一架自制潜望镜。观察者为什么能看到高处的小船模型 (6分)
【答案】潜望镜中的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且都与水平方向成45度夹角。光由潜望镜镜筒的上端沿直线传播到第一块平面镜上,再由第一块平面镜反射到第二块平面镜上,最后,光由第二块平面镜反射到人的眼睛里。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是光的反射原理的应用,用两块平面镜和三节纸筒可以做潜望镜。潜望镜之所以可以从下边看到上面,而且十分清楚,是因为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且都与水平方向成45度夹角。光由潜望镜镜筒的上端沿直线传播到第一块平面镜上,再由第一块平面镜反射到第二块平面镜上,最后,光由第二块平面镜反射到人的眼睛里。
40.左图是澳大利亚西部金伯利海岸的岩层,右图是英国多塞特郡卢尔沃斯湾附近的岩层。这样的岩层可能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板块挤压作用下,岩层发生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而形成的。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的岩石圈有六大板块构成,六大板块的运动既有相向运动的碰撞挤压,也有相反运动的张裂拉伸,从而塑造出不同的地形地貌。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板块挤压作用下,岩层发生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而形成的。
1 / 1江苏徐州新沂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学业质量检测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2分,计30分)。
1.如果绿豆种子不放在湿土中也能发芽,那么说明土壤不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
2.钟表等计时工具是人类发明出来的,没有它们的年代里,人们会根据自然现象去判断时间。( )
3.截去底的塑料瓶,盖紧瓶盖儿,并在盖儿上扎一个孔,倒过来,加入水,可以看到水流下的速度保持均匀。( )
4.日晷或圭表,在夜晚或雨天,无法指示出时间。( )
5.人们通常根据健康人群体质的数据信息来判断某个人的体质是否正常。( )
6.除了遗传因素,人的饮食习惯、情绪、运动、所在的环境都会影响人生长发育。( )
7.手端茶杯饮水的过程中,手、眼、口舌参与了这项工作,不需要其他器官参与。( )
8.人的脑能管理情绪,长期的忧郁不会对脑产生不良影响。( )
9.即使在漆黑的室内,只要人等待足够久,把眼睛睁到最大,就可以看清楚1米外桌面上的葡萄是什么颜色的。( )
10.人跑步时,是骨拉动了它外面的肌肉和皮肤共同运动。( )
11.多张相同的卡纸上各挖出一个筷子粗的孔,相互之间保持15Cm距离,只有这些孔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才可以让同一束光直接依次穿过它们。( )
12.组成地壳的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 )
13.阳光穿过三棱镜,从另一侧射出时,光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是折射。( )
14.强劲的风和湍急的水流,都能改变岩石的形状,使它们失去棱角,变得圆润光滑。( )
15.用红、黄和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薄片叠放在一起压实,在左右两侧用力对它向中部挤压,可以看到这三层橡皮泥一直保持原来的形状,只是大小有变化。( )
二、选择题(每题2分,计40分)
16.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植物的绿叶光合作用,可以释放出( )
A.二氧化碳气 B.氧气 C.氮气
17. 2.5升的大号可乐饮料瓶截成上下两段,在瓶盖中心钻一个孔再拧紧。把瓶口向下放置在瓶的下半部中做成水钟主体,当在下半部分瓶外为它制作刻度时,这些刻度线( )
A.所有线条相邻两线之间距离相同
B.最下部两线之间距离大,向上距离变小
C.最下部两线之间距离小,向上距离变大
18.用细线、螺帽做成的简易摆,在摆动起来后,过一些时间,它会停下来。从摆动到停下这段时间内( )
A.摆动的幅度一直不变
B.每分钟摆动的次数不变
C.摆动越来越慢
19.如图支架上的摆,摆绳材料和长度相同,只是摆锤不同。这两个摆( )
A.每分钟摆动的次数相同
B.小重物多的,摆动快
C.小重物少的,摆动快
20.制作1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时,刚制成的摆1分钟摆动了55次,( )能接近成功。
A.把摆锤向下微调
B.把摆锤略微减轻一些
C.把摆锤向上微调
21.五年级男生李众朋身高145厘米,质量38千克。对照下表,他属于( )
A.低体重 B.正常 C.超重
22.要通过实验获得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的证据,可以把同样的绿豆苗分成两组,( ),观察豆苗生长情况。
A.分别放在温暖处和冰冷处
B.分别放在阳光充足处和背阴处
C.一组用塑料袋密封,另一组用纸箱罩住
23.人吃进体内的营养,( )
A.在胃、小肠里被消耗
B.被血液运送到人体各处
C.完全被心脏消耗
24.( )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它控制着人感觉、学习、记忆、思维、语言、情绪等。
A.大脑 B.小脑 C.脊髓
25.我们陷入愤怒中时正确的做法是( )
A.把一切所想到的说出来、能做到的做出来
B.停止争吵、打闹,平静下来再处理
C.用各种方法,使自己在愤怒中不输给对方
26.对于地球上的植物来说,( )是它们最重要的光的来源。
A.太阳 B.月亮 C.日光灯
27.太阳光照射在地球上时,( )
A.不发生反射 B.完全进入地球 C.会被反射
28.图中,一枝铅笔斜着,这样让它下部插到透明缸内水中。这时从两侧看向水面附近的铅笔,看到铅笔( )
A.在水面下弯成“(”状
B.在水面处弯折成“〉”状
C.在水面处笔直
29.光照射在不透明物体的表面时,( )
A.既发生反射,也能发生折射
B.只能发生反射
C.只能发生折射
30.如图是中国敦煌的一种地貌,通常称为( )
A.丘陵 B.峡谷 C.雅丹地貌
31.地球内部大略分为三个圈层,最外一层是( )
A.地幔 B.地壳 C.地核
32.火山喷发时,会有一些物质喷向高空。这表明( )
A.地球内部是运动的 B.地球是固体实芯球 C.地球内部温度低
33.土质相同的农田,同样的一场暴雨中,被侵蚀最严重的是( )
A.正在抽穗的坡地麦田
B.刚被翻耕即将下种的坡地
C.刚被翻耕即将下种的平地
34. 3份数量相同,同样健康的绿豆种子,分别放在相同的3个盆中,用相同的吸足水的湿毛巾盖住,用保鲜膜封好盆口。一盆放在冰箱里冷藏,一盆放在客厅茶几上,另一盆放在阳台阳光下。连续几天保持不动,然后观察种子变化。这种方法,能研究( )
A.绿豆种子发芽与阳光的是否有关
B.绿豆种子发芽与温度是否有关
C.绿豆种子发芽与水是否有关
35.戈壁滩就是地面几乎被粗沙、砾石所覆盖,植物稀少的荒漠地带。这种地貌的形成与有关。( )
A.风的作用 B.流水的作用 C.火山喷发
三、简答题(计30分)
36.我们根据什么来判断蜡烛是否可以用来计时的
37.如果想用实验来确定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是否有关系,这项实验一步一步需要做些什么 实验中需要记录什么数据
38.利用图中所提供的材料,制作一个前臂抬起的运动模型。请画出这个模型的构造示意图,标注这些构造各相当于前臂的什么部位。
39.图中是一架自制潜望镜。观察者为什么能看到高处的小船模型 (6分)
40.左图是澳大利亚西部金伯利海岸的岩层,右图是英国多塞特郡卢尔沃斯湾附近的岩层。这样的岩层可能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错误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有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小智把装有绿豆种子的容器放在窗台上,每天浇水。如果绿豆种子不放在湿土中也能发芽,变量就不是唯一的,不仅有土壤,还有水,所以这个实验是不科学的,更不能说明土壤不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2.【答案】(1)正确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钟表等计时工具是人类发明出来的,没有它们的年代里,人们会根据自然现象去判断时间。比如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出现了日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古埃及人把天空划分为36个星座,并利用星座来计算时间。古埃及人把昼夜各分为12小时。
3.【答案】(1)错误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水钟
【解析】【分析】水位的高低会影响水滴的速度,开始时水位高,压力大,水滴得快。随着水位的下降,压力变小,水滴得会越来越慢。截去底的塑料瓶,盖紧瓶盖儿,并在盖儿上扎一个孔,倒过来,加入水,由于水位的变化,所以可以看到水流下的速度是不均匀的,会出现先快后慢的情况。
4.【答案】(1)正确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日晷和圭表都是古代人们利用光影来计时的一种工具。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圭表分为“圭”和“表”两部分,圭置于南北方向,表垂直立于圭的南端,用来度量正午的日影长度。但是这两种计时工具都受到天气影响,阴雨天无法计时。
5.【答案】(1)正确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体质顾名思义是指人体的质量,是人体健康状况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人们通常根据健康人群体质的数据信息来判断某个人的体质是否正常。
6.【答案】(1)正确
【知识点】身体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影响人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很多,从不同角度来看,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有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它们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是多向的,非同等的,相互联系并交叉作用。所以除了遗传因素,人的饮食习惯、情绪、运动、所在的环境都会影响人生长发育。
7.【答案】(1)错误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与其相连并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系统所组成。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它总是在不断地发送和接收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需要通过身体的联络员——神经系统来完成。所以手端茶杯饮水的过程中,不仅是手、眼、口舌参与了这项工作,也有神经、大脑来参与。
8.【答案】(1)错误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不仅癌症与人的不良情绪有关,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哮喘等几十种疾病都与人的不良情绪有关,表明不良情绪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比如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表明情绪过于激烈对身体有害,所以保护身体,要学会调节情绪。
9.【答案】(1)错误
【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
【解析】【分析】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即把这些光的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看到这些物体了。在漆黑的室内,没有光进入人眼,那么无论多久,都看不到物体。
10.【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骨骼、关节和肌肉是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动作的,骨的连接构成关节,肌肉附着在骨头上,肌肉的收缩牵拉骨骼,完成关节的各项运动。所以人跑步时,是肌肉拉动了骨骼和皮肤共同运动。
11.【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空气中是可以传播的,而且光在空气中一定沿直线传播。多张相同的卡纸上各挖出一个筷子粗的孔,相互之间保持15Cm距离,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所以只有这些孔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才可以让同一束光直接依次穿过它们。
12.【答案】(1)正确
【知识点】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解析】【分析】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有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形成成因,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
13.【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阳光穿过三棱镜,从另一侧射出时,光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是折射。
14.【答案】(1)正确
【知识点】风化
【解析】【分析】由于温度变化、水、空气、生物等外力的作用和影响,给地表或近地表的岩石造成的破坏,称为风化作用,风化的过程相对而言是缓慢的。强劲的风和湍急的水流,都能改变岩石的形状,使它们失去棱角,变得圆润光滑。
15.【答案】(1)错误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用红、黄和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薄片叠放在一起压实,在左右两侧用力对它向中部挤压,可以看到这三层橡皮泥的中间会隆起,不会保持原来的形状。
16.【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叶子能为植物提供“食物”——养料。绿叶中含有很多叶绿素,在阳光的照射下,它可以把根吸收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同时释放出氧气。
17.【答案】B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受水型”水钟是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即根据水量的增加;其刻度一般在下面的容器上,从下到上间隔慢慢变小。
18.【答案】B
【知识点】制作钟摆
【解析】【分析】同一个摆每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相同的,证明单摆具有等时性。从摆动到停下这段时间内每分钟摆动的次数不变,但是摆动幅度会越来越小。
19.【答案】A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
【解析】【分析】真正的摆长是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幅大小无关,与摆锤重量无关。所以图中这两个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相同。
20.【答案】C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真正的摆长是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幅大小无关,与摆锤重量无关。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所以制作1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时,刚制成的摆1分钟摆动了55次,想要摆速变快,就需要将摆长调短,即把摆锤向上微调。
21.【答案】B
【知识点】身体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体重指数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体重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身高(米)]。五年级男生李众朋身高145厘米,质量38千克,他的体重指数=38(千克)÷[1.45(米)×1.45(米)]=18.1,处于正常范围。
22.【答案】B
【知识点】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唯一的变量是阳光,所以需要分别放在阳光充足处和背阴处,其他条件不变。
23.【答案】B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食物中的营养和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我们的血液后都将通过心脏、血管等运输到身体各个部分,维持身体的生命。
24.【答案】A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
【解析】【分析】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大脑控制着人体的大部分生命活动现象,如运动、语言、视觉、记忆、思维、情绪等,小脑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脑干负责人体许多基本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血液循环等。脑干能够控制呼吸和心跳。
25.【答案】B
【知识点】情绪管理
【解析】【分析】情绪管理指的是要适时适所,对适当对象恰如其分表达情绪。情绪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要掌控得恰到好处。因此要成为情绪的主人,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我们陷入愤怒中时,应该停止争吵、打闹,平静下来再处理。
26.【答案】A
【知识点】太阳能
【解析】【分析】对于地球上的每个生命体来说,光和热是两种至关重要的能量。如果没有光和热,地球万物将无法生存。对于地球上的植物来说,太阳是它们最重要的光的来源。
27.【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上时,只有一小部分会留在地球,大部分都被反射和吸收了。
28.【答案】B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图中,一枝铅笔斜着,这样让它下部插到透明缸内水中。这时从两侧看向水面附近的铅笔,看到铅笔在水面处弯折成“〉”状,像折了一样。
29.【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当阳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被物体反射和吸收。由于光无法穿过不透明的物体,所以无法产生折射现象。
30.【答案】C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雅丹地貌是新疆罗布泊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地貌形态,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雅丹地貌是典型的风蚀性地貌,是风力长期作用的结果。雅丹地貌的形成,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原先湖泊的底部,堆,积着流水带来的大量泥沙。后来,由于湖水干涸,泥沙层露出地面。强风、大雪和雨水像锋利的刻刀,每时每刻侵蚀着泥沙层。天长日久,便形成了今天这些奇形怪状的地貌。敦煌就是典型的雅丹地貌。
31.【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地球内部从外到内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是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32.【答案】A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地壳运动破坏地下的平衡,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下会沿着裂缝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有的会冷却下来形成岩石,有的会冲出地面形成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时,会有一些物质喷向高空,这表明地球内部是运动的。
33.【答案】B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在相同的土壤和相同雨量下,坡度大、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壤最容易被侵蚀。刚被翻耕即将下种的坡地,坡度大、没有植物覆盖,所以被侵蚀最严重。
34.【答案】B
【知识点】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唯一的变量是温度,所以研究的是绿豆种子发芽与温度是否有关。
35.【答案】A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由于风力的减弱或因地表的山脉、森林、草丛、建筑物的阻挡,风的搬运能力降低,风的搬运物便逐渐堆积下来,形成风积物,为风的堆积作用。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
36.【答案】蜡烛燃烧是有规律的,同等时间内蜡烛燃烧的速度大致相等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人们用不同材料或物体来计算时间,这些物体之间的共性运动有规律的物体都可以用来制作计时工具。古时计时工具中有许多计时工具的相同点就是运动有规律,即物体运动的等时性规律。除了“日晷”、“沙漏”外,蜡烛也可以用来计时。
37.【答案】探究问题 :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是否有关
猜想与假设: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
实验材料:铁架台、钩码、摆绳、秒表
实验条件:
改变条件:摆绳长短
不变条件:摆锤质量、摆幅大小
实验步骤:调整摆绳的长度,分别测量长短不同的摆长30秒摆的次数。
实验数据:不同摆长同等时间内的三次摆动次数,然后取平均值进行比较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实验名称:摆的快慢是否与摆绳长度有关。
实验材料:三根长度不等的摆绳(长度分别是10厘米、20厘米、30厘米)、摆锤一个、记录表一份、铁架一个、秒表一只、刻度尺一把。
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摆绳的长度。
实验中不需要改变的条件:摆锤、摆幅。
实验步骤:第一步,记录各根摆绳在30秒内摆动的次数,重复做3次。第二步,分析整理记录表内的实验数据,作出结论。
实验结论: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38.【答案】橡皮筋模拟的是肌肉,木棒模拟的是骨骼,模拟关节的是被细绳缠绕的部分。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机器,骨大多通过关节连接在一起,骨可以在关节处活动。在制作前臂抬起的运动模型时,模拟骨的是木棒,模拟关节的是被细绳缠绕的部分,橡皮筋模拟肌肉。
39.【答案】潜望镜中的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且都与水平方向成45度夹角。光由潜望镜镜筒的上端沿直线传播到第一块平面镜上,再由第一块平面镜反射到第二块平面镜上,最后,光由第二块平面镜反射到人的眼睛里。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是光的反射原理的应用,用两块平面镜和三节纸筒可以做潜望镜。潜望镜之所以可以从下边看到上面,而且十分清楚,是因为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且都与水平方向成45度夹角。光由潜望镜镜筒的上端沿直线传播到第一块平面镜上,再由第一块平面镜反射到第二块平面镜上,最后,光由第二块平面镜反射到人的眼睛里。
40.【答案】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板块挤压作用下,岩层发生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而形成的。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的岩石圈有六大板块构成,六大板块的运动既有相向运动的碰撞挤压,也有相反运动的张裂拉伸,从而塑造出不同的地形地貌。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板块挤压作用下,岩层发生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而形成的。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