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共30分)
1.(2023四下·洛阳期末)两个小组做种子发芽实验,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他们发现放在湿润纸巾上的种子发芽了,而干燥纸巾上的种子没有发芽,说明种子发芽需要( )
A.水分 B.阳光 C.空气
2.(2023四下·洛阳期末)以下现象能够说明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的是( )
A.把花盆长时间放置在向阳的窗台,植物慢慢往窗台方向弯曲生长
B.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
C.在土壤水分较多的一侧,植物的根也较多
3.(2023四下·洛阳期末)以下现象不能够说明动物对环境有感知能力的是( )
A.下雨前,鱼儿会浮上水面透气
B.猫喜欢吃鱼
C.地震前,马、羊、狗等动物变得狂躁,惊惶不安
4.(2023四下·洛阳期末)妙妙用饮料瓶自制了一个简易小水钟,如图,她忘记在瓶身上标刻度,关于刻度的标法正确的是( )
A.越往上刻度值越小
B.越往上刻度值越大
C.越往上刻度线的间隔越大
5.(2023四下·洛阳期末)黄河是母亲河,它属于( )
A.湖泊 B.冰川 C.河流
6.(2023四下·洛阳期末)地球表面陆地与海洋的面积关系是( )
A.陆地大,海洋小 B.陆地小,海洋大 C.—样大
7.(2023四下·洛阳期末)关于冰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冰川是陆地表面的水体,主要分布在两极和高山地区
B.世界上的淡水资源较多储藏在冰川中
C.冰川是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
8.(2023四下·洛阳期末)奇奇在网上看了一段登月宇航员美国宇航局曾发布了一段登月宇航员在月球表面行走时频频摔倒的视频、宇航员之所以频频摔倒主要是因为( )
A.月球引力小 B.月球引力大 C.月球表面凹凸不平
9.(2023四下·洛阳期末)妙妙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探索月相变化规律、下面是她画的几张月相图,其中农历十五的月相图是( )
A. B. C.
10.(2023四下·洛阳期末)地球的形状是( )
A.圆形 B.平面图形 C.球形
11.(2023四下·洛阳期末)日晷是古人的一种计时工具、它的科学原理是( )
A.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
B.影子的形成原理
C.晷面的雕刻工艺
12.(2023四下·洛阳期末)早晨,大树的影子( )
A.比中午的影子短 B.比中午的影子长 C.与中午影子一样长
13.(2023四下·洛阳期末)要想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可以( )
A.把它捏成实心圆球形
B.把它捏成小船的形状
C.再加一块橡皮泥,把它们揉在一起
14.(2023四下·洛阳期末)下图究究把纸团射出,是因为纸团受到( )
A.手对它的拉力 B.手对它的弹力 C.橡皮筋对它的弹力
15.(2023四下·洛阳期末)下列物品放在水里会下沉的是( )
A.木头 B.橡皮 C.泡沫板
二、判断(说法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题2分、共10分)
16.(2021四下·南召期末)被水完全淹没的庄稼会死,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空气。
17.(2023四下·洛阳期末)农历下半月,月亮左边亮,且逐渐变大直至满月。( )
18.(2023四下·洛阳期末)降落伞的伞面越小,下降的速度越慢。( )
19.(2023四下·洛阳期末)月球上有空气,生长有植物,没有动物。( )
20.(2023四下·洛阳期末)大量排放汽车尾气会污染环境,损害动植物的健康。( )
三、实验探究
21.(2023四下·洛阳期末)探探为探究钟摆摆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下面实验,请填空。
摆的名称 第一次次数 第二次次数 第三次次数
① 12 14 13
② 13 13 13
③ 18 18 18
制作如下图的三个不同的摆:其中①号和②号摆线长度相等,①号比②号的摆锤重;①号比③号的摆线长,①号和③号摆锤重量相等;
分别让三个不同的摆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摆动,记录10秒内它们摆动的次数,每个摆做3次,记录如题表;
摆的名称 第一次次数 第二次次数 第三次次数
① 12 14 13
② 13 13 13
③ 18 18 18
(1)每个摆做3次,读取3组数据的目的是求 值减小误差,①号摆10秒内摆动的次数应确定为 次。
(2)对比摆①和摆③的摆动次数,发现摆 (填①或③)摆动的速度快,说明摆的快慢和 有关,摆线越 (长/短),摆动的越 (快/慢)。
(3)通过对比摆①和摆②的摆动次数,发现这两个摆在10秒内摆动的次数是 (相同/不相同),说明摆的快慢和摆锤的重量 (没有/有)关系。
(4)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相差很大”或“大致相同”)。
(5)让摆②摆动的再快点的方法为: 。
22.(2023四下·洛阳期末)孟津组织实验操作测评。结合“影子形成”实验情况填写题中空格和解决问题。
(1)在白纸的中间放一个不透明的纸杯,按照下图1的方向用手电筒照射纸杯子,在白纸上看到 ,并在图上画出它形状。
(2)用手电简照射玻璃杯,看到杯子浅浅的影子。
(3)对比以上实验可知,光照射 的物体,形成影子比较明显。
(4)手电筒按照下图2的方向照射纸杯子,画出杯子的影子
(5)按照图1的方向,分别把手由简放在距杯子10厘米和30厘米的地方照射杯子,当手电筒在距杯子 厘米时,影子较 (大/小)。
(6)通过实验可知:物体的影子与光源在物体的 (同侧/异侧);光源距离物体越远,物体影子就越 。
四、阅读下面材料并根据内容回答问题(共9分)。
23.(2023四下·洛阳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物理学中,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摩擦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有很多。如吃饭喝水需要手跟碗碟、筷子、杯子之间的摩擦力,但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有不利的一面,机器的开动需要摩擦力,但同时会造成转带的磨损、机器的发热,缩短了机器零部件的使用寿命等。
(1)通过阅读我们知道摩擦力可以分为 、 、 。
(2)在生活中、有些摩擦对我们有利、对我们不利、请分别举一个例子(不能用短文中例子)。
①有利示例: ;
②不利示例: 。
(3)下雪天行人在结冰的道路上行走容易跌倒,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外出时要选择什么样鞋子最防滑呢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唯一的变量是水分,所以该实验说明了种子发芽需要水分。
2.【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向光性
【解析】【分析】植物向光性是:光照使植物芽尖端的生长激素向背光的一侧移动。使背光的一侧生长较快,出现向阳的现象。向阳性是植物生存的需要。植物对阳光产生反应,主要是因为植物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向日葵的"头"会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转动,这种受光刺激而引起的生长弯曲现象叫向光性。向日葵花是向阳的,是典型的向光性运动。
3.【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食物;动物的行为;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不同的动物对于外界环境的感知能力不同,下雨前,鱼儿会浮出水;地震前,马、羊、狗等动物变得狂躁,惊惶不安都是动物对环境感知能力的体现,猫喜欢吃鱼不是。选项B正确。
4.【答案】C
【知识点】水钟;制作并测试水钟
【解析】【分析】水钟由于瓶内水位越高,压力越大,水的流速越快,所以越往上刻度线间的间隔越大。选项C正确。
5.【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根据对水体的认识作答,非常长水从上游流向下游的是河流;自然形成的面积较大、水量较多,水面平静的封闭水域是湖泊;存在于地下,有时会以泉水等形式出现在地表的是地下水;人工修建的,面积较大、水量较多、水面平。黄河属于河流。
6.【答案】B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大,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的71%,陆地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29%,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地球表面,陆地面积比海洋小,所以B符合题意。
7.【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冰川是陆地表面的水体,主要分布在两极和高山地区,世界上的淡水资源较多储藏在冰川中,但是冰川不是人类比较好利用的淡水资源。
8.【答案】A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月球体积只是地球的六分之一,宇航员在月球上受到的引力较小,走路时容易摔倒。
9.【答案】B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根据对月相的认识可知,农历十五的月相是一个满月(满圆),选项B正确。
10.【答案】C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球体,但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11.【答案】A
【知识点】日晷
【解析】【分析】 古代人们用日晷来计时,其原理是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又称为太阳钟。
12.【答案】B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早上的时候大树的影子应该是比中午的长的。因为早上太阳还比较低,阳光照在树上影子就会拉得比较长。到了中午,太阳升的比较高,影子就会短了。
13.【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 把橡皮泥捏成小船增大排水量,能使橡皮泥在水面漂浮;把橡皮泥捏成一团、把橡皮泥掰成两半没有增大排放量,不能使橡皮泥在水面漂浮。
14.【答案】C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 拉开弹弓,使橡皮筋发生形变,产生弹性势能,松手后,橡皮筋有一个弹力,纸团受到这个弹力的作用,向外飞出。
15.【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不一样,橡皮是沉的材料,把一块正常的橡皮放入水中,会下沉。
16.【答案】(1)正确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考查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包括阳光、水、空气等。被水完全淹没的庄稼会死是因为没有了空气。
17.【答案】(1)错误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从农历的月初至月末,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上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右,缺面朝西,下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左,缺面朝右,月相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
18.【答案】(1)错误
【知识点】降落伞
【解析】【分析】通过实验可知,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伞面大小、物体的重量等因素有关。当降落伞的物体的重量不变,降落伞的伞面越大,降落伞下降的越慢。
19.【答案】(1)错误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大多是圆形,如此众多的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月球后遗留下来的痕迹,月球没有大气层,所以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植物生长,也没有动物。
20.【答案】(1)正确
【知识点】保护环境;空气污染
【解析】【分析】汽车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碳、和微粒物,能引起光化学烟雾、使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大气环境问题变得更为严重,会损害动物和植物的健康。
21.【答案】(1)平均;13
(2)③;摆绳长短;长;慢
(3)相同;没有
(4)大致相同
(5)缩短摆绳长度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和摆幅无关。
(1)我们在测量时不可避免误差的存在,每个摆做3次,读取3组数据的目的是平均求值减小误差,①号摆10秒内摆动的平均次数为(12+14+13) ÷3=13,应确定为13次。
(2)对比摆①和摆③的摆动次数,10秒内①号摆摆动13次,③号摆摆动18次,发现摆②摆动的速度快,说明摆的快慢和摆线长短有关,摆线越长,摆动的越慢。
(3)通过对比摆①和摆②的摆动次数,发现这两个摆在10秒内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都是13次,说明摆的快慢和摆锤的重量没有关系。
(4)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大致相同,这就是单摆的等时性。
(5)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让摆②摆动的再快点的方法为∶缩短摆绳长度。
22.【答案】(1)影子;
(2)略
(3)靠近
(4)
(5)10;大
(6)异侧;小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太阳的位置变化影响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阳光下9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改变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越低,影子越长。
(1)光照到不发光、不透明的物体就会产生影子。在白纸的中间放一个不透明的纸杯,按照下图1的方向用手电筒照射纸杯子,在白纸上看到影子。
(3)对比以上实验可知,物体的影子与手电筒照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影子变形最大,影子轮廓最模糊,距离越近影子轮廓越清晰。因此,光照射靠近的物体,形成影子比较明显。
(4)如下图所示,当手电筒按照下图2的方向照射纸杯子,杯子的影子的形状、长短状况。
(5)手电筒属于点光源,在点光源条件下,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即距离大影子小,距离小影子大;物体离光源的距离越来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来越小。若按照图1的方向,分别把手电筒放在距杯子10厘米和30厘米的地方照射杯子,当手电筒在距杯子10厘米时,影子较大。
(6)通过以上实验可知:物体的影子与光源方向相反,分别在物体的异侧;光源距离物体越远,物体影子就越小。
23.【答案】(1)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2)鞋底的花纹;滑雪时,滑雪板与雪面间的摩擦
(3)带有花纹且凹凸不平的鞋子。
【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摩擦力有利有弊,生活中我们根据需要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
(1)在物理学中,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2)摩擦力有利有弊,生活中我们根据需要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①有利示例:鞋底的花纹,让行走更平稳;②不利示例;滑雪时,滑雪板与雪面间的摩擦,阻碍滑雪速度的提升。
(3)下雪天行人在结冰的道路上行走容易跌倒,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外出时要选择带有花纹且凹凸不平的鞋子,这样接触面比较粗糙,能够提高很好的摩擦力,从而防止滑倒。
1 / 1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共30分)
1.(2023四下·洛阳期末)两个小组做种子发芽实验,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他们发现放在湿润纸巾上的种子发芽了,而干燥纸巾上的种子没有发芽,说明种子发芽需要( )
A.水分 B.阳光 C.空气
【答案】A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唯一的变量是水分,所以该实验说明了种子发芽需要水分。
2.(2023四下·洛阳期末)以下现象能够说明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的是( )
A.把花盆长时间放置在向阳的窗台,植物慢慢往窗台方向弯曲生长
B.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
C.在土壤水分较多的一侧,植物的根也较多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向光性
【解析】【分析】植物向光性是:光照使植物芽尖端的生长激素向背光的一侧移动。使背光的一侧生长较快,出现向阳的现象。向阳性是植物生存的需要。植物对阳光产生反应,主要是因为植物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向日葵的"头"会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转动,这种受光刺激而引起的生长弯曲现象叫向光性。向日葵花是向阳的,是典型的向光性运动。
3.(2023四下·洛阳期末)以下现象不能够说明动物对环境有感知能力的是( )
A.下雨前,鱼儿会浮上水面透气
B.猫喜欢吃鱼
C.地震前,马、羊、狗等动物变得狂躁,惊惶不安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食物;动物的行为;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不同的动物对于外界环境的感知能力不同,下雨前,鱼儿会浮出水;地震前,马、羊、狗等动物变得狂躁,惊惶不安都是动物对环境感知能力的体现,猫喜欢吃鱼不是。选项B正确。
4.(2023四下·洛阳期末)妙妙用饮料瓶自制了一个简易小水钟,如图,她忘记在瓶身上标刻度,关于刻度的标法正确的是( )
A.越往上刻度值越小
B.越往上刻度值越大
C.越往上刻度线的间隔越大
【答案】C
【知识点】水钟;制作并测试水钟
【解析】【分析】水钟由于瓶内水位越高,压力越大,水的流速越快,所以越往上刻度线间的间隔越大。选项C正确。
5.(2023四下·洛阳期末)黄河是母亲河,它属于( )
A.湖泊 B.冰川 C.河流
【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根据对水体的认识作答,非常长水从上游流向下游的是河流;自然形成的面积较大、水量较多,水面平静的封闭水域是湖泊;存在于地下,有时会以泉水等形式出现在地表的是地下水;人工修建的,面积较大、水量较多、水面平。黄河属于河流。
6.(2023四下·洛阳期末)地球表面陆地与海洋的面积关系是( )
A.陆地大,海洋小 B.陆地小,海洋大 C.—样大
【答案】B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大,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的71%,陆地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29%,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地球表面,陆地面积比海洋小,所以B符合题意。
7.(2023四下·洛阳期末)关于冰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冰川是陆地表面的水体,主要分布在两极和高山地区
B.世界上的淡水资源较多储藏在冰川中
C.冰川是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
【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冰川是陆地表面的水体,主要分布在两极和高山地区,世界上的淡水资源较多储藏在冰川中,但是冰川不是人类比较好利用的淡水资源。
8.(2023四下·洛阳期末)奇奇在网上看了一段登月宇航员美国宇航局曾发布了一段登月宇航员在月球表面行走时频频摔倒的视频、宇航员之所以频频摔倒主要是因为( )
A.月球引力小 B.月球引力大 C.月球表面凹凸不平
【答案】A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月球体积只是地球的六分之一,宇航员在月球上受到的引力较小,走路时容易摔倒。
9.(2023四下·洛阳期末)妙妙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探索月相变化规律、下面是她画的几张月相图,其中农历十五的月相图是(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根据对月相的认识可知,农历十五的月相是一个满月(满圆),选项B正确。
10.(2023四下·洛阳期末)地球的形状是( )
A.圆形 B.平面图形 C.球形
【答案】C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球体,但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11.(2023四下·洛阳期末)日晷是古人的一种计时工具、它的科学原理是( )
A.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
B.影子的形成原理
C.晷面的雕刻工艺
【答案】A
【知识点】日晷
【解析】【分析】 古代人们用日晷来计时,其原理是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又称为太阳钟。
12.(2023四下·洛阳期末)早晨,大树的影子( )
A.比中午的影子短 B.比中午的影子长 C.与中午影子一样长
【答案】B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早上的时候大树的影子应该是比中午的长的。因为早上太阳还比较低,阳光照在树上影子就会拉得比较长。到了中午,太阳升的比较高,影子就会短了。
13.(2023四下·洛阳期末)要想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可以( )
A.把它捏成实心圆球形
B.把它捏成小船的形状
C.再加一块橡皮泥,把它们揉在一起
【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 把橡皮泥捏成小船增大排水量,能使橡皮泥在水面漂浮;把橡皮泥捏成一团、把橡皮泥掰成两半没有增大排放量,不能使橡皮泥在水面漂浮。
14.(2023四下·洛阳期末)下图究究把纸团射出,是因为纸团受到( )
A.手对它的拉力 B.手对它的弹力 C.橡皮筋对它的弹力
【答案】C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 拉开弹弓,使橡皮筋发生形变,产生弹性势能,松手后,橡皮筋有一个弹力,纸团受到这个弹力的作用,向外飞出。
15.(2023四下·洛阳期末)下列物品放在水里会下沉的是( )
A.木头 B.橡皮 C.泡沫板
【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不一样,橡皮是沉的材料,把一块正常的橡皮放入水中,会下沉。
二、判断(说法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题2分、共10分)
16.(2021四下·南召期末)被水完全淹没的庄稼会死,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空气。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考查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包括阳光、水、空气等。被水完全淹没的庄稼会死是因为没有了空气。
17.(2023四下·洛阳期末)农历下半月,月亮左边亮,且逐渐变大直至满月。(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从农历的月初至月末,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上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右,缺面朝西,下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左,缺面朝右,月相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
18.(2023四下·洛阳期末)降落伞的伞面越小,下降的速度越慢。(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降落伞
【解析】【分析】通过实验可知,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伞面大小、物体的重量等因素有关。当降落伞的物体的重量不变,降落伞的伞面越大,降落伞下降的越慢。
19.(2023四下·洛阳期末)月球上有空气,生长有植物,没有动物。(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大多是圆形,如此众多的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月球后遗留下来的痕迹,月球没有大气层,所以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植物生长,也没有动物。
20.(2023四下·洛阳期末)大量排放汽车尾气会污染环境,损害动植物的健康。(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保护环境;空气污染
【解析】【分析】汽车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碳、和微粒物,能引起光化学烟雾、使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大气环境问题变得更为严重,会损害动物和植物的健康。
三、实验探究
21.(2023四下·洛阳期末)探探为探究钟摆摆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下面实验,请填空。
摆的名称 第一次次数 第二次次数 第三次次数
① 12 14 13
② 13 13 13
③ 18 18 18
制作如下图的三个不同的摆:其中①号和②号摆线长度相等,①号比②号的摆锤重;①号比③号的摆线长,①号和③号摆锤重量相等;
分别让三个不同的摆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摆动,记录10秒内它们摆动的次数,每个摆做3次,记录如题表;
摆的名称 第一次次数 第二次次数 第三次次数
① 12 14 13
② 13 13 13
③ 18 18 18
(1)每个摆做3次,读取3组数据的目的是求 值减小误差,①号摆10秒内摆动的次数应确定为 次。
(2)对比摆①和摆③的摆动次数,发现摆 (填①或③)摆动的速度快,说明摆的快慢和 有关,摆线越 (长/短),摆动的越 (快/慢)。
(3)通过对比摆①和摆②的摆动次数,发现这两个摆在10秒内摆动的次数是 (相同/不相同),说明摆的快慢和摆锤的重量 (没有/有)关系。
(4)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相差很大”或“大致相同”)。
(5)让摆②摆动的再快点的方法为: 。
【答案】(1)平均;13
(2)③;摆绳长短;长;慢
(3)相同;没有
(4)大致相同
(5)缩短摆绳长度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和摆幅无关。
(1)我们在测量时不可避免误差的存在,每个摆做3次,读取3组数据的目的是平均求值减小误差,①号摆10秒内摆动的平均次数为(12+14+13) ÷3=13,应确定为13次。
(2)对比摆①和摆③的摆动次数,10秒内①号摆摆动13次,③号摆摆动18次,发现摆②摆动的速度快,说明摆的快慢和摆线长短有关,摆线越长,摆动的越慢。
(3)通过对比摆①和摆②的摆动次数,发现这两个摆在10秒内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都是13次,说明摆的快慢和摆锤的重量没有关系。
(4)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大致相同,这就是单摆的等时性。
(5)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让摆②摆动的再快点的方法为∶缩短摆绳长度。
22.(2023四下·洛阳期末)孟津组织实验操作测评。结合“影子形成”实验情况填写题中空格和解决问题。
(1)在白纸的中间放一个不透明的纸杯,按照下图1的方向用手电筒照射纸杯子,在白纸上看到 ,并在图上画出它形状。
(2)用手电简照射玻璃杯,看到杯子浅浅的影子。
(3)对比以上实验可知,光照射 的物体,形成影子比较明显。
(4)手电筒按照下图2的方向照射纸杯子,画出杯子的影子
(5)按照图1的方向,分别把手由简放在距杯子10厘米和30厘米的地方照射杯子,当手电筒在距杯子 厘米时,影子较 (大/小)。
(6)通过实验可知:物体的影子与光源在物体的 (同侧/异侧);光源距离物体越远,物体影子就越 。
【答案】(1)影子;
(2)略
(3)靠近
(4)
(5)10;大
(6)异侧;小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太阳的位置变化影响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阳光下9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改变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越低,影子越长。
(1)光照到不发光、不透明的物体就会产生影子。在白纸的中间放一个不透明的纸杯,按照下图1的方向用手电筒照射纸杯子,在白纸上看到影子。
(3)对比以上实验可知,物体的影子与手电筒照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影子变形最大,影子轮廓最模糊,距离越近影子轮廓越清晰。因此,光照射靠近的物体,形成影子比较明显。
(4)如下图所示,当手电筒按照下图2的方向照射纸杯子,杯子的影子的形状、长短状况。
(5)手电筒属于点光源,在点光源条件下,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即距离大影子小,距离小影子大;物体离光源的距离越来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来越小。若按照图1的方向,分别把手电筒放在距杯子10厘米和30厘米的地方照射杯子,当手电筒在距杯子10厘米时,影子较大。
(6)通过以上实验可知:物体的影子与光源方向相反,分别在物体的异侧;光源距离物体越远,物体影子就越小。
四、阅读下面材料并根据内容回答问题(共9分)。
23.(2023四下·洛阳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物理学中,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摩擦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有很多。如吃饭喝水需要手跟碗碟、筷子、杯子之间的摩擦力,但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有不利的一面,机器的开动需要摩擦力,但同时会造成转带的磨损、机器的发热,缩短了机器零部件的使用寿命等。
(1)通过阅读我们知道摩擦力可以分为 、 、 。
(2)在生活中、有些摩擦对我们有利、对我们不利、请分别举一个例子(不能用短文中例子)。
①有利示例: ;
②不利示例: 。
(3)下雪天行人在结冰的道路上行走容易跌倒,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外出时要选择什么样鞋子最防滑呢
【答案】(1)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2)鞋底的花纹;滑雪时,滑雪板与雪面间的摩擦
(3)带有花纹且凹凸不平的鞋子。
【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摩擦力有利有弊,生活中我们根据需要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
(1)在物理学中,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2)摩擦力有利有弊,生活中我们根据需要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①有利示例:鞋底的花纹,让行走更平稳;②不利示例;滑雪时,滑雪板与雪面间的摩擦,阻碍滑雪速度的提升。
(3)下雪天行人在结冰的道路上行走容易跌倒,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外出时要选择带有花纹且凹凸不平的鞋子,这样接触面比较粗糙,能够提高很好的摩擦力,从而防止滑倒。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