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二物理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单元检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标有“8V 6.4W”和“8V 20W”字样的a,b两只灯泡连接字如图所示的电路中,C点接地,如果将电路中a,b两灯的位置互换,则( )
A.B点电势提高 B.B点电势降低
C.a灯变亮,b灯变暗 D.a灯变暗,b灯变亮
2.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用“伏安法”测量电阻R的阻值时,让电压表的一端接在a点,另一端先后接到b点和c点,他发现电流表示数有明显变化,而电压表示数无明显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R与电流表的阻值接近,应选择电流表外接电路
B.电阻R与电流表的阻值接近,应选择电流表内接电路
C.电阻R与电压表的阻值接近,应选择电流表内接电路
D.电阻R与电压表的阻值接近,应选择电流表外接电路
3.阻值为4Ω的电阻丝将其长度拉长为原2倍,电阻为( )
A.4Ω B.8Ω C.12Ω D.16Ω
4.将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热敏电阻Ⅰ和定值电阻Ⅱ串联,接在不计内阻的稳压电源两端.开始时,Ⅰ和Ⅱ阻值相等,加热或冷却热敏电阻,则Ⅰ的电功率在
A.加热时变大,冷却时变小
B.加热时变小,冷却时变大
C.加热或冷却时都变小
D.加热或冷却时都变大
5.在测定小灯泡灯丝的I-U特性曲线实验中,下列哪个图象与实际相符合( )
A. B. C. D.
6.如图所示,电阻R和电动机M串联接到电路中,已知电阻R跟电动机线圈的电阻值相等,开关接通后,电动机正常工作。设电阻R和电动机M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和U2,经过时间t,电流通过电阻R做功为W1,产生热量为Q1,电流通过电动机做功为W2,产生热量为Q2。则有( )
A.U1<U2,Q1=Q2 B.U1=U2,Q1=Q2
C.W1=W2,U1<U2 D.W1<W2,Q1<Q2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A1和A2为相同的毫安表(内阻不能忽略),当电路两端接入某一恒定电压的电源时,A1的示数为5mA.A2的示数为3mA,现将A2改接在R2所在的支路上,如图中虚线所示,图中电表均不会被烧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通过R1的电流强度必减少
B.电流表A1示数必增大
C.通过R2的电流强度必增大
D.电流表A2示数必增大
二、多选题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可知,电阻与电压、电流都有关系
B.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与温度有关,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由可知,电阻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有关系
D.所谓超导体,当其温度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某个临界温度时,它的电阻率突然变为零
9.某导体中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11 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约是1.4 Ω
B.加5 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是5 Ω
C.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减小,导体的电阻不断增大
D.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减小,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
10.如图是用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常用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图1测出的电阻值总是大于真实值;用图2测出的电阻值总是小于真实值
B.用图1测出的电阻值总是小于真实值;用图2测出的电阻值总是大于真实值
C.当待测电阻阻值比电压表内阻小得多时,用图1所示电路,测量的误差较小
D.当待测电阻阻值比电压表内阻小得多时,用图2所示电路,测量的误差较小
三、实验题
11.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铜丝的直径和用游标卡尺测量圆管的内径,分别如图所示,由左边图可知铜丝直径 ,由右边图可知圆管内径是 。
12.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的电路测量一直流安培表的内电阻.所给的器材有:
电池E(电动势约4.5V);
电流表A量程(0~300mA,待测内阻约为)
电压表V量程(0~3V电阻箱R1;)
滑动变阻器;电键S和导线若干。
(1)请完成主要实验的步骤:
A.连接好实验电路,把变阻器的滑动片调到 (填“左端”或“右端”);
B.闭合电键,调节 ,使电压表的电压从小到大变化,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指针有较大偏转,读出并记录数据。
(2)若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U和I,电阻箱读数为R1,则电流表的内电阻RA 。
四、解答题
13.由四个电阻连接成的混联电路如图所示,R1=8 Ω,R2=4 Ω,R3=6 Ω,R4=3Ω.
(1)求a、c之间R1和 R2的总电阻。
(2)求a、d之间四个电阻的总电阻。
14. 如图所示,A、B两点间电压恒定为12 V,定值电阻R1=2.4kΩ、R2=4.8kΩ。
(1)若在a、b之间接一个C=100μF的电容器,闭合开关S,电路稳定后,求电容器上所带的电荷量;
(2)若在a、b之间接一个内阻RV=4.8 kΩ的电压表,求电压表的示数。
1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2=24,灯泡L上标有“1W”字样,额定电压已经看不清,L的电阻为RL,且RL>R1。
(1)当S1和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A,电压表的示数为6V,求R1的阻值;
(2)当S1和S2均断开、S3闭合时,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求此时通过RL的电流。
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 , , .
(1)求电路中的总电阻;
(2)当加在电路两端的电压时,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是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B.a灯的电阻为
b灯的电阻为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得知,a灯两端的电压大于b灯两端的电压,将电路中a,b两灯的位置互换后B、C间电势差增大,而B的电势高于零,则B点电势提高,故A正确,B错误;
CD.将电路中a,b两灯的位置互换后,电路中总电阻不变,电流不变,两灯的亮度不变,故C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是简单的电路分析和计算问题.电路中电势要根据电势差和电势高低确定。
2.C
【详解】发现电流表示数有明显变化,说明电压表分流效果明显,而电压表示数无明显变化,说明电流表分压效果不明显,则应选择电流表内接电路,电阻R与电压表的阻值接近。
故选C。
3.D
【详解】根据电阻定律,有
将其长度拉长为原2倍,则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一半,电阻为
故选D。
4.C
【详解】若将热敏电阻Ⅰ看做是电源的内阻,可知开始时热敏电阻Ⅰ和Ⅱ阻值相等时,Ⅱ的功率最大;故无论是冷却或加热Ⅱ,Ⅱ的电功率都变小;
A.加热时变大,冷却时变小,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加热时变小,冷却时变大,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加热或冷却时都变小,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
D.加热或冷却时都变大,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故选C.
5.C
【详解】在I-U图象中,图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电阻的倒数,因为灯丝的电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根据可知,灯丝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I-U特性曲线是过原点且倾斜逐渐减小的曲线。
故选C。
6.A
【详解】设开关接通后,电路中电流为I。对于电阻R,由欧姆定律得
U1=IR
对于电动机
U2>IR
则有
U1<U2
电功
W1=U1I
W2=U2I
则有
W1<W2
根据焦耳定律得
Q1=I2Rt
Q2=I2Rt
则有
Q1=Q2
故选A。
7.B
【详解】当电路两端接入恒定电压的电源时,Al的示数为5mA,A2的示数为3mA,则知通过R2的电流为2mA,则有:
将A2改接在R2所在的支路上,总电阻减小,总电压不变,则干路中电流增大,即电流表Al的示数必增大。则电流表A1分担的电压增大,所以两电阻并联部分的电压减小,则通过R2的电流更减小,所以电流表A2的示数必减小。因为总电流增大,通过R2的电流减小,则通过R1电流增大,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8.CD
【详解】A.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电压和电流无关,故A错误;
B.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B错误;
C.由可知,电阻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有关系,故C正确;
D.所谓超导体,当其温度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某个临界温度时,它的电阻率突然变为零;故D正确。
故选CD。
9.BD
【详解】A.由图像可知,加11 V电压时,电流I=1.5A,电阻,选项A错误;
B.由图像可知,加5 V电压时,电流I=1.0A,电阻,选项B正确;
CD.由图像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图像越来越靠近U轴,电阻不断增大,反之,随着电压的减小,电阻不断减小。所以选项C错、D对。
故选BD。
10.BC
【详解】AB.用图1电流表外接,用它测量电阻时,测量值是待测电阻Rx和电压表内阻的并联电阻值,故测出的电阻值总是小于真实值;用图2电路是电流表内接法,用它测量电阻时,测量值R测=Rx+RA>Rx,测出的电阻值总是大于真实值,选项A错误,B正确;
CD.当待测电阻阻值比电压表内阻小得多时,用图1所示电路,测量的误差较小,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BC。
11. 0.499 111.50
【详解】[1]由左边图可知,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读数为0,铜丝直径为
[2]由右边图可知,游标卡尺为20分度,精确度为0.05mm,圆管内径是
12. 左端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详解】(1)[1]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应置于左端。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电压从小到大变化,电路中电流不断变化,读出多组电压、电流值。
(2)[3]电阻箱和电流表串联,则有
则电流表内阻
13.(1)12Ω.;(2)14Ω.
【详解】(1)由图可知,与串联,故a.c之间的总电阻为
(2)由图可知, 与并联,之后再与.串联,故a.d之间的总电阻为
14.(1);(2)
【详解】(1)电路稳定后,电路中电流为
得R2两端电压为
所以电容器上所带的电荷量为
(2)电压表与电阻R2并联后的阻值为
得此时电路中电流为
代入数值得电压表的示数为
15.(1)8Ω;(2)0.25A
【详解】(1)当S1和S2都闭合时,R1与R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则电源的电压U=6V,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通过R2的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R1的电流
则R1的阻值
(2)当S1和S2均断开、S3闭合时,R1与L串联,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因灯泡L正常发光,所以灯泡的电功率
整理可得
解得
RL=16Ω,RL=4Ω
因,所以
RL=16Ω
则通过RL的电流
16.(1)电路中的总电阻为14Ω
(2)当加在电路两端的电压U=42V时,通过四个电阻的电流分别为:3A;3A;1A;2A.
【分析】分析电路图,电阻R3、R4并联,再和R1和R2串联,根据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求解.
【详解】(1)电路中的总电阻为
Ω=14Ω
(2)根据欧姆定律得:
I=
R1和R2串联且在干路上,所以
I1=I2=3A
对于R3、R4则有:
I3+I4=3A
所以
I3=1A,I4=2A
答:(1)电路中的总电阻为14Ω
(2)当加在电路两端的电压U=42V时,通过四个电阻的电流分别为:3A;3A;1A;2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