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单元提高卷-
一、单选题
1.读“我国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以下推断该地气候特点正确的是( )
A.终年低温,干燥少雨 B.终年高温,雨量均衡
C.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D.冬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2.下列哪个符号能正确表示我国夏季风的风向( )
A. B.
C. D.
3.我国的最北端的城市漠河以及与我国刚设立三沙市相比,漠河冬季明显比三沙市要冷,你认为造成这种结果最根本的原因(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季风 D.地形
4.莫干山是浙江省的避暑胜地,山顶的气温常年比当地城区的气温要低得多,形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地形 C.海陆分布 D.纬度位置
5.“山高一丈,水冷三分”反映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太阳辐射 C.海陆分布 D.人类行为
6.绍兴气象台昨晚发布天气预报:“明天多云到阴,局部有小雨,温度:14 ℃—23 ℃,东北风4-5级,阵风6级。……”对于这则预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东北风是通过风向标测得
B.阵风6级通过风速仪测得
C.温度14-23℃是通过温度计测得
D.明天多云到阴说明明天是高气压控制
7.如图所示是“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相通,内装红墨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晴天气压比阴雨天的高,阴雨天A管液面逐渐下降
B.A管与B球中液面相平时,B球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C.A管越细,越容易看出天气引起的气压变化
D.A管中液面上升时,表示外界大气压增大
8.如图所示,将一根玻璃管制成粗细不同的两段,管的下方与一个装有部分水的连通器相通。当从管的一端吹气时,连通器两端 A、B 液面高度变化情 況正确的是 ( )
A.A 液面上升 B.A 液面下降
C.B 液面下降 D.A、B 液面高度均不变
9.举世瞩目的亚运会将会在杭州举行,部分项目场地将会在富阳。下列关于富阳区天气、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它描述的是气候
B.今天最高气温:18℃,最低气温:9℃,它描述的是气候
C.夏季温暖潮湿多雨,它描述的是天气
D.杭州各季节风向更替明显,无霜期长,它描述的是气候
10.“鸳鸯火锅”是用金属片将锅的内部空间隔成相等的两部分,一边放清汤,一边放红汤。清汤和红汤的质量、主要成分及初温几乎相同,但红汤一侧浮着一层具有麻辣风味的油,清汤则没有。小红在使用这种火锅时,发现两边的加热情况相同,但红汤一侧首先沸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红汤与清汤的比热容近似相同
B.红汤液面上方有一层油,能够减少热量的散失
C.红汤首先沸腾的主要原因是红汤的热量散失少
D.红汤首先沸腾的主要原因是红汤的沸点比清汤的低
11.目前,我国上市的新冠疫苗己达多个,据了解许多疫苗需在2~8℃的冰箱中保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注射器吸取疫苗液体的原理和用吸管喝牛奶的原理相同
B.注射疫苗前,用酒精对皮肤消毒,因酒精升华吸热使皮肤感觉凉爽
C.注射疫苗时选用的注射器针尖较细是为了减小压强
D.打开冰箱时看到周围有“白雾”,这是由于水蒸气吸热汽化形成的
12.学习了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后,小明设计了一个抽水机装置,如图所示,抽水管长度不超过2m,可通过直杆P向上提起活塞S,在将活塞向上提起的过程中,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活塞S上升到出水口Q之前水将被向上提起
B.活塞S高于出水口时,将有水从出水口流出
C.活塞S高于出水口Q时,装置内水面将下降,水将会流回下面的水槽中
D.在向上提起活塞S抽水过程中,抽水管内水面高度不可能超过出水口Q
二、填空题
13.读锋面图,回答:
(1)该锋是 锋,判断依据是向 (填方向)移动。
(2)该锋面过境时常出现 等天气现象。
(3)肺结核病人咯血,特别是婴儿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等在此锋过境时发病率很高,为什么?
14.非洲草原犬鼠是一种哺乳动物,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下图是其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这种离地面很深、洞口形状各异看似简单的洞穴却有很强的空气流动能力,成为一个天然的“空调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洞穴中空气流动的方向是 (填“从A洞口流入”或“从B洞口流入”);
(2)当洞穴周围处于 状态时,此“空调器”会失去效能;
(3)有些轿车的尾部安装了导流板,如图2所示.它的作用主要是在轿车高速行驶时,增加对地面的压力,提高车轮的抓地性能.则导流板横截面的形状是 (填字母序号);
(4)如图3所示,把长为10厘米左右的饮料吸管A插在盛水的杯子中,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在A管的上端.往B管中吹气,可能发生的现象 (至少写出1点)
15.2020 年国庆期间,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燃爆荧屏。其中有一个片段是关于贵州山区发生的“火流星”空爆事件。“火流星”是指直径达 1 米以上的流星体进入大气层,与大气摩擦,流星体烧蚀并引发空爆的自然现象。
(1)该流星体是依次经过大气的外层、暖层、中间层、平流层和 ,最后来到地球。
(2)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下列现象仍然存在的是 (选填字母)。
A.狂风暴雨 B.明亮的流星 C.火山喷发 D.蓝天白云
三、实验探究题
16. 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空气没有重量,真空并不存在。从 1614 年开始,伽利略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他的同事兼学生托里拆利在 1643 年做了如图实验:把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装满水银倒置在一个敞口的水银槽里,水银从玻璃管中下降了一段距离后不再下降,高度总保持距槽中水银面 30 英寸(76 厘米)左右。1646 年帕斯卡重复了该实验。对托里拆利实验的两个关键问题的回答有代表性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如下表):
关键问题的回答 支持者 反对者
大气压力支撑水银柱 笛卡尔帕斯卡 所有亚里士多德学派罗贝瓦尔
水银柱上方存在真空 罗贝瓦尔波义耳 所有亚里士多德学派、笛卡尔、伽利略、霍布斯
(1) 由托里拆利实验可知大气压力产生原因是 ;
(2) 下列关于科学本质及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有
A. 公元 1646 年前,所有人认同亚里士多德的“真空不存在”观点
B. 科学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C. 科学实验要努力得到和多数人一样的观点或结论
D.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有助于证实或证伪
17.小明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6cm,计算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cm2。
(3)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Pa。
18.小明阅读到以下材料:在几千米高的山上,如果没有高压锅,连一顿熟饭都吃不上,这是由于水的沸点随气压改变的缘故。为了探究沸点与气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烧瓶中的水沸腾(如图甲所示)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待水温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乙所示),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 。
(2)小明同学把图乙的装置改装成图丙的装置,水加热至沸腾,并继续加热,目的是想通过实验验证“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升高”,你猜想小明的操作是 。
19.为了探究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小明在一次登山过程中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出不同高度下的大气压,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大气压强p与对应海拔高度h的六个点,如图乙所示:
(1)测量前,小明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针筒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其目的是 。
(2)分析图象时,小明发现1km高度处的测量数据可能有误,重新正确实验后,测得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5N,量程为2mL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总长度为4cm,则测得大气压约为 Pa。这个数据比当地的实际气压偏小一些,你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是 。(选填“活塞和针筒的摩擦太大”或 “橡皮帽的密封性不好”)
(3)修正数据后,可看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数量关系大致为:在2km高度内,高度每升高100m,大气压降低 Pa。
(4)根据这一规律,小明认为可将图甲中的弹簧测力计改装成一个高度测量仪。那么弹簧测力计 4.2N刻度线处应标刻的海拔高度为 km。
四、解答题
20.在德国马德堡市的广场上,1654年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如图1所示,把两个半径约20cm的铜制空心半球合在一起,抽去里面的空气,用两支马队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
(1)实验室做马德堡半球实验时,往往会在两个半球的接触面上涂一层油。以下操作,目的与其一样的是 。
A.电解水实验中加稀硫酸
B.塑料吸盘使用前先蘸水
C.蒸馏实验中烧瓶底部加小石粒
(2)在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时做马德堡半球实验,抽气后球内剩余空气的压强为0.4个大气压,此时拉开半球的力为F1;如果抽气后球内剩余空气的压强为0.1个大气压,此时拉开半球的力为F2。则F1:F2= 。
(3)抽成真空后总共用了16匹马才把两个半球拉开,则平均一对(左右各一匹)马产生的拉力是多少? (大气压的值约为105Pa,计算时把半球看成一个圆盘)
21.材料一: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空气没有“重量”,真空是不存在的。
材料二:至少从1614年开始,伽利略却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他的同事兼学生托里拆利在1643年做了如图实验:把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装满水银倒置在一个敞口的水银槽里,水银从玻璃管顶部下降了一段距离后,液面不再下降,高度总保持在距槽中水银面30英寸(76cm)左右。1646年帕斯卡重复了这一实验。
材料三:在17世纪中叶,对该实验的两个关键问题的回答都有代表性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如表):
关键问题的回答 支持者 反对者
大气压力支撑水银柱 笛卡尔、帕斯卡 所有亚里士多德学派、罗贝瓦尔
水银柱上方存在真空 罗贝瓦尔、波义耳 所有亚里士多德学派、笛卡尔、伽利略、霍布斯
(1)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水银产生了蒸汽,使水银减少,水银液面下降。为了反驳这一观点,帕斯卡同时拿出酒和水,询问反对者:用酒和水做托里拆利实验,酒柱与水柱哪个液面下降得更多?反对者们认为酒的液面下降得更多,原因是 。但是实验现象却是水柱液面下降得更多。
(2)另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遗留了少量空气,才使水银液面下降,帕斯卡利用1m左右长、不同直径的玻璃管进行托里拆利实验,如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就可以反驳反对者们的观点。
(3)下列关于科学本质及科学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有 。
A.公元1646年前,所有人都赞同亚里士多德提出“真空不存在”的观点
B.科学实验中要努力得到和前人一样的实验结论
C.科学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D.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2.有两个透明的有机玻璃桶甲和乙,甲内装有部分水,水里悬浮着装置A(上方是充有气体的气球,下面悬挂着一块小铝块,用细线连接),乙内弹簧秤下挂有一块小木块,活塞与桶壁之间无摩擦但密闭。(查阅资料:密闭容器中,当液面上方的压强增大时液体内部的压强也将增大。)当向下压活塞时:
(1)请预测:甲中A装置将怎样运动 。简要解释以上判断的原因
(2)乙中弹簧秤示数将怎样变化 。请简要解释以上判断的原因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A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A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D
11.【答案】A
12.【答案】B
13.【答案】(1)冷;暖空气一侧
(2)降雨、大风、降温
(3)解:天气变化大,短期内气温突然降低。
14.【答案】(1)从B洞口流入
(2)无风
(3)B
(4)A管中的水面会上升;液面上升的高度更高,甚至会喷出
15.【答案】(1)对流层
(2)C
16.【答案】(1)空气有重量
(2)B D
17.【答案】(1)排尽注射器内空气
(2)刚被拉动;0.75
(3)1.01×105
18.【答案】(1)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
(2)用注射器缓缓地向烧瓶内充气,使瓶内的气压增大
19.【答案】(1)为了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2)9×104;橡皮帽的密封性不好
(3)1000
(4)1.6
20.【答案】(1)B
(2)2:3
(3)解:F=PS=10 5Pa×3.14×(0.2m)2 = 12560N
一对马的拉力:F'= 12560N/8= 1570N
21.【答案】(1)酒易挥发,相同时间里酒挥发得更多
(2)各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相等
(3)C;D
22.【答案】(1)甲中A装置将下沉;原因是:液面上方的压强增大时液体内部的压强也将增大,气球体积变小,浮力变小下沉。
(2)乙中弹簧秤示数将变小;原因:空气体积变小,密度变大,浮力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