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12 10:3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新课导入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国家诞生起,中国历代在制度安排方面凝聚的政治智慧和治国经验,其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线索之绵长、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或民族所难与相比的。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央与地方的行政体制层叠有序发展并不断完善。但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从两汉至北宋,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一直延续,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到明清时期,皇权独尊,专制权力达到顶峰。
曾侯乙墓编钟
北京故宫
目录
CONTENTS
追本溯源
帝王将相
经邦纬国
课堂总结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秦汉至明清的中央行政
秦汉至明清的地方治理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梳理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追本溯源

追本溯源
夏(约前2070-约前1600)
世袭制
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
——《史记·夏本纪》
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战国策·燕策一》
关于启的即位,为什么出现上述两种不同的说法?
禹死后,约公元前2070年,其子启与其支持者杀死益,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社会形态:
这一“代替”带来了哪些变化?
公天下 → 家天下
传贤 → 传子
原始公有制 → 奴隶私有制
政权性质:
权力传承:
1、夏朝的政治制度:禅让制到世袭制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二:商朝建立后
(一)、实行内外服体制
1、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
2、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
(二)商朝已经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思考:分封有哪几种类型(对象)
同姓:亲族
异姓:功臣、姻亲、先代贵族
“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族遗民之国)。”
——钱 穆
直接:对殷商遗民的防范,对征服地区进行有效统治。
根本:拱卫王室,巩固西周统治
由此判断,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出发点(目的)是什么?
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蕃篱,屏蔽周室。
——顾炎武
3、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1)分封制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商,西周建立
分封制起到了“稳定政局”的作用。在分封过程中,周公要求那些受封诸侯在治理诸侯国过程中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实行文王“德明慎罚”的方针,广求“殷先哲王”的“保民”办法。这起到了“镇抚各族”的作用,使周王室的统治范围扩大。
分布在西周王朝四周的少数民族经常性地侵扰西周的边界,西周在这些边界建立诸侯国,一方面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力量,对少数民族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为抵御外侮,巩固边防提供坚强的物质后盾。像太王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渡江南下,在太湖沿岸建立吴国,他们与当地人民结合,对开发吴越作出了贡献,加强了对巴、濮、越、邓等部的控制。最终使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
①周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对各诸侯国实行有效的统治,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推动了西周经济开发与社会的发展。
形成贵族等级分封序列
探 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有哪些的积极影响?
嫡长子
余嫡子及庶子
大宗
(宗主)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庶人
小宗
(大宗)
小宗
(大宗)
小宗
(大宗)
政治组织与亲族组织合一,政治权力分配基于血缘关系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三)西周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
(2)宗法制
目的: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特点: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②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国与家结合。③大宗与小宗既具有相对性,④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作用: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有利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保证贵族政治上的垄断地位和特权地位,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强化王权。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影响深远。
厉王虐,国人谤王。 ——《国语·周语》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上》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左传·襄公十四年》
上述材料体现了商周原始民主传统的哪些特点?
(1)君主的权利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的权利有制约作用。
(2)国人可以通过舆论干预朝
(3)原始民主遗存在春秋各国政治中仍然有一定影响。
4、先秦政治制度特征

追本溯源
东周(前770-前221)
封建政体诞生
【课堂探究】阅读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血缘社会转向了地缘社会,封建诸侯、贵族分权转向了专制独裁、皇帝集权,血缘宗法制度崩溃,地缘郡县政治确立,最后形成中央集权制度。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①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宗族血缘关系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解体。

追本溯源
东周(前770-前221)
封建政体诞生
【课堂探究】阅读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的原因。
(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中外历史纲要(上)》
②战国时期:各国政治上的重大变革,使君主权力得到加强。封建政治制度开始形成

——秦汉至明清的中央行政
帝王将相

帝王将相
秦(前221-前207)
皇帝制度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自今以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资治通鉴·秦纪二》
秦始皇
嬴政

帝王将相
秦(前221-前207)
三公九卿制
皇 帝
御史大夫
丞 相
太 尉


廷尉
少府
卫尉
宗正
郎中令
太仆
典客
治粟内史
三公 丞 相 百官之长,统领百官;丞相府是行政中枢所在
御史大夫 副丞相,协理国政,掌管图籍文书,监察百官
太 尉 最高武官,掌军事
九卿 奉 常 宗庙礼仪教化
郎 中 令 宫中警卫
卫 尉 宫门警卫
太 仆 宫廷车马
廷 尉 司法、首都警卫
典 客 少数民族
宗 正 皇室宗族
治粟内史 租税、 财政
少 府 皇家财政、官府手工业
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①原因:
(3)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
②内容
在总结西周以来因分封导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东汉王充《论衡》
1.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政。
2.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递系统。
根据材料分析秦朝文书制度有哪些影响?
保障政令传送;
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为汉承秦制提供条件
有事请殴(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羁)请。
——《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脣(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律》
睡虎地秦墓竹简
(4)文书行政

帝王将相
西汉(前202-9)
中朝
皇 帝
中 朝
外 朝
尚书令






御史大夫


九 卿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有事上报
汉武帝 刘彻

帝王将相
东汉(25-220)
尚书台——新的行政中枢
汉光武帝 刘秀
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后汉书·仲长统列传》

帝王将相
隋唐(581-907)
三省六部制
皇 帝
中书省
尚书省
决策
门下省
审议
执行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特点: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
政事堂
中书门下
宰相会议召开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来改称中书门下提高了行政效率,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一)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
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欧阳修《新唐书》
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影响?
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
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加强中央集权;
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成熟。

帝王将相
两宋(960-1276)
二府三司制
皇 帝
三司
枢密院
财政
中书门下(政事堂)
三司使
御前会议
台谏
同平章事(宰相)
参知政事
(执政)
枢密使
(执政)
枢密副使
(执政)
御史中丞
知谏院
行政
军政
监察
二府三司

帝王将相
元(1271-1368)
中书省(一省制)
皇 帝
中书省
御史台
行政
枢密院
军事
监察
宣政院
宗教、西藏






中书令一员……以太子兼之……右丞相、左丞相各一员……统六官,率百司,居令之次,令缺,则总省事,佐天子,理万机”。
——《元史·百官志》

帝王将相
明(1368-1644)
废除宰相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明太祖 朱元璋

帝王将相
明(1368-1644)
内阁制度
明成祖
朱棣
祖宗设立阁臣,不过文学侍从,而其重亦止于票拟。其委任之权力,与前代宰相绝不相同。夫以
无权之官,而欲强作有权之事,则势固必败;
以有权之事,而必责于无权之官,甚望更难
酬。此从来阁臣之所以无完名也。
——《明神宗实录》载叶向高奏疏

帝王将相
清(1644-1912)
军机处
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请大家思考:君主削弱相权采用了哪些方式
中央官制的演变体现了什么趋势

——秦汉至明清的地方治理
经邦纬国

经邦纬国
秦汉至明清的地方治理
郡县制
分为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郡国并行制 → 郡、县二级制 → 州、郡、县三级制
西汉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州刺史有行政权和领兵权,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也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
汉、魏晋南北朝
州、县二级制
废郡,以州统县

道、州、县三级制 → 节度使
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经邦纬国
秦汉至明清的地方治理
州(府、军、监)和县二级 → 路、州(府)、县三级制
路的主要职责是监察州县各级官吏

行省制
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形成了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

省、府、县三级制
废行中书省,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总揽一省之权

省、府、县三级制
除巡抚外,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请大家思考:汉、唐、宋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有什么共同特点
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体现了什么趋势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梳理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梳理
朝代 中央行政 地方治理
夏 商 西周 春秋战国 秦
西汉
东汉 隋

两宋


清 世袭制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原始民主传统
内外服制
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诞生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文书
郡县制
中朝
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郡国并行制 — 郡、县二级制 — 州、郡、县三级制
三省六部制
州、县二级制
道、州、县三级制 — 节度使
二府三司制
州、县——路、州(府)、县三级制
中书省(一省制)
行省制
废宰相(洪武),设内阁(永乐)
军机处(雍正)
省、府、县三级制

聚焦高考
1.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D

聚焦高考
2.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权势强大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