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共5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共5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12 10:3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3张PPT)
好了歌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朝中有吏管事好,只怕丞相专权了。
地方有人管理好,又怕尾大掉不了。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大权在握享乐好,若无智慧命也了。
皇帝制度
中央官制
地方制度
选官制度
输送
人才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监察制度
考核制度
管理官员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五课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二单元 政治制度
目录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中国古代的官员监察制度
01
02
03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官员选拔制度
先秦时期的选官制:
世官制 举荐制与军功爵制
时期:
标准:
特点:
影响: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
贱有常辱,贵有常荣”
世官制
西周至春秋(即世卿世禄制)
血缘
官位世袭(贵族政治垄断和特权)
贵族世代垄断高官形成贵族政治
春秋战国——军功爵制
背景:尚贤思想
争霸图强
举荐为官
养士礼贤
废除世官
军功受职
“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
——刘向《说苑》
“宗族非有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 商君列传》
客卿制
军功爵制
先秦时期的选官制:
世官制 举荐制和与军功爵制
产生:
时期:
标准:
特点:
影响:
举荐制与军功爵制
春秋战国时期,尚贤思想兴 起,各国为争霸图强
春秋战国
才能、军功大小
缺乏制度化的选官途径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
阶层的流动
秦朝——
“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韩非子·五蠹》
秦统一后,官吏选拔主要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形成了思想文化上的专制,扼杀了其发展的活力,造成了严重的倒退。
“以吏为师,以法为教”产生了什么影响?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察举制
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系统完整的选官制度是从两汉的察举制度开始的。
皇帝下诏公开征求人才,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主要官员将本人考察或民间公认的出众人才,向各级政府推荐,经过一定的形式的考察后择优录用,授予官职。
察 举 制
考察
荐举
汉朝——
察举制



形成:
含义:
标准:
特点:
组成:
影响:
汉武帝 “令郡国 举孝、廉各一人”
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
品德和才能(孝廉)
⑴由地方官推荐取士;⑵形式多样化
常科、特科
常科
特科
察举制是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 制度,为两汉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
汉朝——
察举制
材料一 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人选的。
材料二 邓禹一家,凡公者2人,侯29人,大将军以下13人,中二千石14人,州郡长官48人,其余官职不可胜数。弘农杨氏四世为三公,汝南袁氏则四世五公。
材料三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探究:根据材料分析察举制在推行过程中存在什么不足之处?对后世有何不利影响?
局限:容易任人唯亲、滋生腐败;操纵在世家大族手中;
影响: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不利于中央集权。
察举制度的种种弊端在东汉末年暴露无遗,与吏治的腐败、社会的黑暗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在较大程度上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加快了东汉王朝的灭亡。
黄巾军起义拉开乱世的序幕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思考
请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推行九品中正制的背景。
材料一 东汉中后期,由于宦官专权,政治腐败,察举选官名实不符,很难选拔到真正的人才。同时,汉末以来,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百姓背井离乡,“人士流移,考详无地”,难以掌握士人的真实情况,使察举制无法实施。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上册)》
背景:
(1)汉末动乱,士人流散各地,察举制度事实上难以实行;
(2)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不能选出真正的人才。
内容
设置中正官
选举“贤有识鉴”的现任中央官员兼任其原籍的郡小中正或州大中正。
中正考察士人的“品状”后,评定其等第,分为九品:评定品第的依据,主要是德行才能,门第也在考虑之列。
品评人物
按品授官
影响
材料二: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左思【魏晋】《咏史》
材料一:《宋书》记录了实行九品中正选官制度的这种最初目的“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
仅按门第高低选官,成为门阀士族把持仕途的工具,激起社会矛盾,也不利于中央集权
阅读材料分析察举制的影响?
在开始的一段时间,起到了选贤举能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东汉以来州郡名士荐举的局面。
评价:
积极:将选官权收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消极:后来门阀士族垄断用人权,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背景:
开始:
含义:
特点:
标准:
评价:
九品中正制
汉末动乱,豪强名士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220年,魏王曹丕开始推行
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
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家世、道德和才能→只看家世。
将选官权收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来门阀士族垄断用人权,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
科举制
所谓科举,就是分科考试举人;所谓科举制度,就是按照不同的科目通过考试来选取人才的考试制度。
科举制
南北朝以来,地主经济发展,庶族地主的势力加强。庶族地主尤其是中小地主为了维护和扩大其经济利益,迫切需要打破门阀士族在政治上的垄断
君主为满足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需打破门第取士的标准,打击门阀世族势力
科举制的背景
一拍即合
隋唐宋元明清——科举制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隋文帝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
始建立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唐太宗
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
武则天
扩大了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常举
制举
制举是由皇帝亲任考官,选拔具有专才之人
进士科最初内容包括贴经、诗赋和政论,考试难度大,但考中进士最为荣耀,有的官至宰相。“不为进士出身,终不为美”。
明经科主要考儒家经典,考试是先帖文,然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内容:分科考试
材料:大中十四年(公元860年),礼部侍郎裴坦主考,进士科考生一千余人,有三十人及第,其中"皆衣冠士子,是岁:郑义则,故户部尚书瀚之孙;裴弘,故相休之子;魏当,故相魏扶之子;令狐湻,故相令狐綯之子。余不能遍举,皆以门阀取之。惟陈河一人孤平,负艺第于榜末。“
——《册府元龟·贡举部·谬滥》
唐朝科举的试卷没有糊名制度(考试机制不完善)
阅读材料分析唐朝科举存在什么问题?
科举考试中存在门第取士的情况,进士科基本都被高门大族所垄断。
原 因
隋唐宋元明清——科举制
宋朝
锁院制度
宋代科举中糊名与誊录制度
元朝
明清
近代
宋代对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强化殿试,严格考试,由皇帝亲策,废除公荐,尤其是锁院、糊名、誊录等制度的实行,使得科举考试真正体现了公开公平的竞争原则。
元明清时期的官员的选拔
隋唐宋元明清——科举制
宋朝
元朝的官员选拔,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1313年,元仁宗下诏恢复科举。但仍时断时续,科举录取人数不多,官员中科举出身比例不高。
元朝
明清
近代
元仁宗最大的建树是恢复了科举考试制度,史称“延祐复科”。恢复科举考试制度,有着文化、社会、政治的多重意义,促进了儒家学说的传承发展。
童生试
乡试
会试
殿试
第一名:解元
第一名:会元
第一名:状元
严格的考试程序
各省省城举行“秋闱”
京师举行“春闱”
隋唐宋元明清——科举制
宋朝
元朝
明清
近代
明朝科举考试中采取南北卷制度
八股取士:明代成化以后,用排偶文体阐发经义的科举考试之法。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格式严格,内容空泛,严重束缚了学子的思想与才华。
隋唐宋元明清——科举制
宋朝
1898年戊戌变法曾改革科举制,废八股,改试策论;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光绪帝诏准。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废至此正式废除了。
元朝
明清
近代
“1905年是新旧中国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罗兹曼主编的
《中国的现代化》
时代 选官制 选拔标准 选官方式 选官权
夏商西周
两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
隋代至清
根据课文内容和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并与老师一起填写完成下表:
世官制
血缘关系
世代相传
奴隶主贵族
察举制
道德品行
举荐任官
地方官
九品中正制
门第家世
依据中正的评定授官
中正官
科举制
才学高低
面向社会
以考试成绩优劣定取舍
朝廷
隋唐宋元明清——科举制
根据材料分析科举制对当时和后世有怎样的影响?
材料一: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
——王炳照《中国科举制度研究》
材料二:间接助成国内风俗教化之统整,以辅成大一统政府之团结与巩固。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五《杂记》
材料四:“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材料五: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隋唐宋元明清——科举制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打破世家大族垄断朝政,促进阶层流动流动,缓和阶级矛盾
把选官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有利于形成尚文重学风气。
明清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摧残人才,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知识阶层热衷追求功名利禄,科技研究缺乏人才,阻碍中国科学文化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考核制度
秦汉——上计制

郡国
中央
县、候国将户数增减、农田垦植、社会安定状况等,上计于郡
郡国汇编,制成计簿,上报中央
以考课结果的优劣来决定对官员的赏罚升降
负责核实政绩的虚实
御史
魏晋南北朝:相应的考核法规
尚书、侍中考课、一曰掌建六材,以考官人;二曰综理万机,以考庶绩;三曰进视唯允;以考谠言;四曰出纳王命,以考赋政;五曰刑法,以考典刑。
——《王昶考课事》
评价: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虽然曹魏、西晋、北朝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但大多流于形式。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的考核
唐朝的官吏考核制度更加规范,《唐六典》全面规制了官吏的选用、考核、监察、奖惩等。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唐六典》
隋唐宋
①隋唐官员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②宋朝也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磨勘)
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
四善
元明清时期的官员的考核
明清
考满
初考
再考
通考
结果
称 职
平 常
不称职
依据
升 迁
降 调
考察
京察
外察
内容
贪、酷者削职为民,情节严重者依法惩办;不作为者降职使用。
清朝实行考课制度。其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官员。大计是对地方总督、巡抚及其下属官吏的考绩。
明朝课考
依据之前所学和教材内容,请归纳中国古代各个时期是如何考核官员的,并完成以下表格。
发展趋势
政绩(土地人口,财政收入,社会治安)
御史
品德、才能
吏部
过失(监察贪酷和不作为)
中央政府
考核法规趋于完善
考核日趋严格
地方官和中央官分别考核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监察制度
秦汉
汉承秦制,在中央仍设置御史大夫。而在地方实现刺史制度。
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地主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与此同时,封建社会的弊病也日益显露,豪强地主兼并土地不断增多,诸侯王骄奢淫逸,地方官吏不遵法度。
秦朝监察
监御史
御史大夫
中央
地方
武帝即位后,为加强对地方郡国的监察,于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分全国为十三个监察区,置十三州部刺史。
评价:
1、前期防止地方分裂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2、后期成为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导致国家分裂。
刺史秩位不高,但是出刺时却是作为朝廷的正式代表,可以监察二千石的地方官僚,也可以监督诸王。
刺史的职权虽重,却不直接处理地方行政事务。
刺史
制度
刺史职责:监察地方高官
和诸侯王
目地: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刺史特点:位低权重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的监察
隋唐
中央: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
地方: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玄宗时增为十五道,每道派监察御史一人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
宋代
中央监察
谏院
御史台
宋代监察制度的重大变化就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
宋朝承唐制设御史台,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
其在路上建立监司,府州一级设置了通判 ,称为 “监州 ”,与知州同领州事并专门负责对知州的监察 。
曾任杭州通判的苏东坡
北宋划分路为监察区示意图
元明清时期的官员的监察
元代监察制度以三台为主干,以二十二道肃政廉访司为网结,颇为严密。独创了行台制度,从中央到地方浑然一体,从组织上保证了对各级官吏实行有效的监察,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元代
中央
御 史 台
地方
行御史台
肃政廉访司
清:将六科给事中停止了派御史巡按各省的做法,科道合一,实现监察权的统一。
明清
科 道
都察院
六科给事中
明: 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 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 御史和给事中都只是正七品官员,品级低,权力大
清雍正帝为了加强专制统治,恢复了特务监察。但这些特务不再由宫内宦官允任,而是豢养了大批职业特务来对官吏和百姓的言行进行秘密监察。雍正皇帝同时建立密折言事制度,鼓励告密,以特务的手段来加强对官员和百姓思想言行的控制。
明清两代出现了特务监察。明代,在一般监察机关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之外,又设立了对臣民进行秘密监察的特务机关——厂卫。
所谓厂卫,包括太祖时设立的锦衣卫、成祖时设立的东厂、宪宗时设立的西厂以及武宗时设立的内行厂等。
秦汉
宋代
宋朝
隋唐
元代
明清
特点:逐渐制度化 、专职化、体系化、约下不约上。
中国古代监察体制
【知识归纳】
御史大夫
监郡御史
刺史
御史大夫
御史中丞
监察御史
御史台
谏院
通判
御史台
行御史台
肃政廉访司
都察院
六科给事中
巡按御史
本课小结
官员选拔制度
官员考核制度
官员监察制度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西周至春秋——世官制
春秋战国——军功爵制
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汉朝——察举制
隋唐宋元明清——科举制
秦汉——御史大夫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秦汉——上计制
魏晋南北朝——流于形式
隋唐宋——四善二十七
明清——考满、考察
宋代——台谏合一
明清——科道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