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第一〇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〇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11 19:46:57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C
【解析】1.此次太空授课当天是2022年10月12日,介于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图2 中a是冬至日,b是秋分日,c是夏至日,d是春分日。因此此次太空授课当天,地球处于公转轨道的b、a之间,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此次太空授课当天是2022年10月12日16:00,此次授课期间,北京是秋季,不会是烈日炎炎,A错误;10月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菏泽日影渐长,B正确;郑州大雪纷飞应该出现在冬季,C错误;大理纬度较低,10月12日气温较高,但已开始进入秋季,D错误。故选B。
3.2022年10月12日16:00,备受瞩目的“天宫课堂”第三课开讲,这也是时隔6个月之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的太空授课,由此可知,第二次太空授课应该是在4月份,此期间直射点先在北半球向北移动,过6月22日后向南移动到南半球,A错误;此期间北京日出方向先偏北后偏南,B错误;此期间江苏淮安昼先变长后变短,C正确;4月份至10月,4月份北极没有极夜,极昼范围先变大后变小,D错误。故选C。
【点睛】太阳直射点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在赤道,然后向北半球移动,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到达最北的北回归线,而后向南,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回到赤道。之后向南进入南半球,一直到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到达最南的南回归线,而后向北再次回到赤道。
D 5.A
【解析】4.S5、S6卫星发射时,日期是10月7日,此时根据直射点移动的平均速度可知,直射点向赤道以南移动了大约3.5°,故北极附近发生极夜现象,南极附近发生极昼现象,昆仑站位于南半球不可能发生极夜现象,A错误;S5、S6卫星发射时,北京时间为7日21时10分,根据地方时计算规律可以计算出,柏林、旧金山、马累当地地方时分别为:7日14时02分、7日5时18分、7日17时58分,由此可知,柏林处于午后,不可能夜幕深沉,B错误;旧金山位于北半球,此时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5时18分不可能日出,C错误;马累位于赤道附近,且该日直射点接近赤道,故17时58分符合夕阳西下的情境,故D正确。故选D。
5.与我国其他航天基地相比,东方航天发射基地是我国唯一的海上发射基地,海上发射可以选择不同的发射点,可以让火箭残骸安全区选择更容易些,相对于陆上发射更便捷安全,A正确;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东方航天基地纬度较高,B错误;东方航天基地位于沿海地区,且属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天数多,C错误;海上没有遮挡物,一般风速较大,D错误。故选A。
6.C 7.A
【解析】6.由左图可知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所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A错误;B点位于赤道,线速度最大,B 错误;B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B点地方时为6:00,D点位于B点以东相差135°处,时间相差9h,则D点地方时为6:00+9h=15:00,C正确;A点位于北极圈,刚好出现极昼,日出日落于正北,D错误。故选C。
7.左图B点位于赤道,全年昼夜等长,昼长夜长等长为12h,由图中甲的夜长为12h,则昼长也为12h,A正确;乙丙丁都不表示昼夜等长,BCD错误。故选A。
【点睛】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的地区,日出日落于正北;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的地区,日出日落于正南。
8.C 9.B
【分析】8.根据表中的夏至日日出日落时间可知该地夏至日的昼长约为14小时50分,根据夏至日全球昼长分布图,该地区的纬度与北纬40°比较接近,或者第二种方法:集热板的倾角与太阳高度角互余,选取秋分日集热板的倾角数据再加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我们就可以求出当地的纬度。根据当地白天的中间(12:08)与北京时间(12:00)做对比(相差八分钟两个经度),我们可以推知,当地的经度为118°E。故选C。
9.根据集热板的倾角与正午调养高度角互余,我们可以推知,集热板一年中调整的角度就是该地区一年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范围,南北回归线之外,一年中最大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最小太阳高度角的差值为47°(当然也可以直接利用当地的纬度来计算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再求算差值也可以)。故选B。
【点睛】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的地区昼长越长,在纬度高于一定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非太阳直射的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长越长,在纬度高于一定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若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白昼就会变长,黑夜就会变短,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的地区就会减少(12月22日~3月21日)或出现极昼现象的地区就会增多(3月21日~6月22日);若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白昼就会变短,黑夜就会变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的地区就会减少(6月22日~9月23日)或出现极夜现象的地区就会增多(9月23日~12月22日).南半球则反之.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10.B 11.A 12.B
【解析】10.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信息可知,悉尼位于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位于悉尼的正北方,图中雕像影子朝向正南。此时王女士在等待直行绿灯,发现路口中间雕像的日影正好投向左转道路的中央位置,所以王女士应该是自东向西行驶,车头朝向正西,B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北方向,两小时后,即地方时14:00,太阳应位于西北方向。雕像的影子在地面转过的角度约等于太阳在天空中转过的角度,太阳两小时在天空中向西转动的角度约为30°(地球自转角速度约为15/h),因此雕像的影子向东转动了大约30°,A 项正确。两小时后太阳高度减小了,因此雕像的影子变长了,B项错误。悉尼位于中纬度,地方时14:00距离日落还有一段时间,因此太阳还未至地平线附近,C项错误。王女士按原路返回,自西向东行驶,此时太阳位于西北方向,因此所驾汽车的影子朝向东南,即其右前方,D项错误;故选A。
12.合肥位于北半球,合肥在昼长夜短期间,即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之时,即春分到秋分之间,C错误;又只有当直射点向北移动时,北半球的合肥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即春分到夏至,B正确;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合肥白昼一天比一天短,AD错误;故选B。
【点睛】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①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 ②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则该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③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④二分日时,全球昼夜等长; ⑤夏至日时,北半球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半球相反;冬至日时,北半球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南半球相反。
13.B 14.A 15.C
【解析】13.由图可知,组成张掖丹霞陆地地层的主要岩石为泥岩、砂岩和砾岩,该岩层属于沉积岩。右图中,风化物可以形成沉积岩,因此乙是沉积岩,B正确。甲丁可以形成沉积物,丙不能形成风化物,因此丙是岩浆,甲是岩浆岩,丁是变质岩,ACD错误。故选B。
14.根据图片可知,彩色丘陵区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向斜中间岩层较新,两翼较老,A正确;根据图片可知,彩色丘陵区的岩层缺失较多,且地表有沟谷及河流分布,受外力侵蚀较强,B错误;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是良好的储水构造,不能修建隧道,C错误;背斜是储油气的构造,D错误。故选A。
15.张掖彩色丘陵区地质构造主要是沉积岩层、褶皱、断层和向斜成山,所以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沉积物先经过固结成岩,产生沉积岩层,后受水平挤压出现褶皱,后褶皱岩层受力断裂,断裂部分相对抬升,岩层表面受外力风化侵蚀,形成向斜山及丘陵,C正确,ABD与该形成过程不符,ABD错误。故选C。
【点睛】背斜、向斜统称为褶皱,它们都是在挤压作用下,岩层受力弯曲形成的。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所以,年代较新的背斜一般形成褶皱山脉,年代较新的向斜一般形成谷地。而在裙皱形成过程中,背斜顶部受张力,发生张裂,物质不坚实,易受外力侵蚀,最终成为谷地,而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受侵蚀,最终成为山岭。这叫做地形倒置,一般发生于年代较老的背斜与向斜处。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工程建设上,背斜处适合建隧道,向斜处适合建水库。
16.D 17.B 18.A
【解析】16.结合所学知识,据图可知,图中北部为美洲板块,南部为太平洋板块,阿留申海沟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受碰撞挤压,太平洋板块位置较低,俯冲插入美洲板块底部,太平洋板块一侧挤压下沉,形成海沟,D正确;海沟区域不临欧亚板块,且欧亚板块属大陆板块,张裂应形成裂谷,A错误;美洲板块一侧受抬升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B错误;太平洋板块张裂在海底形成海岭,C错误。故选D。
17.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长边界受张裂在海洋中形成海岭,在陆地上张裂形成裂谷,二者不与海沟相伴,故①②错误;据上题分析可知,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在消亡边界挤压碰撞,大洋板块一侧下沉形成海沟,大陆板块一侧受抬升,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岛弧或海岸山脉与海沟相伴,③④正确,故选B。
18.本题图中的板块边界是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且是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太平洋西海岸中有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存在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形成的消亡边界,形成了马里亚纳海沟和日本群岛等地形,A正确;大西洋西海岸、大西洋东海岸、地中海沿岸,这三个地区均不在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附近,板块运动不与图示地区一致,BCD错误。故选A。
【点睛】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岩石圈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六大板块构成,大板块又可以划分为若干小板块,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两个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发生,板块内部相对稳定。
19.A 20.B
【解析】19.重庆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观测月亮应面对南方,CD错误;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日落月升且月升于东方,随后移向东南方向,当圆月“爬”到重庆楼顶时,圆月距地平线已经有一段距离,不可能位于正东方向,因此拍照时摄影爱好者面对的方向应是东南方向,A正确,B错误。故选A。
20.当圆月亮位于重庆的正南方向时,重庆的地方时为0时,由于北京时间比重庆(106°E)的地方时早约1个小时,则北京时间大致为1点,与0:56最接近,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通常情况下,地球不能遮挡住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对着地球,人们能看到一轮明月,称为满月或望。满月在傍晚太阳落山时的东方地平线上升起,上升时月亮高度位置较低,子夜时位于正南天空,清晨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整夜都可以看到月亮。
二、综合题
21.(1) 夏至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2)C>A>B
(3) (23°26′N,0°) 3时
(4) (23°26′N,45°W) 中时区(零时区)
(5)西
(6) 135°E 八分之七
【分析】本题以地球极点俯视光照图为材料设置地理试题,涉及光照图判读、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日出时间、太阳直射点位置、时区计算、日期分界和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等地理知识,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特征、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突出了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结合光照图可知,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此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为极昼,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
(2)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ABC三点的纬度分别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CAB,因此三点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C>A>B。
(3)A点所处的纬度为北回归线,经线是180°正对的0°经线,所以A的地理坐标为(0°,23°26′N)。B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21时,位于昏线上为日落时间,因此其日出时间为3时。
(4)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是45°W,因此太阳直射点坐标为(23°26′N,45°W)。A点经度是0°,所在的时区是中时区(零时区)。
(5)HA位于北半球,由H地向A地发射炮弹会向左偏转,也就是HA的西侧,炮弹将落在A地偏西的方向。
(6)0时所在经线为夜半球最中间经线,位于180°经线西侧45°,为135°E。日期分界线为0时经线和180°经线,北京位于0时经线向西日期旧的一天,因此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日期占全球范围的经度范围为135°E向西到180°经线,经度范围为315°,占全球范围的八分之七。
22.(1) 风力侵蚀 大
(2) 侵蚀和搬运 堆积
(3) 风积 流水侵蚀
(4) 三角洲
(5) 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 消亡郑州市第一〇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地理试题卷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2年10月12日16:00,备受瞩目的“天宫课堂”第三课开讲。此次“天宫课堂”,在北京中国科学院设地面主课堂(图1),在山东菏泽、河南郑州、云南大理设分课堂,新晋“太空教师”陈冬、刘洋、蔡旭哲在空间站实验舱与地面学生进行天地互动太空科普课。这也是时隔6个月之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太空授课当天,地球处于公转轨道的( )
A.a、d之间 B.d、c之间 C.c、b之间 D.b、a之间
2.此次授课期间,设地面课堂的四城景象最可信的是( )
A.北京烈日炎炎 B.菏泽正午日影渐长 C.郑州大雪纷飞 D.大理春意盎然
3.第二次太空授课到第三次太空授课期间( )
A.太阳直射点始终在北半球 B.北京日出方向逐渐偏北
C.江苏淮安昼先变长后变短 D.北极极夜范围先变大后变小
2022年10月7日21时10分,搭载着微厘米级空间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的S5、S6卫星在山东东方航天基地成功发射。该系统实现了全球厘米级超高精度实时动态快速导航定位。与我国其他航天基地相比,东方航天发射基地是我国唯一的海上发射基地。下图示意我国航天发射基地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S5、S6卫星发射时,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昆仑站(80°S,77°E)正值极夜 B.柏林(52°N,13°E)夜幕深沉
C.旧金山(37°N,122°W)旭日东升 D.马累(4°N,72°E)夕阳西下
5.与其它四个陆地航天发射基地相比,对东方航天基地卫星发射的优势描述正确的是( )
A.发射安全性最高 B.自转线速度最大
C.晴朗的天数最多 D.受大风影响最小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6.根据上图中的左图,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 B.C点的线速度最大
C.此时D点地方时为15:00 D.A点日出东南
7.能在上右图中反映左图B点昼夜长短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左图是我国北方某小镇的太阳能路灯景观图。该镇中学课外实践小组对路灯的能源装置一太阳能集热板进行了长时间的观测研究,并提出了改进的设想。下表为该小组的观测记录简表(表中时间为北京时间),下右图为集热板倾角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夏至日日出 4:43 夏至日日落 19:33
夏至日集热板倾角 16°34′ 秋分日集热板倾角 40°
8.该小镇的位置为( )
A.114°E,36.5°N B.116°E,36.5°N C.118°E,40°N D.124°E,40°N
9.该小组拟设计一自动调控装置,通过电脑调控使集热板每天正午正面正对太阳,以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能。该集热板一年中调整的角度约为( )
A.45° B.46°52′ C.23°26′ D.90°
某日正午,家住悉尼(34°S)的王女士驾车途经市内某东西向道路和南北向道路的交叉口处,在等待直行绿灯时,王女士发现路口中间雕像的日影正好投向左转道路的中央位置(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此时王女士的车头应朝向正( )
A.东 B.西 C.南 D.北
11.两小时后王女士按原路返回,再次经过该十字路口时,可能会发现( )
A.雕像的影子向东转动了大约30° B.雕像的影子变短了
C.太阳位于地平线附近 D.所驾汽车的影子朝向其左前
12.合肥在昼长夜短期间,白昼一天比一天长的日期是( )
A.春分日到秋分日 B.春分日到夏至日
C.冬至日到次年春分日 D.夏至日到秋分日
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是在中生代的陆地地层“红层”上形成的。景区内地貌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图左为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剖面围,图右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组成张掖丹霞陆地地层的主要岩石类型是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14.该地彩色丘陵区( )
A.中间岩层较新,两翼较老 B.地表以外力堆积作用为主
C.隧道工程建设的良好选址 D.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
15.张掖彩色丘陵区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
A.断裂抬升—风化侵蚀—水平挤压—固结成岩
B.固结成岩—断裂抬升—风化侵蚀—水平挤压
C.固结成岩—水平挤压—断裂抬升—风化侵蚀
D.风化侵蚀—水平挤压—固结成岩—断裂抬升
下图为世界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海沟的成因是( )
A.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 B.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俯冲
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俯冲
17.与海沟相伴的宏观地形有( )
①海岭②裂谷③山脉④岛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与图中板块运动类似的地区有( )
A.太平洋西海岸 B.大西洋西海岸 C.大西洋东海岸 D.地中海沿岸
2023年6月2日(农历四月十五),当一轮圆月“爬”到重庆(30°N,106°E)楼顶时,等待多时的摄影爱好者纷纷按下快门,记录下这美好的景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拍照时摄影爱好者面对的方向是( )
A.东南方向 B.正东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20.当圆月亮位于重庆正南时,北京时间大致为( )
A.23:04 B.0:56 C.24:00 D.12:56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
21.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 (节气)的光照情况,判断依据是 。
(2)ABC三点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3)A的地理坐标是 ,B点的日出时间是 时。
(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A点所在时区是 。
(5)由H地向A地发射炮弹,炮弹将落在A地偏 (东或西)方向。
(6)0时所在经线为 ,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日期占全球范围的比例是 。
2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黄河流域的地貌景观图及甲、乙、丙、丁四地的景观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地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作用,据图判断,该景观上部岩石的坚硬程度比下部 (大或小)。
乙地贺兰山以西的腾格里沙漠地区,分布有大量的新月形沙丘,其迎风坡以 作用为主,其背风坡以 作用为主
(3)据图推断,黄土高原地区广布的黄土属于 地貌,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属于 地貌。
(4)丁处地貌名称为 ,主要由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形成。
材料二
2022年1月15日,汤加(175°12'W,21°07'S)于当地时间17:10发生火山爆发,大量火山灰和气体形成巨大的云团冲上20千米高空,火山爆发引发了地震和海啸。其后数日,汤加火山多次爆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汤加发生剧烈火山喷发,是因为其位于 板块与 板块 边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