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冀中的地道战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清条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在艰难的抗日战争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无穷智慧。
3.感悟我国人民的无穷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体会地道战的巨大威力;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学难点】
理解地道战的特殊地位。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冀中的地理位置和战争背景;
2.掌握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引入新课。
1.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在不影响学习任务的情况下,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不停下来,不回读,尽量连词成句的读文章,借助关键词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等方法来提高阅读速度。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带着问题来读。(板书:带着问题读)并且综合运用所学过的方法来提高阅读速度,读懂课文。今天,我们将学习第八课。(出示课题)
3.这个字,(指“冀”)上面是个北,中间是个田,下面是个共。这个字念“冀”,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8冀中的地道战。
二、读题质疑,带着问题读课文。
1.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把问题简要的记在课题旁边。(出示课题)
2.我们来听听大家提出的问题。
预设:冀中在哪里?地道是什么样的?(出示问题)
预设:人们开展地道战的原因是什么?(出示问题)
预设:人们在地道里是如何攻击敌人的?(出示问题)
师小结:在课文之前我们可以认真读读课题,想一想会产生哪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快的捕捉到关键信息,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
3.带着刚才我们提出的问题,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来确定自己理解课文的内容,好记下所用时间。读的过程中边读边思考所提出的问题开始。(生读文)
4.课文都读完了,找到问题的答案了吗?请大家合上书,让我们来试着回答。(出示问题)
预设:读了课文,我知道了冀中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
预设:我还有补充。地道有四尺多高,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
预设:我记得课文中写地道的出口开在隐蔽的地方,外面堆满荆棘,有的还在旁边挖一个陷坑。师点评:刚才几位同学回答了地道是什么样的,他们带着问题边读边想边记。
5.不错,那么人们为什么要开展地道战,在地道里都是如何打仗的呢?我们来听听这几位同学的回答。
预设:读了课文,我知道了人们开展地道战是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
预设:地道里,人们挖了迷惑洞,万一敌人进来了,分不清死道和活道。万一进了死道,就有地雷埋在那儿等他们。就算进了活道,他们也休想过关口。
预设:我还知道地道里面有一个铁丝牵一个铜铃,敌人以来这一拉,那就响。地道里,就知道地面上的情况啦。
师点评:看来大家读得很认真,大多数同学都能带着问题在阅读,捕捉与问题相关的一些信息。
6.地道是什么样的?人们又在地道里如何展开斗争的呢?课文着重写了这部分的内容,我们将稍后进一步学习。
7.那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些什么心得体会呢,我们来做一次分享交流。我们先来听一听这位小伙伴读完课文后的体会。
预设:读到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况呢?我就知道这段话要讲什么,所以我读得很快。(出示阅读的方法)
师点评:这位同学即使到了有用的事情,提高了阅读的速度。
8.你在阅读过程中还有什么体会呢?我们来听听大家的交流。
预设:(出示1——5自然段)在读的过程中,我有一些词语意思不理解。比如,我一开始不知道“孑口”是什么意思(出示红框),但不妨碍我对课文的理解,我就先放一放,继续往下读。看了后面,我知道“孑口”就是指只能让一个人爬过去的关口(出示下划线),明白了人们是如何利用孑口打击敌人的。
预设:我看到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欢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时,我一眼看到的是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出示下划线句子)
师点评:这两位同学带着问题去读,我马上知道这句话写的是地道是什么样子的,这样我的阅读速度就快了很多。这两位同学带着问题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在课文中寻找到了答案。带着问题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阅读的速度也快啦。
9.现在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记录下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出示课文)(学生思考)
10.我们来做交流。(出示课文)
预设:读了整篇文章,我不知道集中在哪里 什么是大扫荡 (出示问题)
预设:为什么说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出示问题)
预设:作者为什么要介绍剧中的地道战?他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出示问题)
师小结: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已经能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了。这些问题我们将在接下去的学习中一一解决。
三、学习第1、2自然段。
1.课文的第一第二自然段告诉了我们地道战出现的原因和背景。请大家轻声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出示1、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人们开展地道战的原因是什么?
2.我们先来听听这位同学的朗读。(个别读)
3.刚才有同学问冀中在哪里?
课文没有说明,老师告诉大家冀是河北的简称,冀中就是指河北的中部。(出示红框和解释)
4.那么什么是大扫荡呢?(出示红框)
一九四二年到一九四四年期间,日本帝国主义调集了几十万军队,对我国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实行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日本侵略者们太铁路和大道的两旁挖了很深的封锁沟,还建起了碉堡,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封锁政策。
5.认真的读了第一第二自然段,谁能告诉大家人们开展地道战的原因是什么?自己试着来说一说。(自己准备)
6.我们来听听这位同学的回答。
预设:因为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想搞垮我们的人民武装。冀中人民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这种新的斗争方式——地道战。
师点评:回答得非常完整。
7.“创造”(出示红框)的意思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出示解释)地道战是冀中人民想出的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一种新方法,体现出了冀中人民的智慧。
8.那为什么说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呢?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四、指导书写。
1.在第一第二自然段中出现了这样三个词语,请同学们读一读。(出示:搞垮。侵略。修筑。)
2.前两个词语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这几个字都是左窄右宽,写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窄的部分,谦让宽的部分。但各部分之间不要松散,要写得紧凑,笔画之间注意穿插避让,不能碰撞。
3.请同学们翻开写字本,把这三个词语描一遍写一遍。(学生写)
4.(出示学生作业)这位同学写得很认真,注意了左右部分的避让,但“垮”字右上部分撇捺写的时候要撑开,这样,下面的额“亏”字就能往上写,整个字的布局就更合理啦。
五、布置作业。
1.正确地朗读课文。
2.完成语文练习部分第一题和第二题。
【板书设计】
提高阅读速度 8.冀中的地道战(1)
集中注意力
不回读
连词成句读
借助关键词句读
带着问题读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重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体会地道战的巨大威力。
3..感悟我国人民的无穷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引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通过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捕捉与问题相关的一些有用信息,了解了课文内容,提高了阅读速度。
2.我们还学习了课文的第一第二自然段,知道了地道战产生的原因和背景。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八课。
3.课文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作者这样写道: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说地道战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呢?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个问题展开学习。
二、品读课文3自然段,了解地道的特点和作用。
1.我们先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老师带读第一句,请两位同学分别读后面的两个部分。(出示蓝色色块和黄色色块)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围绕“奇迹”,作者每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师读第一句划线句子,生读分别读后两部分)
2.这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我们来听听同学们的交流。
预设:第一部分写了地道不计其数。(出示下划线)
师小结:是的,不计其数告诉了我们第道的数量很多。不仅如此,横的、竖的、直的、弯的,还告诉我们地道有着不同的式样。我们继续交流。
预设:第二部分告诉我们,人们钻进地道,躲避敌人;出了地道,还能照常种地过日子,打击敌人。(出示下划线)
师小结:是的,人们钻进地道躲避敌人,出了地道,还能照常种地过日子,打击敌人,这就是地道的作用。
3.第三自然段,对地道做了一个整体的介绍,概括地写出来地道的特点和作用。自己再轻声读读这一自然段。(生读)
三、品读4——7自然段,了解地道的作用。
1.那么冀中平原上的人民是怎么利用地道正常生活、坚持生产,还用它打击敌人创造奇迹的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4——7自然段,(出示4——7自然段)想一想这几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看看作者是怎么围绕奇迹,具体展开介绍的。(生自己读4——7自然段)
2.我们来听听同学们的交流。
预设:第四自然段讲的是地道的式样有100多种。
3.第四自然段是在介绍地道的100多种式样吗?我们继续往下读,你就能知道作者是以任丘的地道是要来做典型例子。这里“任丘”的“任”这个字读音要注意。这个字在作地名和姓氏时,它读作第二声“任”。自己再轻声读读这一自然段,想一想作者写了任丘地道的哪些构造?这些构造分别有什么特点?试着抓住关键词句概括地来说一说。
4.让我们来听一听同学们的交流。
预设:地道挖在街道和庄稼地下面。(出示下划线)
师小结:这句写的是地道挖在哪里。
预设:地道要有40多高,顶离地面三四尺。地道里有大洞和小洞,人们在里面住上的三五天不成问题。(出示下划线)
师小结:对,有了大洞和小洞,全村的人就可以在里面生活。
预设:洞里还有气孔,既能透气又能漏光。(出示下划线)
5.同学们抓住关键词句,明白了,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第一道的够大和特点。现在能不能连起来说一说第四自然段的段意呢?自己试试看。(生自己说)
6.来听一听这位同学的交流。
预设:任丘的地道挖在街道和庄稼地下面,地道要有40多高,顶离地面三四尺。地道里有大洞和小洞,人们在里面住上的三五天不成问题。洞里还有气孔,既能透气又能漏光。
师点评:这位同学的概括很完整。
7.我们继续交流下一次然段写了什么,同学们可以继续运用抓住关键词句的方法来概括。预设:第五自然段的段意是地道的出口开在隐蔽的地方,旁边有陷坑,在地道里离出口不远的地方有民兵警戒,拐弯的地方有有迷惑洞。敌人进了死道,有地雷埋在那里;敌人进了活道,孑口处也有人看守,过不了关。
8.(出示红框“迷惑”)“迷惑”是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的意思。迷惑洞是让敌人分不清什么是死道,什么是活道。这一自然段,我们依然抓住关键词句,了解了地道构造的巧妙。我们继续交流。
预设:第六自然段数的是大家想尽一切方法来防备敌人的破坏。第七自然段告诉我们,人在地道里通过有线电,来了解地面上的情况。
9.这里的有线电指什么?我们要讲清楚。再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
预设:人在地道里通过拉铃的方式来了解地面上的情况。
师小结:同学们通过抓住关键词句,把四到七自然段每一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讲清楚了。
10.过刚才的交流,我们了解了地道的构造十分奇特。课文第七自然段写道,为了打击敌人,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出示划线句子)那冀中平原上的人民,为什么会设计出这样的地到呢?他们是怎么想的呢?我们先来听听这位同学是怎么说的。
预设:挖地道也不能妨碍种粮食,是如果地道的顶挖到离地面三四尺远,上还能长庄稼,我们就能坚持生产了。(出示图)
11.冀中的人民充满智慧,这样的高度既能躲避敌人又能坚持生产,大家能否照着这个样子也来说说冀中人民建造地道时的想法?(生看图自己说)
12.来听听同学们的交流。
预设:为了让全村老少都能进地道躲避敌人,而且能在里面住个三五天,一定要把洞挖得大一点,同时还能储存一些生活必须物品。有了大洞不仅能容纳许多人,还能储存许多东西。这样人们就能照常生活,坚持生产了。(图片出示框)
预设:如果人藏在地道里,不会感到气闷,还能有光线漏下,就要在地道里开几个气口,但是气孔的口子一定要开在隐蔽的地方,不能让敌人发现。(图片出示框)
师小结:怪不得作者在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写有的老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的纺线呐。看来地道里真的不闷气,也不黑暗。这种独特巧妙的设计,让冀中人民能照常过日子,坚持生产。(板书:坚持生产)我们继续交流。
预设:敌人万一进洞了,也不用害怕,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岔道,来迷惑敌人,让他们分不清哪一条是死道,哪一条是活道。在死道中埋上地雷,让敌人有来无回。即使进入活道也不用害怕。每隔一段,设计一个很窄的孑口,派一个人守住孑口,就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
师小结:看来你读得很仔细。地道中设计了用于迷惑敌人的迷惑洞。(出示迷惑洞)一条是死道,有地雷等待着敌人。(出示地雷)还有一条是活道,活道里,设置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孑口,(出示孑口)用来阻挡敌人的进攻。继续交流。
预设:敌人如果用火攻,大家可以在洞口准备土和沙来灭火。如果敌人放毒气,大家可以在孑口上装上吊板,把吊板放下来挡住毒气。如果敌人用水攻,就把地道跟枯井暗沟连接起来,让水流到枯井暗沟里去。
师小结: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孑口的吊板(出示孑口吊板)、沙土(出示沙土),联通的枯井暗沟(出示枯井、暗沟)能够防御敌人的破坏。
13.地道结构巧妙,易守难攻,是冀中平原上的人民不仅坚持了生产,还力打击了敌人。(板书:打击敌人)怪不得,作者这样写,(出示4——7划线句子)一起读一读。“为了打击敌人,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14.你现在知道了吗?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结合上文内容说一说。
预设:我认为,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它凝聚着中国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地道的结构巧妙,易守难攻,这样既能坚持生产,还能有效的打击敌人。
预设:我还有补充,课文中还写道,冀中人民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创造出这种新的斗争方式的。我觉得这也是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
师小结:是的,中国人民进行了这场战争,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发起了中国人民无穷的勇气、力量和智慧,还会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惊人的奇迹。(板书:创造奇迹)
15.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拓展
有一部电影地道战讲述了冀中人民是如何借助地道有力打击敌人,创造奇迹的故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观看。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语文练习部分第三题和第四题。
2.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板书设计】
8.冀中的地道战
提高阅读速度
集中注意力 坚持生产
不回 创造奇迹
连词成句读 打击敌人
借助关键词句读
带着问题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