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8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12 21:3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1.知道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其由来。
2.了解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实行情况。
课标
PREFACE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1)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
(2)村社实行自治,全体成年男性出席的村社大会是村社最高权力机关,处理与村社有关的事务。
1.古希腊时期
史料 凡父母双方均为雅典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在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当他们登记之时,村社成员对他们宣誓投票,作出决定……如果投票结果认为他没有自由民身份,他得向陪审法庭申诉。
——摘编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社
城邦
二、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2.中世纪
(1)庄园:庄园主或管家管理,组织生产,征收地租,主持庄园法庭的审判,裁决纠纷。
在中世纪的西欧,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比较低下,封建主主要依靠自己的封建地产生活,所以国王、教会和大封建主都在其领地中建立庄园,典型的庄园一般是一村一庄,但是也有一些大的庄园可以包括几个村庄……庄园一般都采用了劳役地租的剥削方式,土地被划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两种……庄园设总管,负责庄园的收支、劳动力支配、物资保管等,当时的庄园几乎自给自足,庄园的生产主要是为生产者自家和领主提供生活资料,所生产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
——孟广林 《世界中世纪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二、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2.中世纪
(2)自治城市:
城市随着社会经济的复苏而逐渐兴起,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西欧的新兴城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种市为满足地方市场需要而从事生产的中小城市,其经济活动的范围比较有限,这种城市数量最多;第二种是主要生产和经营某种专业产品的城市,而且产品主要供出口,其经济活动的辐射力较大;第三种是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的商业城市……中世纪西欧的城市规模不大,人口在2千以下的小城镇数量最大……当时的市民成分也比较复杂,出手工业者和商人外,还有大封建主、高级教士和为数相当多的下层贫民;此外,城市还带有原始粗陋的面貌,城区面积不大,街道狭窄,房屋拥挤,卫生条件恶劣。 ——孟广林 《世界中世纪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二、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2.中世纪
(2)自治城市:
①基层单位:行会或商会,由城市里的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
②职能:规范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 ,上层分子把持城市政权,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 。
为了对付封建主的侵扰,保护辛苦学得的手艺免遭逃亡农奴的竞争,捍卫同行业者的共同利益,也为了垄断本行业生产和经营,避免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城市手工业者按行业组成特殊的团体——行会……行会的发展有利于不同行业之间社会分工的扩大,有利于劳动技能的传承、生产经验的积累和产品质量的改善,从而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为了确保商业贸易的独占权和其他权益,城市商人也联合起来组建自己的团体——商人公会,简称商会,商会在规范城市商品交易、防止无序的恶性竞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孟广林 《世界中世纪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二、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2.中世纪
(1)庄园:庄园主或管家管理,组织生产,征收地租,主持庄园法庭的审判,裁决纠纷。
(2)自治城市:
①基层单位:行会或商会,由城市里的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
②职能:规范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 ,上层分子把持城市政权,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 。
(3)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史料 巴黎商人行会的会长拥有广泛的权力,他的司法审判权不但及于商会成员,而且及于全体巴黎市民,他负责城防建设,监督道路桥梁的修筑,主持城市警务及粮食供应,并征收赋税,可见他的政治作用之大。
——齐世荣主编《西欧封建社会》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3.近代西方
(1)背景: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
(2)表现:
①英国:1835年颁布《市政法案》,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自治市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所得也由自治市自主开支,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
②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
③美国: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
史料 英国有着深厚的地方自治传统, 被誉为“地方自治之母”。都铎王朝时期,地方自治……斯图亚特王朝时期……地方自治权限得到很大发展……1835年市政法案规定由领取薪水的行政人员来执行地方政府的工作,并对郡治安法官进行分权;1888年,英国下院通过了《地方政府法》,规定郡议会每年集会四次,居民成为自治主体……随着各种机构的不断设置……中央政府加大对地方的行政监督。
——摘编自孙宏伟《英国地方自治体制研究》
根据史料,概括英国地方自治制度的特点。
提示:以自治传统为依托;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地方自治性由强转弱。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3.近代西方
④社区组织:
a.背景: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人口激增,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使传统的社会救济方式遭遇瓶颈。
b.概况:把城市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组织志愿者,负责救济的分配,并协调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工作,社区组织开始形成。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4.二战后
(1)社区发展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①职能:在政府不同程度的管理和组织下,实行居民自我管理。提供生活服务、教育、休闲娱乐、福利、卫生保健等;参与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决策。
②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
(1)基层治理更加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
(2)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使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5.20世纪80年代后: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6.特点
基层治理以自治为主,自主权逐渐扩大;
基层自治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基层治理向规范化法治化方向发展;
有效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
据统计,宗教改革前至少有 110 座养育院和 2000 多家施物所归教会所有,在这些场所接受救济的贫民有近 9 万人,费用占教会收入的 1/3。
——彭迪先《世界经济史纲》
林里吉斯圣三一行会规定:当会员陷于贫困时,有权利从行会的收益中获取生活救济。获取的多少则要视情况而定。 ——金志霖《英国行会史》
中世纪的庄园对贫困佃农的救济,包括为寡妇和幼子谋生,对孤儿提供监护和救助。另社会举办的慈善活动,其善款多用来修建医院,修缮道路和桥梁等公共设施,此外也会为穷人提供食物,帮助少女完婚或进入宗教,帮助儿童上学或学工。英国王室、贵族和富商也经常通过宴会、酒会的形式来资助贫民,帮助其维持生计。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无论是救济活动的双方,还是救济的形式和内容都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施救者可以是贵族领主也可以是平民百姓,救济方式既可以是给予实物也可以是给予钱财亦或是提供公共服务等。此时的社会救济性质是一种应急性的补救措施,而非预防性的社会保障。慈善活动的发起往往是针对某一具体灾害的产生,根据灾害的情况决定施救者和受助者以及救助的形式和内容。灾害一旦过去,慈善活动也就停止了。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西方社会保障制度
(1)历程:
①17世纪初,英国颁布济贫法。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济贫制度。
②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涉及疾病、工伤和养老等方面。
③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
④二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大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此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2)原因:
①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及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贫富差距悬殊;
③解决城市人口激增、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的需要。
史料探究
史料 二战后,西欧逐步建立起面向全民的社会保障网,除退休金、失业和医疗工伤三大保险外,还设立了孕、产妇补贴、幼儿、学童补贴等几十种项目。……1972年,欧共体“社会行动纲领”把解决失业特别是青年人和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列入优先目标之一。80年代,西欧各国为了缓和财政不平衡状况,增加税收和削减社会保障支出。
——摘编自李琮《西欧社会保障制度》
根据史料,指出二战后西欧社会保障制度的新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种类多,覆盖面广(全民化、全面化);欧共体加强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协调;20世纪80年代,削减社会保障支出。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西方社会保障制度
(3)特点:
①从单纯的社会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
②福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等,比较全面、系统;
③覆盖面广,对全体社会成员的普遍保障,低收入阶层收入多;
④在资金筹集方面,不仅要求多方出资,而且实现了由国家出面强制执行。
(4)评价:
①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时产生的社会和经济制度,是一种国民收入再分配形式。
②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③过度的社会保障,加大了国家财政负担;容易助长懒惰行为。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2.现代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1)建立:1951年2月,发布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2)发展:改革开放后,日趋成熟,在医疗、教育、就业、养老、住房需求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3)作用:日趋健全的保障体系减轻了人们的后顾之忧,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
限时训练
1.西欧中世纪庄园中设有教堂、法庭等。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B.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经济组织
C.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
D.庄园是领主统治农奴的工具
答案:选C。
2.16世纪的伦敦,一百年来(每年选举一次)有24个市长是绸缎、丝绒商,17个是呢绒商,14个是食品杂货商,其他每个同业联合会都有六七个人当选过。此外,伦敦市政参事和众议院议员也往往是12个大型同业联合会的成员。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最深刻的是(  )
A.市民通过行会控制市政
B.市民通过选举开始参政
C.市民与君主开始共施政
D.行会是城市经济的灵魂
A
3、撒切尔夫人执政后,英国政府把医院管理、社区服务、教育等交给相关公司承担,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让大量私人资本参与到地方自治中,使得地方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这反映出英国政府(  )
A.削弱了市场竞争 B.调整了经济运行的体制
C.废除了福利制度 D.加强了干预经济的力度
答案 B
限时训练
4.1834年,英国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即新济贫法,它规定,从1835年7月1日起,一律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壮年男子救济,受救济者必须是被收容在济贫院中的贫民。这一“修正”主要是因为(  )
A.缓和社会阶级矛盾的需要
B.机器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
C.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表现
D.受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答案:选B。
5、1883年,德意志帝国议会通过了第一部国家社会保障立法《疾病保险法》,对广大劳动者进行强制保险,其中工人所交的保险费用很少,只占每天工资的1.5%;1905年,德国实行高温工作限制,若超过28 ℃,每班工作不得超过6小时。这表明统一后的德国(  )
A.带有普鲁士专制传统
B.君主立宪政体正在逐步建立
C.具有其历史的进步性
D.统治阶级极力维护自身利益
答案 C
限时训练
6.1950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将退休工人养老金平均增加了77.5%,1952年又增加12.5%。美国的上述举措意在(  )
A.扩大社会保险以缓解经济危机
B.缓和社会矛盾以促进社会发展
C.稳定社会秩序以对抗苏联等国
D.规范保险行业以赢得大众好感
答案:选B。
7、2013年我国的基尼系数(指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达0.473,已超过联合国设定的0.4的国际警戒线。当前我国改变这一局面的办法是通过“抽肥补瘦”来实现社会收入再分配,以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转型。其目的是(  )
A.体现平均主义理想 B.国家对经济全面控制
C.实现按劳分配的原则 D.加强社会保障功能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