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二)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
答案DABB DBD CAB DCB ACA
1,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相对而言,山地面积广阔、无霜期长、降水充足,这些自然条件在很多地区都能够得以
实现,但“遗产地森林覆盖率在86%以上,已鉴定的大型真菌有398种”确是独一无二,故D正确,排除A、B、C。故选
D。
2.A【解析】“剁花法”香菇利用腐木,分散在森林中,故A正确,BC错误;剁花法香菇栽培生长周期长,产量低,经济
效益低,D错误。故选A。
3.B【解析】“剁花法”保护区合理利用腐木栽培香菇,森林保育,菌菇栽培、农业生产有机融合,故并没有对森林造成
严重破坏,A错误;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栽培技术,体现出与自然环境的适应性,B正确:图中农业文化依然保持了香
菇种植业,C错误;建设香菇“剁花法”生产技艺保护区,使传统香菇种植技术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保护,D错误。故
选B。
4.B【解析】图中大范围扩大的地表建筑,可能为工业建筑(光伏发电设备)。参照沙漠环境,环境承载力小不适合城
市发展(水源明显位于图中右下角的东南方向),沙漠地区生态化应以植被恢复为主,地表不应为规则形态,市场化没
有形态依据。
5.D【解析】依据当地资源条件可知,光照充足适宜大规模发展太阳能发电站。
6.B【解析】读图可知,该国为澳大利亚,黑德兰港距离澳大利亚南部、东南部工业区路途遥远,在当地缺乏加工的集
聚条件,在本国加工运输成本高且该国人口少市场小,所以最好的发展方式是向海外出口。
7.D【解析】大部分采矿场为2000年甚至2010年之后启用,由于科技进步,劳动力需求减少,公司栽员,大量劳动人口
向外迁移降低了该地的劳动力基效,由于全球矿产资源需求量较大,仍然有大量的矿场雏持生产,失业率没有明显
上升。
8.C【解析】黑河通过侧渗补给沿岸地下水,沿岸地下水水位较高,土壤较为湿润,利于胡杨根系吸水。因此胡杨呈线
状分布在黑河沿岸主要取决于地下水位,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A【解析】“种子雨”出现在夏季,在未受人类活动干扰之前,夏季恰逢汛期,黑河将胡杨种子向下游搬运,利于胡杨
种群扩散。近年来,黑河流域上、中、下游的水资源分配不合理,而生态输水主要在秋季,但此时“种子雨”已经结束,
因此,输水期和“种子雨”时间不一致,导致水流对胡杨种子的传播作用不大,A正确;胡杨种子短时间内不会被风沙
大量掩埋,B错误;上、中、下游水资源分配不均是生态输水的原因,与生态输水未能明显過制黑河流域内胡杨种群退
化关系不大,C错误;流域内气候没有出现明显变化,D错误。故选A。
10B【解析】黑河上游山区为汇水区,正义峡位于黑河流出山区地带。黑河从正义峡流入平原之后,由于蒸发、渗漏、
人类用水等原因,沿程水量减少。因此评估来水多少的关键是正义峡水量。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D【解析】土壤含水量越小,比热容越小,同样条件下,降温速度就越快。所以,在多年冻土形成初期,土壤含水量
越低,形成相同厚度的多年冻土所需要的时间越短,即多年冻土的形成速率越快。
12.C【解析】卓乃湖湖底融区冻土形成时间短,形成条件和青藏高原初期的环境类似。冻土的形成与温度和土壤含
水量有关,故②④正确。冻土的形成与地下矿产的关联性不大。卓乃湖位于青藏高原可可西里腹地,自然条件恶
劣,属于无人区,少有农业生产。所以①③错误。故选C。
13.B【解析】读图可知,北半球潜热通量在低纬是向南输送,A错误;据材料可知,潜热通量主要是水汽的蒸发和凝结
产生的热交换,其输送主要通过大气环流。根据大气运动规律,北半球低韩度地区主要盛行东北信风,B正确;潜热
通量最高处大约为南北纬40°处,此处并非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错误;据材料可知,显热通量主要是由南北温
差产生的热交换,而夏季南北温差小于冬季,D错误。故选B。
14.A【解析】净通量曲线在低纬度与横轴的交点为传输的起,点,也是全球最热的地方,读图可知该交点约为2N。造
成经向热通量相对于赤道偏北的原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增温明显,A正确;B项所述仅仅会对北极附
地理参考答案()一1长沙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二)
地 理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
第 I 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浙江庆元林—菇共育文化系统遗产地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是世界人工 栽培香菇的发源地和重要栽培区域。该地北部为浙西南中山区洞宫山脉, 有20余座山峰海拔高于1500 m。 区内溪流密布,年平均气温17.4℃,年 降水量1760 mm, 无霜期293天,积温4139.4 ℃。遗产地森林覆盖率在 86%以上,已鉴定的大型真菌有398种。下图示意庆元香菇文化系统景观结构。据此完成1~3题。
1.庆元县栽培香菇的独特自然条件是
A. 山地面积广阔 B.无霜期长C. 降水充足 D. 自然菌种丰富
2.与代料法和椴木法相比,剁花法香菇栽培
A.栽培点分布更分散B.菇木用量较少
C.栽培用地呈集约化分布D.香菇产量更高
3.庆元香菇文化系统景观反映出
A.香菇栽培对森林造成严重破坏B.香菇栽培法与自然环境相适应
C.农业文化产业替代了香菇种植业D.传统香菇种植技术传承保护落后
读甘肃省敦煌附近2006年10月、2012年10月卫星遥感照片,完成4~5 题。
4.对比两图,导致敦煌地区地表环境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城镇化 B.工业化 C. 生态化D. 市场化
5.2006年到2012年改变其地表环境依靠的区位条件是
A. 发达的旅游资源 B.充足的水力资源
C.丰富的剩余劳动力 D.充裕的光照资源
濒临印度洋的黑德兰港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沉浮,小小的黑德兰港 一度跻身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每年处理货物的吨位比洛杉矶、香港还要大。读黑德兰港腹地矿场铁路分布图,完成6~7题。
6.该地矿产距离该国相关工业区路途遥远,高效利用资源的形式是
A.运往该国相关工业区集聚开发B.在海外加工向全球输送制成品
C.在本地加工向海外输送制成品D.在海外加工向本国输送制成品
7.2016年该区域矿业公司裁掉了数以万计的雇员,房租和房价已经下降 了四分之三,市镇上五分之一的房子处于空置状态。但当地的失业率并 没有明显上升的原因可能是
A. 矿业深加工 B.高科技企业C.旅游业 D. 人口迁移
黑河沿岸多线状分布的胡杨。每年夏季出现胡杨母株上大量散落种子的现象,被称为“种子雨”。胡杨种子有白色绒毛,可借助风力、流水传播。由于上游过度用水,20 世纪末黑河下游断流,严重威胁胡杨生存。近年来,每年秋季黑河集中向下游生态输水,但未能明显遏制胡杨种群退化。部分来水量较大的年份成为胡杨种子向下游扩散的关键时期。右图示意黑河流域位置。据此完成8~10题。
8.胡杨呈线状分布在黑河沿岸主要取决于
A. 降水量 B.蒸发量 C.地下水位 D. 下渗率
9.生态输水未能明显遏制黑河流域内胡杨种群退化,可能是因为
A. “种子雨”与生态输水时间不一致B.胡杨种子被风沙大量掩埋
C.上、中、下游水资源分配不均D.流域内气候变湿,风速减小
10.评估胡杨种子向下游扩散条件的最合适指标是
A.莺落峡水量 B.正义峡水量
C.东居延海水位 D.西居延海水位
气温和土壤含水量对多年冻土形成过程的影响较大。卓乃湖位于青藏高原可可西里腹
地,2011年湖水外泄后部分湖底出露水面,湖底融区正快速发育冻土。为研究冻土发育过
程,科学家在出露湖底进行钻孔取样,发现在地下已经形成冻土层。右图为10%、20%、30%、40%四种不同土壤含水量的多年冻土形成速率曲线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土壤含水量从小到大分别对应的四条曲线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12.对卓乃湖湖底融区冻土形成过程的研究有利于
①探究冻土的形成与地下矿产的关联性 ②探究青藏高原初期多年冻 土形成的规律
③为当地农业冻害防治研究提供新思路 ④探究土壤性质对冻土形成过程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热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具有方向性。高低纬度间的热交换可通过经向热通量来表示,右图为“全球经向热通量分布曲线图”(注:本图中,显热通量是指经向大
气温差产生的热交换,潜热通量主要是水汽的蒸发和凝结产生的热交换,洋流热通量是通过寒、暖流产生的热交换,净通量为三者之和)。读图,完成13~14题。
13.据图可知
A. 北半球热量均向北输送B.北半球向南的潜热通量主要由东北信风完成
C.潜热通量最高处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D.北半球向北的显热通量夏季大于冬季
14.图中经向热通量分布曲线整体北偏,其主要原因是
A.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B.北极附近是海洋,比热容大
C.北半球洋流模式比南半球复杂D.北半球吸收的太阳辐射比南半球多
杭州湾是世界上著名的强潮型河口湾,其南北岸均为淤泥质海岸,在 强劲的潮流动力作用下,湾内冲淤强烈,地貌演变复杂。下图示意杭州湾 海岸的变迁。据此完成15~16题。
15.引起杭州湾海岸线变迁的地质作用,分析正确的是
A.6000—7000 年前至4—5世纪,河流侵蚀作用强于海浪沉积作用
B.6000—7000 年前至4—5世纪,海浪侵蚀作用强于河流沉积作用
C.4—5 世纪至现代,杭州湾北岸河流沉积作用弱于海浪侵蚀作用
D.4—5 世纪至现代,杭州湾南岸河流侵蚀作用弱于海浪沉积作用
16.推测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杭州湾南北两岸海岸线的变化
A.北岸地势平坦,海岸线向北退缩幅度较大B.南岸地势平坦,海岸线向北推进幅度较大
C.北岸人工围垦,海岸线向南推进幅度较大D.南岸人工围垦,海岸线向南退缩幅度较大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5 2 分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读长株潭城市群的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位于湖南东部的长株潭城市群是长沙、株洲、湘潭的合称,历 史上,三城分分合合,如今,三城同城化速度加快,已经变成了长株潭都 市圈(都市圈是以一个城市为核心,围绕这个核心实现多城同城化发 展,统一规划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
材料二 不同年份DMSP/OLS 影像提取长株潭城市建设用地结果。
材料三 位于长株潭三城之间总面积约为528平方千米的绿心,是长株潭都市圈的重要生态屏障,目前仍保持着较好的生态系统。
(1)根据图文信息,简述长株潭地区城市化发展的特点。(4分)
(2)简述长株潭地区城镇化对该区域的意义。(4分)
(3)从城市化问题的防治角度,判断长株潭规划“绿心”地带的作用。(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2002年起,通过小浪底等水利枢纽对黄河流域进行调水调沙(人工 制造洪峰,在短时间内将大量水沙集中输送入海),显著影响了黄河尾闾 河段(利津以下)的冲淤变化。冲淤量是河水带走河床所淤积的泥沙数 量(冲淤量=淤积量一冲刷量)。观测显示,2015—2017年尾闾河段年径 流量约为2002—2014年的56%。下图分别为“黄河三角洲利津水文 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图1)”和“2002—2017年黄河尾闾河道年冲淤强度变化(冲淤强度:单位时间单位河长冲淤量)图(图2和图3)”。
(1)推测2015—2017年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5分)
(2)说明调水调沙选择在6月份进行的原因。(4分)
(3)描述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以来尾闾河段的冲淤状态的变化。(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相遇时先构成两个锋面,然后其中一 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即形成锢囚锋。我国冷锋南下到达华南沿海 地区,冷气团逐渐变性,锋面稳定少动,当第二条冷锋南下,两者相遇形 成华南锢囚锋。华南锢囚锋主要形成在4~6月。下图为某年5月16 日8时华南地区锢囚锋示意图,锋线把图中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盛行气流 I、Ⅱ、Ⅲ。 该时段前后,北部湾北岸出现连续暴雨天气。
(1)每年4~6月冷锋南下到华南沿海地区时稳定少动,试对此作出合 理解释。(6分)
(2)分析此次北部湾北岸连续暴雨的成因。(6分)
(3)从冷暖气团的强度方面分析,说明华南锢囚锋主要形成在4~6月 的原因。(3分)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大青山位于阴山山脉中部,山地南北两坡不对称,北坡和缓倾向内 蒙古高原,南坡以1000多米的落差直降到黄河河套平原。全新世不同 时期,南坡发育了众多“叠瓦状”洪积扇(新的扇体叠覆在老的扇体之 上)。研究发现,大青山山前断裂带是该地区的主要断裂带,在地壳运 动中,大青山山体不断抬升。强烈的地壳运动为洪积扇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地形和物质基础。下图示意不同时期大青山洪积扇分布,下表示意不同时期大青山洪积扇特征与气候和地壳运动的关系。
注:断距是指断层两侧岩石相对移开的距离。
(1)说明大青山南坡比北坡发育更多洪积扇的原因。(6分)
(2)与Ⅲ期洪积扇相比,分析I 期洪积扇规模较大的原因。(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