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落花生》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落花生》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1 20:3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 落花生
【教学目标】
1.认识“亩、吩”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便”,会写“亩、播”等8个字,会写“播种、浇水”等7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能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了解课文借助落花生说明的做人道理。
4.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由某一种事物想到的人。
【教学重点】
1.认识“亩、吩”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便”,会写“亩、播”等8个字,会写“播种、浇水”等7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能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了解课文借助落花生说明的做人道理。
【教学准备】 PPT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亩、吩”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便”,会写“亩、播”等8个字,会写“播种、浇水”等7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谜语导入: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打一物)
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猜谜语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落花生)
3.作者简介:许地山,(1894 年 2 月 3 日-1941 年 8 月 4 日),名赞堃 (k ūn) ,字地山,笔名落华生 (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 ,籍 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许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 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
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空山灵雨》《道教史》《达衷集》《印度文学》; 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
4.“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 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 (出示课件 2)
二、整体感知
1.回顾第一课的学习方法。
师:还记得在学习《白鹭》一课时,我们主要围绕什么问题来展开学习的?
(出示:图片
思考:想一想,主要围绕什么问题来展开学习的?)
设:我们主要围绕着作者,借助白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学法迁移。
师:那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时,可以围绕哪个问题来展开呢?
预设:我认为可以围绕作者要借助落花生,抒发怎样的感情,来展开学习?
3.体会作者的情感。
4.师:同学们很会学习,现在请你们轻声的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准句意,边读边想,想一想作者对落花生有着怎样的感情呢?
师:谁来说一说?
预设:老师,我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作者对落花生的喜爱、赞美之情。
5.感知全文的主要内容。
师:初读课文,大家感受到作者落花生的喜爱和赞美,可是落花生有什么特别之处,值得赞美的呢?想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做什么?是的,我们得读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落花生具体写了哪些内容,从作者写内容中去了解花生有什么特点。
6.学生交流
预设1:课文第一自然段写,在母亲的提议下,我们在后园空地里种下花生,并收获了。
预设2:课文第二自然段写母亲提议全家一起过收获节,并用花生做了一些食品。
预设3:课文第三自然段写那天晚上父亲和大家一起过收获节,一家人一起尝花生,议花生
师小结:大家批注做得相当认真,这几位同学,把课文围绕落花生,具体写了哪些内容?简要的说清楚了,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写的是在母亲的提议下,我们种花生收获花生.
(板书:种植 收获)
第二至十五自然段写的是母亲提议过收获节,全家人一起尝花生议花生
(板书:全家一起过收获节 品尝 议论)
7.了解课文的重点部分。
师:那么作者着重写了哪部分的内容呢?是的,课文重点写了,我们一起议花生,
手指板书 议论
三、研读课文第二至十五自然段
1.默读课文,概括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师:我们怎么会议论起花生?主要议论了些什么呢?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概括这一部分的内容。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这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预设:妈妈说要过收获节,还做了好几样食品,那天父亲也来了,问我们是不是爱吃花生,我们争着回答说,爱吃还告诉父亲花生味道美,可以榨油,价格便宜,父亲说花生,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他还告诉我们做人要像花生一样,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2.指名读对话,了解这两部分在讲什么。
师:这位同学基本上把课文内容讲清楚了,但概括时还不够简洁,这部分主要写了我们和父亲之间的对话,看来同学们对提炼对话的主要意思,还有一些困难,不着急,我们先来好好读读这些对话,老师请一个同学读第2至9自然段,再请一个同学读第10到15自然段,大家认真听,边听边思考,这两位同学读的部分,分别在讲什么呢?
3.个别读。
个别朗读第2至9自然段。
个别朗读第10至15自然段。
点评:两位同学把课文读正确了,生字榨、矮、多音字便的读音都读准了,
出示榨矮便的卡片
4.交流两位同学读的部分分别在讲什么。
5.交流反馈。
第一个同学读的这部分是父亲,让我们说的花生好处。
第二个同学读的这部分是父亲告诉我们花生的好处很多,其中有一样最可贵。
师:没错,这 一读,你们就能把握住这部分对话的主要意思了,自己再概括一下吧!
师:哪位同学来交流?
学生交流:
预设1:老师,我来说,父亲让我们说说花生的好处,我们兄妹几个说花生的味道很美,可以榨油,而且价钱便宜,父亲告诉我们,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他还告诉我们,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预设2:我先给这位同学提个建议,我们兄妹几个说的话可以概括成我们告诉父亲,花生味美价廉,还能榨油,用味美价廉,这个词来概括花生的好处会更简洁些
6.互动提改进的建议。
师:还有谁想跟这位同学提提改进的建议?
学生交流:
父亲告诉我们,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那花生最可贵之处是什么呢?我觉得这一点概括的时候不能漏了。
师:同学们充分的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说的很有道理,我们在概括内容时,首先不能漏了内容的要点,其次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现在再请一个同学来概括一下这部的内容
学生交流:
父亲让我们说说花生的好处,我们说花生味美价廉,还能榨油,父亲说花生最可贵的是外表虽不好看,但很有用,他希望我们要像花生一样做对别人有用的人,
四、指导写字
师:现在让我们来写写“矮”这个生字,先一起来读一读,今天学习的几个生字,便宜的便,是个多音字,它还有一个读音,来,自己轻声的读一读这个生字。 学生轻读
师:现在一起来看一看矮这个生字怎么写?(媒体演示讲解)
看清楚了吗?左部矢的最后一笔变成点,和右下部女字的撇,要注意避让,来,在本子上写一个矮字
五、小结
师:这样概括,既全面又简洁,真不错,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主要回忆了,小时候有一次父亲和我们兄妹几个一起过收获节的事,那晚父亲引导我们兄妹几个谈论花生,还希望我们长大了,要像花生一样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从父亲与我们的对话中,你了解到花生具有怎样的特点了吗?父亲想借花生的这些特点,告诉我们什么做人的道理?从而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呢?下节课我们将带着这些问题继续深入学习。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语文练习部分第一题,第二题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独好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板书设计】
收花生
落花生 品花生 默默无闻地奉献最可贵
评花生——对比 (桃子、石榴等)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能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了解课文借助落花生说明的做人道理。
2.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由某一种事物想到的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回顾朗读对话注意事项。
通过我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围绕落花生,写了在母亲的提议下我们种花生,并收获花生。后来全家在收获节,尝花生、议花生。课文重点描写了一家人过收获节这件事。在这件事中,课文主要写了父亲和我们兄妹几个的对话。上节课,请同学们课后练习,朗读这些对话,注意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现在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出示:课文)
齐读2——15自然段
点评:读得真好,老师忍不住要为你喝彩,课后作业完成了很出色。
二、研读父亲和我们的对话(2——15自然段)
1.用关联词串联落花生具有怎样的特点。
要了解作者借助落花生这一具体事物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我们在了解了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具体内容后,还要进一步从这些内容中去思考这一事物具有怎样的特点。课文重点写的是父亲和我们在一起议论花生。那在我们兄妹几个的眼中,落花生具有怎样的特点呢?能不能用上“不仅……而且……”这组关联词说一说。(出示:要求和2——15自然段)(学生准备)
谁来说一说?
预设1:在兄妹几个人的眼中,花生不仅味道很美,而且可以榨油,价格还很便宜。
预设2:老师,我也想说,在兄妹几个人的眼中,花生不仅用处很多,而且价格便宜。
点评:第二位同学把花生的用处会在一起说,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把花生很有用,而且很便宜的特点,说得很清楚,难怪我们兄妹几个都很喜爱它。
2.理解在父亲的眼里,花生具有怎样的特点。
那么,在父亲的眼里,花生具有怎样的特点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父亲说的这段话,思考一下。(出示:10——12自然段)(学生读、思考)
现在你知道在父亲的眼中,花生具有怎样的特点吗?
预设:在父亲的眼中,花生最可贵的是外表不好看,但很有用。
3.从第12自然段中直接提炼出在父亲的眼中,花生最可贵之处是什么?
(板书:最可贵)那父亲是怎么发花生外表不好看的特点说清楚的?
预设:父亲是将花生的果实和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进行对比,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成熟后颜色是鲜红嫩绿的,还高高的挂在之上。而花生,长得矮矮的,一点也不好看,果实长在泥土里,必须挖出来才知道它们是否成熟了。父亲用对比的方法告诉我们,花生的外表实在不好看,根本不能和桃子、石榴、苹果等相提并论。
小结:是呀!桃子、石榴、苹果等果实颜色鲜艳,高挂枝头,太招人喜爱了,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爱慕的意思就是由于喜欢或竞争而愿意接近。但是花生没有鲜亮的颜色,矮矮的长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有引人注目的外表,它不能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4.理解“爱慕”一词,读父亲说的话。
(出示:“爱慕”词解)“爱慕”的意思是:由于喜欢或敬重而愿意接近。但是花生没有鲜亮的颜色,矮矮地长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又引人注目的外表,它不能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再读读父亲说的话吧。(学生自己再读)
5.用上“虽然……但是……”把花生特点的新认识说清楚。
(出示2——15自然段)
听了父亲的话,我们兄妹几个对花生的特点有了新的认识,现在请你用上“虽然……但是……”(板书:(虽然……但是……))把花生特点的新认识说清楚。(出示2——15自然段)
6.学生交流反馈
让我们来听听这位同学是怎样说的。
预设1:虽然花生外表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引人注目,但是它用处很多,价格还很便宜。
预设2:虽然花生外表不好看,不能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但是它味道很美,可以榨油,价格还很便宜。
小结:两位同学说法不同,但都很好的运用了转折关系的关联词,把我们兄妹几个对花生特点的新认识说清楚了。这也是花生最可贵的地方。刚才我们细细研读了父亲和我们之间的对话,从而把握住了花生具有怎样的特点,感受到了我们对花生的喜爱之情,以及父亲对花生的赞美之情。
三、读父亲的话,体会做人的道理。
1.那父亲究竟想借花生的特点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准备)
2.生交流。
预设:我来交流,父亲是想借花生,告诉我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出示:“人要做……好处的人。”划线)
3.理解“体面”一词
你用文中的话来说明说的不错,你能说说“体面”(出示:框出“体面”)一词的意思吗?
预设:我觉得体面在文中是指相貌,样子好看。
师:我们明白了。父亲和我们谈论花生好处的目的,原来父亲是借花生的特点,让我们明白做人应该要做怎样的人,谁再来说一说。
预设: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那就是做人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好处的人。(板书: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小结:说得真好。大家都读懂了课文解做花生者的事物,真正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刚才我们通过研读父亲和兄妹几个的对话,知道父亲节花生可贵之处,使我们明白了一个做人的道理,那就是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使我们深受启发。(板书:启发)
四、延伸拓展。
1.联系生活,联系这些事物的特点来思考,再看看这些特点,让你联想到了身边的哪一类人呢?
师:看到花生,我们会想到身边的一些人,那些人像花生一样默默无闻的为大家做着贡献。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用竹子、梅花、蜜蜂、路灯这些事物来赞美一些人。说到这些事物,你会想到哪些人?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联系这些事物的特点来思考,再看看这些特点,让你联想到了身边的哪一类人呢?(出示:四个词语)(生思考准备)
2.交流。
预设1:(出示:竹子图和文字)竹子修长挺拔,四季青翠,我知道他一没来袭,并称四君子,所以看到珠子让我联想到那些正直的谦逊的人。
预设2:(出示:图、字)我在书中读到梅花,松,竹并称岁寒三友。他不畏严寒,傲霜斗雪,人们常常用煤来赞美那些有高级坚强品格。
预设3:(出示:图、字)我很喜欢小蜜蜂,它总是不停的在百花丛中忙碌的采蜜,人们常常用蜜蜂来形容那些勤劳的人。
预设4:(出示:图、字)每到夜晚降临,它们总是会准点亮起默默的为那些忘归的人们照亮回家的路。多像那些默默无闻,辛勤付出而毫无怨言的人呐。
3.欣赏补充资料,齐读。
大家交流得很好,说清了这些事物的特点。我国很多著名的诗人曾作诗赞美这些事物,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古诗吧。(出示:古诗)(学生自读)
4.拓展延伸:看到这些事物让你想到了谁呢?请同学们课后选择其中一种事物,试着写一段话,抒发你对生活中那些像竹子,梅花,蜜蜂,路灯一样的人的赞美之情吧。
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语文练习部分第三题第四题。
2.预习《桂花雨》。
【板书设计】
2 落花生
最可贵
(虽然……但是……)
种植 品尝
(全家一起过收获节)
收获 议论
启发
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