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金牛区高二生物十月月考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
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胰岛素、尿素、乙酰胆碱、血浆蛋白都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人吃进酸性或碱性的食物会使血浆pH发生紊乱
C.草履虫的直接生活环境是内环境
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2.下列化学反应中可以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A.氨基酸合成蛋白质
B.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C.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3.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
B.细胞外液的温度、pH值等理化性质呈动态平衡
C.肌肉注射的胰岛素从组织液渗透进入毛细血管最终汇入淋巴液
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1
4.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如果某器官的功能
出现障碍就可能会引起稳态失调。下列对相关实例的分析,错误的是
A内环境稳态失调时,细胞的代谢速率可能会加快
B贝尔纳提出内环境保持稳定主要是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
C腹泻会导致体液中的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由此造成内环境稳态的失调
D小腿抽搐、尿毒症和镰状细胞贫血不都是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变化引起的
5.缺氧条件下,脑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液增加,形成脑水肿;同时细胞膜钠泵功
能障碍,导致细胞内N堆积,继而水分聚集形成脑细胞肿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缺氧条件下,各部位氧气浓度由高到低是:血浆>神经细胞>组织液
B.形成脑水肿时,水的扩散路径为:神经细胞→组织液→血浆
C.脑缺氧引起脑水肿时,重要的治疗措施是输入纯氧
D.血管壁细胞和神经细胞都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6.给大鼠服用药物C可使其抗体水平下降,服用糖精则其抗体水平不变。若同时给大鼠服
第1页共9页
用药物C和糖精,经过多次重复后,再给大鼠单独用糖精也会引起抗体水平下降。糖精引起
大鼠体内抗体水平下降这一生命活动,相关叙述正确的()
A.糖精属于非条件刺激
B.药物C属于条件刺激
C.属于条件反射
D.属于非条件反射
7.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有促进唾液腺分泌的作用,但唾液的成分却不一样:刺激交感神
经所分泌的唾液,水分少而酶多:刺激副交感神经所分泌的唾液,水分多而酶少。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A.交感神经兴奋时,更利于消化食物,不利于吞咽
B.这些支配唾液腺分泌的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C.睡液的分秘不只受自主神经系统调节,还受大脑控制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相互配合使机体更好的适应环境变化
8.下列有关缩手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指尖采血时不缩手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B.高位截瘫的病人也可能完成缩手反射活动
C.先躲避然后产生痛觉,是因为前者涉及到的突触更多
D.痛觉的产生可使机体更有预见性的对环境变化做出应对
9.下课铃声响起,声波进入正在上课的小明耳朵内,听觉感受器产生的信号通过如图所示
的过程传至高级中枢,产生听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声波
高级中枢
A.声波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引起图示的反射
B.图示过程发生K外流和Na内流,两个过程无ADP产生
C.兴奋在小明的耳与高级中枢之间进行单向传递
D.在图示突触处信号的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10.下列关于反射与反射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的中枢均位于脊髓
B.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构成的
C.机体未受到刺激时不能发生反射,但效应器可能产生反应
第2页共9页高二生物答案
单项选择题
1.A 2.D 3.C 4.C 5.D 6.C 7.A或者B 8.C 9.A 10.B 11.A 12.D 13.C 14.C 15.A 16.A 17.D 18.A 19.D 20.A 21.B 22.B 23.B 24.D 25.D (26.ABCD其中任何一个均对) 27.B 28.C 29.B 30.D
非选择题
31.(10分,每空2分)
(1)①② 6
(2)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 神经—体液—免疫
(3)BC
32.(10分,每空2分)
(1)非条件反射 S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2)不能 也可能是神经中枢处受损
33.(10分,每空2分)
(1)由正到负 未兴奋部位到兴奋部位
(2)降低 星形胶质细胞出现损伤无法回收神经元之间过多的K+浓度过高,细胞内外K+浓度差变小,静息电位绝对值降低
(3)兴奋性
34.(除标注外,每空1分)
(1) ④⑧ 单向
(2) ⑤ 甲、乙
(3) A N(无顺序) M 肌肉收缩,电流表偏转1次 电流表偏转1次
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与突触后膜(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