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第18课 战略大决战示标自学合作精讲知识梳理达标巩固复习巩固1、全面内战什么时候爆发?2、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的事件是什么?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略防御战略反攻主力决战时机已成熟战略大决战复习巩固敌我力量对比表 (1948年7月)280万 365万大为改善略占优势巩固危机四伏高涨低落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学习目标:掌握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史实;
知道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和国民党政权的 垮台;
理解人民解放军迅速取胜的原因。自主学习:三大战役 1、 阅读教材,结合P93《三大战役示意图》,找出三大战役的相关史实(时间、作战部队、指挥员、战果、影响等),加深各战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增强时空观念。辽沈战役1948年9-11月1、时间:2、作战部队:东北解放军 4、战果:解放东北全境山海关锦州长春沈阳3、指挥员:林彪、罗荣桓5、影响:歼敌47万余人淮海战役1948年11-1949年1月1、时间:2、作战部队:中原解放军、华东解放军4、战果:奠定了解放长江
以南各省的基础3、指挥员:刘、陈、邓、粟、谭5、影响:歼敌55万余人徐州碾庄双堆集陈官庄农民踊跃参军农民担架队准备上前线淮海战役中陈毅说:
“我们的胜利是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平津战役1948年11-1949年1月1、时间:2、作战部队: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4、战果: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3、指挥员:5、影响:歼敌52万余人北平天津张家口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和平解放自主学习:渡江战役1、时间( );
2、指挥者( )( );
3、结果:1949年4月,解放( );
4、意义: 标志着:( ) 1949年4月毛泽东朱德南京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合作精讲: 1、解放军为什么能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北平?
(1)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2)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古迹和文物,保护环境不受破坏;
(3)不战而屈人之兵为兵家上策,有利于进一步瓦解敌人。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1948年9—11月1948年11月—1949年1月歼灭和改编敌人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1948年11月—1949年1月三大战役: 江阴渡江战役湖口解放战争胜利南京激励引导: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在短短三年内以弱胜强,打败国民党,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共产党迅速取胜的原因:A. 部队士气:解放军打仗勇敢,士气高涨;B. 将帅素质:国民党指挥失当,毛泽东等懂军事;C. 人心向背: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D. 政权性质:国民政府腐败,不得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失民心者失天下!国共关系演变共产党成立(1921)
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1912)国共合作
共同北伐蒋汪叛变
合作破裂十年内战西安事变
逼蒋抗日七七事变
再次合作抗战胜利内战爆发战略大决战1、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2、渡江战役——消灭敌人主力——倾覆蒋家王朝小结巩固小试身手一:①②③1.三大战役进行顺序正确的是( )
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①③②
2.三大战役歼敌人数从多到少排列的是( )
②③① B. ①②③ C. ②①③ D. ③②①
3.在下列城市中属于和平解放的是( )
A.沈阳 B.北平 C.徐州 D.天津
4.下列哪支解放军参加了两次战役( )
分别是哪两次?( )
A.东北解放军 B. 华北解放军
C.华东解放军 D.中原解放军
E. ②③ F. ①③ G.①②DD BAG达标巩固小试身手:1、下列哪一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A小试身手:2、三大战役中,哪一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和平解放北平B小试身手:3、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B小试身手:4、平津战役中,为北平和平解放立下大功的国民党将领是( )
A、汤恩伯 B、张灵甫
C、傅作义 D、卫立煌C小试身手:5、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是指( ) A、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B、渡江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C、渡江战役、辽沈战役、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渡江战役A小试身手:6、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是( )
A、三大战役胜利 B、南京解放
C、上海解放 D、北平和平解放B小试身手:7、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是( )
①淮海战役 ②辽沈战役
③渡江战役 ④平津战役
A、①④②③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④①③②C阅读下列材料: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请回答:
(1)此诗的作者是谁? “钟山”指什么地方?
(2)“百万雄师过大江”指什么战役?从何时开始的?这次战役的意义如何?
(3)所谓“得人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你对国民党政权灭亡原因的认识。 朱德徐向前罗荣桓林彪陈毅叶剑英聂荣臻彭德怀贺龙刘伯承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