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力的大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测量力的大小》是湘科版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运动和力的内容。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初步认识了力,本课通过对弹簧测力计的构造、使用方法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力是有大小的,并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试力的大小。本课有三个活动:1、认识弹簧测力计 ; 2、用弹簧测力计测试力的大小;3、课外拓展,做橡皮筋测力计。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弹簧测力计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不够科学,不够全面,本节课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实验操作,在实验中让学生对弹簧测力计的认识更加全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2.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
3.力的单位,是“牛”。
过程与方法: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训练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学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难点: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评价任务
1.认真观察弹簧测力计各部分构造。
2.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弹簧测力计、钩码、学生自带测量的小物体,实验记录单。
教师自己准备:弹簧、2个弹簧测力计。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引出课题
掰手腕游戏。老师请二位同学上来比一比谁的力气大?
引起学生思考:谁的气力大一些,究竟大多少呢?有什么办法测量出来呢?
板书课题:测量力的大小。
认识弹簧测力计
1.出示弹簧,教师用力拉弹簧,问学生发现什么?(弹簧被拉长了);力变小,弹簧缩短了,科学家利用弹簧的这种特性制作了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也叫弹簧秤。常见的弹簧测力计有哪些?出示常见的四种弹簧测力计(平板式弹簧测力计,手柄式弹簧测力计,圆筒式弹簧测力计,条形盒弹簧测力计),以条形盒测力计为代表认识弹簧测力计。
2.学生分组观察弹簧测力计,讨论它的构造。
3.汇报交流
提环、指针、挂钩、刻度板、弹簧
4.(1)介绍力的单位:牛顿,出示牛顿图片,简单介绍牛顿,牛顿作为力的单位,符号N。(2)左右对应的数值不一样。(师:两边的数字有什么对应关系 )1牛≈100克力。(从刻度板上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 )(3)生介绍一大格、一小格分别是几牛,最大能测量几N。出示测力计,练习读数。
三、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1.让两位学生用弹簧测力计测一个50g钩码的重力是多少?(1个弹簧测力计指针在0处,另一个指针不在0处。)
2.汇报测量数据,师:两位同学测出来的数据怎么会不一样呢?观察测力计,发现指针没有对零。(或者出现其他的错误的测量方式)
3.(那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播放视频,学生总结。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①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②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③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因此要先估计重力大小。
4.估计并使用弹簧测力计。
要求:①测量时,各小组分工要明确。(一生估数,一生测量,一生读数,一生记录,完成表格。)②先估计,再实测;(为了能更好的估计,分别感受1牛、2牛的拉力,观察弹簧有什么变化。)体验在记录表中算出估计值和实测数两者相差多少,看哪组估计值和实测数相差最少。③小组测量并做好记录。
学生交流汇报。
第()小组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大小》记录单
物体名称 估计重力大小(N) 实测重力大小(N) 估计和实测的差(N)
1个钩码
2个钩码
1个文具盒(袋)
......
5.课堂检测,2学生pk,关于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四、总结全课,畅谈收获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小组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制作橡皮筋测力计。
1 / 4